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嘉德春拍丨20世纪艺术及当代艺术夜场精选
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启幕,分为两个阶段举行:
第一阶段于5月7日—10日举行预展,5月11日—12日进行拍卖。拍卖门类包括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珠宝翡翠钟表。
第二阶段于5月18日—21日举行预展,5月22日—25日进行拍卖。拍卖门类包括中国书画、古籍善本、邮品钱币、佳酿臻茗。
一直以来,中国嘉德坚持学术引领和市场导向,以高品质、高标准遴选艺术珍品,成为国内拍卖市场的领跑者。本季中国嘉德继往开来,精心组织30个各具特色的专场,从国宝级的赫赫名迹、稀世珍品,到估价亲民的精致小品,网罗近5000件佳作,以呈现一场荟萃古今中外的艺术盛宴。
备受瞩目的“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将以5个特色专题:“20世纪艺术”、“‘85新潮美术专题”、“当代艺术中坚板块”、“中国新绘画”和“A20当代艺术特别专题”,贯穿从20世纪名家到新绘画一代的佼佼者。他们的创作不仅为艺术史提供了多元丰富的艺术样貌,他们还是这个风起云涌市场中的中流砥柱。
20世纪艺术板块
在“20世纪艺术板块”下,中国嘉德以学术建构市场价值,集结逾20件中国现代主义名家的经典臻品。特别设置“吴大羽艺术专题”、“吴冠中艺术专题”,另有李铁夫、颜文樑、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方君璧、周碧初、关良、李瑞年、孙宗慰、沙耆、罗尔纯等珍罕名件呈现。
在“势”与“象”之间
吴大羽
“吴大羽艺术专题”共将呈现4件吴大羽重要佳作,涵括两幅油画作品《乾象含章》与《花枝粉韵》,及两组蜡彩精品《无题》与《春光/旋舞》,从多重角度诠释吴大羽之 “势象”理论。
“势象”理论是将西方抽象艺术的理念与中国书法、哲学、画理结合起来,使形象客体与气势韵味相贯通,实现形与色、形与意的拥抱与交融。吴大羽以中国之“韵”吞食、消化西方之形与色,其创作既追求形而上之势,又注重形下之象,通过不断的剪裁与融合,构建出独树一帜的个人艺术语言,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Lot 253
吴大羽(1903-1988)
乾象含章
约1980年代
布面 油画
52.7×37.7 cm
发表
《吴大羽画展》,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台北,2001年,第59页
《吴大羽》,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3年,第85页
《吴大羽》,大未来画廊出版,台北,2006年,第111页
《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吴大羽》,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2013年,第79页
《巴黎现代中国艺术的先锋》,德萨画廊,香港,2014年,第51页
《吴大羽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15年,第75页
《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商务印书馆,北京,2020年,第110页
展出
“吴大羽画展”,2001年3月9日至4月8日,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
“巴黎现代中国艺术的先锋”,2014年5月14日至6月21日,德萨画廊,香港
估价:RMB 9,000,000-12,000,000
《乾象含章》绘于吴大羽晚年时期,正值其创作全盛期。从1978年至1988年,吴大羽持续探索着油画的形式语言,其早期作品中的具象元素逐渐分解,走向一种解衣槃礴、无拘无束的抽象境界。这一时期的作品均为较小尺寸,但小小的画幅却在吴大羽的笔下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量,可谓咫尺之间,包罗万象。
在这幅黑、白为主的多彩画面里,龙头从层叠的色彩中化形,极具动势。吴大羽还将“京韵”脸谱的浓重感,以及非洲原始面具对五官形态特征的呈现融入其中,幻化起一如舞龙表演时缤纷的视觉感受,迸发出巨大张力。
Lot 254
吴大羽(1903-1988)
花枝粉韵
约1980年
布面 油画
35.6×30 cm
发表
《吴大羽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15年,第169页
《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商务印书馆,北京,2020年,第193页
《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2021年,第51页
《吴大羽文献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杭州,2022年,第164页
展出
“吴大羽文献展—被遗忘、被发现的星”,2015年5月5日至5月2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北京
估价:RMB 2,600,000-3,600,000
《花枝粉韵》同属吴大羽晚年的经典之作,罕见地运用了大量鲜明的粉红色,据《吴大羽作品集》所载,在艺术家现存的150余幅油画中,以粉色作为主调的作品仅得2幅,均绘于1980年代。
鲜艳、充满生机的粉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吴大羽人生低谷过后,对生活重新燃起的热切期许,并通过艺术输出迸发出振聋发聩的生命强音。这种生命力既来自艺术本身,亦来自其在跌宕境遇中不屈的人生态度。吴大羽以纯熟且连续的垂直线段布局,笔势挟带书法的力道,构建出画面整体的态势,兼具“诗性”特质和无穷的想象空间。
Lot 251
吴大羽(1903 - 1988)
无题
纸本 蜡彩
14.5×10 cm
发表
《吴大羽画展》,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2001年,第142页
《吴大羽纸上作品集》,大未来画廊,台北,2007年,第28页
《吴大羽纸上作品 上册》,大未来画廊,台北,2010年,第254页
