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丨东南亚,新兴艺术市场正在发声

Arts and Collections 艺术市场通讯 2023-06-30

艺术市场的发展往往和当地经济发展有着正向关系,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亚洲艺术市场也涌入了大量的资本,成了全球艺术市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在继中日韩之后,东南亚艺术市场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东南亚当代艺术也在国际上逐渐受到瞩目。

 

The development of art marke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growth of local economy. As the Asian economy keeps growing, a large sum of capital is entering the Asian art market, making it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te in global art markets. After China, Japan and Korea, the next rising art market belongs to southeast Asia. At the meanwhile, the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pplaus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丨东南亚艺术的诞生土壤丨


通常意义上,东南亚指代的是东南半岛及其以一大片东印度群岛,这个区域内有多个国家: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和菲律宾。在以前菲律宾并没有被视为东南亚的一员,因为其历史没有遵循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规律。然而后来由于菲律宾地理位置靠近、文化相近,所以现在也被认为是东南亚的一员。因此在东南亚艺术的划分上,菲律宾也有时被纳入考虑,有时则没有。


▲ 东南亚地图


东南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自古以来重要的交通要道,来自不同的国家的人们在这里相遇,多样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多民族共存。历史上的主要民族为:Mon、Khmer 与Viet-Muong。Mon是曾是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但是在十八世纪时没落,被Burmese与Tai民族同化。Khmer曾在九世纪至十五世纪建立过伟大的国度,但是随后被邻国吞并了大量的领土。Viet-Muong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越南。


除了自身民族的多样性之外,东南亚还接受了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在公元前一千年,东南亚人与印度人就有了接触,印度人带来了他们的观念与传统艺术。东南亚人民吸收了一部分,但是没有完全丧失自己的原住民传统。宗教上,印度带来的印度教、佛教与西亚而来的伊斯兰教对东南亚艺术影响深远,而且在此基础上,东南亚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但是,自印度而来的最初的宗教传统在今天依然影响巨大。



另一边,来自欧洲的艺术文化随着侵略与殖民的步伐,在十六世纪进入了东南亚。最初是荷兰与葡萄牙先进入了东南亚,随后英国与法国也对东南亚殖民产生了兴趣,直到二十世纪中叶,东南亚才重新获得了自由。

 

悠久的历史,复杂的宗教传统,以及殖民与战争带来的西方文化冲击,无疑都给东南亚当代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近日乘着亚洲经济跃进的东风,东南亚艺术市场也深受其惠。


丨东南亚当代艺术发展的双边格局丨


东南亚当代艺术也在逐步发展,但是其市场相较于其他地区显得更加复杂。总区域整体表现上看,据ArtTactic的全球艺术市场总览:2018年报告( Global Art Market Outlook 2018)显示东南亚艺术市场的震荡大抵与世界艺术市场一致,在2010-2016年间,当代艺术获得显著增长,苏富比与佳士得拍卖价格增长率为23.4%,然后于2016-2017年间市场遇冷,当前市场有回暖迹象,专家认为2018年东南亚艺术市场将达到5.1%的增长率。

▲ ArtTactic东南亚市场资料


其中印度尼西亚艺术占据了40.4%的拍卖市场份额,菲律宾艺术紧随其后,拥有26.9%市场占有率,最后是占据第三位的20.3%市场占有率的越南艺术。因为拍卖市场的繁荣,这三个国家的画廊与艺术机构在今年来增长极快。泰国更是催生出了多个艺博会将在今年起程, 7月专注于地下艺术家的曼谷双年展开幕,11月在旅游胜地甲米省将举办第一届泰国双年展曼谷艺术双年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东南亚艺术市场的传统艺术中心据点仍是经济水平最为发达的新加坡。在今年1月结束的新加坡艺术舞台(Art Stage)是东南亚地区标志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它的发展状况也是东南亚艺术市场的温度计。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热火朝天的市场扩展相反,新加坡的艺术市场却略显尴尬。艺术舞台艺博会的参展画廊逐年减少:在2011年第一届艺术舞台有121所画廊参展,到2015年的197所,到2016年该博览会参展画廊数量精简到来自33个国家的173所画廊,到今年2018年的参展画廊数量降至80多所。而且大多的参展画廊都是亚洲画廊。艺术舞台的总监洛伦佐·鲁道夫(Lorenzo Rudolf)也对新加坡疲软的艺术市场态势表达了担忧。


