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鸣华:为风貌而设计,为未来而改变
10月21日,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风貌而设计”徐汇区岳阳路实践案例展开幕式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蒋宋故居“爱庐”举行。嘉宾们聚集在主题背景墙前准备拍大合照时,忽然吹来一股风,把“为风貌而设计”中的“而字”刮到了地上。嘉宾和工作人员赶快把这个字扶起来,放回原位。很多人都被这个小插曲逗乐了,有人说“不差这一个字,‘为风貌设计’意思也一样”。策展人薛鸣华嘱咐部下采取点儿措施,把这个字安牢靠一点。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开幕式当天,嘉宾和工作人员一起伸手保护“而”字 摄影/佟鑫
“为风貌而设计”徐汇区岳阳路实践案例展到12月25日结束,前后历时2个月有余,有5个活动,包括4个展览和1个音乐周。其中3个展览贯穿展期始终,是案例展的主体部分,其展场建筑都经过协办单位上海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更新保护创新研究中心团队的改造。
传统的建筑展览,可选的方法无外乎制作展板、模型、视频,妥善地安装后,请观众来看。由于这些旧的做法缺乏交互性,内容也往往较为专业和枯燥,观众看了往往似懂非懂,这就使建筑专业界与业余的公众之间立起了高墙。近年来兴起的创新型展示方法也不少,比如营造一个公共事件,使观众被卷入其中,产生共鸣之时,不知不觉已经了解到专业界要传达的信息。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选择一个大型建筑物进行改造后作为主展场,除了在里面举行各种展览活动和公众讲座,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大景观。这样将建筑实践作为展品的做法,在建筑展览当中日趋普遍,徐汇区岳阳路实践案例展的做法也与其形成一定的呼应。复兴中路1331号黑石公寓、永嘉路578号永嘉新村大门口的房子和永嘉路511号原徐汇区天平街道办公室这三处展览场地都是经策展团队改造过的建筑,他们都在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里。城市微更新和公共艺术之间如何衔接,如何在公共空间中合理地进行艺术展示,怎样在公共空间中组织好一场建筑展览,薛鸣华为本刊解读了这次案例展各部分的策展方式,也谈了由该项目引发的一些思考。
薛鸣华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景观园林硕士,2015互动水乡-朱家角“尚都里”分展区策展人,上海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Q&A
Q=城市中国 A=薛鸣华
Q:你是第二次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策划案例展了,对城市空间与艺术的关系,这次有什么新的发现?
A:我是第二次参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2015年我参与策划了朱家角案例展,当时感受到公共空间需要有很多内容来充实。传统意义上来讲,公共空间的功能是交往、互动。人一天中的活动,重要的部分都在这里发生。大家都觉得司空见惯,就没有去想公共空间中可以呈现一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是不是会有一些可以跟审美相关?生活中有太多的信息,用什么方法能聚焦一下,有意思地呈现,没有人会直接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景观学中会说公共空间一定会有艺术的内容存在,艺术专业也把公共空间作为阵地。各个专业对公共空间表达功能的阐释有所不同。上海一直很注重公共空间要体现人文、文化、艺术,在公共空间中呈现城市文化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
案例展开幕式现场
有了2015年的经验,我们认定了艺术是可以有效凝聚的一种形式,想从这个角度去看公共空间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尝试从更深的层次揭示公共空间的精神。于是我们结合艺术的主要形式,思考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要素。如何用艺术化的手段去体现公共空间,从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各参展项目的实践来看,建筑界和艺术界都有很多尝试。当时我们做朱家角案例展时用了雕塑,后来也认识到还有很多艺术形式。
关于公共空间的定义及其与城市的关系,我们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和细化。我们一直在参与徐汇区街道风貌的工作,特别是道路沿线景观风貌的提升,整体地打造街道景观品质,历史风貌保护传承和维护等。因此在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当中,我们就在思考如何表达城市微更新改造后呈现出的空间内容,找一个更好的角度,转换一种形式,来解读衡复地区独特的城市环境。我跟上海交通大学王林教授就共同策划了“为风貌而设计”系列展览。
