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毒杀丈夫,回旋镖能否让美国“血流成河”
比国产光刻机更重要的IPO要来了!
这把绝对高端局,只有中国人才懂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丨没有观众在场的表演,与没有艺术家在场的行为艺术
Original
artsncollections
艺术市场通讯
2024-09-02
关注我们,设为星标,精彩不失联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没有观众在场的表演,与没有艺术家在场的行为艺术
自1970年代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开启她的艺术生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毫无疑问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她是首批被公共美术馆正式接受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当之无愧的行为艺术的先驱,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在里森画廊中国空间的首次个展正在展出,汇聚了她的《须臾之物》(Transitory Objects)系列、记录1970年代行为艺术的摄影,以及一件影像装置,以几个不同切片审视这位伟大的行为艺术家。
P
o
rt
r
ait of M
arina Abramovi
ć,
2
022. Courtesy Marina Abramovi
ć
Archives. Photograph by Marco Anelli
01
从“情人-长城徒步”到“须臾之物”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1946年出生于南斯拉夫,70年代开始从事职业创作。早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便是将表演作为一种视觉的艺术的先驱,并且已经完成了行为艺术领域中许多早期重要作品:将自己作为观众的实验对象的《节奏0》(Rhythm 0,1974),亲身躺在一个燃烧着的五角星形状中直至丧失知觉的《节奏5》(Rhythm 5,1974)……这些行为表演将观念与现实、忍耐与共情、计划与失控、被动与危险完美融合。对于艺术家和观众而言,它们突破了自我探索的界限。这些作品不仅标志着阿布拉莫维奇首次探索时间、静止、力量、痛苦的主题,这些长时间的行为表演还激发了更强的意识潜能。
Marina Abramović,
Rhythm 0,
1974,
Table with 72 objects and slide projector with slides of performance,
Variable,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1975年,阿布拉莫维奇在阿姆斯特丹与朋友共同创办的艺术空间中,认识了同为艺术家的乌雷(Ulay),从而共同开启了他们长达12年的私人和职业旅程。此后12年,他们一直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先驱的艺术情侣,携手完成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行为艺术作品。
1988年,在多年的计划和等待后,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从长城的两端开始行走,共同完成他们最具标志性的行为艺术表演之一——《情人-长城徒步》(The Lovers: The Greal Wall Walk,1988),也成为了两人职业和私人旅途的终点。此时,距离两人相向走完中国长城这个浪漫的想法,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两人间的感情已经从热恋走向了破碎;预想中在长城中点碰面后结婚,也变为了对一段感情画下句点的方式。阿布拉莫维奇在自传中写道:“我们最初的动机已不复存在。我们也不复存在。”但阿布拉莫维奇还是决定完成这次的长城行走。他们各自从长城的一端开始,花了三个月步行2500公里走向彼此,在中间相遇,告别,结束了两人12年的艺术合作与情侣关系。“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很符合人性,这比起一对爱侣的浪漫故事来得更戏剧化。因为不管你做什么,最终你会真的是独自一人”, 阿布拉莫维奇在采访中这样说。
Marina Abramo
vić/Ulay
玛丽娜
·
阿布拉莫维奇
和乌雷,
The Lovers, Great Wall Walk
情人
,长城徒步,
1988/2010,
Two-chan
nel video (colour, no sound)
双频彩色录像
(
无声
),
15:45 minutes 15
分
45
秒,
Ed. 2 of 5 + 2AP,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当阿布拉莫维奇在长城徒步时,长城和地脉、也就是和地球能量线之间的关系令艺术家着迷。
每到沿途借宿的村落,阿布拉莫维奇都要求与最年长的居民见面,让他们分享当地的传说。
总会有长者总是谈到与龙相关的神话故事——绿龙与黑龙的缠斗、白龙与赤龙的打斗……阿布拉莫维奇逐渐意识到,这些史诗般的故事象征着土地的组成,每一寸土地都富有它的故事,而所有故事都与人类的身心相连。
行走长城过程中,走过的地面上不断变化的地质和多种多样的矿物也给阿布拉莫维奇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独自徒步所展开的探索之旅令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将途中体验到的感受传递给观众——这就成为了《须臾之物》的灵感来源。
