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美术馆

其他

陈履生:谈袁运生的早期素描

我的家乡扬中离袁运生先生的故里南通并不太远。我们老家有一句俗语:“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我不知道南通有没有这个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小孩只要从小看一眼,就能知道他到老是什么样子,能看到一半的状况。袁运生先生的这次展览是以“历程”为主题来贯穿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所以,历史感非常强。而作为历史都有个早期阶段,虽然这个早期阶段在展览中并不为主要,可是,有一个小展厅内都是袁先生上大学之前以及部分大学期间的素描和速写,我对这一方面非常有兴趣。因为很多人都看到袁先生过了桥之后的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不屈不挠,却把他过的那座桥给忘掉了。这座桥非常的重要,这就是他早期的学习阶段。对于艺术史的研究而言,袁先生早期的这个学画阶段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在我们当下艺术教育非常发达的情况之下,对于这个在50年代初期以及40年代后期的基层美术教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袁先生这个个案就显现出了它的特殊性。当然,这里必然会联系到他的家乡南通。南通是江左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古今都出了很多名人。当然,诸多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张謇于1905年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这是一个标杆。作为实业家的张謇,为什么在家乡建立这样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座博物馆,就是基于家乡教育的发达,也是为了回报家乡,进一步促进家乡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张謇创立南通博物苑的50年之后,袁运生先生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这就引出了对于南通地区基层美术教育整体状况的研究,这可以从50年代相继考进中央美术学院的若干位南通籍画家来了解相关的历史,尤其是通过袁家一门两位(袁运甫、袁运生)的经历,来看这一地区的基层美术教育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显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它导引了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个基础美术教育变化的问题。丁绍光先生刚才在发言中说:“袁运生的这个展览就是一部20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美术史”,确实,他的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部分都能够串联起美术史中的每一个篇章。因此,在南通接受基础教育的袁先生的早期阶段,通过展出中的这批素描就可以看到早期的美术教育在南通的水平,可实际上并不是很均衡。像袁先生画得那么好的素描,也并不是很普遍,这应该和教育的环境有关。也确实有一些画得并不太好,甚至没有画过素描的学生也考上了美术学院,比如我的老师高冠华先生,这位南通人曾经做过潘天寿先生的助。高先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报考杭州国立艺专,进了考场后每人得到了所发的一个馒头,他正好那天没吃早餐,心想这学校好,还发早点,立马就把馒头给吃掉了。结果等到考试画木炭素描,他傻眼了,看到身边的考生都在用馒头当橡皮,是吸而不是擦。他没办法,已经把馒头给吃了,心想这下完蛋了。可后来还是考上了。由此可见高冠华先生的基础教育,几乎就是一张白纸。从美术方面来看南通的地缘,它的江对面有私立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有国立的杭州艺专和南京的中央大学艺术系,所以说这个文化圈中基层的基础美术教育相对发达,而这又是一个美术教育资源相当匮乏的年代,远不如今天。袁运生先生和他的胞兄袁运甫先生以及这一时期其他的南通籍画家,都见证了这一个时代中的基础美术教育。只有比较好的基础教育的土壤和环境,才能孕育出后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今天,我们在龙美术馆的展厅中所看到的这批让人们惊艳的袁先生早年的素描,就反映了这一基础教育的水平,也表现了袁先生的天分。这批表现早期教育以及袁先生考大学之前绘画水平的素描,能够保存至今,也是实在不容易,几经辗转。