▲ 新加坡艺术舞台博览会


新加坡政府似乎有意扭转这一局面。在2015年,新加坡国立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该美术馆收藏着世界上最大的东南亚当代艺术作品,其享受来自政府的370百万美金的补贴,并承载着进一步将新加坡变成一个艺术据点的野心。在另一方面,知名美术馆的建立也有有利于改变当前东南亚艺术发展过于市场导向的缺陷。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对于梳理与沉淀东南亚当代艺术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 新加坡国立美术馆


然而,放眼望去接棒新加坡艺术据点地位的东南亚城市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极其不均。例如新加坡虽然只是一个城市国家但却拥有着155000位百万富翁,与之相比柬埔寨2015年的GDP总额却仅有180.5亿美金。由此导致除新加坡以外的东南亚国家,艺术行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艺术机构仅处于起步阶段,艺术批评家稀缺,藏家也大多关注本国艺术,缺乏国际视野。


▲ 柬埔寨


▲ 新加坡


丨冉冉升起的东南亚艺术家群体丨


虽然东南亚艺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阻碍,但是东南亚充满活力的当代艺术家群体正在迅速崛起。


提到东南亚艺术,人们经常想起的艺术家就是泰国艺术家Rirkrit Tiravanija,他是全球行为艺术的先锋,他主张艺术不仅仅是一幅绘画、一个物件,更是一段经过架构的社交体验,艺术家本人可以参与到这种体验的创造之中。在他的标志性作品《无题Untitled (Free)》中,他把整个画廊空间转变成了一个厨房,并为MoMA的访客烹制泰国咖喱。他同时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并对年轻的东南亚当代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像Rirkrit Tiravanija一样早已闻名遐迩的艺术家,近年来又有许多年轻东南亚艺术家闯入人们的视野之中,例如艺术市场超新星,在泰国出生、现居住在纽约的艺术家Korakrit Arunanondchai。Korakrit虽只有30多岁,但是已经在MOMA PS1、东京宫、北京的UCCA举办过展览。


▲ Rirkrit Tiravanija


▲ Korakrit Arunanondchai


从总体来看,在市场上活跃的东南亚当代艺术家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东南亚成长的艺术家,另一类则虽然出生在东南亚,但是机缘巧合之下在外国成长或定居的艺术家。


后者的例子有艺术家Danh Vo,他于1975年出身于越南,在四岁的时候乘船逃离了越南。他的作品主题经常涉及错位、身份认同危机等关键词。他最为知名的作品《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就重制了自由女神像,并把它打碎成267个碎片,散布在全世界范围,每个碎片都是一个独立的抽象雕塑作品。还有极具国际市场潜力的艺术家Dinh Q Le,他出身于越南,在10岁时移民到美国,并在1993年选择重新回到泰国。在越南战争期间,他正在美国读书,隔着大洲大洋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越南战争,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


▲ Dinh Q. Le, 《四个角度》(局部)‘Scroll #4’ from “Four Perspectives” (detail), 2016.


这些东南亚艺术家的国际经历无疑让他们更了解国际主流艺术评价系统,更能够创造出跨越文化与意识形态障碍的艺术作品。但由于背靠着中国艺术市场,所以东南亚当代艺术的拍卖价格在近年来并不是很亮眼。其东南亚艺术拍卖巅峰时期仍停留在2015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当时中国市场疲软,东南亚市场抢占滩头。当时印度尼西亚艺术家Hendra Gunawan的作品《淋浴(Bathing in the Shower)》成功拍出1.3百万美金的价格。这个价格和1996年苏富比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一次东南亚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拍品价格还要高出5倍。


虽然在拍卖场上,东南亚当代艺术未能摘得头筹,但是世界范围内对东南亚艺术的关注见涨。最近一次的东南亚当代艺术大展莫过于在2018年1月21日于纽约亚洲社会美术馆闭幕的展览《黑暗之后:觉醒时代的东南亚艺术(After Darkness: Southeast Asian Art in the Wake of History)》,其中联合了七位艺术家和一个艺术家团体,他们来自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主要探讨了艺术在改变世界与解决社会与政治事件中能发挥的作用。