“设计”是一种主观涵盖性质的行为。提出“为风貌而设计”这个概念,我们是想表现在独特的环境——比如历史风貌区里面——如何设计。因为参与了微更新,我们对这个区域的历史、人文、空间有特别的理解。我们希望不是单一地仅仅呈现,还应该“设一个计”。所以“为风貌而设计”的第一个层面是设计,第二个层面是为街区的未来发展设置一个计划,让大家看到我们实践的内容和成果,展示未来如何对这里进行更好的保护、传承和提升。通过展示我们做的微更新改造项目,让大众知道公共空间和艺术的关系。
Q:这次案例展有几个分展场,建筑和展示的情况不一,需要一条线索串联起来,也要挖掘每个展场的特色,你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A:这次我们不仅是把艺术作品放置在公共空间中,还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艺术形式适合这些公共空间,要在衡复历史风貌区揭示公共空间的特质。我们想尽量多地用实践体现空间与艺术的关联。艺术是可以解读空间的。人们看到一座美的建筑,会对设计者产生好奇,想知道他的设计背景、想法、生平等等。这些历史信息会让人感受到上海丰富的文化积淀,我们决定让影像艺术家用影像作品的形式来做一个展览,用照片对环境、空间、历史进行解读。我在展览序言中写,“请艺术家用艺术的眼光看我们平时忽略的、习以为常的空间,告诉我们这些空间的独特之处。”这就是黑石影像展的由来。我们当时考虑在徐汇找一栋典型建筑物办展,委托衡复集团筛选,最后选定了黑石公寓。很多市民都听说过黑石公寓,但都没去看过,很神秘。
黑石公寓北面入口
黑石公寓影像展内景 摄影/佟鑫
了解上海历史风貌时,我们会遇到几个代表性的人物,比如建筑师邬达克,最近比较火的是鲍立克。衡复地区的建筑有丰富的历史,法国人当时参与了城市的建造。我们觉得也应该选择一位有代表性的建筑师来解读,经法领馆推荐,我们与一位研究法国建筑师赉安的人士结识。上海有一大批对城市、建筑有热情的民间人士,虽然是业余做研究,但细致度和表达力都很优秀。经过交流和思考,我们放弃了做建筑师民间传记的角度,选择从专业的视角做研究,就从赉安在徐汇的建筑作品入手。用了半年时间,我们拍摄这些建筑,搜集资料,王林教授的团队与城建档案馆合作逐一论证每栋建筑的设计资料。赉安作品的资料档案保存非常完整,这说明上海早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公共资料保存非常好。最后我们确认了三十栋建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图文信息呈现。
伍江教授曾说,“(建筑师们)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来到上海就跟上海人一样。”赉安的这个展览项目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典型特质,于是我们为展览取名“来自法国的上海人——赉安洋行建筑在徐汇”。在做永嘉路景观提升项目时,我们一直跟天平街道共同探讨,在做城市微更新的时候,打造公共空间,除了景观美化以外能否在功能上做一些引导。上海应该有散落在民间的、沉浸在生活中的文化空间,我认为这才是公共空间文化意义和艺术内涵的最佳呈现。永嘉路578号永嘉新村门口的房子此前是闲置空间,街区整治以后,微更新过程中我们提出,应该有一个让市民能交流的空间。天平街道也在想这个问题,他们有很多文化名人资源,是一个很有文化特色的街道。我们专门为了这次展览和后续的社区文化功能,把这个空间进行定向的改造。这就把这次展览另一个层次展现出来了,用微更新的方式结合展览内容去改造一个空间,这个完整的过程才是我们想要的“案例展”。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建筑改造与赉安洋行建筑展的研究同步进行。这个展览有城市微更新、艺术和文化功能注入到社区肌理、文化活动激发市民生活的活力三个层面,符合卓越的全球城市应具备的文化丰富性。如果这样的案例能够普及,各个社区的个性就会呈现,文化的丰富性才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根基所在。
永嘉路578号空间外景
赉安洋行建筑展现场
改造后的永嘉路511号名家坊内部
永嘉路511号外景 摄影/佟鑫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艺术是需要空间承载的,除了展示还应该有交流空间。天平街道一直在做文化名人交互活动,他们想到可以腾出一个办公空间,结合景观风貌微更新项目进行改造。于是我们也对永嘉路511号进行了内部改造和外部修缮提升,美化了周边环境,给社区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居民们以后可以在这里举行戏曲沙龙。这个项目也有一个特别的尝试:二楼还有居民在住,一楼我们进行了改造。这也启示我们,改造不一定要整栋,分层改造是可行的,“让文化和艺术走家串户”,为什么不可以楼上居住、楼下作文化活动呢。我们这次改造的两个空间分别有展示和承载两种功能,这跟以往直白地美化一个空间的实践是不同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惊喜。
