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其他

科技奖专题 · 一等奖 | ​超声引导介入技术开创中国领跑新时代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每年我国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有15万~20万。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需要体外循环,创伤大、风险高、费用昂贵。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潘湘斌教授带领项目组率先在国内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通过技术改进、制定指南、开展培训及质控等工作推动技术的进步及应用,开辟了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新时代。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针对第一代介入治疗必须使用放射线的弊端,首创了以超声替代放射线引导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实现了从“跟跑”向“领跑”的转变。该项目荣获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开创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新时代
其他

科技奖专题 · 一等奖 | 潘湘斌教授:从“跟跑”西方到首创“中国方案”开创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新方法

潘湘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病率为0.7%~0.9%,我国现存患者约400万例,每年新出生患儿约16万例,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为了让患儿获得创伤更小、效果更好的治疗,我国医学工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走上了微创介入治疗之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底层技术到手术器械、设备甚至术式创新,我们都一直在追赶西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潘湘斌坦言。如何实现从“跟跑”向“领跑”的转变,并惠及更多患者呢?潘湘斌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了长期的攻关,在国际上首创以超声替代放射线引导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实现了“不开胸、无放射线、不全身麻醉”治疗。基于此,该团队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两代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本刊专访潘湘斌教授,随他一起走进先心病介入治疗背后的故事。两代人、四十载,潜心攻坚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先心病是先天畸形当中最常见、危害最重的疾病,将伴随患者的一生,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担。”潘湘斌教授和他的导师,两代人潜心研究先心病四十载,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首创“中国方案”,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往往需要建立体外循环让心脏短时间停跳,打开心脏进行修补治疗。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开胸手术、体外循环,每一个因素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小的损伤。20世纪,西方国家借助X射线和造影剂,让医生在不开胸的情况下也能看清患者心脏内部的情况,并通过穿入体内的一根细导管对患处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这也有弊端,X射线对医患双方都有辐射损伤,而造影剂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可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损伤。2010年起,潘湘斌教授带领团队开始尝试一种更便捷、对医患双方损伤更小,且能很好地“看清”心脏的方法——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我们拿着成果去国外交流,但是他们不相信超声引导技术可以看到心脏。”面对诸多质疑,潘教授仍坚持不懈,“超声与放射线的工作原理完全不一样。放射线是把一颗三维的心脏投影到一个二维的平面。传统介入手术中,X射线引导加上造影剂显影,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心脏、血管的平面结构和相关手术器械、材料,对着这些画面直接操作即可。但超声呈现的是心脏的一个个切面,医生要通过不间断的超声扫描图像来观察这些切面,并在大脑中进行三维立体重建,来判断导丝的位置和患处情况。传统做介入的医生,因为没有接受过外科解剖的充分训练,很难具备这种能力。”而潘湘斌教授兼跨内外科。他再次提起了自己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胡院士提倡,外科医生要一手拿手术刀,一手拿导管,做一个复合型临床专家。我早年在心脏外科领域求学10年,后来胡院士又支持我到欧洲学习心脏内科介入技术。”正因为这样的专业背景,让他有机会把外科经验与内科技术融会贯通,使超声引导介入手术成为现实。近年来,潘湘斌团队多次受邀到法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现场手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认可,中国医生为全世界的心脏病治疗领域提供了“中国方案”。勇创新、降门槛,让更多患者获益据潘湘斌教授介绍,继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成功治疗房间隔缺损后,他所在的多学科复合技术团队充分磨合并获得丰富的临床经验后,又相继攻克了卵圆孔未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等常见先心病。该技术从早期的单一手术技术逐渐发展成一套可持续攻克更多疾病的方法学。技术的进步又催生了器械的创新。“之前,我们手术用的器械都是欧美国家原创研发的,旨在更好地服务于X射线引导。现在,我们要研发更便于在超声引导下操作的器械。”“如同摄像器材的更新,让每个人都能拍出好照片一样,专为超声引导设计的器械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让医生学习的难度也大大降低”,潘湘斌教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随着器械创新带来的技术难度门槛的降低,该团队已经可以通过培训让县级医生掌握超声引导介入技术。不仅如此,团队还培训了来自日本、德国等30个国家超过400名学员,并将该技术推广到国内400多家医院,其中包括100多家基层医院。“器械成本的降低,也让更多的医院有能力为患者开展手术。”小
其他

