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大唐到大明!太原青年在西南建起一个传了27代725年的土司王朝

2016-04-05 山西晚报 方天戟 文博山西

五爪龙青花瓷片.明嘉靖贵州遵义杨氏土司城堡海龙囤出土
大唐晚期的“国有九破”
873年7月20日,12岁儿童李儇(xuān),在长安登上大唐第二十一个皇帝的宝座。

这个大唐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是在死去的老爹懿宗的灵柩前,在一众宦官的陪伴下登上大位的。

他就是唐僖宗。

在巨大的龙椅上,小皇帝面对的,是一个飘摇欲坠的帝国。

局面,已到“国有九破”之时。

“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在李儇当皇帝前,翰林学士刘允章在《直谏书》中描绘的国家形势,已经非常不堪。

一破二破列于最前,可见“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是帝国最直接的威胁。
金螭龙杯盘.南宋贵州遵义第14世土司杨价夫人墓室出土
李儇即位的第二年,一个太原青年飘然南下。

他叫杨端。

这名来自河东之地的青年,先是在江南会稽一带宦游。

唐时会稽,即如今之绍兴一带。

仿佛冥冥中注定,2015年11月,正好在绍兴参加一个全国新闻活动,与贵阳晚报编委兼要闻部主任蒲谋闲谈,他突然说:我们贵州有个非常轰动的考古发现,与一个土司王朝有关,这个土司王朝的创始人是你们太原人。

当晚,蒲谋通过微信传来一个简单的资料。

这是第一次知道,在西南地区,还有一个叫“杨端”的太原人,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并且传了27 代30世725年。

即便正统的皇家王朝,通过一系列严密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控制,传国时间也有短长之分:长者如盛世的汉是426年、唐290年、宋320年、辽305年、明276年;而在乱世,立国三五年、十余年即告灭亡者,比比皆是。

杨端创立的,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大一统的国家,但世袭统治一个地区乃至成为“土司”,也算得上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型王朝——由他一手创立的杨氏“土司”传了725年,翻检史籍,单纯从年份上看,似乎只有周朝(包括西周和东周)的772年能够超越。

当然,这样单向度的时间类比可能显得不够科学,但杨氏“统治体”从唐代一直传到明代,这样的超稳定结构,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第14世土司杨价夫妇墓出土文物
一切,从杨端874年从会稽北上来到长安开始。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满怀壮志的河东青年,辞别故乡,漂浮在江南和长安,想必无数次这样问过自己:所为何来,将去何往?

杨端从会稽来到长安的当年,十一月五日冬至,群臣为僖宗上尊号曰“圣神聪睿仁哲孝皇帝”,并改元乾符。

乾符元年,这是专属于唐僖宗李儇的年号,此时,小皇帝的屁股刚刚坐热。

当月,一个消息突然从西南方向传来:南诏国派军队侵犯西川,与唐军爆发大渡河之战

南诏?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竟然敢捋大唐的虎须?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它们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

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廷封蒙舍诏主皮逻阁为云南王、越国公,赐名蒙归义。史学界一般都将这一年,作为南诏国的建立时间。

唐廷扶植南诏的目的很明确——联合南诏与吐蕃抗衡,确保唐帝国西南疆的安全。

虽然唐想将南诏当作战略缓冲和防御吐蕃的一道屏障,但处于唐和吐蕃之间的南诏,往往根据不同形势,有时附唐有时附吐蕃。尤其是在与唐的守边将领发生直接冲突的时候,南诏的反叛,也就是一转眼的事情。
南诏、吐蕃、晚唐三足鼎峙图
天宝年间至唐末(750一875年),唐廷与南诏政权之间多次互相攻战,期间发生过三次大的战争。

第一次战争,是唐玄宗天宝末年,南诏脱离唐朝投靠吐蕃,并在安史之乱期间夺得了云贵高原大部。779年,唐朝击败吐蕃、南诏联军,蕃、诏之间裂痕加大。唐德宗时,剑南节度使韦皋招降南诏,与之结盟,共同打击吐蕃。

第二次战争,是829年,南诏侵犯西川,攻下成都外城。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的李党领袖李德裕,到成都代替剑南节度使杜元颖,恩威并施,与南诏立约,南诏再次归附。

