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看自己,是不是那个让人讨厌的华人?

2017-06-24 纷享新西兰 新西兰中文先驱


“新西兰歧视华人吗?”

遇到这个问题,通常只是随便应付一句“还好啦~”,心说:哪有绝对的平等和一视同仁呢?

最近网上火传的京城鄙视链,不但给18个新旧城区排出高下,连朝阳、海淀、昌平等分别还划出你瞧不上我、我看不起你的各个小区域。

还有个中产幼儿园鄙视链。有英文名的小朋友不和没有英文名的玩,看小猪佩吉托马斯的不理看喜洋洋猪猪侠的,妈妈接送的看不起奶奶接送,因为前者是全职太太,后者父母双职工。。。


身处赤裸裸的、非仰视即鄙视的社会,早已铜墙铁壁,还在乎什么歧视(笑cry脸)~

 

但是不能不说,到了国外,原本粗糙的内心开始有一点小敏感。

近期两则新闻:

——南岛一对夫妇旧房翻新干上了瘾(见上图),平均翻新一栋房子净赚10万纽币,最多一栋赚了23万纽币。

对于这样目的鲜明的炒房,大多数评论居然相当正面,觉得“没毛病”。

——还有一个年轻单身女孩更极致,第一套房子43万纽币,首付4.5万中,自己只掏了5000纽币,另3.5万kiwisaver以及5000纽币政府补助,10个月翻新后赚了8.2万纽币。女孩表示自己还将再接再厉,直到回到宇宙中心奥克兰北岸。

这个案例让有些人感到受伤害,评论略微负面,不过还是获得不少人的称赞。

同是炒房,换到中国人画风就变了。

——5月初,住在奥克兰中区的Diggins夫妇将房产以125.5万纽币的价格卖给一对中国夫妻,老夫妻感觉挺满意。可是没过几天,Diggins听说那对“一直说很喜欢自己房子”的中国人已将房产加价售出,老夫妇立刻就不好了:他们这一倒手就赚了10万纽币,我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儿才不过挣这么多钱!你们中介这么干没问题吗?

这个新闻后面,没有人夸赞那对中国夫妇的精明,多是些不理性的发泄和不太礼貌的词语。

——5月中旬一个视频中,拥有31套房产的华人“房叔”在他的炒房培训班,侃侃而谈要对哪些人下手:

Deceased estate:不幸去世的人,他们不再需要房子

De-Bank(Mortgagee Sale) :因为变故导致还不起房贷的那些人

Deadline:家里有突发事件急于卖房子的人

Divorces:因为矛盾而离婚,然后需要卖房的夫妇

Dummies:压根不知道自己房子能卖多少钱的笨蛋们

Developers:生意上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房产开发者

Desperate:想要在银行进行处置之前赶紧卖房的绝望的人

这个针对弱势群体的7D原则曝出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愤怒,除了对房叔爆粗口,还把气撒到中国人甚至所有亚洲人身上,大喊亚洲人滚出新西兰。

 

都是在市场规则中你情我愿炒房子赚钱,为什么洋人受赞、华人挨骂,这是歧视吗?

额,也许有点。不过更多是价值观的差异吧。

 

像文中的南岛夫妇和那个年轻女孩,他们不是单纯的倒买倒卖,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赋予房子新的价值。他们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是灵感和汗水换得,后来的买家,也能够享受到房子新增的价值。

尤其是那个女孩,资金紧张也没有经验,一边Google、YouTube,一边改造,她的例子给很多年轻人以启发:你也可以这样拥有自己的家。

尊重劳动和创造,是西方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因此,人们对不劳而获对投机钻营很不待见。

那对8天赚10万的中国夫妇,放到北京上海,完全没毛病,还会得到艳羡的注视。老外觉得房叔理论完全突破底线,国内中介早就践行多年。

笔者也听说有华人翻新旧房出售,但更多炒房客只是简单的买卖房屋。中间会出租一段时间,但除了必要的维修更换,很少再做投入,对房子进行革命性的改观焕发新生命的就更少了。

究其原因:

首先,国内市场的经验是,装修带来的边际效益与地段行情相比,来得太差;

二是动手能力差且缺乏创意和灵感。因为装修改造这事在国内是包工头和民工的事,绝少有业主亲自动手的;

三是在一个目标导向、赢者通吃的社会中,利润是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人们理性而冷酷,无暇顾及过程是否美好、他人是否接受。

有句话说:我们走的太快,忘了为什么出发。

房子功能本是居住,现在却异化成了数字,成了投资回报的百分比;可是在这个偏僻的纽村,很多人还停留在过去,房子是我的领地我的家,必须舒适养眼,为个草坪、hedge能投入无限心力,住了30年上市还依依不舍。

你可以嘲笑纽村落后、不够商业化,但你真的希望这里变成帝都魔都吗?




近期热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