科技奖专题·三等奖 | 我国食品链耐药菌/基因精准识别、传播机制与减抗降抗控制研究

细菌耐药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本项目以降低食源性耐药致病菌的危害为目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按照“凝练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技术、推广示范应用”的总体思路,在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政府任务支持下,围绕零售食品中耐药致病菌污染调查(发现问题)、动物性产品中致病菌耐药专项调查(确认问题)、食品动物养殖/屠宰/加工环节耐药致病菌传播机制研究(关键控制点)和减抗/替抗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解决问题)四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国家食源性耐药致病菌监测体系和数据库构建:建立了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国家食源性耐药致病菌监测网络;构建了包括16个种、10万余株菌的国家食源性致病菌菌种库,并开展了对20余类人用/兽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获得了近百万条耐药数据;构建了食源性耐药致病菌全基因组数据库;每年形成《国家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监测报告》上报国家卫生健康委,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政策制订提供依据。2.零售食品中耐药菌/耐药基因监测及精准识别:通过十几年连续动态监测,获得了我国零售食品中食源性耐药致病菌污染基线数据和变化趋势,发现零售动物性食品中耐药致病菌污染严重;发现了对喹诺酮和三代头孢“双耐药”、同时存在染色体和质粒突变等复杂耐药机制的沙门菌;检测到携带mcr-1、mcr-1.19变体等基因并可在养殖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多重耐药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食品中LA-MRSA和CA-MRSA的检出,提示存在MRSA菌株随食品链传播给社区人群的风险。3.零售畜禽肉中食源性耐药致病菌污染传播研究:开展我国消费量大的零售生鸡肉、生猪肉中耐药致病菌专项监测。4.食品动物生产环节耐药致病菌发生及传播研究:基于综合监测和专项监测结果,选择肉鸡/猪两种动物,开展养殖、屠宰等生产环节食源性耐药致病菌专项监测。5.养殖动物减抗降抗控制技术及产品研究:以我国消费量大、养殖密度高的禽类和肉猪为研究对象,主持研发了肉鸭精准用药、中草药复合饲料和猪防御素、饮用水净化除菌等十余项“减抗”“替抗”技术或产品,并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6.其他:项目执行期间发表文章20篇,其中SCI文章13篇;提交的20篇论文总他引431次,其中SCI数据库他引206次,单篇最高他引49次;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收录9篇,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被引201次(他引176次,单篇最高引用38次);授权专利10项。编辑
2022年6月18日
其他

科技奖专题·二等奖 | 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机制与干预研究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共同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衰老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重大慢性疾病的重要风险因子,实现衰老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有效干预,是国际生命医学领域和科技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因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教授带领团队围绕“衰老的灵长类研究体系建立及机制解析”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以团队形式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最终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机制与干预研究,综合利用体细胞重编程、基因编辑、多能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多层次组学与系统生物学分析等技术,建立了灵长类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新型研究体系,揭示了灵长类衰老及病变的分子机制和关键靶标,同时开发了可用于评估衰老程度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为衰老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干预奠定了基础。代表性成果包括:(1)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创建首例长寿基因敲除猴模型,揭示灵长类和啮齿类动物在寿命调节方面的保守性机制;系统性建立人类衰老及相关疾病的干细胞研究体系,揭示细胞核结构和表观遗传改变是衰老及相关疾病的共性特征。(2)新型衰老标志物的开发,发展新型染色质三维动态成像工具TTALE,揭示核仁核糖体DNA重复序列的减损是衰老的新型标志物。(3)新型衰老干预策略的建立,利用HDAdV等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疾病干细胞中实现致病基因突变的精准高效矫正;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改写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中的单个核苷酸,获得首例遗传增强干细胞,为损伤和退行性疾病的再生治疗提供更为优质的移植材料;基于人类早衰症干细胞体系筛选出系列延缓人干细胞衰老的小分子化合物(如奥替普拉、维生素C)。基于上述原创性研究工作,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Cell、Science、Cell
其他

科技奖专题·二等奖 | 单克隆抗体诊断及免疫治疗关键技术

为解决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困难与疗效不佳的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带领团队围绕自主研发的系列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HI单抗”)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血液病精准诊疗中的应用,实现了流式抗体诊断试剂产品产业化、国产化,研发出针对血液肿瘤的基因工程抗体及新型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显著提升了我国血液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项目组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为了探索复发难治血液肿瘤的治疗策略,项目组基于HI单抗建立了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平台,研发了多种双功能抗体,可同时与肿瘤相关抗原和免疫效应细胞结合,特异性激活效应细胞靶向杀灭肿瘤细胞,避免了传统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大、选择性差、毒副作用严重等不良反应,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血液肿瘤治疗性基因工程抗体,实现了血液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突破;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了一系列靶向血液肿瘤靶点的单链抗体,奠定了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这一新型免疫细胞制备技术体系的基础,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19
其他

科技奖专题·一等奖 | 潜心研究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深挖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新靶点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达3.3亿例,且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研究发现,糖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糖脂代谢异常进行干预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还可以同时减缓其病程、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然而,现有的诊疗手段不能在早期有效识别和控制代谢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入探究代谢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早期预警和有效干预靶点,将是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基础和临床科学研究攻坚的重点领域,挑战巨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带领团队自2004年起开展的“代谢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推广”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历时15年,以代谢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阐释了其发病机制,发现了多个重要的调控分子,为疾病的精准化治疗提供了崭新的靶点,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确定多个关键调控因子和病理机制,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1.
其他