第三次战争,是在唐懿宗时,南诏先后攻陷邕州、交趾(今越南),占据数年,最后被出生于禁军世家的唐安南都护,也是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的高骈击败,骈斩南诏首领迁、脆些、诺眉,献上首级三万,平定安南。南诏从此失去再战的勇气,开始衰落。

乾符元年的大渡河之战,是南诏和唐朝第三次战争中的局部战役。

这一战,唐军队先胜后败。

先是南诏派军队架浮桥渡过大渡河,唐军待其刚渡过一半时,突然发兵袭击,南诏军败走,唐军将浮桥拆断。南诏又分兵两路偷偷地潜往大渡河上游和下游各二十里,入夜造起浮桥,第二天早上全部渡过大渡河,袭破唐军许多城堡栅寨。唐军奋力拼战了三天,假装败走,南诏全力追击,唐军设伏三处,待蛮军通过了三分之二,发伏兵攻击,南诏兵大败,死二千余人,唐军一直追到大渡河南才还军,并修复好城栅进行防守。南诏军因败归国,路遇援兵,新旧两军相合,再举兵入侵大渡河,与唐军夹水对峙,假称求和,却又自上游和下游偷渡,与唐军连日激战。由于西川唐援军不能到达,而南诏军日渐增加,唐军溃散。

危急时刻,唐廷发河东、山南西道、东川兵援救,命已经转任天平节度使的高骈再次赴西川平定南诏。

杨端命运中最大的转折开始了,但他此时还不知道,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王国正在前方等着他。

唐廷募兵地之一的河东道,正是杨端的故乡。

河东道因辖境在黄河之东,故名,领唐的龙兴之地“北京”太原府和蒲、晋、绛、慈、隰、汾、沁、辽、岚、 石、忻、代、云、朔、蔚、潞、泽,共18府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河东募兵一开始,杨端即慨然集结乡人千余,上请于朝,愿从军赴西川作战。

唐廷大喜,即将杨端编入唐军一部,开赴西南。
南诏神武王阁逻凤(左)南诏立国者皮逻阁(左)
杨端入川后,西川的战情已经缓和,因为髙骈这个人太猛了。

最初,髙骈仅仅率五千人就渡江到达南定,大破南诏军。后来,其他将领率七千人补充到他的部队,他更是如虎添翼,多次大破南诏军队和依附南诏的土蛮,被杀和归附者达数万人。到达成都后,高骈又派步骑五千追击南诏军,到唐军的战败之地大渡河,杀获南诏甚众,光酋长就擒获了五十多人,全部押回成都处斩。

川西渐平,杨端遂领军折向东南,经泸州、合江,沿赤水河而上,进攻南诏占据的播州。

播州,今贵州遵义市。

这处当时的偏远边陲,最终成为杨端的落脚地,也成为播州杨氏的兴起之地。

播州的建置,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在此之前,此地属隋朝牂柯郡的北部地,后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十三年,废郎州的六县地,置播州。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播州的名号。

为何叫“播”?播,为番之有才者,播州即招抚蛮夷所置的州。

杨端率河东子弟兵进入播州的时间,据考证,是唐乾符三年,即876年。

跟随他一路从太原启程打入播州的,有其舅谢氏,及令狐、成、赵、犹、娄、梁、韦七姓将领。

此时,他面对的对手有三个:一是南诏兵,二是自播州南境入侵的闽蛮,三是播州境内的溪洞之蛮。

杨端的才干很快显露无遗,他首先修好结援播州当地大族土豪,“驻军高遥山,据险立寨,结土豪臾、蒋、黄三氏,为久驻计。”对于闽蛮与南诏兵则是以武力击退,“蛮出寇,端出奇兵击之,大败。”在明攻娄山,暗渡赤水,收复播州后,与南诏纳款结盟,“谕以威德,縻以恩信,蛮人怀服”,遂主州事,治府白锦堡(今遵义城南)。

元代名臣、文学家程钜夫著有《雪楼集》,对杨端入播的这段历史记载得非常明确。

书中《忠烈庙碑》云:“杨氏世系太原,唐乾符初,赠太师讳端者,宦游会稽,后客长安。适南诏陷播州,大为边患,有旨募能安疆场者,太师慨然自效,遂命为将,以复播州,威畅恩融,夷夏畏服,因领其郡。”