Q:怎么想到把小众音乐的尝试也带到历史保护建筑中来的?这样跨界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A:除了在黑石公寓做黑石影像展,展示徐汇风貌以外,我们也想用其他的艺术形式也阐释一下这个空间,把人们引进来,让大家了解这个独特的城市空间。附近整个片区包括了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交响乐团等音乐文化机构,是一个音乐聚集区。徐汇区也要打造一个以音乐元素来聚焦的区域。在听觉上我们也应该探索一下,确定了音乐、当代性和公共空间能够承载这三个要点之后,我们和中国美术学院影像与传媒艺术专业研究城市空间与声音的於阗副教授联手。他把声音的元素技术化为影像,使声音与空间产生关系,对声音的演绎也在空间当中作展现,探索这个空间是否适合这种声音展示。
在公共空间中展示声音有多种形式,做音乐节我们的空间不太合适,经过共同探讨,做一个“声·相”城市风貌音乐周系列表演,有“弄·堂”、“适·意”、“白·相”、“腔·调”和“搭·界”五个主题,分五个晚上演出,做不同主题的跨界音乐。最后一场“搭·界”的时候,我们想会不会影响到周边居民。最终来参加的人都很喜欢,有些人连听了五天,居民反响也比较好。我们觉得这次的尝试是非常值得的。
Q:这次案例展的进程有建筑事务所、各级政府、学界、艺术界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合作,你对建筑师在其中的角色有何体会?建筑事务所做了很多类似策划的工作,与传统业务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A:我们作为建筑师、设计师、规划师,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为谁做,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实践中不断深入。城市的建设时期不同,大家注重的点也不一样。早期建筑师是在新城造房子,规划师是规划新区、产业区为主。到了新时期我们会发觉,城市发展要回归到自身,有很多传统的问题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规划、建筑层面的事情要做,提升城市的本质是重要任务。城市微更新是对早期开发大拆大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是一个客观的举动。在新的阶段我们需要更精细化地发掘建成环境以外的内容,找到更好的理念作为依据,这丰富了我们对工作的理解。从拿到任务书,到拿到任务书以后与甲方探讨任务书,建筑师们逐渐深入地涉及项目的内涵和实质,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设计。为了使城市的发展更完善,我们的参与度与以往是很不一样的。
做了一些尝试以后,我们学会用其他专业的角度,比如用艺术的角度,关注我们专业缺乏了解的一些层面,未来我们也会不断再尝试。一些明星建筑师已经参加到了前期策划和后期运营当中,虽然规模不大、项目也不一定是整体的,但尝试向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发展是一直在进行的。这次的城市空间艺术季当中有大量建筑作品,它只是载体,要反映的是为什么这些建筑会出现,它的出现会带来什么,这些做法会为建筑这个专业带来什么样的可能性。
我不认为将来建筑、规划、景观行业会出现行业性质的转变,依然会是独立的,其科学性是无法替代的。但实践和学科研究有必要更多地去跨界理解,不同领域中的角度能提高我们工作的高度和综合能力。以前的大师正是因为有跨界能力,他们的作品才能对城市真正有贡献。当这种观念被普及时,整个行业就会有所提升,出现更多大师。他们对社会科学、城市管理、人文、艺术有更多涉及,就会传达更多理念和方式,在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融合各方面的知识,也给其他行业提供可参考的角度。这次我们也给合作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很多启示,他们也在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艺术的呈现,比如公共性、公众参与、高端艺术如何在民间普及等等。不管具体做什么,我们还是要互相激发,最终回报这个城市。
人们习惯对公共空间归类,但它远比我们想象得要丰富。不同专业引领的丰富性是很独特的,这是城市文化生命力的典型表现。有些艺术形式走到最后,一定要借鉴其他学科才能走出新的道路。对音乐来说,科技对硬件的提升是有颠覆性的,音乐的革命一直在进行当中。也许有一天,机器人也会对建筑师的工作形成威胁。但有人说AI领域介入建筑业,建筑师也会自主革命,用其他形式来自我革新。从其他行业了解自己的弱点,找到完善自己的道路,这是很了不起的。
Q:这次你们还在黑石影像展中做了一个VR展示项目,让人看到多年以后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的状态。VR技术对公共空间的发展会有什么帮助?