所以,在展厅里我和范迪安院长一起欣赏,共同点评,其看法是一致的,都是基于基础和教育来看问题。我感觉这批起步阶段的素描非常有意思。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想要考美术学院去画素描和速写,而这种非专业性的追求在40年代后期50年代初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了后来去考美术学院以及再后来的天才爆发。这是出于常人之外的一种发展,也是与时代相关的特别的经历。因此,就早期的学习阶段而言,从一般性的为了喜好的学画,到今天普遍的因为文化成绩不好而学画,其间有着本质的差异。学画是为了考学,考学是为了就业,美术教育就成了职业培训,美术院校就成了职业的培训机构,这是一个时代的巨大变化。而在这个巨大的变化中,我们怎么能祈求再能产生像袁运生这样的艺术家,怎么能产生像袁运生这样能够标高一个时代的伟大画家?所以,面对这批早期的素描,就有了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从袁先生这批早期素描的具体情况来看,他既画他的爸爸和妈妈、大伯,也画他的哥哥,还画了他的大姑。《大姑告状》虽然画面不大,却是极其的精彩,完全不像一个没有进过美术学院的画家所画,由此也证明张仃先生对其公子张朗朗所说:一位画家没有考美院已经是艺术家了,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去考美术学院。袁先生画的这《大姑告状》上有2016年他用铅笔在这一批素描上所写的回忆。他讲到这位大姑告状,虽然言语不多,只是说大姑在他家告什么状?“大约对象是告我的状,我调皮,这也自然”。这张画的精彩之处在于生动和传神,抓住了典型特征,表现上也比较放松。另外还有一张非常精彩的素描是画在他家工作了几十年的陈瑞,这位陈瑞任劳任怨,大家都很尊敬他。这是完全没有受过苏式素描污染过的或者是左右过的一张画。袁先生在素描人物的鼻尖上用白粉笔点了一笔高光,完全可以看到欧洲素描的影响。他还画“运正学脚踏车”“大会中做小动作”等,把这些生活中的一些景象和印象画了出来,这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为了考学的作业,不像我考试之前那样为了提高造型去画速写。因此,这种生活的记录在袁先生没有考大学之前,就已经奠定了他将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到在整个这个展览中所展现的“历程”中,其阶段性的变化用哲学家的话说,有着内在的逻辑。那么,这种内在逻辑关系在哪里?我相信我们可以通过美术史中的每一个篇章去解读它,找到它的关联。我只是想带领大家走到这个“历程”的前端来了解他没有上大学之前所画的这些素描和速写,以此说明艺术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历史过程,它可能会有迂回,也有可能会表述为是在反复中的找寻它的方向。实际上,不管是他的哪一个时期,包括他的毕业创作《水乡记忆》,包括机场壁画《泼水节》,包括美国时期以及近年的这些作品,都是在找寻中显现出了一位艺术家独特的精神品格以及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因此,对于艺术史的研究,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尽管袁先生这些早期的素描所反映的初期的学习阶段在一个展厅中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可是,这些早期的素描对于后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没有这样的基础就考不上中央美院,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发展与成就。也可以说明他后来为什么反苏联的美术教育方法,反苏联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以致成为右派,这就是根源之所在。当然,在美院受到董希文先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我认为根源就在于他没有考大学之前,已经表现出了对欧洲素描的崇敬、敬仰、追寻,以及他的表现方式的契合。其素描关系的准确,画的轻松灵动,没有那种三大面、五大调子的格式和规矩。由此我们再回到展厅中,非常巧的是有一张70年代这一非常艰难时期的素描,却画得如此之拘谨,显然没有考大学之前所显现的那种神采。那么,这种迂回就说明了美术史中的这样一种特别的现象。因为时间关系,我看的还不够仔细,还没有做更多的思考。我想有时间的话,可以慢慢去研究袁先生的一些具体的作品,尤其是非线性的发展为什么到今天会画出了像《盘古开天》《夸父追日》这样一些神话故事的巨幅作品,其内在的逻辑又在哪里?艺术发展的关系又是怎样?我想我们大家应该共同的努力去解开这个艺术之谜。(此文根据2022年8月7日在袁运生画展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陈履生博物馆群开放时间】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2022年8月9日
其他