收复播州后,唐廷下诏授杨端播州侯,从此,他以杰出的才干和巨大的威望,开始了对播州的统治。而杨家的这种统治还是世袭的,历经了唐、五代、宋、元、明五个历史时期。

一个来自太原的小青年,如何能开创下这一份世所罕见的基业? 
▲▼第14世土司杨价墓出土的象纽银执壶
杨端的能力当然起了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时代和地域的双重因素,让杨端获得了一个珍贵的“窗口期”

杨端入播后,唐王朝这艘行驶了250余年的大船,在风雨飘摇中终于进入覆灭的倒计时。

天将去唐,诸盗并出。乾符元年,杨端启程开赴西川征南诏的那一年,一个出没于江湖、名叫王仙芝的私盐贩子按捺不住了。

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不无沉痛地对“乾符元年”进行了总结:

上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楯。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州县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每与盗遇,官军多败。

最后,撰文者写到,“是岁,濮州人王仙芝始聚众数千,起于长垣。”

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直接针对的,就是朝廷腐败昏庸造成的贫富不平。他的主张,吸引了更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响应,其中,有一个秀才兼盐贩也急吼吼地在第二年呼应起兵造反了。

他的名字,叫黄巢

这个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流寇,最终成为大唐朝噩梦中的噩梦,灾星中的灾星。

当杨端在播州和南诏兵苦战时,王仙芝和黄巢也在中原和小皇帝唐僖宗苦战。

这时候,焦头烂额的朝廷和僖宗,对体制内的杨端一举平复播州南诏边患,除了嘉奖还是嘉奖,而且,只要不反朝廷,也乐见杨端对播州的长久控制。

——对唐朝来说,在遥远的播州,有我大唐将官镇守防御一向不甚驯服的蛮族,再放心不过了。

而且,镇守者来自大唐龙兴之地的太原,更是自己人中的自己人。
杨价墓骑马俑
第24世土司杨辉墓群俑
杨端对大唐朝确实忠心耿耿,而且把为朝廷尽忠守边,当作自己和子孙的使命。史料记载,自杨端入播,“杨氏居播十三传,至粲始大”,杨粲曾作《家训》十条,第一条便是“尽臣节”。

杨粲生活的年代,已是南宋淳祐年间,仍念念不忘祖训。杨粲之孙杨文,亦如此般,而且把这一使命继续往下传——据出土的《杨文神道碑》载:“忠烈及忠显尝面命之曰,吾家自唐守播……累世恪守忠节,吾老矣,勉继吾志,勿坠家声,世世子孙,不离忠孝二字。”

因军功而守边,因守边而据播,作为一个汉族军功世家,杨家又怎么会成为雄踞西南的土司呢?

汉晋以来,向有利用士兵和农民垦荒种地,“务农练兵”、“寓兵于农”,取得供养和税粮来支撑统治。杨家在播州的治理路径,即缘此而行。

更重要的,是杨端认真执行了唐政府的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是自秦朝建立郡县制起到宋、元交替时期前,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占据播州后,杨端理所当然成为代表中央政府执行羁縻政策的一方。

在羁縻播州的同时,中原乃至全国烽烟四起,北望长安方向,杨端必定感慨万千:

——黄巢率兵降而复叛,挺进岭南,回转荆浙,攻占洛阳,踏入长安,居然渡长江四次,过黄河两次,在唐帝国广大版图的罅隙间南北隳突自由来去,身后一片涂炭,直至建立大齐,登基称帝。不想,最后在出自雁门的沙陀李克用追击下,兵败身死;

——曾经的长官高骈英明神武,让南诏军望风而逃,但与黄巢作战时却因屡败而惧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一生功名毁于一旦。最后因嗜好装神弄鬼,将军政大权付以谮毁诸将的术士,致上下离心,被部将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一坑活埋。

——而那位征召自己入伍的小皇帝唐僖宗李儇,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热衷斗鸡、赌鹅,喜欢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打马球的技艺高超,游玩的营生几乎无不精妙,虽然天资禀赋极高,处理政事却惟余昏庸,黄巢逼近长安时,君臣束手无策,只是相对哭泣,后出逃西川,成为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唐代皇帝。返京之后虽打算励精图治,摆脱宦官“阿父”田令孜,重振唐威,但为时已晚,唐王朝基本分崩离析。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27岁的他,在数度颠沛流离后的心碎中,于长安宫中的武德殿离开人世。