离开中国后,她随即开始这一系列的创作,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将其持续发展。
《须臾之物》的另一重要意义还在于,这是阿布拉莫维奇首个引入公众参与的系列。
在完成了长城的徒步后,阿布拉莫维奇意识到那是她首个没有观众在场的表演。
为了将她从这场表演中所体验到的传递给观众,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旨在能让观众与之互动的物体,互动的方式包括坐着、站着和躺着。
通过石英、水晶、铜、铁和木头等材料,
艺术家邀请观众和作品直接互动,接收它们的能量,作为一种通往冥想状态的途径。
正如她所言:
“艺术家的职能是呈现作品、将其交给公众,以便公众去完成它。
”
Marina Abramovi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Chair for Hu
man Use with Chair for Spirit Use (1) 人用椅与灵用椅 (1)
,
2012,
Wood and selenite crystals木头和透石膏水晶,
Chair for Human Use: 130.2 x 34.9 x 45.1 cm, 51 1/4 x 13 3/4 x 17 3/4 in,
Chair for Spirit Use: 74.9 x 24.8 x 27.9 cm, 29 1/2 x 9 3/4 x 11 in,
ed. 2 of 2,
© Marina Abramovic.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Mark Waldhauser,
玛丽娜·
阿布拉莫维奇,里森画廊(上海)展出作品
Marina Abramovi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Chair for Human Use with Chair for Spirit Use (3) 人用椅与灵用椅 (3)
,
2012,
Wood and Black Quartz木头和黑石英,
Chair for spirit use: 74.9 x 25.1 x 27.9 cm, 29 1/2 x 9 7/8 x 11 in,
Chair for human use: 165.1 x 35.2 x 45.1 cm, 65 x 13 7/8 x 17 3/4 in,
©
Marina
Abramovic.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Mark Waldhauser,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里森画廊(上海)展出作品
在《人用椅与灵用椅》系列中,艺术家想要为不可见的东西制作肉眼可见的东西。因此,通过为无形的“灵魂”制作一把椅子,因为椅子的存在,观众知道了灵魂的存在。对阿布拉莫维奇来说,无形的非物质世界非常重要,无时不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阿布拉莫维奇一直对如何能在自己和公众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感兴趣;想知道如何能邀请观众进入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Marina Abramovi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Black Dragon 黑龙
,
1994,
Pink quartz, metal brackets, Lucite plaque 粉石英、金属支架、合成树脂,
Installed: 87 x 19 x 12 cm, 34 1/4 x 7 1/2 x 4 3/4 in,
© Marina Abramovic.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 by George Darrell,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里森画廊(上海)展出作品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黑龙》,粉石英,场域特定装置,东京昭和纪念公园,日本,1994 ,图片由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档案室和里森画廊提供,由S. Anz
aic拍摄
通过对中医和藏医的研究,阿布拉莫维奇找到了一种矿物和身体部位的对应关系。阿布拉莫维奇认为,每种矿物都与人体的某些部分有关:石英代表眼睛,紫水晶棒代表智齿,紫晶洞代表子宫,铁代表血液,铜代表神经。“我想把这种经验传达给公众,所以我做了石英垫子,固定在胸口和头部高度的墙上,让人们可以靠在上面。”
阿布拉莫维奇并不把这一系列作品定义为雕塑,而是能在互动中为公众带来肉体或精神体验、具有暂时性意义的物体。
“观察者必须成为参与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有作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双重体验。”
所有的“须臾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观众必须与它们互动:有些物体的存在是为了吸收观众的能量,有些是为了给观众提供能量,还有些是为了使精神上的离开成为可能。但是这些“须臾之物”都只是一种工具和道具,让观众对非物质性的东西有一个真实的体验;但是一旦体验达到了一个特定的心理状态,物体就不再重要了。《须臾之物》依然是一种表演,只不过是用来让公众进行表演。
Marina Abram
ović,
Green Dragon