展出
吴大羽画展,2001年3月9日至4月8日,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
吴大羽油画艺术回顾展,2003年11月21日至12月10日,上海美术馆,上海
吴大羽个展, 2011年3月12日至27日,耿画廊,台北
估价:RMB 50,000-70,000
Lot 252
吴大羽(1903 - 1988)
春光/旋舞(一组2件)
1970 年
纸本 蜡彩
14.7×10.2 cm×2
发表
左:《吴大羽纸上作品(上册)》,大未来画廊,台北,2010年,第232页
右:《吴大羽纸上作品(下册)》,大未来画廊,台北,2010年,第343页
《师道—吴大羽的十封信》,辅仁书苑,北京,2015年,第18页
估计:RMB 160,000-200,000
势象空间负责人李大钧称:“吴大羽先生是中国现代蜡彩艺术的奠基人,并且以一己之力,把蜡彩艺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众多艺术媒材中,吴大羽对蜡彩青睐有加,他曾在1979年致学生蒋鸿奎的信中写道:“蜡彩之突出渲染细描,叠层加工,复衬比应,来居先操纵,说明这一工具之于敏感范畴是夺变、力定、强速作用上。这一心目吐彩新工具,不全像是粉彩、油彩、水粉彩、水彩、素彩的复道品,又有其独特点。素绘也有其独立彩章,书法艺术之神彩是其主例之解。”
吴大羽对蜡彩的解读,既反映出来自西方野兽派、表现主义的“主观色彩学”,又能看到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神韵”。蜡笔在纸上的每一处涂抹,都体现出似无形质的重感,而这正是吴大羽对“势象之美”的追求。
“意象美”与“形式美”
吴冠中
“吴冠中艺术专题”将呈现3件其于70-90年代创作的风景大成精典。从70年代起,吴冠中开启了油画、国画创作双领域实践。他将自己兼习油画和水墨画比肩于“水陆兼程”,继而在“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两个方面进行着交互式的艺术探究。
吴冠中的创作流连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盘桓于写形与抒情之际,表面上具有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特点,实质上却又处处散发着中国传统水墨的诗情画意。他提出“风筝不断线”的创作原则,尝试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的有机结合,构成独特的“自然—形韵”新体系。
吴冠中的许多作品都强调了“意象美”与“形式美”。“意象美”是文人画的精髓。“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也就是“立象以尽意”。吴冠中继承了传统文人画中“意象”的精髓,化繁为简,从复杂的具象中提炼出构成元素,以强调画面的整体框架、空间分割和画面的组成关系。
而其“形式美”是指发掘事物的构成美,并从中挖掘韵律,节奏和有条理的秩序感用抽象语言进行描绘。吴冠中借鉴了西方的视觉经验的新颖性,艺术感觉的敏感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抽象形式的共通性,并以此与中国艺术相结合,注重画面结构、墨与色,线和点的对比。
Lot 271
吴冠中(1919-2010)
雨后流泉(双面画)
1978 年
布面 油画
45×47 cm
发表
《吴冠中绘画展览目录》,中国美术馆,北京,1979年,第2页和第54页
《吴冠中油画写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1979年(图版)
《吴冠中画集》,德艺艺术公司,北京,1987年,第149页
《生命的风景——吴冠中艺术专集1》,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图版172
《吴冠中全集III》,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7年,第127页
《吴冠中画集——下卷》,江西美术出版社,南昌,2008年,第320页
展出
“吴冠中绘画展览”,1979年,中国美术馆,北京
“百年异彩艺术陈列展”,2021年12月11日至2022年2月28日,势象艺术中心,北京
估价:RMB 5,000,000-7,000,000
《雨后流泉》是吴冠中于1978年玉龙山之行冒雨写生的佳作。他采用北宋山水经典的对称构图,以大山堂堂之势,表现云杉之的挺拔、高耸和深邃,玉带环绕的雪山则退居次席。树枝则激越地伸展,像热烈的舞蹈,像酣畅舒展的沐浴,充满了活力。
画面从正中央最深处层层向外增加明度,从墨绿、湖水绿、青绿到浅绿,有条不紊的组合成形。其间缀以吴冠中标志性的纷披色点,万物生机勃发之态,呼之欲出,可说是70年代吴冠中风景油画成熟阶段的典型面貌。
Lot 272
吴冠中(1919-2010)
雨后玉龙山
1996 年
布面 油画
92×66 cm
发表
《吴冠中全集第四卷》,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7年,第131页
《彩面朝天:吴冠中的世界》上海画报出版社,上海,2005年,第187页
估价:RMB 15,000,000-20,000,000
90年代,吴冠中对于绘画的体悟与技法都已更进一步。这件《雨后玉龙山》,既有中国传统诗画中的韵味,如远处朦胧的山峦和云雾弥漫的天空,又有油画擅长的对不同体量质感的刻画。尤其是造型的掌握、构图的形式以及颜色的分配已臻至纯熟,将早年苦心孤诣的流泉、藤蔓等繁琐细节尽以大色块塑造,转而将大量笔墨放置在雨后树干、树枝,以笔锋层层绘出枝干形态与彼此之间界限模糊。树木的神韵中颇有师法北宋大师郭熙的笔意,又通过光与影、明与暗,并缀以花雨纷披的色点,塑造了空间感,将云南幽密丛林、深谷清溪的神秘与生机体现于画布之上。
Lot 273
吴冠中(1919-2010)
田园居舍
1992年
布面 油画
60×73 cm
发表
《吴冠中水墨新作、油画及素描》,赛纽奇艺术博物馆、艺达作坊,巴黎、新加坡,1993年,第55页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冠中》,锦绣文化企业、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94年,第176页
《天南地北风情》,艺达作坊,新加坡,1994年,第25页
《寰宇觅知音:吴冠中九十年代作品选》,外文出版社,北京,1995年,第79页
