胡晶晶:从“心”开始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个人简介:胡晶晶,教育学院讲师,浙江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社会认知与心理健康研究。
如何深入钻研一门学科?胡晶晶老师给出的答案是,需要一双充满爱的眼睛。高中时期,胡老师便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在之后的本科至博士阶段她进行了系统学习与研究。
入职浙外之前,胡晶晶老师曾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担任心理治疗师,为患者提供心理层面的评估与治疗。此间,她对青少年的情况尤为关注,为了探索这一现象的根源与应对方法,胡老师一直在寻找破解之法。
“随着青少年面临的压力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解决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上几堂心理咨询课或做几次心理咨询,而是要寻找问题背后的根源,并‘对症下药’。”胡老师介绍说。在多年的咨询实践经历中,胡老师发现传统观点认为的抑郁症患者的社会交互功能偏弱并不尽然,不少来访者表现出对社会交互相关问题过度敏感,这让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也许是对交互行为的判断标准不同,使得患者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社会交互行为。基于这一想法,她对一系列已有研究和案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计划。
2022年,胡老师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对互动关系的认知机制研究》项目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立项。“抑郁症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且大多数成年患者均有在青春期发作的经历。因此,探寻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该病症的防治,也有助于加深对病症本身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极大地缓解社会的疾病负担。”在她看来,探寻发病机制是有效缓解疾病的关键。在研究项目中,她采用心理物理法等研究手段,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学理支撑,为病症筛查与诊断工具提供依据,为领域内的实践者开展新疗法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胡老师持续深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学报》、《PsyCh Journal》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谈及科研经验,她表示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将现象抽象为理论,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基于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上的复杂性,她将其中的共性进行归纳提炼,使之成为一个具体可研究的方向。
“科学的理论需要经受实践的有效检验,如何在健康人群与病患两类对象中对理论进行双向验证,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每次研究前,胡老师都会反复思考“心理咨询实践中观察到的个体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否适用于更广泛的临床情境?”等问题。为解答心中疑惑,她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寻找支持证据,还与医生朋友、心理系同事及同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丈夫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将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理论探究,进而够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为相关领域的现实困境提供解答。有时为了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胡老师需要反复跟患者和家属沟通。为了便于数据的顺畅运行,她还设计了一套软件。
胡晶晶老师参加青年教师磨课活动
对于科研,胡老师始终抱着脚踏实地,自信乐观的态度。“在收获成果之前,面对更多的是和海量数据大眼瞪小眼的枯燥,以及多次申报课题无果的挫败感。”即使曾陷入过自我怀疑的漩涡,但她坦然道,“做科研就是要沉下心孜孜不倦地探索,更要从容地面对常态化的挫折,至少每一年都在进步。”
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这是胡老师不停探索并为之奋斗的方向。她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意识不强、人才缺乏、疏导不够等亟须补足的短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关怀,需要家校、社会、医疗机构共育工作机制,需要全域、全程和全员关注、参与和支持,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生态。
在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胡老师表示自己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她将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北京大学提供的平台,推进科研与教学的双向赋能,为学校心理学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心理学是一门探究人类本身、观察人类如何与周围交互的学问。”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胡老师在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通心理学》课程时,她将寓教于乐、寓趣于学作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她结合课本设计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在课堂上再现心理学研究的经典实验。“你的安全社交距离是多少?”“你的决策如何受文字描述不同的影响做出不同选择?”……温馨热闹的课堂氛围背后,凝聚的是她对学生和学科的真爱。“无论科研还是育人,都得用心培土,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胡晶晶老师说。
推 荐 阅 读
来源:宣传部、教育学院
作者:王菲
编辑:姚祥燕 郑周璇
终审:张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