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奖专题 · 一等奖 | 潘湘斌教授:从“跟跑”西方到首创“中国方案”开创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新方法

点击关注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2-12-08

潘湘斌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病率为0.7%~0.9%,我国现存患者约400万例,每年新出生患儿约16万例,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为了让患儿获得创伤更小、效果更好的治疗,我国医学工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走上了微创介入治疗之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底层技术到手术器械、设备甚至术式创新,我们都一直在追赶西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潘湘斌坦言。

如何实现从“跟跑”向“领跑”的转变,并惠及更多患者呢?潘湘斌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了长期的攻关,在国际上首创以超声替代放射线引导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实现了“不开胸、无放射线、不全身麻醉”治疗。基于此,该团队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两代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本刊专访潘湘斌教授,随他一起走进先心病介入治疗背后的故事。




两代人、四十载,潜心攻坚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

“先心病是先天畸形当中最常见、危害最重的疾病,将伴随患者的一生,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担。”潘湘斌教授和他的导师,两代人潜心研究先心病四十载,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首创“中国方案”,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往往需要建立体外循环让心脏短时间停跳,打开心脏进行修补治疗。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开胸手术、体外循环,每一个因素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小的损伤。20世纪,西方国家借助X射线和造影剂,让医生在不开胸的情况下也能看清患者心脏内部的情况,并通过穿入体内的一根细导管对患处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这也有弊端,X射线对医患双方都有辐射损伤,而造影剂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可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损伤。

2010年起,潘湘斌教授带领团队开始尝试一种更便捷、对医患双方损伤更小,且能很好地“看清”心脏的方法——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我们拿着成果去国外交流,但是他们不相信超声引导技术可以看到心脏。”面对诸多质疑,潘教授仍坚持不懈,“超声与放射线的工作原理完全不一样。放射线是把一颗三维的心脏投影到一个二维的平面。传统介入手术中,X射线引导加上造影剂显影,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心脏、血管的平面结构和相关手术器械、材料,对着这些画面直接操作即可。但超声呈现的是心脏的一个个切面,医生要通过不间断的超声扫描图像来观察这些切面,并在大脑中进行三维立体重建,来判断导丝的位置和患处情况。传统做介入的医生,因为没有接受过外科解剖的充分训练,很难具备这种能力。”

而潘湘斌教授兼跨内外科。他再次提起了自己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胡院士提倡,外科医生要一手拿手术刀,一手拿导管,做一个复合型临床专家。我早年在心脏外科领域求学10年,后来胡院士又支持我到欧洲学习心脏内科介入技术。”正因为这样的专业背景,让他有机会把外科经验与内科技术融会贯通,使超声引导介入手术成为现实。

近年来,潘湘斌团队多次受邀到法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现场手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认可,中国医生为全世界的心脏病治疗领域提供了“中国方案”。




勇创新、降门槛,让更多患者获益

据潘湘斌教授介绍,继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成功治疗房间隔缺损后,他所在的多学科复合技术团队充分磨合并获得丰富的临床经验后,又相继攻克了卵圆孔未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等常见先心病。该技术从早期的单一手术技术逐渐发展成一套可持续攻克更多疾病的方法学。

技术的进步又催生了器械的创新。“之前,我们手术用的器械都是欧美国家原创研发的,旨在更好地服务于X射线引导。现在,我们要研发更便于在超声引导下操作的器械。”

“如同摄像器材的更新,让每个人都能拍出好照片一样,专为超声引导设计的器械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让医生学习的难度也大大降低”,潘湘斌教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随着器械创新带来的技术难度门槛的降低,该团队已经可以通过培训让县级医生掌握超声引导介入技术。不仅如此,团队还培训了来自日本、德国等30个国家超过400名学员,并将该技术推广到国内400多家医院,其中包括100多家基层医院。“器械成本的降低,也让更多的医院有能力为患者开展手术。”


小  结


谈到获奖,潘湘斌教授动情地说,“任何医学研究的突破都是基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因为改革开放,才有了向西方学习并改进先心病X射线技术的机会;也感谢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才有了先心病超声引导介入技术的出现。”

潘湘斌教授对成长中的青年医生寄予了厚望,他说提高自身的素质是首要的,面对困难要“胆大”地思考,创新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因循守旧;同时也要“心细”,注意平时的积累,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文字 | 任嘉霖

编辑 | 郑梦莹

责任编辑 | 王丽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12期第14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