《吴冠中精品选集》,艺达作坊,1996 年,第132页至第133页
《吴冠中作品收藏集I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68页
《生命的风景:吴冠中艺术专集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9月,第30页至第31页
《吴冠中全集IV 》,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7年8月,第38页至第39页
《吴冠中画集下卷》,江西美术出版社,南昌,2008年3月,第366页
《世界艺术大师·吴冠中(续) 》,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10年,第92页
《吴冠中油画风景范本》,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19年,第121页
展出
“当代中国画家——吴冠中水墨新作、油画及素描展”,1993年,立塞纽奇艺术博物馆,巴黎,法国
估价:RMB 15,000,000-20,000,000
1992年,大英博物馆为吴冠中举行个展“吴冠中─一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博物馆打破只展览古文物的不成文惯例,首次展出在世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此次展览的地点放在了原本中国古画的展厅,吴冠中的一幅横卷《汉柏》展出于原《女史箴图》的地方,预示着吴冠中肩负着传承中国古代艺术命脉以及建立中西方现代艺术交流的重任,而他是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者。
吴冠中曾根据写生经验创作了7幅英国乡村主题的油画,《田园居舍》即为其中之一。相比大部分“英国乡村”主题作品的浓墨重彩,《田园居舍》的色彩和气氛反而是透露着中国的江南风味。在吴冠中的画面布局下,英国景色呈现出东方式的水墨情韵与冲澹淡雅的诗意。这不仅诠释了吴冠中标志性的“意象美”与“形式美”,也是其油画本土化探索的成功例证。
自然风光 大气之美
刘海粟
刘海粟在经过西方艺术洗礼和东方文化浸润之后,造就了新的美学范式。他将西方现代主义中的反叛内核经过中国人文精神的提炼与内化,转化为一种以油画为媒介,融合西方现代精神与中国文人心性的艺术形式。
在《庐山含鄱口行云》中,刘海粟虽以西画油彩表现,但俨然画出了一派中国山水气象。画面中处处不经意间流露出取自国画的皴法与线条,底层油彩若隐若现,山峰与郁郁葱葱的植被相互掩映,天空云卷云舒,较西画重写实再现的特点更偏重于意境营造。
刘海粟的油画并不崇尚造型准确、写实,他更看重对于自然风光大气之美的捕捉和以情融景、景随兴生的抒发,故而画面显得异常雄浑、老道。在色彩运用上,刘海粟十分大胆且果敢,很多时候直接采用的是未经调和的原色,如本作中赭石色的树木、以及靛蓝色线勾勒的山峰与凉亭,粗旷的运笔铺色、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气势非凡。在对山峰、云层、密林的绘制技法上,他以传统书法中的“中锋用笔”加以书写,用笔老辣,写意灵动,枯笔飞快地拖拽后所带出的飞白极富速度感与力量,可谓“笔所未到而气已吞”。
Lot 258
刘海粟(1896-1994)
庐山含鄱口行云
1956 年
布面 油画
60×90 cm
发表
《刘海粟油画国画展览会目录》,上海展览馆,上海,1957年,油画目录第101号
展出
“刘海粟油画国画展览会”,1957年3月,上海展览馆,上海
来源
徐志旧藏,原藏家直接得自艺术家
说明
本作即将收录于由家属参与编纂的《刘海粟全集》
估价:RMB 11,000,000-15,000,000
1957年3月,上海展览馆为刘海粟举办了盛大的“刘海粟国画油画展览会”,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个展,也是其生涯第一次重要回顾展。展览共展出国画69件,油画119件和巴黎时期的临摹作品6件,从其24岁创作的《秋》,到展览前夕才完成的《庐山含鄱口行云》,所有作品均由刘海粟精心挑选,以及经过老友专家们的重重把关,足以见得这次展览及参展作品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庐山含鄱口行云》还是一段友谊的见证。本作的原藏家徐志是刘海粟的同辈人,曾任沈阳市副市长、中共沈阳市委常委等要职。徐志与刘海粟、启功、沈尹默等艺术大家交谊甚笃,并有诸多名家作品收藏。刘海粟也曾将自己的画作赠与徐志,《庐山含鄱口行云》便是其中一例。
红土地上的深情赞歌
罗尔纯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画坛盛行一时的乡土风情热分为了两股潮流:一股是乡土写实风,另一股则是以罗尔纯为代表的乡土表现风。
罗尔纯在色彩表现上有着极高成就。他在汲取西方现代艺术诸多流派的色彩精髓上,采用层次多变、复杂微妙的调和复色组织画面的色彩结构,以高超的调色技术使各种复色保持高明度、明丽欢快的色彩,同时画面不失温厚润泽,最终形成“造型简洁、设色明丽、笔意大方”的个人风貌。
罗尔纯作品的另一个典型标志是其童年记忆中湘乡的红土地。这片红土地既是他挥之不去的视觉记忆,也为他个人化的色彩倾向找到了源头。在之后的许多年里,纯纯的朱红色成为罗尔纯作品中一抹最耀眼的色彩。
Lot 270
罗尔纯(1930-2015)
九月
1996 年
布面 油画
163×154 cm
发表
《第三代油画家研究——罗尔纯》,广西美术出版社,南宁,2001年,第65页
《罗尔纯》,上海美术馆,上海,2007年,第57页
《罗尔纯人物画》,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北京,2008年,第143页
《大彩至朴——罗尔纯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09年,第34页
《回归沧浪——罗尔纯作品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12年,第198页
展出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1996年,中国美术馆,北京
“罗尔纯油画展”,2007年3至4月,上海美术馆,上海
“罗尔纯人物画展”,2008年3月22日至3月31日,桥艺术空间,北京
“大彩至朴——罗尔纯油画展”,2008年7月17日至7月27日,广东美术馆,广州
“回归沧浪——罗尔纯油画展”,2010年3月12日至4月18日,苏州博物馆,苏州