▲ 展览《黑暗之后:觉醒时代的东南亚艺术》


然而,东南亚艺术家群体也存在着自己的问题。因为经济的不稳定与功利性地计算,东南亚艺术家与画廊之间的信任并不深厚,艺术家也往往不够忠诚,不能长期与某家画廊合作。常常一所画廊费尽心力培养了一个不知名的艺术家,艺术家一有名气,便想绕过画廊自己与藏家直接交易。所以画廊和艺术家都变得有些短视,希望快速变现。


丨对东南亚当代艺术现状的思考丨

 

东南亚当代艺术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各个国家既有相近的历史与宗教背景,又因后来的际遇不同,而发展速度不一。同时,被殖民的历史虽然伤痛,但是也让东南亚艺术家们对于政治类话题有着更深的理解与表达。东南亚地区所经历的战争也成为一批艺术家离开祖国的契机,他们接触了西方文化,在西方社会里生活。当东南亚近年来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之后,迎来了一批海外艺术家的回流。他们既接受过东南亚传统历史文化的熏陶,又熟练掌握外语与西方社会社交技巧。和一些非西方式国家的艺术家因文化差异与语言不通,导致未能同步于世界当代艺术发展,也弱于宣传自己的作品。东南亚艺术家一方面有着个人特色,一方面也善于与海外藏家们进行沟通与解说作品,这无疑是东南亚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异军突起的重要基础。


▲印尼艺术家Eddy Susanto的《迈向Kalatidha的资本主义》,借用爪哇传统木屋、纸钞图像与三只猪雕塑,重新审视爪哇文学经典“Serat Kalatidha”里的资本影响。

 

此外,东南亚地区多个国家以旅游业为重要经济来源,再加上地处印度洋于太平洋交界,许多船只在此通过与停留,港口业发展。因此东南亚每年都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尤其是好奇的西方访客。这些来来往往的访客既带来了最为新鲜的文化、艺术观点,同时这些访客也是潜在的藏家人群。因此,今年来迅猛发展的东南亚艺术市场背后大多是来自国际藏家的推力,而非当地藏家。

 

另一方面,由于东南亚地区的政府的文化艺术预算较少,扶持艺术家项目极少,东南亚艺术家大多仰仗国外藏家的资助与售卖作品以坚持创作。因此他们极善于捕捉国际艺术市场动向,并根据西方藏家的喜好而制作作品。这导致了东南亚当代艺术提前成熟,作品中不太看到东南亚传统艺术的影子,而是更多地涉及到近现代历史,以便于海外藏家理解。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迎合是否也阻碍了东南亚当代艺术坚持自我风格呢?


▲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


此外,东南亚艺术背靠当前热门艺术市场中国,知名拍卖行、画廊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自然也将目光投向了邻边的东南亚地区,但是尚未有动作,主要依靠不远处的香港据点发展业务。拍卖行与画廊谨慎的原因必然是东南亚本土艺术消费力存疑。的确,当代艺术家群体形成,国际市场兴趣浓厚,对于东南亚地区来说,现在的最大短板便是本地区藏家的培养,而这一点又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联。如若东南亚地区能紧随亚洲经济发展的大潮,并成功接收到中国、印度两大经济体的辐射作用,那么东南亚艺术市场将拥有本土与海外藏家的双重推动力。


结语

东南亚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其特殊的生长土壤,与来自国际市场的资金投入。然而,东南亚国家本身的艺术购买力却在钳制着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东南亚艺术市场是否能复制邻国中国的发展轨迹,或者它自己又将走出怎样的新路?



近期文章

解读丨艺术品会越来越贵吗?

盘点丨国内外最美“地下美术馆”

人物丨行走的艺术史/蒙德里安

盘点丨你能找到这些精心隐藏的画家本人吗?

人物丨他是商人,还是艺术家?/村上隆


『 下面发布一条真爱通告 



艺术市场通讯现已开通微信群,是为所有热爱艺术的朋友提供的一个交流平台,现群成员已满100,请大家扫码添加客服助手小艺,添加时需注明:所在行业+想了解的方向 


*注:广告党止步!进群的朋友请自我介绍,大家多多交流讨论。



识别下方二维码,管理员审核入群

《艺术市场通讯》主要面向艺术机构、收藏机构、艺术家、藏家、投资人、艺术从业者、艺术爱好者、艺术媒体人等等,为了更好的分类管理与提供服务,《艺术市场通讯》邀请大家留下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常用邮箱)、从事职业、和希望得到的服务,便于日后合作和举办活动。留言方式:可直接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推广及合作可联系邮箱tina@chinartla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