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履生:向全山石先生致敬

陈履生 陈履生美术馆 2022-10-04



 6月15日上午,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联主办,宁波美术馆承办,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支持的“风展红旗如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在宁波美术馆盛大开展。宁波市各行业党员代表和援鄂医护人员代表参加开幕式。


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履生;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高庆丰;原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继武;原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宁波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傅丹;原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郁伟年;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银绍;以及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为画展揭幕。


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致辞


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陈履生致辞


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主持开幕式



【音频】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首先应该向全山石先生致敬,感谢他在革命历史主题创作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是这次展览中健在的参展画家中年龄最长者之一二,他也是为国家博物馆72年来革命历史画创作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位艺术家,在此向他表示致敬,并向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致敬。
看到今天开幕的这个展览,使我想到20年前在建党80周年的时候,宁波美术馆组织全国画家进行专题创作的举动曾让全国美术界为之震惊,一个地方政府和相关的文化机构能够组织众多艺术家从事革命历史主题的创作,显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馆发展道路中的独特性。我还想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949年,那时候,新中国百废待兴,但是,党和政府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上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时,在即将建设的人民大会堂的对面——天安门广场东侧建立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由此开启了新中国72年历史上的革命历史主题创作的先河,可以想象得出,如果没有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建设以及当时为了展陈所组织的创作,今天党史图像中可能有大量的空白。因此,1950年代初期以来的革命历史主题创作中所创作的那些大量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重要作品,诞生于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1959年新中国建立10周年的时候,产生了大量的重要作品,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年全山石先生和他的老师罗工柳先生在国家博物馆(原革命历史博物馆)留下的作品之外,还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很多老一辈艺术家包括我们大家所知道的诸多重要作品的作者,为国家博物馆的贡献,实际上是为整个中共党史建立了一部完整图像的党史,也为国家艺术宝库中藏品的累积做出重要的贡献。
我们再回到20年前,如果没有宁波美术馆所组织众多美术家的集体创作活动,全山石先生也没有这样的机缘画他的第三幅《八女投江》,因为第一幅被毁,后来他画了现在藏于上海龙美术馆的1989年的那一幅。宁波美术馆所藏的是2001年的第二幅。其重要性不在于让我们看到了时隔多年后艺术家在同一题材创作上所发生的变化,而是这一变化的特点也反映了新中国美术创作中不断变化的特点,这就是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历史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艺术的不同要求。所以,有了很多同一题材的不同画面,这就是以全山石先生为代表的一些老艺术家为我们的当代美术史做出的贡献。
从昨天开始,我就细细地思考了这一展览的特殊性何在。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的特殊的历史节点,一座博物馆或一座美术馆能拿出一批馆藏的具有完整党史脉络的展览并不多见,我大概数了一下,可能不超过5家博物馆或美术馆,很多都是图片展览。宁波美术馆建馆的时间并不长,2005年才开馆。能够拿出如此整齐的藏品来构成这个特展,这让我们看到了宁波美术馆在组织创作和收藏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个展览除了刚才文联主席致辞中讲到的诸多意义之外,我想补充的另外意义,这作为一个个案去研究。因为有了这座美术馆,推动了宁波乃至于全中国的革命历史主题美术创作,这也是这一展览的特殊意义之所在。
我希望我们的公众能够喜欢这个展览,因为它凝聚了宁波美术馆同仁对于这个展览所付出的种种努力。虽然这个展览中有少数作品是借展,还有几张是复制品,但能够有这么多的原作则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们看到各地关于建党百年的展览,绝大多数都是图片展览。宁波美术馆基于它的馆藏能够策划出这样一个内容丰富的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一座美术馆的发展历史中对于地方文化财富的积累、对于推动公众教育、对于带动整个区域性的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我也衷心地希望宁波美术馆在发展中能够组织更多的美术家进行主题美术创作,为我们后人留下更多的美术作品。相信如果到建党120周年的时候,我们再过20年,还能够把建党120周年的发展脉络,通过馆藏作品完整地呈现出来,蔚为大观。到那时,全山石先生能够与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一定为之高兴。谢谢!


