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人物丨李小羿:药企的“危机感”与“行动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湾区写意 Author 江河
采访/@江河
整理/@不器
编辑/@西米
本文共计311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
李小羿博士
李氏药厂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兆科药业(合肥、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大学院士中国安徽省政协委员“国内医药领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渠道为王’,但药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需要解决真正的临床需求,这也是近年药品格局变化的一个驱动因素。”李氏大药厂创始人李小羿接受采访时如是坦言。
按照旧有的市场逻辑,药企抢先建立起自身的渠道,往往意味着占据某个适应症领域的先机,进而将份额越做越大。但随着政府部门与大批新药公司的介入,医药产业过去粗放式发展的红利期已经基本结束,创新驱动的“产品为王”时代正在到来,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在李小羿看来,早期的仿制药经济更多充当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然而仿制药毕竟是“仿制”,长期维持高价的水平显然不切实际。对于药企来说,挖到“第一桶金”更非高枕无忧,保持足够的“危机感”,将是其在应对游戏规则“重置”时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之一。
“带量采购”大变局,仿制药企准备好了吗?
如果回顾2019年医药行业,“带量采购”几乎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 自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其推动下,“4+7”城市带量采购方案甫一出炉,就让A股市场医药板块大跌,两天内蒸发上千亿市值。2019年9月,“带量采购”扩面的形势更为汹涌: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措手不及”——这是李小羿对国内医药市场反应的描述。仿制药利润率断崖式下降已势不可挡,对大多数药企走出困局的办法,或许就只有创新这一条路。
实际上,2015-2017年,国家就曾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加速推动国内医药产业向“创新药战略”转型。总体而言,政策主要从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鼓励优质创新药品与国际接轨、配套政策提质量促创新等五个方向,推进以创新力为核心的医药研发进程。
但以仿制药为主的国内市场主体,仍旧显得有些积重难返。援引华夏基石的统计数据,2002年至今,国内共有21个1.1类化学创新药批准上市;对比美国在2007-2017年期间,相应的获批数量多达266个。从类型上看,国内获批化学新药以me-too仿创为主,后期me-better、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逐渐增多。可除了像恒瑞医药这样的头部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外,近年真正的创新药大多来自初创的Biotech企业。
“因为原有的仿制药体系赚钱太容易了,”李小羿表示,“研发一个仿制药的成本在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而上市后能够轻松赚数十亿元,中间的差价诱惑是相当大的。理论上说,国内大部分新药应该由上市公司挑起大梁,不过我们发现,还是由很多老药企依靠着仿制药过活。”
李小羿以自身经验举例,李氏大药厂尝试与国内药企合作开发临床2/3期新药,可响应者寥寥。大部分仿制药企反倒更愿意去国外引进产品,于是一方面拉高了购买价格,另一方面则面临诸如引进新药注册等更多的问题。
仿制药企并非没有感受到“带量采购”等倒逼创新政策引发的阵痛,李小羿认为,行业只是需要尽快转变“做药赚钱容易”的观念。“首先成本上就有非常大的差异,上亿元的新药研发投入直接劝退了很多仿制药企,更不用提低迷的成功率。”李小羿补充说,接受“研发药物失败才是常态”的局面,是仿制药企转向创新的必要准备。
孤儿药成突破口之一,支付端仍是“拦路虎”
轮番进行的药品集采,逐渐将仿制药经济推向落幕。而在万“药”创新的当下,孤儿药则成为值得注意的细分赛道之一。
孤儿药也被称为罕见病药物,截止到目前,学术界已查明约7000种罕见病。2016年,Hughes针对86家上市药企开展一项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拥有孤儿药销售许可证的公司获取的利润更大,2000-2012年的投资回报率比其他公司高出9.6%。