大唐覆亡,江山易主,杨端难免为之一哭,但在遥远的播州,杨家却不改初衷,不管中原政权如何变化,未有丝毫懈怠,“累世恪守忠节”,尽心尽职,守卫边陲。

杨端于915年逝世,其子杨牧南即位,此后杨氏子孙被封为播州宣慰司宣慰使,一直统治播州。
奇的是,有人考证出,杨家发展到北宋时,和著名的“杨家将”居然直接发生了联系。

考据者还是个大大有名的人。

据明初著名学士宋濂之《杨氏家传》记载,播州杨氏传到第六世杨昭,子嗣不旺,一直没生儿子。一筹莫展之际,宋景佑初年(1035年),著名的“杨家将”的后人、杨延昭长孙、曾任莫州刺史的杨充广奉诏出使广西路过播州。杨充广的祖父,是著名的杨业杨老令公,父亲是杨延昭。同是太原人,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二人通叙家谱时,方知同为“越公房杨氏”始祖杨钧之后,遂互认为同族。因杨昭无子,杨充广遂将自己的儿子贵迁,过继给杨昭,后杨贵迁继承杨昭事业,掌管播州宣慰司。

自此,播州杨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称自己为“杨家将”之后。宋濂更是判定:由此开始,守播州境,皆“杨家将”杨业之后裔。

这种说法尚有不少争议,但杨家在播州的忠烈,的确是实实在在的。

到南宋理宗时,蒙古军先后消灭西夏和金后,与南宋发生了正面冲突。宋宝钓五年(1257年),已攻占大理的蒙军向东逼近播州,情势紧急。此时,杨端第十五世杨文袭播州沿边安抚使,他上报朝廷,提出“保蜀三策”中的“择诸路要险,建城濠以为根柢”防御理念,被采纳,理宗遣湖南沅、靖二州节度使吕文德入播共商抵御蒙军之策。

二人商议,决定利用播州险要地形,“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当时,杨氏的政治中心在穆家川(今遵义老城),其至“诸险中为最”的龙岩凡30里,由龙岩去“万峰插天,中通一线”的娄山关约40里,恰是步卒行军一日的距离,于是筑“龙岩新城”,此城逐渐发展为后来大名鼎鼎的军事城堡海龙囤。
大名鼎鼎的土司军事城堡海龙囤
看到这里,“吕文德”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不错,金庸的《神雕英雄传》中,郭靖和黄蓉协助守卫襄阳城时的城防统帅,正是这位吕文德。

不过,吕文德在书中的庸庸碌碌,是金庸的小说家言,真正的吕文德,是出身平民,转战江淮、湖北、四川各地抗蒙前线达30多年的一员悍将、名将,他带领吕氏家族子弟及家乡樵夫、炭农组成“黑炭团”驰骋疆场,形成一股庞大的军事集团,只是在晚年攀附贾似道,军事上也犯了不少错误,给国家带来严重后果,最后因愧疚,疽发背而病卒,谥号“武忠”。

在播州,杨文与吕文德精诚合作,通过修筑城池、安抚土著的手段防备蒙古大军。后来蒙军从广西而非贵州攻入南宋,与杨文、吕文德在此加强防备不无关系。

历史进入到元明时期,杨家的势力和版图继续扩大。在朱元璋于贵州广设卫所大兴屯田以前,黔北播州地区已经有了杨氏自己的屯卫,即私人武装。

杨端初据播州时,境内溪洞蛮夷分立,南境又有闽蛮侵扰,所能统辖者仅播州北境一部分领土。而到元明极盛时,在杨氏的经营下,播州版图最大时,除了今遵义地区外,还包括四川、重庆南部和贵州黔南、黔东南的部分地区。

到这时候,杨家的身份已经转换,赫然建成了一个雄踞黔北的土司王国。
土司分布地域图
土司制度兴起于元代,延续到明清,由皇帝赐封当地酋长或上层贵族,世代掌管治理“土民”。这些大大小小的首领,被统称为土司,品级最高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最低则是一寨之主。