.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ina Abramović“Private Archaeology”,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Berriedale, Australia, 2015. Photography by Remi Chauvin. Courtesy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Mari
na Ab
ramović,
Red Dragon
.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ina Abramović“Private Archaeology”,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Berriedale, Australia, 2015. Photography by Remi Chauvin. Courtesy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阿布拉莫维奇说:
“对我来说,艺术将是人与人之间能量的传递,没有任何形式的障碍。”
02
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从六十年代末开始从事行为艺术创作,在五十余年的创作历程里,她的行为艺术以磨砺身心为特点,关注身体极限的可能性,在表演中通过承受痛苦和疲惫以达致情绪释放和思维转变。同时意在探讨表演者与观众间的微妙关系。
在此次里森画廊的展览中,阿布拉莫维奇还带来了于2002年创作的单频影像装置《斯特隆博利岛1》(Stromboli 1)。作品以西西里北部的一座岛屿命名,它是欧洲唯一的永久性活火山。作品展示了阿布拉莫维奇躺在海边的静态黑白特写,她闭着眼睛,面向天空,在近20分钟的时间里保持沉默与静止,直到最后一阵海浪短暂地将她淹没,她才调整头部的位置,作为对潮汐涨落的反应。
两组黑白摄影作品则凸显了她通过单一动作进行的持续性身体实验,让观众得以“重临”艺术家的行为表演现场。由20帧照片组成的《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1975/2010)记录了一个有台词的场景——阿布拉莫维奇口中不断地重复着“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并用双手中的金属刷和金属梳将头发分向两侧,直到弄伤了自己的头发和面部。这次表演体现了在早期行为艺术中,女性艺术家利用自己的身体来挑战艺术制度和“美”的观念。
M
arina Abramo
vi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 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
,
1975/2010,
20 framed black and white silver gelatin prints 20张装裱的黑白明胶银盐冲印摄影,
Each frame: 68.5 x 78.5 x 4 cm, 27 x 30 7/8 x 1 5/8 in,
Installed: 342.5 x 314 x 4 cm, 134 7/8 x 123 5/8 x 1 5/8 in,
AP2 of 3 + 2 APs,
© Marina Abramovic.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Ken Adlard
另外
一
组摄影名为《放声》(Freeing the Voice,1975/2014),拍摄于1975年艺术家在贝尔格莱德学生文化中心进行的、持续3小时的原创行为表演。
照片中,阿布拉莫维奇躺在一张白色的床垫上,仰首尖叫,直至失声。
她试图突破声音、语言、身体这三种感官表达的极限,以得到精神层面的净化。
她的尖叫最终转变成一个声音客体,它从身体中挣脱出来,独立地填满整个空间。
Marina Abramovi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Freeing the Voice 放声
,
1975/2014,
Assemblage of 4 black and white silver gelatin prints; based on the 3 hour original perf
ormance at the Student Cultural Center, Belgrade in 1975,
一组4张黑白明胶银盐冲印摄影;
摄于1975年在贝尔格莱德学生文化中心进行的3小时表演,
Each frame: 52.5 x 72.5 x 5.8 cm, 20 5/8 x 28 1/2 x 2 1/4 in,
Installed: 210 x 72.5 x 5.8 cm, 82 5/8 x 28 1/2 x 2 1/4 in,
ed. 1 of 5 + 2 APs,
© Marina Abramovic.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 by Ken Adlard
今年
9
月,76岁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将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大型回顾展,展出
过去50年的代表作品及近年新作,也使她成为首位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主展厅举办大型个展的女性艺术家。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地点:
里森画廊(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2楼)
展期:2023年4月28日 - 7月22日
出品人:
董瑞
撰文:小鱼
版式设计:宋贝贝
审校:Tina Xu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艺术市场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