陈履生:论“乡村博物馆”

本文根据接受江苏大学艺术学院202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乡村博物馆的“当代叙事”》课题组的采访录音整理接受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课题组的采访位于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的陈履生博物馆群乡村博物馆的问题,首先是“乡村博物馆”的概念,它在博物馆学中可能更多的是所关联的“乡村”属性。这个“乡村”的属性或者是它的博物馆专业方面,所表现或者说反映的是乡村历史与文明的发展,是以乡村这一地域历史与文化为特点的博物馆。另外还有建设在乡村、但内容并不是反映乡村地域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如村中走出去的各界名人,家乡为其建立如纪念馆一样的博物馆,如贵州的著名画家姚茫父故里久安乡的“姚茫父纪念馆”。一般来说,这类博物馆不在“乡村博物馆”的范畴之内。当然不管它是什么类型,乡村博物馆大致指是在乡村所建立的以表现与乡村关联的自然、历史、文化为主要的一种博物馆类型。姚茫父纪念馆当然,今天人们所认识到的博物馆的历史发展,从城市到农村经历了几百年,然而,博物馆的主流发展是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而城市的概念在今天也与过去有所不同,看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在今天的城市对比下,基本上只能算有历史感的乡镇。而过去的乡镇或市集,无疑是区域内的中心,是城市的雏形。由此来看20世纪初期以来的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也并非都是从中心城市开始的。像张謇建立的南通博物苑在其家乡南通,而非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城市上海、北京或南京。而博物馆在这些小城市中的实践,能够看到博物馆越来越走向大众,走向更加广泛的社会发展。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利用文化资源方面,人们看到不管是工业遗产,还是乡村文明,它都成为博物馆资源中的一个方面。因此,利用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建设乡村博物馆,就成为21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发展的一个特别的方面。显然,今天在中国能够看到的乡村博物馆并不普遍,规模也很有限。一些建设在乡村的博物馆,规模小,专业性差,实际上难以影响到整个博物馆的生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影响到当地的文化生态,更难以赋能乡村的振兴与发展。相反,却影响或误导了基层民众对于博物馆的认知。如何提升乡村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以及它的专业素质,在当下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乡村博物馆不能只是一种概念的存在,也不能是因为某一方面原因的需要而有这样一种博物馆的概念来给乡村振兴与发展赋能。如果是这样,那是浅层次的。我们所需要的乡村博物馆是能嵌合到乡村历史积淀与当代发展之中,能够看到一种体面的、像样的博物馆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牌号,或者是几间房子里面放一些乡村的生产器具和生活用品,以此来反映农耕文明的一些基本的样貌。乡村博物馆应该不止于此。博物馆应该有博物馆的样子,即使在乡村的博物馆也应该非常之体面,让人们看到它和城里博物馆的差异,看到在地域、藏品、展陈上的差异之外,并没有在博物馆质量上的太多的差别。如英国亚姆村的瘟疫博物馆,其专业性和影响力都有它的地位所在,却处于英国典型的乡村之中。英国亚姆村瘟疫博物馆亚姆村村口因此,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对于中国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还是博物馆界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人们看到在一些国家中建设的乡村博物馆,实际规模也不大,也是基于自己的文明历史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些原有建筑的改造,如亚姆村的瘟疫博物馆就是利用了村里的教堂。还有如英国曼彻斯特周边不远的工业博物馆,就是由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厂所改造的博物馆,它实际上是在乡村中。而这种乡村的城镇化的发展,使得有些乡村又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种乡村,正如当年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厂建在乡村一样。在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乡村在发展中逐渐成了城市的中心,或融入到城市之中;有的依然远离城市。所以,基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或者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乡村的发展也不尽相同。而今天从乡村博物馆的概念出发所谈论的乡村,可能更多的是基于农耕文明的历史发展,而如今依然在城市边缘或远离城市,反映的是农耕文明给予周边以及整个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乡村文明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明生态的一些具体的内容。显然,每一个乡村的现状不尽相同,乡村中的自然生态也是千差万别,各有其独特性的具体内容,比如像山岳、河流、地貌、树木以及生活方式、民族风情等等。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生态博物馆,实际上是与乡村博物馆联系在一起的。这之中最重要的是资源,自然、历史——存量与现状,都是建设乡村博物馆首先要考虑的。不能为建而建,也不能为有而有。扬中市陈履生博物馆群
2022年7月3日
其他