土司制度的一大特点,它是中央官制体系的重要组成,土司老爷要定期进京纳贡、朝觐,对土司老爷也有升迁奖惩等措施,整个土司制度与国家整体行政活动关系密切。

在土司制最为完备的明代,朝廷先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大小土司称号数千,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贵州杨氏统领的播州宣慰司,以及湖南永顺彭氏统领的永顺宣慰司、湖北咸丰覃氏统领的唐崖司。

当时,贵州有四大土司,其他三家为思州田氏、水西安氏、水东宋氏,而播州杨氏土司,以毋庸置疑的影响力,位居四大土司之首。

四大土司各自雄踞一方,统治势力范围加起来,远比今天的贵州省面积大。

严格意义上说,在贵州没有建省的公元1413年前,除了水西水东之地外,播州、思州两地杨、田土司所控制的地盘,还不能称为贵州。那时的整个黔地,在行政上分别隶属湖广、四川、云南三个行省管辖。田、杨、安、宋这四大土司各雄一方,互不统属,他们各自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下级官吏。

根据专家考证,各地区的土官,在中央王朝的大法下,往往还有自己的一套“土法”和监狱。这意味着,一些土司首领握有属地居民的生杀予夺大权。实际上,这个制度不仅只是在贵州存在。有学者统计,在元明清三代,全国共有土司二千余家。以今天地域看,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青海等省区市,其中以川、云最多,贵州有二百余家。

然而,物极必反。乱世犹可,当一个大一统的集权朝代来临,控制区域广泛且拥兵自重的土司,自然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在同一区域内,既有深耕当地的土官,也有中央政府派出的流官,土官隶属于同区域内高一级的流官,或隶属于同级的流官。但实际上,在最初中央政权影响比较弱的时候,流官几乎无法操控土官。

以播州的杨氏为例,杨家自公元876年唐代入主播州,经数百年经营,地域最广时控制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比当时贵州流官的全部治地还要多。

强大的势力范围,不免让土司们有些得意。在民间传说中,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曾自诩为“半朝天子”,并为自己手书一副对联:养马城中,百万雄师旌日月;海龙屯上,半朝天子镇乾坤。
杨价墓出土“长寿富贵”金钱.南宋杨价墓出土的各种金器美轮美奂.南宋
大明朝国土范围内,若干独立王国不受管束,这在朱元璋看来,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
而且,土司们总是在割据与归顺之间摇摆不定,已是地方动荡的因素和政权不稳的乱源。

天高,但皇帝不能远,历史上著名的“改土归流”开始了。

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中央政府委派官员直接对西南地区进行统治。

其实,明朝在贵州开设卫所,屯兵屯田,已经是中央集权政治进一步向地方渗透的重大步骤。有研究者认为,这是贵州“比同中州”,改土归流的历史开端。

因此,不管大大小小的土司们是否愿意,也不管它们的势力有多么庞大,改土归流作为一种历史潮流,任何人都无法逆转了。

贵州的改土归流,首先是从田氏土司开始的。

因为,田氏内部的动荡,给了明王朝刀兵介入的充分理由。

开创田氏土司在黔东地区数百年基业的,与杨端一样,也是源于一个军功。

据《田氏宗谱》记载,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贵州境内屡次出现动乱,朝中将领田宗显被封为黔中刺史,父子俩率兵长途奔赴贵州,平息叛乱。后来,因平乱有功,田氏奉命镇守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子孙世袭宣慰职,军民两管。

而在民间,还流传这样的故事,田氏父子追剿乱民时,突然发现丛林中有一巨石,其形似马。平乱后,田宗显查看地形,发现这里山环水抱,风景优美,于是世代在这里居住下来。他的后代归降元朝后,设立土司时,即名为“石马土司”。

1355年,思州宣抚使田仁厚归顺大明,明廷还以田仁厚为宣抚使。但镇知州的,是田仁厚的叔叔田茂安,他不屑被堂侄田仁厚统辖,于1362年另起炉灶创设思南道都元帅府,后改为思南宣慰司,思州田氏由此分为两家。

由此,两家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兵戎相见,连年互相残杀。这个致命的内讧,后来成为明永乐帝朱棣解决土司问题的绝佳借口,由此掀起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运动。
      