“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2012年年10月1日,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九月》创作于1996年“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前夕,本已打算放弃参展的罗尔纯在最后关头创作欲望被点燃。在画布之上,他以画刀替代画笔,将易吸油的画布化作一片热情奔放的红土地,成就了这幅代表作。
这件作品不仅成为罗尔纯“急就章”系列的典范,更映射了他与故乡红土丘陵的深厚情感。这种以主观情绪驱动的表现色彩,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激情——在九月这个丰收的季节,生命达到高潮,妇女与硕果累累的麦穗互为镜像,成为丰盈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九月》除了是对丰收的赞美,更是对故乡红土地和勤劳人民的深情赞歌。红土地,作为独属于中国的风土人情,体现了罗尔纯对中国人民最质朴的生存与精神状态的关注。画面中,背着婴儿的妇女肩负生活重担,却依然身姿挺拔……
Lot 261
关良(1900-1986)
德国魏玛风景
1957 年
布面 油画
68×54 cm
发表
《中国名画家全集:关良》,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03年,第116页
《关良1900-1986》,华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4月,第140页
展出
“马蒂斯的马蒂斯”,2023年7月15日至10月15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马蒂斯的马蒂斯”,2023年11月4日至2024年2月18日,UCCA Edge,上海
来源
源自艺术家家属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Lot 259
林风眠(1900-1991)
瓶花与静物
纸本 彩墨
46×51.5 cm
来源
艺术家女儿林蒂娜旧藏
中国嘉德,二十世纪艺术夜场,2018年6月19日,Lot 1872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Lot 269
孙宗慰(1912-1979)
月牙泉
1943 年
布面 油画
64×82 cm
发表
《孙宗慰画展目录》,乙油画,1946年,第115号
《艺为人生—徐悲鸿的学生们艺术文献集》,中国国家画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北京,2010年,第188页
《求其在我—孙宗慰百年绘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12年,第77页
《别有人间行路难—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庞薰琹、吴作人、关山月、孙宗慰西南西北写生作品集》,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13年,第144页
《人民艺术家》,人民出版社,北京,2021年,第47页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敦煌研究院编,敦煌,2022年,第68页
即将收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丛书—《新中国美术家—孙宗慰》,中央美术学院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24年
展出
“孙宗慰画展”,1946年1月,重庆
“孙宗慰遗作展”,198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求其在我—孙宗慰百年绘画作品展”,2012年8月11日至8月20日,中国美术馆,北京
“别有人间行路难—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庞薰琹、吴作人、关山月、孙宗慰西南西北写生作品展”,2013年10月27日至11月23日,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西域西域—孙宗慰艺术展”,2021年9月2日至10月10日,势象艺术中心,北京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2022年8月30日至2023年2月28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心影馨香—孙宗慰绘画艺术展”,2023年2月28日至3月26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来源
直接得自艺术家家属
估价:RMB 1,800,000-2,500,000
Lot 255
李铁夫(1869-1952)
南瓜与鱼
1946 年至1948 年
布面 油画裱于木板
63.5×76.2 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Lot 268
李瑞年(1910-1985)
莲
1977 年
布面 油画
75×80 cm
发表
《画家李瑞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10年,第76-77页
展出
“李瑞年:百年诞辰暨捐赠作品展”,2010年7月6日至16日,中国美术馆,北京
来源
源自艺术家家属
估价:RMB 480,000-680,000
85新潮美术专题
本季,中国嘉德以“重塑与回归”为视角,隆重推出“‘85新潮美术专题”,致敬中国美术史上这段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辉时段。基于后疫情时代艺术市场的激荡变化,以及对当下一二级市场的深度观察,嘉德臻选了6件“‘85新潮”美术运动名作,以点带面地呈现出这个特殊时代的艺术情状。名单包括:浙江池社发起人张培力、北方艺术群体代表舒群、江苏“红色·旅”重要成员曹小冬、上海艺术群体代表余友涵、李山,以及活跃于广东的“大尾象”成员徐坦。
冷峻、克制、理性
张培力