陈履生:谈儿童的审美阅读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陈履生:没有家学的艺术道路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陈履生:公众的关注、认知和引导最为重要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6月11日
其他

陈履生:静听松风——从松风画会谈起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陈履生:论“博物馆的力量”

献给2022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荷兰国家博物馆韩国国家博物馆巴西国家博物馆2018年9月2日遭遇火灾,使刚举行了建馆200周年的纪念活动得该馆以火来结束了它200年的历史,其中2000万件藏品则难以再生。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日本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博物馆的力量是巨大的。博物馆的力量显示了国家和城市的力量。博物馆是国家或城市的地标,是国家的文化名片,也是国家的形象窗口。因此,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中的博物馆的状况,足以显示国家和城市的力量。在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象征,是收藏由私有转向共享的历史性进步。与国家或城市有着紧密联系的博物馆,显现出了国家或城市与博物馆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博物馆就能了解到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能发现国家或城市的今日状况。所以,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世界上每一个国家,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在尽其所能建造属于自己的博物馆,而且是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由此,人们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力量今非昔比。荷兰海牙皇家博物馆摩纳哥海洋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华盛顿)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利兹工业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博物馆的力量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力量。博物馆中收藏和展示的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整理和搜集,也是一种历史的陈列和呈现,它见证了历史和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力量。而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国家或城市的历史,是用收藏的文物所串联起来的国家正史,是国家文化传承的担当。它在展现国家和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叙述了文化的深厚传统和绵延发展。这是一个历史积累和延续的过程,是文明累积的薪火相传。所以,在代表一个国家的国家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在代表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中也能看到这座城市的发展过程,更能看到与国家或城市关联的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文明发展脉络,以及国家在世界、城市在国家中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博物馆中所展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有着特定历史意蕴的“物”,而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美国纽约犹太博物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英国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英国伦敦泰特国家博物馆阿根廷国家博物馆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博物馆日本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菲律宾国家博物馆柬埔寨金边国家博物馆博物馆的力量累积了文化和艺术的力量。博物馆中收藏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反映不同历史期艺术发展的艺术杰作。这些文物和艺术品的累积是几代人、数百年、上千年的累积成果。通过它们可以看到与文物和艺术品收藏关联的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在累积文明成果方面的努力与作为。显然,这之中既有国家(昔日帝王)的重视和推动,也有收藏家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在如此多维的累积之中,一座博物馆中的丰富收藏就能够显现国家历史和文明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物化的成果。这里也联系着相关文物和考古的发掘,是文物考古成果的集合。这里也能反映收藏的世代传递,几乎每一件都有与身世相关的故事,也有许多难以解读的密码,显现了博物馆不同于其它的魅力。博物馆的收藏在多方面的努力中,表现出了持之以恒和一以贯之,从而成为博物馆在累积文明成果方面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法国巴黎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展厅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中国玉器展厅荷兰国家博物馆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中世纪博物馆瑞典沉船博物馆博物馆的力量展示了研究和展陈的力量。博物馆的收藏有不同的来源,而关联的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品类、材质、工艺等具体的内容,因此,对于藏品的整理和研究则是其专业工作的基础,也是其知识生产的基地。