 遵义型铜鼓.南宋我国古代铜鼓八大类型之一以1957年贵州省遵义南宋播州十三世土司杨粲夫妇墓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分男室铜鼓和女室铜鼓。
建省之前,贵州土司林立,民族关系复杂,因此贵州建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改土归流”贯穿了明朝276年的历史。可以说,贵州是在“改土归流”基础上创建的。

肇始于杨端,兴盛于元明的杨氏土司,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拉下这最后一幕的,是29代土司、骠骑将军、播州宣慰使杨应龙。

是为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在“改土归流”的大背景下,杨应龙与川、渝地方的矛盾逐渐加深,后激化为军事冲突,乃至演化为叛乱。

1600年,国力衰竭的明朝廷倾全力,调8省24万军队,分8路进攻播州。

这年春天,一场血战在中国西南边陲开满杜鹃花的山野里激烈上演。经过娄山关之战、乌江之战,节节败退的杨应龙带领1.7万人马退守海龙囤,各路官军围而攻之。

一时,矢石如雨,冲杀声震动山谷。由于守军有天险可凭,有积储足恃,有悍勇苗兵可用,囤下河谷中官兵死伤颇众。几经努力,苦战114天,官军终于爬上“后关”,破囤而入,一举扑灭前一年起兵反明的杨应龙及其追随者,“斩级22687颗”,“招降播民一十二万”,从而结束了杨氏在播州长达725 年的统治。

这场战事,就是史称“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

《明史》载:“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有史家认为,万历年是明朝衰退的转折点,“三大征”令明廷元气大伤,是大明最后灭亡的重要原因。
海龙囤考古
当时的“海龙囤”还叫 62 50636 62 31478 0 0 8473 0 0:00:05 0:00:03 0:00:02 8473龙岩囤”。明军焚毁“龙岩囤”后,朝廷将其易名曰“海龙囤”,意为“龙困于海,不能再兴云复雨”。

播州从此“改土归流”,分为两府,一曰平越府,划与新建的贵州省;一曰遵义府,隶属四川省。播州建置,至此不复存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府改属贵州管辖。

平播战争6年后,陕西米脂,一个叫“黄来儿”的婴儿诞生;又44年,长成魁梧汉子李自成的“黄来儿”攻入故宫,明王朝灭亡。

噫吁嘻!起于唐黄巢之“大齐”朝廷后,没于明“黄来儿”之“大顺”朝廷前,斗转星移,朝代更迭,纷纷乱乱间,播州杨氏已历历有725年矣!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专门研究过播州杨氏,他这样评价:

西南夷族之大,盖自汉之夜郎,唐宋之南诏、大理外,无出其右者。杨氏统领播州的数百年间,恰是中国少数民族制度由羁縻之治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流变之际,羁縻之治和土司制度在一定历史阶段,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世袭统领播州的杨氏,能“累世恪守忠节”,与中央朝廷保持一致,因而得到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客观上促进了播州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明清时期遵义地域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第14世土司杨价墓出土的金台托盏。南宋
自然,725年的世袭统治,太原杨氏在贵州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虽然地处西南一隅,播州杨氏土司近年在考古界赢得了赫赫威名——

1953年,考古工作者发现遵义高坪杨氏土司墓群,出土一批金银器。

1974年,考古部门确认高坪第15世播国公杨文墓、第22世土司杨升墓、第23世土司杨纲墓和第25世土司杨爱墓。

1988年,抢救性清理第24世土司杨辉墓。

1998年,抢救性清理第28世土司杨烈墓。

1957年,发掘南宋时武毅侯、第13世土司杨粲夫妇墓。

1999年,海龙囤遗址首次试掘。

2012年初,配合海龙囤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规模发掘海龙囤新王宫遗址,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

2012年8月,发现明代第一代土司、第21世土司杨铿夫妇墓。

2013年4月—2014年11月,在遵义市新蒲村发现南宋时期英烈侯、第14世土司杨价夫妇墓,使经过考古发掘确认的杨氏“土司”墓葬增至9座。

2015年4月,新蒲杨氏土司墓获201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第21世土司杨铿墓志盖拓本
第14世土司杨价墓考古现场
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航图
第14世土司杨价墓棺椁上的金抓钉
而更广大的影响和更多的杨氏血脉,已经散布在云贵川的山山水水间——