张培力除了有“中国录像艺术之父”之称,他还是85美术新潮运动里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张培力发起“浙江青年创作组”,策划影响深远的“85新空间”展览,而后又组建艺术团体“池社”——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团体。
在艺术的内容表达上,张培力认为自己是相当理性的人,并不希望用情绪的煽动掩盖自己试图传达的信息。他的绘画作品被批评家封为“理性绘画”,从技法语言到绘画对象,几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呈现出一种冷漠、理性的画风,如同工业社会和城市生活的投影。
Lot 282
张培力 (b.1957)
侧面的吹奏者
1986年
布面 油画
98.5×79 cm
发表
《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第95页
《张培力:艺术工作手册》,岭南美术出版社,广州,2008年,第35页
《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苏富比,香港,2011年,第18页
来源
尤伦斯夫妇旧藏
估价:RMB 6,000,000-8,000,000
张培力的绘画作品不多,主要系列包括“游泳”、“爵士乐”和“X?”,其中“爵士乐”系列的数量最少,不多于6幅,并有2幅已毁坏。而本作是“爵士乐”系列中唯一使用了A、B、C、D、E等注释符号的作品。这就像医用说明书中的标签,一方面消除了所有再现因素,另一方面也使观众对符号的含义产生了各种猜测。不过,在艺术家看来,这些英文字母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对符号的利用,仅表明他消除画面表现性的形式语言探索倾向。在一年后的描绘医用乳胶手套的“X?”系列中,也出现过相同的手法。
在这件《侧面的吹奏者》中,张培力用一种冷静而庄严的方式描绘了一位吹奏者的侧面形象。他没有强调情感和动感,刻意地抹掉画面的意义,让它尽可能将形式一面展示出来,给人一种超脱现实的冷感。
张培力描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说:“我画画喜欢正视,没有透视变化,没有动感,这是一种中性的、客观的创作情绪。因为人类的情感相对于‘宇宙精神’来说是脆弱的,所以,采用平静和中性的态度是必要的。这如同在显微镜下看切片,必须正视,这样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正如张培力的另一幅作品《休止音符(正面的吹奏者)》,与《侧面的吹奏者》正好呼应,构成了有关萨克斯演奏者的正视和侧视图。
繁中有序 静中寓动
余友涵
去年年底,余友涵于上海辞世。他是在上世纪中国85美术新潮和90年代政治波普等艺术演进中影响到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先锋人物之一,也是最早一批进入国际视野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为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和政治波普风格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余友涵结合了多重透视和对中国文化本体结构的研究,他的作品融合了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和西方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史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进作用。
自1985年,余友涵确立了自身风格的“圆”系列以来,其抽象创作主要以单色调为主,以呈现中国水墨画的写意情调。1988年后,余友涵开始在抽象绘画中融入鲜亮绚丽的色彩,创作了第一批彩色抽象作品。《抽象1988-8》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记录了他关键的转型时期,为其后来通过绘画语言,深入研究中国文化本体结构确立了全新的风格范式。
Lot 281
余友涵(1943-2023)
抽象 1988-8
1988 年
布面 丙烯
88×98 cm
来源
今日中国画廊,布鲁塞尔
说明
附艺术家亲签之作品保证书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受80年代外来思潮的影响,余友涵通过阅读和汲取尼采哲学、老子哲学、自然科学以及东方神秘主义等理论精髓,进一步升华了简单笔触所蕴含的审美意涵。彼时的余友涵沉浸于波涛汹涌的文化浪潮中,但却并未一股脑地将抽象的观念和思想搬到画布上图解,而是以谨慎、克制的态度,提炼纯粹的绘画语言,以此承载内心深处的感悟与理解。
在《抽象1988-8》中,尽管我们无法捕捉具体可感的形象,但视线在画面游移的过程中,却能越发感受到一种浑然天成的秩序感,而非情绪的简单外化和泛滥。余友涵将红、蓝两色以书法的笔触铺就整个画面,然后在红蓝底色上通过精心排布繁密的黑色笔触,控制其笔势走向,在不同形态的交融和阻隔中,最终营造出了一种多而不乱,繁中有序的视觉感受:不同颜色的笔触围绕画面中心,隐约显现为一个流动的环形结构,画面由此从左侧繁密、热烈的气氛,悄然过渡至右侧较为疏朗、平缓的效果,具有一种极具活力的生命感。
Lot 285
李山 (b.1942)
胭脂系列——每星期的第 7 天:62 号
1994 年
布面 油画
150×130 cm
发表
《圣保罗中国艺术展》,汉雅轩,香港,1994年,第29页
《新中国前卫艺术的诞生》,东八时区,北京,2008年,第265页
展出
“二十二届巴西圣保罗国际双年展”,1994年10月12日至12月11日,圣保罗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Lot 286
曹小冬 (b.1961)
无人地带
1986 年
布面 油画
80×122 cm
发表
《江苏画刊》 第11期,江苏省出版社,南京,1987年
《中国美术报》 第38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1987年
《中国现代艺术展览画册》,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年,图46
《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1年,第149页