博物馆的力量通过研究和展陈所显现的馆藏文物和艺术品的意义,正是通过它们所联系的历史时期和艺术质素,显现出了不同凡响。博物馆通过藏品而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长期陈列和专题展览,表现出了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历史以及在文化发展上的特色,还表现出了与国家或城市相关的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具体状态。其特别的展览和特别的陈列所显现出的与馆藏相关的一些具体的内容,表现出的是与收藏相关的在整理和研究方面的数十年、上百年的努力,展现出的是一个长时期的积累过程。虽然它只是在博物馆内一定空间范围中的展出,却是长期研究成果的一种呈现。意大利米兰达芬奇科技博物馆日本箱根雕塑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阿根廷国家美术馆意大利米兰设计三年展博物馆中的儿童活动区扬中陈履生博物馆群教育中心博物馆的力量表现了教育和服务的力量。博物馆的藏品、展陈以及多方面的专业内容,都是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独特资源,这种资源优势所显现出来的博物馆的力量,又表现为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特别的优势。博物馆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院校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教育。博物馆的教育是基于博物馆的特殊性,是通过具体的文物收藏和展览所关联的一些具体的内容,其丰富性不局限于某一个时代、某一个品类或某一种材质等,它所呈现出的与教科书相联系的那些丰富的知识,有着见证知识的作用和意义。这一特别的力量还在于它能够生产知识,其知识生产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是与教育相关的一种特别的力量。博物馆的教育不分男女老幼,不受学历限制,没有门槛,是终身教育之所。博物馆的力量还表现出服务社会和公众的力量。它作为以公共服务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都表现出了博物馆的实际能力与专业精神。因此,在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中,人们能够看到与博物馆相关的一些具体的作为,这是在文物和艺术品收藏、展陈以及主体业务范围之外的一种特别的延伸。而做好服务工作是博物馆的天职。法国巴黎卢浮宫荷兰国家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修复展厅博物馆的力量连接了社会和公众的力量。博物馆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社会对于博物馆的支持以及公众对于博物馆的依赖,都显现出了博物馆独特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当然,由公众组成的社会正是在公众的依赖中显现出了社会的必须,所以,在一个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博物馆已经成为社会的刚需。有着特定社会基础的博物馆,其用于文化交流的意义也呈现出了博物馆的独特力量。其在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的交融和文明的发展,既代表国家,也代表城市,用文明的成果在交流互鉴中促进国际社会的融通和包容,也显现出了它不同寻常的特别的力量。而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说明博物馆因为有公众的支持才有存在的基础,所以,公众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有公众参与的博物馆就不仅仅是建筑和藏品,而是通过公众将建筑和藏品连接到社会和公众。显然,有了公众就有了博物馆连接社会的基础。可以想象的是,没有公众的博物馆,博物馆可能只是文物的库房;没有公众的博物馆,博物馆只是城市中的一处建筑。无疑,门可罗雀就失去了博物馆的力量。荷兰国家博物馆在展厅中修复伦勃朗的《夜巡》美国旧金山科学馆的前台引导韩国国家博物馆中供观众触摸的专区法国巴黎铸币博物馆展厅中的盲文说明牌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中供盲人抚摸的画廊美国洛杉矶盖蒂博物馆纪念品商店英国伦敦V&A博物馆中的观众休息区美国洛杉矶盖蒂博物馆户外餐厅博物馆的力量是由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等构成的具有超级吸力的磁场,它在综合性中显现出了在当代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力量表现为不同寻常的吸引力。因此,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与城市就显现出了一种特别的关系,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特别的力量。从三百多年的博物馆发展史来考察,从民国初年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到如今国家博物馆的110年的历史来论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博物馆的强大;只有城市的强盛,才有博物馆的发达;只有公众的依赖,才有博物馆的发展。在这样一种因果关系中,时至今日,人们所看到的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也有着博物馆自身的内在动力。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的力量”,就再一次提醒社会和公众关注博物馆,也提醒博物馆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更好的为社会、为公众服务,更好的明确这一国家或城市的地标,更好的打造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名片,更好的承受国家或城市形象窗口的担当。当博物馆的力量正日益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博物馆离公众已经越来越近,已然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不可或缺。2015年8月12日下午4:28,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上博物馆照片均为作者拍摄)扬中陈履生博物馆群为博物馆日举办的特别讲座The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13)劳动在新时代

