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韩国艺术家蔡成珌丨东方哲思在巴黎

artsncollections 艺术市场通讯
2024-09-02
      关注我们,设为星标,精彩不失联


对话韩国艺术家蔡成珌
东方哲思在巴黎

在当今的艺术界,正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拥有多重文化背景,并以跨文化的创作方式,给区域艺术带来新的灵感和多样的改变,提供不同的文化观和视角。

杜梦堂(上海)向观众呈现的韩国艺术家蔡成珌(CHAE Sung-Pil)个展上善若水 from the Soil”就是如此。这位定居法国的韩国艺术家,在创作中以结合东方哲学和技术的方式探索绘画的边界,以及西方艺术表达中 "对新思想的追求"此次展览是蔡成珌在国内的首次个展,共计展出二十件最新布面色粉创作,全面呈现他在东方哲思的引导下,以自然之土引导自然之力探索自然之像的独特创作方式,以及在异乡追寻故土的所思所感。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杜梦堂

站在作品前,你能感受到蔡成珌的作品中在电子屏幕里无法展现出来的肌理与质感。从任意视角进入蔡成珌的作品,好像在感受大自然的万千姿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交汇:从瞬间的巨浪滔天到万年的地质沉积,从海浪逐岸的起伏到麦田迎风的舞蹈,从骤雨泛起的涟漪到树纹刻画的肌理……

蔡成珌说:“所有的艺术家,在展览里都想要去表现自己所认为最珍视、最美好的东西。在属于我的空间内,相较于其他当代美术中成千上万的主题内容,我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想要去表达的是原始的、永恒不变的,超越时间的本质内核。”
 艺术家蔡成珌,图片来源:杜梦堂


01
东西之“源”

蔡成珌(CHAE Sung-Pil)1972年出生在韩国一座小岛上。在其成长生涯中,东方文化,或者说中国文化,对他的艺术创作影响深远。


从三岁起,蔡成珌就跟着爷爷一起学习中国书法,并接触了以“四君子”梅兰竹菊为代表的文人水墨画。到大学时,蔡成珌在首尔大学攻读东方绘画和东洋哲学两个专业。艺术家解释道,“东方绘画”这样的说法似乎在定义上有些模糊,单从作画的材料上讲,其使用的水墨元素是与西方绘画最主要的区分。中国古代水墨画对蔡成珌的影响颇深。他谈到,中国明朝时期的书画家董其昌和石涛等人的作品,在题材、技法和思想上,都对自己有诸多启发与影响。

 董其昌《奇峰白云图轴》,明,273x58.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首尔大学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后,蔡成珌在30岁左右去到了法国巴黎,学习造型艺术和西洋绘画,并在之后定居法国。


蔡成珌说,他非常喜欢“边界”(frontier)这一说法。所谓界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将两者分开来,而意味着双方的相遇,如同自己的成长境遇一样,既有东方的哲思也有西方的观念。在两种不同画风之间产生的碰撞造就了他现在的作品。更加形象的比喻,就像是两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一样,相互阐释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同时会产生新的能量与创作动力。


览现场图片来源杜梦堂

 

02
东方哲思——“道”与“五行”

除了东方水墨在技法上对艺术家的影响,东方哲思与哲学也深刻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尤其是老子的道家学说和阴阳五行等思想。蔡成珌谈到,在传统东方的视角下,五行以及阴阳等元素是大自然构成的最基本要素。韩国对于星期的表达也沿用了这样的说法。同样他自己的创作也是由“五行”和“阴阳”构成的。


艺术家自述:“在这些画面中,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土壤了。‘土’代表星期六(土曜日);除了土壤以外,使用最多的元素就是水,‘水’所对应的是星期三(水曜日);木元素代表‘木’,即星期四(木曜日);‘金’,星期五(金曜日),对应的元素为铺陈于纸面之上,从珍珠提取的银粉;而‘火’的元素是用墨去象征的,因为墨水最初就是用将树焚烧后产生的碳制成的,代表星期二(火曜日)。最后星期天(日曜日)与星期一(月曜日)所对应的是日月阴阳。身为一个作画者,我将自己比喻为‘阳’的一面,而自己对面相对静止的画板就是‘阴’。所以最终,源于大自然的这五行在画面上通过自发性的碰撞,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样的理念与创作经历也正体现了艺术家自己对于老子《道德经》中“道法自然”境界的理解与追求。


对于自己的创作,蔡成珌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想法,但如果说有一个主题是他始终想保留的,那就是“关于母亲的作品——它是土,是水,是自然,是土地”


蔡成珌《无名之地》,2023,布面色粉160 x 200 cm图片来源:杜梦堂

这次展览的名字“上善若水”,是艺术家自己所取,也是艺术家认为形容其作品的创作与哲思再合适不过的一句古话。“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谓“上善”,就是形容最好的、最优势的一个地方。“若”即是相似、相像的意思。蔡成珌说:“最崇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惠及万物而不争名利。所以我想要通过土壤,去打造一个最理想的状态,自己认为的最美好的东西。”



