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更新再谈沙坡尾:呼唤在地文化觉醒
本刊原创,谢绝转载
内容合作请查看文末联系方式
自本世纪初,沙坡尾就开始进入厦门市更新改造的视野,彼时还称之为“旧城改造”,成功大道的建设被认为是“最大的建设工程”。2012年,《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行动规划》提出了在空间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的更新方略,沙坡尾自此进入了“微改造”的轨道。如今,城市更新的思路日臻成熟,沙坡尾仍然在其发展轨道上艰难探索。此系列文章,就是在存量更新背景下,重新从宏观区域及产业、深层在地文化、更新路径等几个角度,对沙坡尾的再一次审视和讨论,期冀将沙坡尾的发展拉回城市更新的系统化维度。
沙坡尾的文化历史到底有多久?调查中,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表达对沙坡尾历史渊源的描述和赞叹。不过从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而言,还有另外一番面貌。
《厦门指南》(陈佩真等编著,1931年)中,记录了厦港地区各条街巷的名称及居住的户数(街巷名称之后的数字为户数)。彼时厦港地区的居民已达千余户。图中标注了部分目前厦港地区仍可考的街巷。(图片来源/《厦门指南》)
沙坡尾,或者准确的说是避风坞,作为一个渔船停靠之地有着较长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沙坡头被作为军事配给要塞。有关郑成功、配料馆巷的故事被广为流传。但从城市的意义上讲,厦港地区的历史则开始于民国初期。1911年,厦门岛的城市区域尚局限在鼓浪屿和厦门岛西南轮渡码头一带。彼时只有此片区被称为市区。之后到民国期间,才逐渐向南扩展到厦港一带,将沙坡尾所在的地区包纳到建成区的概念范畴之中。建国后又逐渐兴建了更多的居住建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沙坡尾地区的城市空间历史肇始于民国时期,在此之前的历史时期,避风坞及附近区域主要以渔港和村落的形式存在。这并不是要抹杀沙坡尾的历史价值,而是强调两个不同的空间尺度概念。避风坞作为一个停泊渔港,必然承担了历史上渔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这是历史文化价值之一。此外,更加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的积淀,是人以及人们将风俗文化固化下来的陆上空间。因此将视野放大到陆地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承载历史文化的区域就不仅仅是避风坞,而是包含避风坞在内的更大的区域——即前文提及的沙坡尾社区、蜂巢山社区。
Matthew Bourne拍摄的视频,记录了当时在避风坞看到的船居、儿童、街巷。(图片来源/Matthew Bourne)
如今对沙坡尾文化的表述中,海洋文化、渔业文化被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层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建基于传统产业的文化遗存,在目前的历史洪流中,似乎总是难以建立一种两全的方法,既能活态保留文化,同时又能获得经济、社会上的正向收益。假文化之名,将一部分人固化在原有的生活轨迹和生存方式里;或者反向的同化行径,已经不止一次遭到来自社会人文科学的质疑。似乎当前仍难以取得一种平衡。但可以确信的是,一段来自音乐人Matthew Bourne摄制于2012年3月的视频,记录了当时极为真实的状态。船居的人直接在避风坞的水沟中洗手,而距他仅1米远的斜背后就是生活污水管道的出口;几个小学生在码头的浮漂上跳跃玩耍,用现代城市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安全措施,而浮漂之下就是不知深浅的泥泞滩涂……Matthew用了一种西方的近乎猎奇式的视角,将他到此目睹的一切记录了下来。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当初他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作何感受,姑且臆测就是:此般恶劣的居住环境也能存留人口?!