【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劳动在画中(1)劳动在汉代劳动在画中(2)男耕女织劳动在画中(3)时代转型劳动在画中(4)劳动在延安和解放区劳动在画中(5)劳动在翻身的土地上劳动在画中(6)劳动在水利工地劳动在画中(7)修路架桥劳动在画中(8)大炼钢铁劳动在画中(9)劳动在山村劳动在画中(10)劳动在山区劳动在画中(11)拦水筑坝劳动在画中(12)劳动在丰收场上
2022年5月9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12)劳动在丰收场上

【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劳动在画中(1)劳动在汉代劳动在画中(2)男耕女织劳动在画中(3)时代转型劳动在画中(4)劳动在延安和解放区劳动在画中(5)劳动在翻身的土地上劳动在画中(6)劳动在水利工地劳动在画中(7)修路架桥劳动在画中(8)大炼钢铁劳动在画中(9)劳动在山村劳动在画中(11)拦水筑坝王盛烈
2022年5月8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11)拦水筑坝

【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劳动在画中(1)劳动在汉代劳动在画中(2)男耕女织劳动在画中(3)时代转型劳动在画中(4)劳动在延安和解放区劳动在画中(5)劳动在翻身的土地上劳动在画中(6)劳动在水利工地劳动在画中(7)修路架桥劳动在画中(8)大炼钢铁劳动在画中(9)劳动在山村劳动在画中(10)劳动在山区谢瑞阶
2022年5月7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10)劳动在山区

【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劳动在画中(1)劳动在汉代劳动在画中(2)男耕女织劳动在画中(3)时代转型劳动在画中(4)劳动在延安和解放区劳动在画中(5)劳动在翻身的土地上劳动在画中(6)劳动在水利工地劳动在画中(7)修路架桥劳动在画中(8)大炼钢铁劳动在画中(9)劳动在山村石鲁
2022年5月6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9)劳动在山村

【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劳动在画中(1)劳动在汉代劳动在画中(2)男耕女织劳动在画中(3)时代转型劳动在画中(4)劳动在延安和解放区劳动在画中(5)劳动在翻身的土地上劳动在画中(6)劳动在水利工地劳动在画中(7)修路架桥劳动在画中(8)大炼钢铁关山月
2022年5月5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8)大炼钢铁

【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劳动在画中(1)劳动在汉代劳动在画中(2)男耕女织劳动在画中(3)时代转型劳动在画中(4)劳动在延安和解放区劳动在画中(5)劳动在翻身的土地上劳动在画中(6)劳动在水利工地劳动在画中(7)修路架桥古元
2022年5月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7)修路架桥

【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劳动在画中(1)劳动在汉代劳动在画中(2)男耕女织劳动在画中(3)时代转型劳动在画中(4)劳动在延安和解放区劳动在画中(5)劳动在翻身的土地上劳动在画中(6)劳动在水利工地关山月
2022年5月3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6)劳动在水利工地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5月2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5)劳动在翻身的土地上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5月1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4)劳动在延安和解放区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4月30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3)时代转型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4月29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2)男耕女织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陈履生:劳动在画中(1)劳动在汉代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陈履生:天安门国旗杆入藏国博31周年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4月16日
其他