A:未来的城市空间和公共空间,不仅存在于人平时感官触及的地方,更多的空间会有数字呈现,AI、VR技术都是打开未来空间的钥匙。微信也是一种空间,很难说未来的公共空间定义会怎样演变。我们尝试研究了虚拟空间,用VR技术对岳阳路的空间作了数字化,范围是1平方公里。目前的技术还只能让1个人去戴上设备体验,但我想将来很快就会变成很多人可以共同体验的一种方式。
嘉宾体验VR观看岳阳路未来风貌
技术力量的引导会让发展更加迅猛,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现在我们看到的风貌保护是存在于地面的,以后如果空中设备更加安全可靠,地面得到解放以后,空中的发展就会形成新的城市风貌界面,出现新的公共空间,这需要有一套新的体系。我们这次也探索了未来能否形成空中交通体系支撑下的城市发展,在主要地面交通节点形成的门户关系以外,未来城市空间可能形成高空、中低空的新门户体系,解放了很多因为交通压力和区域服务承载形成的城市发展局限。
Q:这次案例展中的内容,历史、现状和未来有很好的联系,团队的在地性很明显,与社区形成了共同体,有“社区规划师”或“社区建筑师”的色彩。在历史风貌保护区,会更需要这种共同体关系吗?
A:城市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需要有预见性地去探索。一个城市按照正常的规律去发展,一定会有人口的增长或减少、区域的增长或衰退,有几个核心元素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一是科技改变生活,二是注重文化传承使生活更丰富,三是人们对历史传统会更加重视。在专业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能了解到城市的发展有自己的轨迹,有办法去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城市风貌保护,所谓“永不拓宽”,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很多上千年保持风貌的欧洲城市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预见,未来我们对风貌保护的历史价值的认定都应该是这个方向。
短期来讲,社区规划师作为一种新的机制和实践是很有意义的,更多专业人士未来也会介入到社区管理。城市微更新是在不断的更新中不断实现的,需要有专业人士在社区中坚持长期有效地参与和监督,不只是社区规划师,我想将来还会有全新的概念出现。上海的河道管理和河道设计导则颁布,实施了“河长制”,未来的专业负责制和管理机制的专项定向化会再推进,各个专业都会进一步介入社区。我想社区将来也会有艺术总监、文化总监,可能会定期聘请艺术家。专业化的顾问机制对社区管理应该形成重要的提升,比如现在徐汇区已经实现了规划师负责制。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有很强的丰富性,包含了很多信息,参展的项目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探索。岳阳路案例展希望能为徐汇风貌区和整个上海带来新风,我们对公共空间的思考不能局限于以往,要作更多延伸,也希望不遗余力地做出探索。两年一度的机会很好,是一个能让我们更好地介入城市发展进程的平台,但还不够,我们会用更多的活动去尝试。
◎ 徐汇区岳阳路实践案例展结束日期为2017年12月25日,想看展览请抓紧时间前往。
文+采访/佟鑫 未注明来源图片提供/安墨吉
/淘宝/
【城市中国urbanchina】http://s.odx7.com/h.vXiMwP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
或复制这条信息¥JNZj0TmmuIc¥后打开手淘
/ App Store /
欢迎原创分享,白名单转载需保留公众号二维码。
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或者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想要吐槽,欢迎留言或在后台回复,我们会定期反馈并集结成文字。也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思考: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信公众号 | UC_urbanchina
豆瓣 |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微博 | @城市中国
官网 | www.urbanchina.com.cn/
电话 | 021-65982080(8027)
邮箱 |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