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公益创新先锋:无声合唱团,听障儿童也能唱出天籁之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公益时报 Author 战略发展中心
无声合唱团的孩子在练习发音
假期一结束,李博和张咏就赶回了广西,为无声合唱团的孩子们进行演唱培训。
“无声合唱团”是李博取的名字——合唱团目前有20名成员,年龄在9至16岁之间,均患有听力障碍。
让他们唱歌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奢望,但在李博和张咏的精心指导下,这支合唱团已经成功地从广西的偏远山区走向了中国各大城市,参演了多场音乐会。
他们的声音拨动了千万听众的心弦,也诠释了一个真正的音乐奇迹。
2013年底,为了进行艺术创作,新锐画家李博和音乐人张咏第一次来到距离北京2629公里的广西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希望以教孩子们发声的方式采集不同的声音。
二人深信,“听障人的声音未经过文明的驯化,是本能的,没有污染的,带有自然的质感”。
但现实却未能如愿。当听障班的孩子被召集来试音时,平日里围在老师身边“诶诶”乱叫的几个孩子却突然无声无息,兴趣乏乏。有些人甚至用手语表示“不会,我不行”。
教会孩子们接纳自己,比教他们发声更具挑战性。
学者李绍珠在《聋儿早期康复教育》一书中提到,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听障儿童伙伴范围狭窄;社会交往欠缺,社会常识贫乏。
无声的高墙下,他们自小就受到“残疾”的困扰和束缚,连社交行为都受到影响,很多人变得孤僻敏感,不愿与人接触,也不相信任何人。
李博 无声合唱团发起人
孩子们的躲闪让李博感到,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听力障碍是种缺陷。蹲守两周后,李博和张咏决定放弃,“我们突兀地去采集声音,并试图用在作品里特别没有人性。”
临别前,年仅5岁的杨微微,突然伸出双手扑向李博和张咏,发出了“啊”的一声长音。
这个场景触动了李博和张咏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深信,当孩子们振奋精神,开始发出声音时,就意味着他们正在受到一股积极的力量的影响。最终,二人决定留下来,组建起一支合唱团。
张咏 无声合唱团发起人
通常情况下,一次普通合唱团表演的训练时间为数周至数个月不等。但无声合唱团却用几年时间,用一个个简单而又重复的“啊”,才奏响了一曲有声与静默间的交流乐章。
“孩子们都是重度失聪,或者听到的声音都非常微弱,我们训练他们首先是通过情感上建立信任和友爱,还有理解,然后通过喉咙振动来训练。”从未讲过话的孩子们舌头软弱,不知道如何掌握发声技巧和细微感知,同时也很难集中注意力,稍有不慎就会转移注意力。
张咏必须耐心地逐个引导他们,教授吐音和呼吸技巧,帮助他们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他们还采用了咬雪糕棍、吹气球、吹纸条等方法,理解身体内气息的流动。
学会发声还不够,还要给孩子们分出声部,为了一张嘴就能精准发出自己被分到的音高,孩子们要盯着校音器反复进行无数次练习。
张咏(左)指导孩子练习发音
这样枯燥的练习,连李博都直呼受不了。可孩子们却坚持了下来。除了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两小时音乐培训时间外,有的孩子周末回家后也会主动练习节拍和发声。
第4年,合唱团终于有了第一首完整的作品,尽管只有1分钟。孩子们不再垂头丧气,开始表现出健全孩子的自信和快乐。
“呐喊是我们的权利!”“无声合唱团”用这句话作了微信公众号的介绍。
他们做到了。
渐渐地,无声合唱团受到外界的关注,李博和张咏也频频被问到:合唱团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也是我们做合唱团的一个初衷。孩子们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山区,无论是非残障人,还是所谓的残障人群,都能有平等选择的权利。”
并且,孩子们还会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习得更多生活技能。在他们的家乡,许多家庭的年收入仅为1500元左右,全家几乎都没有出远门的经历。
在去成都演出途中,他们已经可以灵巧地帮助随行的父母办理登机手续和订酒店,李博感到很欣慰:“之前他们跟我们出去过,我们教过他们,所以他们很快就学会了。”
更加积极的变化是,孩子们都展现出更加阳光、大胆的精神面貌,并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特别是在合唱团中,女孩秋露的变化非常明显。在老师们的印象中,她曾是个忧郁、容易哭泣的孩子。但是,在合唱团的锤炼下,她现在变得爱笑、善于主动照顾年龄较小的团员,并且萌生了考大学,到北京发展的梦想。
唱歌不会让孩子们在物质世界中获得金钱和地位,但当站在台上,发出一声声天籁之音时,他们为自己的心灵和社会重新建立起了链接,也让所有听众明白尊重和平等可以给他人带来什么。
无声合唱团在厦门演出
自从成立以来,无声合唱团共开展了5场免费公益演出。李博记得,合唱团第一次走出凌云县,在厦门演出时,表演结束后几乎听不见掌声。作为指挥,他背对着观众,心中一片失望,但是慢慢转过身,却发现台下几千听众都举起了双手,翘起了两个大拇指对着他们。
“大家理解了这个演出,并且是站在无声合唱团孩子的角度去认可他们,给他们喝彩鼓掌。他们带给听众的感动,不正是由于这是音乐最原始的力量所赋予的吗?”