陈履生先生接受宁波媒体采访



为了提升展览的学术高度,扩大展览的社会影响,展览开幕下午,宁波美术馆诚邀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为宁波美术界、高校师生及观众做题为《美术创作中的百年党史》学术专题讲座,讲座由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主持。


陈履生先生与全山石先生在他的《八女投江》前合影


陈履生先生与原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名艺术家陈继武先生《小平南巡》复制品前合影(该作品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陈履生先生与原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油雕院院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李向阳(左),上海油雕院副院长、上海油雕院美术馆负责人江梅女士。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100余件(套),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年画、综合材料绘画等,另有作品小稿、视频等文献。这些作品以宁波美术馆馆藏精品为主,从宁波市自2001年起即实施的三次主题性创作项目成果,及馆藏宁波作者历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中遴选而出。作品紧扣共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主题,就题材而言分为三大类,一是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二是发生在宁波的重要事件,三是宁波为国家建设作出的贡献。展览以时间为序,分“导语”“回望初心”“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希望的田野上”及“今朝更好看”五个篇章,并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点,在美术馆两个主展厅进行展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南湖船上》 孙逊
199×154cm 油画 2001 
宁波美术馆藏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罗工柳
150×180cm 油画 1993 
宁波美术馆藏

《雄关漫道》 詹建俊
125×195cm 油画 2003 
宁波美术馆藏

《延河日暖》 钟涵
150×125cm 油画 2001 
宁波美术馆藏

《八女投江》 全山石
195×300cm 油画 2003 
宁波美术馆藏

《青纱帐》 王克举
160×200cm 油画 2001 
宁波美术馆藏

《曙光初照演兵场》 翁诞宪
180×200cm 油画 2001 
宁波美术馆藏

《阳光普照》 朱春林
178×159 油画 2003 
宁波美术馆藏

《邓小平与宁波帮》 胡振宇
200×180 油画 2001 
宁波美术馆藏

《欢乐颂》 陈继武
200×220cm 油画 2017 
宁波美术馆藏

《素问》 吴震
200×200cm 综合材料绘画 2020 
宁波美术馆藏

《金色烟雨楼》 许江
180×180cm 油画 2003 
宁波美术馆藏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11点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免费参观周一闭馆
疫情防控请予以配合:入馆人员须佩戴口罩,进行信息登记、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电话:0511-88225018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



【视频】陈履生博物馆群




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
【评论】
陈履生:如何成为一流?
陈履生:当代之当代 ——深圳美术馆 2021 年当代艺术邀请展
陈履生:感人至深——我看“一针一线 何其精彩”特展
陈履生: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时代之变
陈履生:公共艺术堪忧
陈履生:经典题材催生优秀作品
陈履生:博物馆不可替代
陈履生:岁岁焚香供作诗
陈履生:壶中自有一番天地
陈履生:“公共艺术”无可奈何
陈履生:“数字艺术”前景可期
陈履生:“非常时期”与主流美术
陈履生:40年来的书房之变
陈履生:我的2020
陈履生:博物馆不是图片资料馆

【扬中陈履生博物馆群】
陈履生:博物馆和美术馆在乡村中大有作为
陈履生:枕上春秋
陈履生:美食不如佳器
陈履生:点灯· 藏灯· 画灯· 展灯· 传灯
您有一份来自扬中陈履生博物馆群的资料,请收藏
陈履生:对于2000年前的伟大时代的痴迷
陈履生:为什么收藏竹器,为什么创立竹器博物馆
陈履生:在家乡建美术馆是很自豪的事
众筹艺术图书馆,它越来越像天堂的样子
◆ ◆ ◆ ◆

公众号ID:chenartmuseum
用文化的步履陈说平生的坚守

研究 | 交流 | 分享


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