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万人才同时青睐宜昌这个地方,竟然是因为.......
今天,长江经济带人才•产业•城市协同发展论坛在宜昌开幕,中组部、中国科协、省、市相关专家及领导,海外专家、长江沿线城市代表、企业家,创新创业代表,三峡大学博士团成员等共300多人出席论坛开幕式,这样一场充满“智汇”的论坛为什么选择在宜昌召开?先听小布给你讲一个故事。
眼下,雷帮军博士正忙着奔赴荷兰洽谈新业务。凭借智能图像、视频处理系统在荷兰地铁营运中首获成功,雷帮军把这一技术拓展到其它领域,新业务异常“抢手”。
短短7年间,雷帮军以宜昌为起点,业务触角已经逐渐延伸至全国乃至世界,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雷帮军正是宜昌市以宜昌国家高新区为平台,从荷兰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引回的“金凤凰”。
像雷帮军一样,宜昌吸引集聚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11人,入选省“六个一百”等各类人才工程200多人,海内外宜昌籍专家库规模达500多人。
近年来,宜昌市始终把人才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政策创新,“放权松绑”释放人才活力
“如果走常规评审渠道,我是不可能评上高级工程师的!”
9月17日,兴发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的袁兵感慨地说,因为降低门槛,取消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申报要求,宜昌市一大批学历较低、年龄较长、长期工作在基层和一线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获得认可。
近两年,23名来自宜昌“支柱”型企业的工程技术骨干分别获得副高、正高职职称。萧氏集团董事长萧勇、土老憨集团董事长陈世贵等70余名非公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晋升高级职称;3530余名非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初中级职称。
在医疗卫生系统,“手术刀拼不过论文”的局面逐步打破,70多名来自基层医疗卫生专家晋升副高职;
在教育系统,老师们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上。
像全面深化职称改革一样,宜昌市解放思想,充分松绑,进一步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进一步放开政府职能、放活人才管理、放大市场效应。
宜昌市探索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引进一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高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效能。
从战略高度整体创新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打造比较优势,是市委政府对全市人才发展进行宏观布局的重头戏。近来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宜昌市出台了一系列导向鲜明、含金量高、吸引力大、突破性强的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上规范了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优秀人才选拔管理服务工作,完善了职能部门职责和政策兑现流程。
与此同时,宜昌市组织开展第八届市管优秀专家换届,命名市优秀专家99名,组织开展“首次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活动”、“首届优秀高技能人才推荐选拔活动”、“专家服务基层行活动”,有效推动了政策落地落实。
要素融合,建优创新创业高端平台
走进宜昌市微特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由该公司与宜昌高新区合作建立了宜昌市微特智慧谷孵化器,已入驻企业达到80家,涵盖传感物联上中下游产业链,孵化器产值突破3亿元,已跻身为国家级专业企业孵化器。
到目前,宜昌市共有像宜昌市微特智慧谷孵化器一样的科技孵化器25家。依托科技孵化器建设创业支持平台,宜昌重点建设了以云计算中心、清华科技园、求索众创中心为重点的创业支持平台,为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综合服务。全市建成孵化器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过万个,在孵企业847家,孵化毕业企业183家。
人才活力充分迸发,关键在搭建优质平台。围绕各类人才荟萃、智力成果汇聚、创业环境优越、引领高端发展的目标,我市坚持要素融合,还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创新研发平台,以人才超市为依托建设服务平台。
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围绕“十大千亿产业”发展规划,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全市重点建设了“安琪集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磷化工研究院”、“湖北茶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市有各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站、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16家。
正在火热建设的三峡国际人才城,位于宜昌市在沿江黄金地段,总投资7.1亿元,规划建设占地33.27亩、总建筑面积11万㎡,是集创新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生活保障为一体的人才综合服务项目,更是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人才创新之城、交流之城、服务之城,将为高层次人才扎根宜昌创业、就业解决后顾之忧。
开放搞活,广纳天下英才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引领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第一资源,把人才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战略,优先谋划人才发展布局。市委书记周霁亲自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从上到下形成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
去年以来,宜昌市共组织 60多家单位赴北京、重庆、武汉等地成功引才,举办56场大型招聘会。
这波声势浩大的招才峰会,缘于宜昌市去年底统筹征集编制的全市急需紧缺岗位需求目录。在征集中,宜昌市以十大千亿产业发展和大城建设的人才需求为重点,精确掌握了全市各类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引才意向,有的放矢地举办集中招聘活动,对高精尖人才采取引进后申报认定等更加自主的引才政策,探索“市场做主”的靶向引才机制。
在引才政策上,宜昌市对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五年内每人给予22万元补贴津贴;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每人奖励5至10万元,引才工作成效突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奖励5至10万元,柔性引才项目给予薪酬总额或单个项目报酬的20%奖励。
今秋时节,宜昌正迎来英才丰收季。欧洲海外引才传来捷报,凌空产业、生物农药两大项目达成引智合作意向,与31位海外高层次人才签订意向协议;通过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方式,柔性引进40名政产学研合作型人才来宜合作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聚焦“十大千亿产业”、临空经济区、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等重大发展战略,宜昌引进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知名创业投资人;围绕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引进270多名实用型人才;办好“求索论坛”,建设“海智基地工作站”,邀请1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宜昌交流研讨、对接资源,畅通“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柔性引才路径,增强宜昌人才吸引力和美誉度。
据统计,全市人才总量已达62.5万人,省管以上专家402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9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97人,人才总量与质量均居全省市州前列。
我选湖北
智汇宜昌
来源 | 宜昌发布、三峡日报
记者 | 孙晓陵 柳萍
编辑 | 李傲圈 编审|小凡
大家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