一直以来,李博和张咏都自掏腰包承担合唱团的开销。对于外界的资助,二人显得极为谨慎,因为他们希望维护初心的“纯粹”。
李博说:“无声合唱团是一个艺术项目,如果说这是公益项目,那做公益的主体是这些孩子们,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声音鼓舞和感动着知道他们的人。
为了维持合唱团的运转和自己的生计,李博和张咏每年在凌云县呆8个月,其余时间在大城市打拼赚钱。候鸟一样往返的奔波令两人付出了大量精力。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有更多时间去投入到合唱团中,以及如何“纯粹”地让合唱团走下去。
2018年年中,无声合唱团得到一个在北京音乐厅演出的机会。
临近演出日期,合唱团意外陷入困境——他们与某公益机构的合作突然终止了。
起初,双方理念契合——李博和张咏将精力集中在合唱指导方面,而其他问题交由公益机构解决。但合同签署之后,赞助却一直未能兑现。一次电话中,对方提出要以孩子们的名义进行募捐,并将李博和张咏的授课经验写成教材来进行销售。与此同时,他们还要组建一个拥有两千名成员的合唱队。
“这不是在利用孩子和我们来赚钱吗?”那天下午,李博在学校门口接到电话,忍不住蹲在地上落泪,“我们非常愤怒,立刻决定结束合作。如果孩子们从第一天就变成了商品,那么我们就不该参与这件事。”
尽管遭遇到了资金难题,李博和张咏还是履行了对孩子们的承诺。他们取消了乘坐飞机的计划,改乘票价更为便宜的动车前往。路费由一位朋友赞助,而李博和张咏也掏出了20万积蓄。
演出如期举行,北京音乐厅1024个座位座无虚席。
伴随着南音、大鼓等乐器的伴奏,无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借助咽喉部位的触觉与震动,发出的一声声“啊”,如波浪一般汇聚成动人的旋律。
观众席上不时有泪水悄然滑落。
演出结束后,听众们高举双手,伸出拇指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对他们的肯定。
近几年,合唱团的成员们陆续长大、毕业、升学,经历了新老更替,从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逐渐发展到了桂林市聋哑学校。
在这个过程中,李博二人也遇到了与他们理念更契合的公益机构。今年3月,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联合思源爱心火炬基金向无声合唱团捐赠教室,并资助培训费用,为桂林市聋哑学的听障学生们搭建起通往音乐的桥梁。
到现在,“无声合唱团”已经运作了近十年。对于李博和张咏来说,这个合唱团是大家共同实现的成果,他们将继续带领这些孩子走出过去封闭的、边缘化的世界,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希望这个感人、可爱、戏剧性的故事,关于“不可能”的梦想,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我们更希望可以引发行业的思考:个人的善举是爱心,社会的参与才是公益。
从爱心到公益,让更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并在此过程中,一起共同坚守那份“纯粹”,是我们共同的期许。
当创新
邂逅公益
“2023寻找公益创新先锋”活动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和民政部主管的权威公益媒体《公益时报》联合发起的,旨在基于对当前公益领域问题和挑战的反思,致力于激励、支持和推广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的公益项目,为推动公益创新和社会创新创造更加宽广的舞台和更优秀的资源。
启动以来,我们步履不停,持续寻访在公益领域展现创新精神、推动创新模式,发现新问题、解决真问题的个人与组织。
微光汇聚,终成一片繁星。期待这些闪耀的公益力量能够获得更多认可,继续发挥光与热,并影响更多人,一同投身这场善意澎湃的旅程。
内容来源:《公益时报》战略发展中心
阿里公益转载已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