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剧透 | 老幼融合:未来规划中“一老一小”的关系构建

城市中国 城市中国杂志
2024-09-07

姚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适老性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学会乡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老龄化与高品质公共服务。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需要体现在便利儿童监护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上。在当代中国,大量儿童平时由其祖父母辈照顾。隐藏为社区老龄人口提供配套服务时,也应将其育儿需求考虑在内,实现儿童与老人通过合理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而相互支持的局面。借鉴发达国家的老幼复合设施新趋势,上海也出现了社区老幼融合实践探索项目,积极响应了“十四五规划”对“进一步改善养老、托育服务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综合考量老人与儿童的照护。从现实角度来看,有必要在社区规划中杜绝将儿童与老人等不同年龄群体“贴标签”的“一刀切”操作方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响应多种多样的需求。在处理老幼关系时可以通过适当的空间管理(如分时共享等)避免过度侵入对方的领域,在设计时应考虑让社交“自然而然”发生在公共空间。空间设计应避免对艺术感的单一追求,而体现通过活动赋能儿童的服务设计理念。同时,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应明晰服务对象,不应盲目对标商业项目。目前,老幼融合的全龄友好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部分制度与规则制约,难以形成更广泛的普及效应,未来需要进一步在规范和管理制度上松绑,在思想上创新。在空间设计层面上,需要对设计目标提出更精细化要求,避免由于“一刀切”而导致的公共资源浪费与低效。

Q=城市中国 

A=姚栋

Q

从您的研究与实践来看,在社区规划中,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如何兼顾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如老龄群体?

A

社区规划,或者说所有的国土空间规划都是基于人口来进行的。因此,现有人口分布下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一般都包括养老设施。在老龄人口必须被考虑的情况下,首先要避免的是给老龄人口“贴标签”,用“一刀切”的方法指出某个空间必须归属儿童、年轻人或老人使用。一个有不同年龄群体组成的社必定有多种多样的需求,而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的主体对象往往是中低收入人群,其中的年轻人通常处在上班状态,所以最常面对的服务对象就是“一老一小”。当然,即便是中低收入人群,也包含如全职妈妈、全职爸爸这样的群体,所以我们一般不去贴年龄标签。


基于上述原因,如何在建设社区服务设施时响应多种多样的需求,是社区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从2016年开始,社会治理的态度越来越转向“共建、共治、共享”,只有发动市民自己服务自己,才能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用有限的成本实现较好的社会治理。社区中有活力的(有精力带孙辈的)老年人群体,是我们重要的服务对象;而他们照顾的对象,又基本都是儿童。因此,通过首先服务于以这部分老年人为代表的监护人群体,完善老幼融合,就可以同时服务于社区的儿童。


儿童友好不仅要关注儿童玩耍,不仅在于建设游乐设施或植物花园,更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赋能”儿童,如给儿童讲故事、教授知识等,这种赋能的理念可以体现在老幼复合的设计中。


例如,在日本茨城县御多福日照中心,受儿童职业扮演游乐园的启发,设施负责人高桥克佳创办了儿童护理员制度。通过报纸招募和儿童之间的口碑相传,先后招募了25位小朋友担任志愿者和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这些孩子通过服务老人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老人也因与孩子接触收获了健康和幸福。


另一个例子,日本东京都江户川区的江东园是世界上最早的老幼复合社区养老设施。这个开设于1962年的养老机构于1987年增加了幼儿园功能。今天的江东园包含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短住公寓和社区幼儿园等功能设施,以“使设施中所有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为创办理念,并首次提出“给予正常人和残疾人、小孩和老人、不同种族人群平等的对待”的护理原则。许多在这里长大的儿童成年后回到这里担任护理员,从小建立服务老人与孩子的愿望,他们的老幼复合型设施培养了代际融合的服务社会关系。

Q

建设老幼融合的社区基础设施存在哪些困难?

A

在关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老龄化”这几个主题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不断遇到一种“重物轻人”的情况。由于建筑学的学科背景是以设计物质空间为主,问题出现后,大家慢慢反思从物质的管理层面过渡到人的管理层面,在这5-6年来逐渐探索改变的可能性;很多老幼融合的项目逐渐落地,与现行国家政策相衔接,具有一定前瞻性。


但是,当我们一厢情愿地希望“老人和孩子相互帮助”的时候,在调研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希望儿童介入他们的生活。其中存在很复杂的资源争夺情况,关键在于老人与儿童的交往与接触中需要有个“度”,如何通过我们的设计,让他们交往的空间发生在一个包含充沛资源的管理领域,而非让儿童侵入老人的领域,或者让老人侵入儿童的领域,是设计中必要重视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公共空间服务设施”的建设。


我们可以分析老人和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相遇。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在美国西雅图西部普罗维登斯山圣文森特的一家“代际学习中心”(Providence Mount St. Vincent),将幼儿园搬进了养老院内。它的做法最典型的有两点。第一,幼儿园与老人的门厅在一起,中间隔了一扇玻璃门,老人可以从玻璃门中看到儿童,他们会对上学的儿童打招呼;第二,有一些积极的儿童可以去养老院问候老人,参与老人的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老人与儿童不一定需要一个专属的交往空间,一个门厅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有一个大的“公共空间”能让不同人相遇便足够了。如果“刻意”让人交往,老人和儿童或许并不一定能聊到一处。