厦港金新街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存在,照片上显示了彼时金新街福海宫前的旷地及街道上的儿童、摊贩、宠物共处的场景。照片右侧应为一处公共的祭祀亭楼。(图片来源/《厦门老照片》)
除此以外,沙坡尾还有两种历史文化元素(如果可以称之为“文化”的话)至今仍然留存却未被重视——城市肌理、传统商户。厦港街道工作人员提到,在被逐渐旅游化以前,厦港地区的“正面”是思明南路以及被称为“山顶人”所在的区域,而避风坞是城市的“背面”。厦大建筑学院王绍森院长也强调,沙坡尾地区的历史文化,凝结于空间上最精华的部分,正是现在被忽视的配料馆巷等一系列街巷构成的城市空间肌理,而不只是或者并非是某一栋单体建筑。在历史上,这个区域的建筑多由居民自发建造,并无良好的建设和规划,即便是看上去整齐的骑楼也是上世纪80年代统一整修完成的。2003年,大学路、民族路还因举办国际马拉松赛,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房屋立面整治装饰。所谓建筑的原真性,或许早已不复存在。饱含价值的,恰恰是主街之外的街巷肌理,蕴含了世代居民的历史人文和生活方式。配料馆巷正是往返台湾驻守军队配给粮草的所在地;宛如羊肠般的街巷里,是所有的公共空间、商业服务供给的场所,而非如今人们所认为的“主街”上。
1931年出版的《厦门指南》中记录了当时厦门的各类行当店铺,其中鲜鱼几乎全部集中于鱼行口(今成功大道西侧鱼行口街)。(图片来源/《厦门指南》)
至于传统商户,在店铺更迭异常快速的沙坡尾,经营亏损但赚取铺面转手费成为一种常态。“老店”愈发成为当地居民寻找记忆归属和身份认同的一种物质空间基础。沙坡尾的商户快速更迭直接原因是租金的高企,不过需要正视的是,这恰好说明了当前相当一部分商户仍然凭着一腔热血,经营着“有情怀”的商品。一旦经营不善,就归咎于房东的逐利、审美的没落,而没有意识到,如今的商业经营,已经是一门十分专业且需持续精进的技能,再也不是那个仅凭着个人爱好或一技之长就足以存续的时代。
巷弄不仅是交通的通道,还被赋予了一种社区化的、熟人的、安全的空间定义。即便是外来的摊贩也必须融入当地的社群体系,这种融入建构了商品交往以外的诚信、社交等多重功能。图为民国时期厦门的一处巷弄。如今这种在小巷子里坐地摆摊的方式,在沙坡尾曾经是重要的鱼贩销售方式,如今还偶有见到。(图片来源/《厦门老照片》)
在这两种文化之外,如今的海洋文化、渔业文化在沙坡尾被刻意放大也并非没有在地依据,只不过这种放大显然建基于对“本土性”的追求。在公民自我意识逐渐上涨的时候,对于“本土性”的呼唤就会愈发的显现,而且这种本土性往往并非是地方本就具有的文化特质,而是通过与外界的对比、总结,并不断放大、强化、凝固的文化符号,这早已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印证的一种共性。正如文丘里等人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表达的那样:本土建筑的定义并不是建筑物的实体,而是空间里的文字与视觉沟通元素,即传统建筑本身就是符号,这种符号实现并强调了传达与沟通。为了强化这种传达和沟通,建筑空间需要利用各种表达要素引人注目,并增强“地方感”。如层叠的招牌、细节,和其他与人沟通的空间设置,让平常的街景变得统一而充满乐趣和标识性;这种统一感不必非要来自较正统的、以形式化重复的建筑语言。沙坡尾避风坞沿线的旧有建筑不尽相同,甚至在早些时期被认为杂乱无章,如今已成为沙坡尾的代表。这种视觉沟通,将进一步成为厦门文化身份的一大元素。“杂乱”以及自发的改造,或许就是沙坡尾的特色本身,即便当前的某些改造“粗糙”到无法达到中产人士的审美标准。
老店中,亚粉小吃、芋包嫂、理发店……是居民的情感所系;而更加牵动“文人墨客”的则是“新店”,Juicy、一茶等成为这其中的幸存者。(摄影/崔国)
除了本土文化,外来潮流文化在厦门也拥有肥沃的土壤。2018年末的最后几天,厦门本土牛仔品牌JWKDENIM门店在艺术西区开业,一时成为厦门本土新媒体的热议话题。潮流文化,又或者坊间号称的小资文化,在厦门的通行程度可能比国内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更加被接纳。也难怪王绍森直言:厦门人的唯一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小资”。
文/崔国
《城市中国》085期《巴黎悖论》部分内容可在微信浏览,请点击 阅读原文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保存二维码,打开手机淘宝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