《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1992年,第198页
《中国大陆中青年美术家百人传·油画篇/现代艺术篇(上册)》,香港艺术潮流出版社,香港,1992年,第122页
《时代周刊TIMES:中国国庆50周年特刊1999》,美国时代周刊,纽约,1999年9月
《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6年,第822页
《’85美术运动:80年代的人文前卫 Vol.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8年,第188页
《中国新艺术三十年》,Timezone 8,北京,2010年,第44页《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11年,第121页
《20世纪中国艺术史》,新星出版社,北京,2013年,第606页
展出
“红色·旅:第一驿画展”,1987年5月,南京艺术学院展览厅,南京
“江苏艺术群体—上海交流展”,1987年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89年2月,中国美术馆,北京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Lot 284
徐坦 (b.1957)
三个渔民
1987 年
布面 油画
170×165 cm
来源
源自艺术家家属
估价:RMB 2,300,000-3,300,000
Lot 283
舒群 (b.1958)
文化 POP 系列·崔健 C
1991 年
布面 油画
127×116.5 cm
发表
《图像的辩证法:舒群的艺术》,岭南美术出版社,广州,2009年,第136页
展出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1992年,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广州
“社会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展”,2008年3月2日至4月15日,特列切科夫国家美术馆,莫斯科
估价:RMB 1,500,000-2,000,000
当代艺术中坚力量
在“当代艺术中坚板块”中,中国嘉德以中国本土为原点,亦将视线放诸海外,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及整体面貌,书写全球“大当代”的革新与传承。阵容涵括:林寿宇、刁德谦等海外华人艺术家极具当代思考的极简与抽象力作;王怀庆、袁运生、尚扬等中国当代艺术大师之经典;刘炜、周春芽、曾梵志、张恩利等中国当代中坚力量之典型代表作;还将首次呈现英国国宝级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馆藏级的大型雕塑创作。
“白”的极致领域
林寿宇
林寿宇是首位参展卡塞尔文献展的华裔艺术家。胡安·米罗曾对其作品高度评价道:“林寿宇在白色的世界中,无人能及”。1967年,林寿宇还与朱德群、赵无极等一同入选第四十四届卡内基国际美术展,并与弗朗西斯·培根同时获得“威廉佛瑞纪念收藏奖”。
建筑专业出身的使林寿宇深受包豪斯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和影响,在将其中的精确、严谨和绝对活用于自身艺术创作的同时,他还创造性地将东方老庄的哲学思考、中国的泼墨山水概念以及中国文人画中的“留白”空间融入到创作当中,在战后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间接掀起了国内有关“几何抽象”以及“极简主义”等西方艺术史创作风格的探讨。
Lot 287
林寿宇(1933-2011)
有铝板的绘画浮雕
1960 年
布面 铝 油画
63×76 cm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林寿宇透过风格派、具体艺术、包豪斯、硬边、色域一派相承的“冷”抽象的系统,在几何抽象、极简主义之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绝对主义。伴随创作手法的逐渐精简以及美学观念的去芜存菁,他逐步转向几何抽象的立体作品的创作,“极简浮雕”于他对画面的雕琢中不断浮现,并成为其风格转型的关键节点。
此次上拍的《有铝板的绘画浮雕》完成于1960年,林寿宇通过化繁为简的创作形式,以常见的矩形切割,将作品分为大小不一的四份。其中,左下的圆形运用工业时代的代表性产物──具有金属光泽的铝板,形成正面视角难以察觉的凸起,铝板在当时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该材质光滑时表面银白而发亮,粗糙时则呈暗灰色。林寿宇将这种材料用于创作,探索媒介对绘画的影响,并使绘画突破二维的空间,浮雕出犹如满月一般的光晕。与之相呼应,右下更低处仅以线条所勾勒出的圆,表达了虚实相间、阴阳共生的对照关系。而画面中较长的黑色直线与右边略短的黄色直线,则串连起整件作品的视觉节奏,成为其艺术创作中独一无二的印记。
见微知著 观见日常
张恩利
近三年,张恩利的作品市场实现了“三级跳”的飞跃式增长——2020年及之前,其年度成交额从未超过400万美元;而到了2021年,年度成交额猛增至680万美元;2022年达到850万美元;2023年突破千万大关,达1150万美元。
张恩利每个阶段的作品都有其市场和受众,其中最受藏家喜爱的当属创作于1990年至2005年间的具像人物肖像,成交价在500万以上的9件作品,8件均为这一时期的创作,其最高价的《盛宴4号》也出自这一时期。张恩利从城市生活的边缘人物入手,描绘那些在肉市、酒馆、舞池、宴席中的寻常人物,映射出90年代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期的生活实态。
Lot 324
张恩利(b.1965)
盛宴4号
2000年
布面 油画
247.7×198.1 cm
发表
《张恩利:人性,太人性的》,香格纳画廊、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上海,2004年,第31页
《张恩利:人性》,K11艺术基金会,上海,2017年,第102页
《张恩利》,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2020年,第50页《张恩利:表情》,龙美术馆,上海,2023年,第55页
展出