如今,杨氏已经是贵州第一大姓,占到总人口的7.6%以上。

截至目前,播州杨氏后裔已传46世,现有子孙700多万人,分布于全球各地。主要居住地为贵州遵义田桥桠、大屋基、高炉坡、石格闹、岔河、田桥、北盘江畔等。由于杨氏世守播州,又与少数民族杂居,今天贵州的苗、壮等民族中的杨氏,也有许多这支杨氏的后裔。

杨氏土司家族的这些宝贵精神和物质遗产,来自1140余年前一个太原青年傲立长安时的壮志豪情:
从军行.杨炯(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金螭龙盘.南宋
第14世土司杨价夫人墓室出土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End
回复数字1—67,阅读更多原创内容
【1】看看西周霸国霸器到底有多么霸气
【2】国宝青铜仲姜盘专给俺亲媳妇儿造
【3】曲沃晋国博物馆藏着哪些出土宝贝
【11】山西古代壁画之集萃(元.300图)
【16】《金瓶梅》最早版本出现在山西?
【18】山西王阎锡山百川先生日记之精选
【19】张无忌的通天魔教和介休的祆神楼
【20】倗国:与秦兵马俑齐名的惊世发现
【21】蝴蝶结!龙泉寺唐金棺因此未打开
【22】晋阳古城:被湮没的古中国庞贝城
【23】契丹人秘藏在应县释迦塔里的宝物
【24】130平方公里的大河东盐业博物馆
【25】美得令我们都眩晕的山西古代琉璃
【26】少林寺托管的资寿寺里有什么秘密
【27】惊!破铜烂铁里拣出来3200件文物
【28】101岁高僧梦参:我做过的四个梦
【29】清凉寺玉器:暴力时代的文明微光
【30】奇异铜尊:虎犀貘驹象牛猪兔鸟鱼
【31】浑源彝器往事:最后一刻绝处逢生
【32】五台山发现黄金质淳化元宝之始末
【33】粟特人出没!他带着葡萄和葡萄酒
【34】山西是北魏时期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35】古长城发现的锦囊装49枚波斯银币
【36】大月氏人把玻璃器制造术带入山西
【37】神秘石刻背后的大盐商和花花扬州
【38】羊舌上的晋国和67年内战爱恨情仇
【39】63号墓的秘密 少女杨姞祖国的灭亡
【40】鸟篆铜戈:三国的缠斗和一代妖姬
【41】青铜名剑:干将今安在 少虡何煌煌
【42】青铜名剑:晋吴铸铜兵 火焰生冷霜
【43】青铜名剑:季子挂剑处 王侯尽北望
【44】包金嵌玉带钩之叹 世上再无魏文侯
【45】云冈憾  300造像流失仅一佛眼回归
【46】大康通宝背后的美皇后萧观音之死
【47】山西珐华之色 被默诵或呼喊的颜色
【48】虞国国君的黄昏:国灭方知唇齿寒
【49】黄河边商代出土大鼎被当金鼎肢解
【50】泉坛奇珍和刺客高渐离的最后一击
【51】北齐勇将蓝宝金戒上的赫拉克勒斯
【52】天下劲弩皆从韩出也难以抵挡亡国
【53】芮国虎妈和金玉奇珍为何不在芮城
【54】揭秘武则天老爹百吨石碑沉陷之谜
【55】昆山凤凰顾炎武发现晋国陨落晋国
【56】唐晋油画:又一次把悲愤引向寂静
【57】秋天如上帝:与古器物暗合的色彩
【58】傅山霜红龛:一代武林高手也藏书
【59】五台山清水河为何崛起神秘中山国
【60】贾樟柯看飞走的铁雁和消失的河流
【61】雁鱼灯照不亮昏聩的海昏侯的内心【62】奇人徐渭是一根自由而狂野的青藤【63】大同之寂静火山是捺向大地的指纹【64】箭响马到的陆浑戎人和青蝇的悲歌【65】南涅水石刻之民间原力创造的永生【66】刖人守囿车上刻燕奴隶的自由之心【67】驯龙国青铜器埋藏鸣条岗上的秘密
原创公号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