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溯百年码头记忆,重拾汉口荣光

江小文 江汉文化
2024-10-26





龙王庙口汉江连,

激浪惊泷似箭穿。

水果行开飞阁上,

渡江船舣木簰前。




清人叶调元的一首《汉口竹枝词》,形象地再现了汉口早期码头的热闹景象。谈起码头文化,每个武汉人都应该不陌生,也不应该陌生,尤其是那些见证了“洋码头”兴衰沉浮的老汉口。因为码头,是汉口走向兴盛的独特文化符号,也是传承武汉精神的缩影。









汉口的码头文化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年),汉口才有了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码头———天宝巷石级码头。经过一百三十余年的发展变迁,到了1868年,从硚口到龙王庙,汉口汉水沿岸的码头数量已达到35个,长江沿岸从龙王庙至江汉关的码头已有16个。





当时长江、汉水里,各类商船往来无数,帆樯挤满江面,每日数量常达几千艘,足见当时汉口水运物流的规模及汉口经贸发展的能量之大。那个时候的码头经济还以汉水内河码头为主,直至汉口开埠,码头先汉水,后长江,自上而下地发展起来。

 

汉口开埠后,西方列强不仅在汉口建租界、办工厂、设洋行,还夺取了“内河航行权”来垄断长江航运,由洋人把持的“洋码头”应时而生,是时,为汉口开埠而设立的江汉关,也重磅登场。





自此,汉口的码头经济由汉水内河码头向长江通商码头转移,汉口的繁荣传奇也在沿江一带以江汉关为轴,在当时的租界续写开来。









时光流转,江水奔腾,在大浪淘沙中,汉口码头在历史舞台上逐渐褪去了昔日的光环。

 

但有一个码头,在100年前,见证了江汉关中外贸易的变迁,以及码头文化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程,并且在100年后的今天,它仍是每一个武汉人甚至外地人,都无法绕开的情怀,那就是与江汉关大楼咫尺相望的武汉关码头。





如今的武汉关码头,商埠景象早已一去不返,只有码头文化里的那份包容和江湖气,刻在了武汉人的骨子里;如今的武汉关码头,有的不再是《汉口竹枝词》里的“帆樯满江”,而是无数武汉人乘坐轮渡挤满船舱,在汉口与武昌之间往返的景象。









当码头缄默不语,轮渡,成为了串联码头百年记忆的符号。

 

在那个还没有地铁、没有江底隧道的时代,交通还没那么发达,轮渡过江,是每个武汉人挥之不去的过江记忆,在他们的印象里,武汉就是一座坐在船上的城市。





武汉曾经航线无数,现如今仍旧保留,还有人频繁乘坐的,就是来往于武汉关码头与中华路码头的武中线,这也正是为什么武汉关码头能成为武汉人无法忘却的情结所在。在某种程度上,武汉关码头与轮渡,担起了传承汉口百年荣光记忆的重任。






走过长长铁栈桥,就来到候船区,候船区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什么区别,与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显得有些割裂,但正是这种割裂,让码头情怀得以存续。随着一声汽笛声响起,这艘最受欢迎的轮渡,就缓缓驶入记忆的长河里。





轮渡分为两层,一楼一般会被骑电动车的外卖员、跨江上班族、货运贩子等所“霸占”,而没有骑车的,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刺到二楼,抢占轮渡C位。






轮渡驶向彼岸,眼中的风景也随之变换,人不多的时候,坐在二楼座椅上,就能近距离观看晴川桥和南岸嘴的风光。

 

迈出船舱,两岸绝美风景一览无余,享受江风拂面,感受余晖残阳,聆听浪花碰撞,你这才算真正地坐了一趟轮渡。





如今的武汉,陆路交通和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热闹的水运景象虽然已经成为年老一辈人的记忆,但江汉关的钟声依旧准点响起,伴随着每日在码头来往的武汉人,人们其实早已成为码头文化的一部分,继续传承着武汉关的码头文化,传承着热情、勇敢、蓬勃、上进的城市精神,还有武汉人“不服周”的精神品格。


















武汉市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

江汉区北湖横路汉口文化体育中心

江汉区文化馆:

江汉区前进街办事处前进四路169号

江汉区图书馆:

江汉区北湖街办事处新华路275号


👇🏻“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江汉区文化地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汉文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