“张恩利:会动的房间”,2020年11月7日至2021年3月7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估价:RMB 18,500,000-22,500,000
《盛宴4号》即将于此次晚拍再次亮相。不同于与他同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恩利没有参与“政治波普”、“媚俗艺术”和“玩世现实主义”等20世纪90年代广泛流行的艺术主题,而是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场景,以及错身而过的生活细节。
Lot 325
张恩利(b.1965)
一笔生意(双联)
2001 年
布面 油画
100×100 cm×2
发表
《张恩利:表情》,龙美术馆,上海,2023年,第68页至第69页
展出
“张恩利:表情”, 2023年11月8日至2024年1月14日,龙美术馆,上海
估价:RMB 3,600,000-4,600,000
2001年,作为张恩利创作风格的分水岭,标志着他从对他人状态的观察,逐步转向内在的自我审视。《一笔生意》正是这一转向前夕的关键之作。随着人物创作步入尾声,张恩利逐渐将目光投向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事物,包装盒、盆子、水桶等被忽视的物体都被赋予了肖像般的庄重感。由情绪的表现走向内省的寂静,也正是这一份与众不同的疏离,让张恩利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特代表。
Lot 326
张恩利(b.1965)
桌椅
2008 年
布面 油画
250×250 cm
发表
《张恩利》,上海美术馆,上海,2011年,第88页至第89页
《Vitamin P2》,菲登出版社,伦敦,2011年10月,第14页
《有颜色的房子》,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2021年,第85页
《张恩利:表情》,龙美术馆,上海,2023年,第118页
展出
“张恩利”,2009年2月4日至3月4日,IKON美术馆,伯明翰
“相向而行—艺术里的精神”,2023年6月7日至7月21日,悠艺术中心,北京
估价:RMB 2,300,000-3,300,000
2003-2015年间,张恩利开始探索日常之物,画面语言也更加简洁。作品《桌椅》便是艺术家此阶段的作品。张恩利把“椅子”当作“肖像”来绘画,而使平面物体被赋予了体积生命。艺术家独特的绘画观察视角在这件作品上完美呈现,他以极为单纯的造型语言,达到一种不简单的具象表征,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事物间,建立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崭新风貌。
人体、时间与空间
安东尼·葛姆雷
作为享有极高国际声誉的当代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因其探索人体与空间关系的雕塑、装置和公共艺术作品而受到广泛关注。他的创作直面人类于宇宙万物间立足点的本源性思索,致力于将艺术空间作为一种生成之所,让新行为、思想与情绪得以涌现。
安东尼·葛姆雷在其所作的《雕塑的故事》一书中写道:“雕塑是一种让时间停止的尝试。我们沉浸在空间里,也沉浸在时间中。而时间本身就能使一件雕塑成形。雕塑虽然是静态的,却能以某种方式连接时间与空间。”
Lot 297
安东尼·葛姆雷(b.1950)
当下
2001 年
铸铁 雕塑 5/5
342×192×35 cm
展出
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长期展览,牛津,英国(非同一版数)
“雕塑”,1989年1月21日至3月12日,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汉勒贝克,丹麦(非同一版数)
估价:RMB 4,200,000-6,200,000
作为馆藏级的大型雕塑作品,《当下》共有5版,其中4版已被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罗氏庭院雕塑公园和Hall艺术基金会纳入收藏。此次上拍的第五版《当下》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可流通的一件,因此弥足珍贵。
这件《当下》创作于2001年,由葛姆雷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原型制作的两个铸铁人物组成,下者站姿宛如士兵,端庄、严谨、健硕,周身覆盖着像鱼雷般的铜墙铁壁,沉重且难以动弹;上者则四肢舒展,手臂张开,充满自由,具备着无限延伸的可能性。葛姆雷以其创新的雕塑理念持续着对人体、空间与时间的探索。
Lot 293
刘炜(b.1965)
我的风景
2008年
布面 油画
200×250 cm
发表
《刘炜Liu Wei》,红桥画廊,上海,2008年,第226页
展出
“我的风景 刘炜个人作品展”,2008年9月10日至10月16日,红桥画廊,上海
估价:RMB 9,000,000-12,000,000
Lot 294
周春芽(b.1955)
锦霞千里
2012年
布面 油画
180×380 cm
展出
“相向而行:艺术里的精神”,2023年6月7日至7月21日,悠艺术中心,北京
估价:RMB 12,800,000-15,800,000
Lot 292
尚扬(b.1942)
董其昌计划—4(双联)
2007 年
布面 综合材料
148×233 cm×2
发表
《尚扬·大风景的喟叹》,四川美术出版社,成都,2007年,第264至265页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卷3》,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09年,第16至17页
《意象油画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10年
《画风 卷20》,四川美术出版社,成都,2011年
《尚扬》,安徽美术出版社,合肥,2012年
《尚扬:董其昌计划》,天安时间,北京,2009年,第36至37页
展出
“丹山碧水—中德当代艺术家作品巡回展”,2007年9月30日至2008年2月29日,吕贝克美术馆,吕贝克
“丹山碧水—中德当代艺术家作品巡回展”,2008年3月5日至2008年6月30日,普法尔茨历史博物馆,普法尔茨
“欲望的风景—尚扬师生艺术展”,2007年9月16日至10月12日,桥舍画廊,北京