03
“自然之土”与“自然之道”

蔡成珌之像》,2021,布面色粉200 x 160 cm图片来源:杜梦堂

土壤是蔡成珌创作中的核心,土壤既是他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作画材料,也是其创作思想之本源。蔡成珌谈到,在找寻最本真的自我表达过程中,选择了以泥土这个最为常见的自然元素作为画作的基础和切入点。从西方历史角度看,最早圣经中就讲述了第六日上帝用尘土造人的故事;同样在东方的道家思想中,土壤也是组成自然界的五行元素内最基础的物质。即使在当今社会,人们也会觉得东西方的意识形态或人文思想非常不一致,泥土所代表的万千世界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最本质的存在。

蔡成珌《无名之地》,2023布面色粉162 x 130 cm图片来源:杜梦堂

艺术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收集泥土矿物、调制色粉、精心过滤和净化的泥水,以及在画布上涂抹数遍用珍珠粉制成的银粉。蔡成珌的土壤“调色板”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经过滤稀释调制成色粉或颜料,如同地球自身肌理的图像。这些在桑皮纸上特别准备的土壤常与墨水和银粉、金粉混合,然后用工具或流水在自身的引导下,通过动作、重力和水流的冲刷等方式与土壤互动。艺术家说:“这些泥土不仅是用来作画的材料,更多的是融汇了当时我在那片土地游历时与自然对话的感受,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蔡成珌坚持用土壤去作画,并且想要去证明土壤是一个最本质的、最本真的、永远不会变化的艺术载体。对于自然的探索和对于人的研究,一直是这数千年美术史中最大的主题。虽然从蔡成珌的画面中很容易联想到大地、山川等景观,且在他之前也已经有无数的描绘自然的画作。但是,以当代艺术的视角出发去解读自然的意义时,艺术家有意避免刻意的模仿,而是希望使用泥土,以只属于自己的方式,去描绘大自然的本质状态,去表达他最原始的、单纯的对自然的喜爱。


蔡成珌《无名之地》,2023,布面色粉130 x 162 cm图片来源:杜梦堂

通对画板的引导,混合颜料的泥水流淌冲刷形成的肌理图像,宛如现实中水流从高地向下流淌,在土地之间逐渐积攒之后汇聚成江河“与其说是绘画技巧,我更愿意将其称之为是描绘大千世界最自然的呈现方式”,蔡成珌说,这样的流动其实就是自然形成的方式里面是最重要的状态,代表时间从过去到从现在再到未来,在与土壤共同经历过沉淀后形成一段段历史踪迹。在当代美术的不断变化过程中,自然其实一直是最本质最美好的主题。

这种接近本源的尝试一方面受到了东方哲学,尤其是道家和“五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绘画材料、方式与主题间不存在物质关联的惯常,让蔡成珌的作品从本质上独立于韩国单色画派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杜梦堂


04
“流动的水,静滞的土”

除了金色的土壤,展览作品中的蓝色也令人瞩目。艺术家曾说:“蓝色是拥抱土地的大海,是注视着地球历史的天空”,用蓝色来表达水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同时蓝色在艺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蔡成珌认为,他作品中的“蓝色”的根源也在土壤。蓝色最早也是从土壤中提取出来的。虽然现在的颜料都是化学加工制成,但像是从前佛教美术中出现的那些石窟壁画,所有华丽的颜色最初都是以“nature pigment”(天然色素)的形式存在。人们真正开始在画布上作画的历史,其实还不到150年。艺术家说他所使用的方法也是继承自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创作的国际蓝。蓝色作为在自然界中最难提取的颜色,也象征着土壤的一种延伸。

 蔡成珌《水之像》,2023,布面色粉160 x 200 cm图片来源:杜梦堂

艺术家所理解的水与土壤的关系,不仅在所使用的材料上,也在创作的“自然之力”中。蔡成珌说:“不论是海洋,湖水还是江河,它们的底部都是泥土。土地就像是一支碗一样承载着水。水的形式,例如海浪,瀑布其实是有很多的移动的状态,但相较于水而言,土地是不会移动的。我认为水的流动是大自然万物变迁最好的体现,是我一直致力于去描绘的东西。这种水与土之间的相互映照,也是我画作系列中最重要的元素。”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杜梦堂

