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治疗,这话由谁来说?
本文共计1459 字
预计阅读时间大约 4 分钟
最近病房里来了一位70岁的老者,精神矍铄。
我问他“你是什么原因来住院呢”?
他指了指头顶,仔细一看,原来是头皮上长了一个包。
头皮的包块,在神经外科来说是最小的手术。
但是,看了他的头部磁共振之后,我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
这个包块是从颅内生长出来的,穿破了颅骨,突出到头皮上,甚至压迫到老人分管运动的“顶叶”,导致老人家双腿乏力,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瘫痪。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如此高龄的患者,我们通常会做一个全身的检查。
包括腹部的B超,胸部的CT,甚至是全身的骨扫描等等。
目的很简单,就是排查是不是其它地方的肿瘤转移而来的。
2天之后,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出来了。
在肺部、腹腔都查到了肿瘤,到底是哪里最早长出了肿瘤,哪里是后来转移过去的,不得而知。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立即叫来了老人的子女,把这个消息正式的告知了他们,并给他们提供了2个选择,继续治疗还是放弃治疗。
继续治疗显然很难做到,但是可以切除头部的肿瘤,让老人不会太快地面临瘫痪的问题,然后做出病理检查,明确一下到底是哪里来的肿瘤。
放弃治疗,很简单,就是回家休养,不过也时日无多。
在国外,这种情况一般都会直接告诉患者。让患者选择是否告知家属。但是在国内,一般会先告诉家属,家属决定是否告知患者。
子女们听到这样严峻的结果时,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也许是没有理解癌症和恶性肿瘤这些字眼;也许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不知所措。
“家属还有什么问题么?”我们一般还会这样问一下。
但是气氛安静,没有人提出问题。
问题很简单,继续治疗还是放弃治疗。
这是摆在子女面前的一道坎。继续治疗,面对的是花钱却并不能延长老人的寿命;而放弃治疗,就要背上“不孝”两个字。
无论是花光积蓄还是背上骂名,在中国,哪一条路都不好走。
这样的桥段天天出现在病房里。
患者想要放弃,但是家属拼命鼓励;或者是患者想要求生,但是家属不管不问。
即使在如今,中国依然是人情和亲情的社会。生命从来就不单单属于自己。
你有子女的责任,爱人的责任,父母的责任。
年轻人压力大,患上抑郁症,跳楼自杀。父母养育你那么久,却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不孝”。
而老人在生活不能自理之后,生活质量甚至寿命完全掌握在子女的手里,“久病床前无孝子”,或是不能成为子女的累赘,这都不是自己说了算。
这个患者的家属,沉思了半天,告诉我们要回家讨论。
第一天, 没有讨论好。
第二天, 依然在讨论。
第三天, 回老家讨论。
医生不能劝家属不放弃,毕竟手术虽然无法根治,但是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至少让老人不至于很快瘫痪。
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的3 个子女,谁也无法做出继续治疗或者放弃的决定。
情况陷入了僵局.....
老人自己的选择已经变得并不重要,特别是对于这种憨厚淳朴,每次查房都对我们露出稍显呆滞微笑的农村老人。
这时候,根据我的经验,只有一句话能打破僵局,也只有医生能打破僵局。
“治疗意义不大,还是回家休养去吧。”
这句话,像是全家人的救命稻草。一下摘掉了子女们头上“不孝”的帽子。
其实,这个选择对老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无论是对自己所剩不多的时日,还是对老人离世之后的家庭来说,都是一种释放。
在一个平常的中午,我结束手术后回到病房,看到一大家子人离开了病房。儿子拎着箱子,女儿抱着脸盆,而老人拎着一个黑色的小包,低着头,远远地跟在儿女的后面。
看到这个场景,我的鼻子一酸,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我决定要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
这个故事绝不是个例,而是每天都在医院反复上演。
如果这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我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那么,你呢?
欢迎加微信:yixuejianghu001 和我交流~
—往/期/回/顾—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就戳下「右小角」
这样就有更多的朋友能看到我们的文章啦
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