普罗维登斯山圣文森特的老人与儿童共同玩耍(左),共同为“街友”制作三明治(右)。所谓“代际学习中心”,即儿童与老人可以超越年龄与辈分,在一起“学习”。该机构的事迹曾于2012-2013年被拍成了5分钟纪录片——《现在完成时(Present Perfect)》,讨论美国老龄化的议题。(图片来源:网络)


其次,儿童友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做得比较好的可能仍是在企业界。过去两三年里,儿童游乐设施在大型商场非常普遍,而且可以预见在“双减”政策之后,“付费制”的室内或室外儿童乐园会更多。它们也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关注的主体,因为这样的设施在公共空间里比较少。我们不禁要问,儿童友好是不是只是对富裕家庭的儿童友好?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空间在哪里?一方面我们要向企业学习;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一味模仿市场和企业,比如某些社区公共部门喜欢和市场去比较,却不考虑实际经费能否支撑类似的高昂票价和高成本运营。公共部门应当明确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当地的普通人。我们希望给普通的儿童家长以方便,让空间为儿童赋能,做让孩子觉得既有挑战又安全的设计,尤其是在管理的手段上落地,即空间设计如何匹配管理。


最后,要能够实现空间的“可玩性”(playfulness)。建筑学有一种观点,是追求具有超越世俗和地域特征的静态艺术美学。但在城市设计中,我们更重视动态美学和时间性艺术。具体实践中不管是面向老人、儿童或其他年龄阶层,首先必须满足大家的使用需求,美的诉求应该让位于服务的诉求。

Q

在您的设计中,如何处理老人与儿童的关系?

A

我的一个老幼融合的项目“王家堂邻里汇”是2016年开始设计的。历经四年,于2020年完工,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在徐家汇街道和运营商(新徐汇集团)的支持下,仿照日本江东园设置一个户外的公共空间,让住在楼上的老人可以下楼与孩子一起活动。


王家堂邻里汇并不具备江东园的条件,因此我们建议社区营造一个开敞、能促进老人与孩子相遇的空间,并希望孩子们可以先带着他们熟悉的老人(如祖父母)参与,形成代际间自然的、非刻意的交往。同时,老人与儿童双方也需要一定的互不侵入的公共空间,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在此之外,剩下的才是功能空间。公共空间应该满足高集成功能服务的要求,在同时或分时服务于差异化的人群。

王家堂邻里汇改造后平面图。

王家堂邻里汇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王家堂小区,为老旧小区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起初为国营单位托儿所,2000年托儿所停业转为旅店使用,后因多方原因闲置。2020年为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徐家汇街道响应美丽家园改造工程启动改造工程。王家堂邻里汇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整体为3层建筑,建筑面积约 620㎡,庭院约 200 ㎡。设施复合了社区睦邻、普惠托育与老年人日间照料三大功能。(资料来源:姚栋)


在徐家汇,街道社区的公共设施利用率普遍较为低下。平日里,一般的年轻人在上班,御宅族宅在家里,不太出门社交;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很固定,早上、晚饭后或许会使用公共空间,下午都各有安排,要想让不同的群体在社区基础设施中相遇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给功能和活动都贴了年龄标签后,让居民产生“这个功能就是为你这样的中老年人准备的”等心理,更会加剧他们的抵触情绪。于是,我们提出了将“分时共享”纳入公共空间管理的原则,如果一个空间要高集成化、复合利用、可分享,实行“分时”制是注定的,并且一定会伴随着共治、共建、共享,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王家堂邻里汇“分时共享”的多功能室。为了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率,让不同的群体可以在不同时间段来到空间里,多功能室根据对社区居民的调查,设定了晨练早操、节庆活动、社团活动、居民课堂、老幼同乐、爱心义诊等的“分时活动”。左图为2021年12月早晨,周边的老年居民利用多功能室进行健身早操。居民早操为日常活动,天气好的时候会在室外进行,冬天一般在室内开展。右图为2021年7月31日,社区组织辖区内儿童报名参加传承“八一”精神手工DIY活动。(图片来源:姚栋)

王家堂邻里汇的功能剖面图,日间照料、托育服务、睦邻服务相结合,构成了室内空间的主要功能。(图片来源:姚栋)

王家堂邻里汇的托育空间实景。(图片来源:姚栋)

Q

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与社区建设的未来发展,您有哪些展望?

A

最大的希望是基于交通方式的包容性设计(inclusive design)。交通方式体现了一个城市是否对人友好,能让童车、姗姗学步的孩子自由自在地上街出行,能够在社区里安全行走,才是儿童友好型城市在今天最直观的挑战。从儿童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社区不仅不友好,甚至还非常不安全。


在不同尺度要对应不同的设计,社区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在社区层面如何创造儿童安全出行的环境,需要在空间设计上(尤其是在城市设计、街道设计的层面),把“无障碍”作为重要的目标。“无障碍”不是指任何地方都没有障碍,而是要明确弱势群体的优先权。在孩子和老人必须要去的地方保障他们的优先使用权。相比事无巨细的满铺,更重要的是在公共交通和乐园间设计捷径,保障儿童和家长可以畅行。

本文为部分内容试读,全文见092期《向我们的下一代学习:共建全龄友好的儿童友好型城市》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vip.163.com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下载APP


或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中国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