蔡成珌的创作包含了几种截然不同的节奏,最令人着迷的是“骤变”的过程。例如他将画布平铺在工作室的地上,用类似扫帚的工具蘸取颜料,在画布上甩出一道道挥洒的痕迹;或是当他在画布上滴上泥水或墨水,用水管喷射,水花四溅的场景。从无到有,短暂而绚烂。另一种节奏则更为“起伏”:当他站在画布背侧,手握绷架,不断改变手中画布的位置,引导着水流的走向,上、下、左、右……在这些同时包含了“控制”与“偶然”的创作过程中,蔡成珌将其中主要的技术概括为“流动”的技术:“水满则溢。当我们从高空俯瞰时,满溢的水被称为河流,在流经各地的同时留下空的印记,就和屏幕一样。”而他正是在以画布为屏幕的虚拟空间里,让材料、创作过程和最终的呈现协同作用,共同创造“一种诗意的,对自然之‘道’的绘画类比”。

这些由土壤和矿物构成的“土”与“水”,棕与蓝的视觉冲击将这些图像在我们的观感中无限放大,试图唤醒我们与“天地原初”的连接


蔡成珌《水之像》,2023,布面色粉,116 x 89 cm来源:杜梦堂


05
法国艺术界的东方面孔

法国,似乎是许多东方艺术家的“福地”,也成为了百年来许多现当代艺术史上东西方艺术交流的汇融之地。


二十世纪初,欧洲各类新兴艺术流派接踵而至,莫奈、塞尚、毕加索、马蒂斯等卓越非凡的艺术巨匠不断创造着新的艺术语言。彼时的巴黎俨然已是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萦绕在塞纳河畔的艺术气息,也吸引着远处东方的艺术家。他们胸怀抱负,远渡重洋,在交流与碰撞中绽放梦想,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开启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崭新篇章。


常玉《群马》,1930,油彩 纤维板,110×103 cm图片来源:华艺国际

在上世纪20年代初的第一代中国旅法画家中,诞生了无数的杰出名字:林风眠、徐悲鸿、常玉……他们有些人在巴黎学画后归国,将西画的技法带回中国,成为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有些人则留在法国,将东方哲思与技法融入到了西画的创作中。无论选择去留,东西方的文化碰撞都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之中,常玉是定居法国的艺术家中的代表,他在绘画上吸收了野兽派与表现主义等等风格手法,同时又将中国画的线描与书法融入其中,绘制出简约但充满人文感情色彩的画作。此后,“法兰西三剑客”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的出现,更是为中西艺术融汇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其将推向高潮,让西方看见华人艺术家的风采。

无极《1985年6月至10月》,1985布面油画,280 x 1000 cm,图片来源:苏富比香港

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对艺术史的重新挖掘,旅法艺术家重新受到广泛认可和追捧,是艺术市场中“亿元拍品”的常客,屡屡创下拍卖高价。201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赵无极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以5.1亿港元成交,刷新了三项拍卖纪录;2019年,常玉的代表作《五裸女》以3.039亿港元,成为了当年亚洲艺术拍卖界的最高价拍品。至今他们的作品依旧一货难求,藏家惜售。

吴冠中《周庄1997,布面油画148×297cm图片来源:保利香港

不只中国,同样不得不提的还有来自邻国日韩的艺术家:藤田嗣治,他一方面在巴黎拥抱西方艺术,另一方面也积极结合日本美学精粹。他经常在画布上同时使用西方的油彩和中式水墨,使用的画笔则是在日本以细腻精巧而闻名的面相笔。这种带有一定偶然性的创作理念在后来成为艺术家的标志性风格,将东西方两种精神元素合二为一,融会贯通。


藤田嗣治《生日飨宴》,1949,油彩画布,76.5×101.7cm,图片来源:邦瀚斯伦敦

旅居法国的韩国艺术家金昌烈,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韩国艺术家之一。水滴是贯穿其整个艺术生涯的重要系列主题,因此他也被世人誉为“水滴画家”。作为第一批韩国现代主义画派的一员,在不同思潮与多种文化脉络的熏陶之下,他发展了其油画技法融合佛学禅修的美学和哲学实践,艺术表达兼具东西方哲学。


金昌烈《C S H I》,1978年,油彩画布,182×227.5cm,片来源:佳士得香港

这些艺术先驱们在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中描绘着一幅幅动人画面,在异域文化中探索东方文化气质与精神,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跨越东西方文化的作品,寻找东西方共同或不同的精神追求,尽显艺术风华,也让巴黎的艺术界里留下了深刻的“东方”印记。跨越百年,科技发展拉近了东方与西方之间物理与时间的距离,但依然有一代代的艺术家们,在探索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正如蔡成珌所说:“过去二十年在法国的创作和生活让我深信,艺术家存在的理由便是用创作去跨越语言、文化、乃至时空的藩篱,在各种边界寻求属于自己、又能与他人分享的那一片天地。


蔡成珌《水之像》2023布面色粉200 x 160 cm,图片来源:杜梦堂



出品人:董瑞
编辑、采访:小鱼
撰文:刘宇翔
版式设计:宋贝贝
审校:Tina Xu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市场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