科技奖专题·一等奖 | 十五载初心不改 坚持探寻代谢异常的真相——访黄恺教授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取代了感染性疾病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致死性疾病。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了代谢异常相关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异常相关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糖尿病和肥胖、高脂血症等)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持续上升。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3.3亿例,糖尿病患病人数达1.298亿例,超重/肥胖人群约5亿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人数约2.5亿例。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仅要加强预防工作,以减少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生,更应该下大力气寻找新靶点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从2004年开始,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代谢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阐释了多项新机制,找到了多个新靶点,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其开展的项目荣获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本刊特邀黄恺教授就项目开展的初衷、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分享,现将访谈要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黄恺教授学成归国,立志找寻代谢异常的真相黄恺教授在美国深造学习期间,美国正面临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危害,美国同行们研究的热点也与此相关。对于这样的情况,黄恺教授第一时间就在心里分析中国将来是否也会遇到同样的状况,考虑到人类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共性,而中国当时正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群众从物质相对缺乏的时代突然进入物质丰富的时代,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与美国类似的状况。基于这样的思考,黄恺教授在2003年底学成回国后,第一时间就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于2004年开始投入代谢异常领域的研究,以应对中国将要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科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谈及科研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情,黄恺教授饱含深情地说道:“项目启动伊始,因为项目经费有限,我们团队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只能与其他研究人员共用实验室。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学生们为了不耽误实验的进度,每天早上都是不到6点钟就赶到实验室占好位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2013年团队有了独立的实验室。此后,团队成员更加忘我地投入到项目研究中,有些学生甚至在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在实验室,后来这一习惯也逐渐成为我们实验室的传统。可以说,每一项成果的取得,背后都包含了我们团队成员无数的汗水,是所有人的坚持不懈成就了这个项目。”同时这些年的科研工作,也让黄恺教授领悟到:在探索真理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永葆坚韧不拔的精神,因为在做科研工作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次是永远要保持有挑战前辈们成熟理论的勇气,因为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会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最后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不厌其烦地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求证自己的研究结果,很多事情都是“磨出来的”。成果丰硕,有力地推动了代谢异常领域的发展经过10多年的研究,黄恺教授团队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糖尿病和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出现任何一种可以明确治疗这一疾病的药物。黄恺教授团队确定了多个重要蛋白分子通过促进肝脏脂肪异常沉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为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同时正在致力于将这一成果完成临床转化。(2)发现了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炎症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调控因子种类及机制,为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梗的发生找到了新的途径。(3)解析并阐明了调节进食和肥胖的多个重要跨膜蛋白受体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这一成果有望用于体重控制项目,减缓我国肥胖的增长率。(4)揭示了吸烟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现从长期来看,戒烟确实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在短期内,它反而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建议在戒烟的早期,一定要做好饮食的控制,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基于此项成果,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了一系列针对糖尿病人群的戒烟宣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提出了成年期追赶生长是我国肥胖和糖尿病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为其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6)主持或作为主要作者撰写了《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2011年)、《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2016年)以及《ASCVD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等共识和指南,并在全国多家大中型医疗机构及湖北省疾病控制系统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总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科技奖专题·青科奖 | ​生殖障碍疾病诊疗关键技术的创建与应用

人口发展是生命繁衍、民族兴旺、国计民生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生殖障碍疾病导致不孕不育或子代出生缺陷,累及我国数千万家庭,严重影响家庭稳定和母婴安全。然而,“如何明确生殖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创新技术提高妊娠成功率”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题。山东大学赵涵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生殖障碍疾病诊疗关键技术的创建与应用”,聚焦热点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学成果。1.发现生殖障碍疾病易感位点和致病基因,解决生殖疾病的风险预测和精准诊疗难题:率先报道了11个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2022年5月21日
其他

科技奖专题 · 一等奖 | 三大层面创新突破 系统构建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策略

雷光华教授白晓春教授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水平的一类重大慢性疾病,主要包括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高达62.1%和37.7%,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导致的社会、家庭和卫生经济负担越来越重,现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临床医学难题。目前,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缺乏特异性治疗靶点,难以实现精准治疗;临床上治疗药物繁多,但疗效与安全性尚不明确,难以科学规范用药;既往手术器械和技术还存在诸多不足,难以确保手术疗效。基于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光华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白晓春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了“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策略与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以影响老年健康的重大临床问题为导向,围绕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开展全方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项目荣获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少刷手机!专家为抗击新型肺炎开出“心理处方”

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适当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鱼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同时保持适度合理的适合体质的居家锻炼。
2020年1月26日
其他

对乙酰氨基酚或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卒中风险

一项法国研究发现,使用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可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卒中风险2倍多。(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