“欲望的风景—尚扬师生艺术展”,2007年,石家庄当代美术馆,石家庄
“移花接木—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8年9月1日至12月1日,华美术馆,深圳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2009年,Basis Space,法兰克福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2009年,山东省图书馆,济南
“尚扬:董其昌计划”,2009年5月9日至6月10日,天安时间,北京
“无形之形—中国文化年当代艺术展”,2012年6月2日至11月18日,卡尔舒特艺术中心,比德尔斯多夫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武汉站”,2013年8月14日至9月14日,湖北美术馆,武汉
“中华意蕴—中国当代艺术展暨中国油画百年回望”,2014年1月25日至2月22日,广东美术馆,广州
“中国当代艺术展暨中国油画百年回望”,2014年3月6日至4月6日,湖北美术馆,广州
“中国当代艺术展暨中国油画百年回望”,2014年5月15日至6月18日,山东省美术馆,济南
估价:RMB 5,000,000-7,000,000
Lot 296
曾梵志(b.1964)
面具系列No.17
1998年
布面 油画
179×199 cm
发表
《曾梵志作品全集 1984-2004》,Skira出版社,米兰,2019年,第179页、第488页至第489页
展出
“1999中国艺术”,1999年3月11日至5月10日,Limn画廊,旧金山,美国
估价:RMB 13,000,000-15,000,000
中国新绘画及A20当代艺术特别专题
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绘画,经过十年沉淀,稳定性渐增,且成为近年来吸纳新生收藏力量密度最高的板块。基于该背景,本季中国嘉德继续深化、细分市场,精心择选创作生涯进入成熟期与稳定期的艺术家名单。届时,王兴伟、欧阳春、王光乐、黄宇兴、仇晓飞、宋琨、陈飞、韦嘉、闫冰、高瑀、康海涛等多件精品佳作将亮相。
Lot 323
黄宇兴(b.1975)
圣山有泽
2017年至2019年
布面 油画
200×300 cm
估价:RMB 3,800,000-4,800,000
Lot 320
陈飞(b.1983)
荒山
2010年
布面 丙烯
240×150 cm
发表
《陌生人:陈飞》,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有限公司,香港,2011年,第46页至第47页
展出
“陌生人——陈飞个展”,2011年11月19日至30日,今日美术馆,北京
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Lot 322
欧阳春(b.1974)
捕鲸船队 NO.3
2006年
布面 油画
200×280 cm
发表
《捕鲸记》,韩之演当代空间、Timezone 8,北京、香港,2008年,第50页
展出
“捕鲸记——欧阳春个展”,2008年5月24日至6月15日,韩之演当代空间,北京
估价:RMB 1,800,000-2,500,000
Lot 328
仇晓飞(b.1977)
弹钢琴
2005年
布面 油画
140×100 cm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Lot 333
宋琨(b.1977)
泛灵族
2018 年
布面 油画
110×145 cm
展出
“相向而行——艺术里的精神”,2023年6月7日至7月21日,悠艺术中心,北京
估价:RMB 850,000-1,250,000
“A20当代艺术特别专题”由中国嘉德与600分钟收藏咨询事务所联合推出,是基于当下艺术市场现状开展的又一次创意性策划。旨在对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及变革展开讨论;亦是对近年来80、90后新藏家不断步入当代艺术收藏领域现象的交流与探研。涵纳中西优秀艺术家资源:从20世纪表现主义前辈大师乔治·卢奥,到艺术中坚冈瑟·弗格、米里亚姆·卡恩、吴山专、王音,再到中青年一代的欧阳春、刘晓辉、王光乐、唐永祥、闫冰、伊西·伍德等均有重要作品亮相。
Lot 305
乔治·卢奥(1871-1958)
戴玫瑰花的少女
1930 年
纸本 油画
32×22 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Lot 310
冈瑟·弗格(1952-2013)
无题
2007 年
木板 丙烯
55 × 45 cm
展出
“冈瑟·弗格:互相传球的夫妇”,2016年4月6日至5月21日,Giò Marconi画廊,米兰
来源
Giò Marconi 画廊,米兰
估价:RMB 1,100,000-1,500,000
Lot 311
王光乐(b.1976)
水磨石2004.10-11
2004年
布面 油画
200×200 cm
发表
《王光乐:水磨石》,一月当代,北京,2005年,图版
《王光乐》,Hatje Cantz,奥斯特菲尔登, 德国,2014年,第44页至第45页
展出
“王光乐:水磨石”,2005年9月24日至10月23日,一月当代,北京
估价:RMB 4,000,000-6,000,000
Lot 302
伊西·伍德(b.1993)
假牙弓
2019 年
亚麻布 油画
150×110 cm
展出
“玛格丽特·沃顿与伊西·伍德:我收到消息就来了”,2019年6月2日至8月2日,JTT画廊,纽约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Lot 301
唐永祥(b.1977)
像公交站牌
2014 年
布面 油画
150×180 cm
发表
《唐永祥 2009-2017》,三川出版社,香港,2018年,第81页
展出
“2014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2014年5月14日至18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
“万物生长”,2017年4月28日至6月11日,成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估价:RMB 300,000-500,000
*以上图片由中国嘉德提供
出品人:董瑞、吴双
撰文、排版:Tina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