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勇:给理性加点人文情怀|写意人物

写意君 同写意 2021-09-24

微信ID:tongxieyi
『 同筑技术人生路,写意中国新药魂 』

一个不迷信,不盲从,凡事较真,总会追根溯源,找答案的人;一个看问题思辨极强,入木三分,总是能够抓住本质不动摇的人;一个把科技创新与企业运营有机结合,将创新把玩到极致的人。——苏勇编者评


我们的终极服务对象患者不仅是由一个个细胞堆出来,器官连起来的解剖和生理意义上的人,她还是有着自我喜怒哀乐、易受社会影响的,具有心理和社会学属性的和我们一样的存在。所以,我们做药人眼中也不能只见科学和病理意义上的“疾病”而忽视了患者生命本身。我的感悟是在理科思维的工具理性之上增加点人文的目的理性,会更有助于你选择做“好药”,那些在治疗学上比已有竞争药更好地满足疾病治疗目的药。而不再纠结于做“1类”还是仿制药,是“first in class”还是me-too,这些与疗效没有直接关系的注册管理分类概念。会主动选择未满足的需求去做不至于几十家扎推。带着这样内心的柔软,你做药的过程会因设身处地反倒让你少走弯路。结果这样的药会因带着温度和顺应性,也比竞争者更能满足需求。


药物研发需要对治疗学予以足够的重视。今天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药物设计,化学合成工艺路线,质量标准。即使讨论药物作用的靶标,代谢通路的激活、抑制或表达调控,也都是脱离人体的,在理想状态下的受控研究。正如同写意某期主题“别忘了为何出发”。真正关注治疗学,需要在开发全过程把重要试验设计和结果放回到人体真实环境下去思考。甚至在选择新药时,首先就要评估清楚,该疾病在实际临床上目前的一线治疗或竞争疗法,究竟在治疗学的那些迫切或限制性指标上存在未满足需求,一定要先定义清楚目标,再来考虑开发过程本身。只有do right thing, do thing right才有意义。


药物研发需要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视角和相当程度的战略性考虑。药物开发是一个长时间大量投入的过程,从事药物研发的关键决策者只有具备上述视角,才能自觉地把企业已有研发、生产资源,治疗领域和未来战略方向嵌入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形成清晰的开发策略。在开发早期注册导向研究过程中,更好地关注对治疗学优点(未来的市场卖点)的揭示和验证性研究工作,以及对工艺放大,质量指标及批量成本等生产性要素适时予以匹配性开发。真正治病救人的药要能够大规模工业化地生产,才能让大众患者能够使用得起,因为药品需求实现的关键制约是支付能力。事实上,一个真正有独特治疗学价值的药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红利并促进公司发展的。


药物研发需要“德国品质”所代表的工匠精神,很久以来我觉得中国人太过浮躁很难做出精品,在我看过兵马俑坑之后,我知道这不是文化基因问题。一坑的兵马俑,没有两张完全一样的脸,制作工艺已经精细到发丝和鞋底的纹路。我们的祖先做事情既不拷贝更不乏匠心,只是我们丢失了那份认真精致。药品具有更强的技术标准壁垒,要实现全球销售就要全面接受ICH的原则,取得FDA、EMEA等的注册和GMP认证,相当于获得“德国品质”的市场认可。这是中国无论仿制药还是创新药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的前提,跨过这一步中国制药业在国际上会具有强大的比较优势,甚至取得当年“入关”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同等的意义。


我是长期接受理科思维训练的人,常常觉得逻辑枝干清晰,但是人文的花叶不够葳蕤,尽管有时也会陶醉于这种“骨感美”,但总感文理有失平衡。参加同写意的意义就在于此。因为,做药这件事,既需要深刻的逻辑理性,更应该或自古她就是充满人文情怀活动。



苏勇是同写意论坛第40期大会主席、报告人


苏勇简历苏勇博士现任复旦张江执行董事。负责多项科技部国家级、上海市级重大科研开发项目。其中,在光动力药物研发子领域处于国际同步的领先水平;基于脂质的纳米给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启动向美国FDA注册的国际化工作,开发的长春新碱脂质体已获批,正在开展Ⅰ期临床研究,两性霉素脂质体即将申报生产。


同写意第40期论坛,苏勇的演讲PPT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

同写意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