背后的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孤儿药特殊机理与相关政策支持。公开资料显示,约有80%的罕见病均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疾病,这也意味着,一款药物成功研发出来,将带来巨大的收益空间。此外,美国、欧盟等地区通过相关立法,改变了罕见疾病的游戏规则,借助独占市场、临床试验提供补贴等手段,推动了药企在孤儿药方面的探索。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孤儿药市场也正在发生变化。”李小羿指出,从2007年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到2009年的《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再到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成立首个国家级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我国罕见病产业的政策支撑作用越发凸显。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涉及121种疾病,进一步为药企梳理出发力方向。
但即使如此,国内仿制药企进军孤儿药市场仍存在不小的挑战。“目前这个行业处在较早期,大约还有5年的准备时间,国内孤儿药领域才会迎来整体上的转折点。”李小羿分析道,“由于孤儿药价格较高,国内患者的担负能力尚比较欠缺,而商业保险机构也未有效介入进来,这就存在‘谁来支付’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集采政策的推行,有利于降低常见病对于医保费用的占用,从而为“因病致贫”的肿瘤药、孤儿药市场打开一道口子。李小羿认为,医药市场讲究“速度”,在孤儿药领域自不例外。药企提前入场可能“筚路蓝缕”,却也是不可多得的超车机会。
目前,李氏大药厂已布局多个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包括一些免临床直接申请上市的产品,其中包括有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全球首个吸入用医用一氧化氮气体INomax,该产品是由美国一家公司原研新药,已在美国FDA批准上市,李氏已经在国内按照罕见病减免临床的途径申请上市,并获得了CDE的同意,由于这是国内首个申请的吸入用气体制剂药品,药审中心对此类产品不了解,先后两次和CDE开会讨论该品种,介绍产品的特点,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该品种即将在2020年第三季度上市,为国内的儿童肺动脉高压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
公司还有从西班牙ITALFARMACO引进的治疗渐冻症的利鲁唑口服混悬液,是目前批准用于治疗渐冻症的唯一口服药物,在我国渐冻症患者治疗中为临床一线用药,国内目前仅有利鲁唑片或胶囊临床一线用药,本品是第一种也是唯一一种易于吞咽的增稠利鲁唑液体制剂,与原研口服固体制剂Rilutek具有生物等效性,改善了患者依从性,提高了给药剂量的准确性,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优势,本品已和CDE沟通,同意免除临床试验,直接申请上市。
除了以上进口引进罕见病产品,公司还有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安菲博肽,目前正在进行国外多中心治疗罕见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II期临床试验;免除临床试验,已完成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一致性评价的自主研发治疗高氨血症罕见病药物-苯丁酸钠片剂和颗粒剂,颗粒剂是儿童使用独家专用剂型。
新药市场扎堆?从立项与投入发起突围
新药研发之所以能够延续,很大程度在于作为参与主体的创新药企,可以从中获得用以维持研发的投资回报。因此,李小羿格外看重政府部门的“棒子作用”。
“4+7也好,医保目录谈判也好,虽然造成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但销售量也势必上涨。”李小羿以2019医保目录谈判举例,其中某家药企的达格列净片报价虽然低过韩国市场,然而进入医保目录,不仅意味着市场份额得到保障,相应的营销费用也会有大幅的缩减,最终为药企保留了盈利的空间。
不过另一厢,国内新药市场可容纳的同类产品并不多,大多数药企的研发存在扎堆现象。从靶点和适应症上看,据不完全统计,宣布进军单抗领域的国内药企已经有数十家。在患病人群基数一定的前提下,这一细分市场将很快出现红海。
李小羿不无忧虑地表示:“比照美国药企在靶 ,除非具备很大的疗效优势,那么前三款获批以外的药物所拥有的市场将非常有限。”
可以料想的是,me-too、me-better之类针对个别靶点进行优化设计的“小创新”,除了容易与同行“撞车”之外,还将会在带量采购等“改革组合拳”的影响下,面临越来越大的营收压力。李小羿指出,这或许是国内制药行业不可避免的阵痛——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最终纠正药企在立项扎堆方面的怪象。
除此之外,持续的研发投入,将是药企立于不败的有力砝码。李小羿透露,李氏大药厂近年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比重达25%,并持续保持上升趋势。2019年8月,科睿唯安发布《亚太地区制药创新报告-基于定量指标的企业排名和未来前景分析》,其中,李氏大药厂跃居亚太地区最具创新力中小型企业第一名。
当前,李氏大药厂的在研产品共计50余个,覆盖从临床前到上市申请的各个阶段。而从其发展经验观察,李氏大药厂除了在自研上持续发力之外,也善于“借力”,联手美国、欧洲药企以及学术机构共同开发。在此基础上,李氏大药厂还对高端仿制药进行布局,并通过独家代理海外药品的模式,形成多元化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