陈履生:当“书法”成人文素养的基础,“书写”的意义将超越专业

2022年4月11日《文汇报》前不久,书法学由原先隶属于美术学的二级学科提升至独立的一级学科,引发业内外关注。有待进一步提起重视的是,近年来,尽管书法学习正形成燎原之势——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进课堂开展得有声有色,很多院校开设了书法专业,甚至于如今“书法”学科具有了普遍性,但若要支撑起当代书法的发展,有不少不容回避的方面。其中反映出今天如何认识“书法”的一些偏差,留下思考的空间。如今的书法,说到底就是“写字”,让人看到“写”的技术,却难以看到什么“法”。看到的“法”,不是在“吼”(所谓“吼书”),就是在“射”(所谓“射书”),还有形形色色的表演,以及商业利益的忽悠。这其实与书法的“初心”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往往把书法看作精英艺术,毕竟在书法史上留名的也就那么几十人,从“二王”到“颜柳”,从“苏黄米蔡”到元明清诸名家。然而数千年来,写字的人则无数,这之中还包括无数刻甲骨、写竹简的无名氏。无数写字人的字迹,与他们的著作、与他们的历史、与他们的时代、与他们的社会影响联系在一起时,都会转化为“书法”。可是,这些古代社会中无数写字的人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科化的写字训练,所学也就是识字初期的“永字八法”而已。那完全是在书写应用基础上的修炼,是文化的涵养。王羲之《兰亭集序》而“书法”如今高度普及,从小到老都在写字,但人们更习惯将其称为“写书法”。这之中一部分人是学习,一部分人是爱好,另一部分人是休闲,还有一部分人是附庸风雅,更有一部分人是借此谋生、敛财,不一而足。其共同点都与古代书写的具体应用无关,既不用写信,也不用写文,能够用到“写”的可能就剩下签名了。中国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在一定范围之内发生、发展的,符合农业文明中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书法”作为中华文化走向成熟之境的一种文化载体,有着普遍应用的基础。“书写”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位识字读书有文化的人当他过了基础学习的孩童时代,那就是作文。此后“写”的水平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通过写字的专业训练而获得的,这是中国“书写”到“书法”发展的基本规律。书法如果失去与美术、历史和文学之间的关联,那么,它仅仅是一种实操层面上的技术传授,就有可能促成今天普遍的唐诗宋词的抄写手。而这样一种技术传授的狭隘性,必然影响到书法整体的内在品质。写字是文科类专业的基本素养,而非专门。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电脑、手机和语音识别等数字化工具替代手写,人们看到规范的美术字以及电脑字体一统天下,也看到牌匾艺术的丧失,这一切都说明书写已脱离基本实用功能,正走向小众化,从原来普遍的“书写”,变成少数的“书法”。在如此的现实中,教育固然是挽回“书法”(实际上是“书写”)颓势的一种努力,但如何使书写的整体水平获得提升,恐怕还需要做很多。眼下,各类书法展览中呈现出错别字比比皆是、古人诗词张冠李戴等问题很是突出。例如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开幕颁奖仪式上,现场撤销了一位金奖颁奖,原因是其抄袭了此前的一幅获奖作品。这说明所谓的“书法”在今天实际上成了少数以此谋生的书写者的生存方式。在数字化的时代,书法教育依然需要遵守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规律,呼唤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书写,以文化作为支撑。今天日益小众化的“书写”在教育中的发展,重要的是让审美教育作为普遍性的教育方式,以此提高人文素养,从而在不同的专业之外获得人文素养的基础。而当回到“书法”的原点上,让它成为人文素养的基础,“书写”的意义将超越专业自身。The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陈履生:危险的信号

今天我们应该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去学科学,用科学去占领那“无尽的前沿”,用诺贝尔精神来发展、壮大、强盛自己的国家。2022年3月26日《美术报》在2022年“考研国家线”发布之后,人们看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进入复试的分数线(学术学位类),“艺术学”以361分仅次于“文学”367分,位列第二,而同榜的“理学”290分,“工学”273分,“农学”252分,“医学”309分,看到这个“国家线”确实让人大跌眼镜,也大吃一惊。显然,与这个数字关联的内涵不同,并不代表报考“艺术学”的研究生水平有多么高。只能说明艺术院校或系科在扩大、扩招之后,艺术类考生的急剧增加;而在这急剧增加的人口中,人们看到浩浩荡荡的大军并不是挤在过去所说的“独木桥”上,而是走在一个宽阔的几乎是六车道、八车道的大桥上。无奈,因为现实中的考生实在是多,这座桥上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如此就是水涨船高,考的人多,分数线就会提升,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由基本的规律所决定的。一个国家有那么多的学文学、艺术的有志青年,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因为“科学救国”曾经是我们的口号,卡脖子是我们眼下的疼痛和无奈。我们的先贤在1915年创办的《科学》发刊词中就大声疾呼:“代兴于神州学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所托命者,其唯科学乎,其唯科学乎!”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还因科学的落后而被卡脖子。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到了21世纪的数字化时代,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有那么多学文艺的青年,有那么多的艺术院校和系科,而这些学文艺的青年在毕业之后是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他们能为国家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都是能够看到的当下文艺创作和艺术设计以及公共艺术的整体水平。而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过去的历史会告诉我们。我们曾经有一个历史的机遇,因为抗战时期在缅甸战场上帮助英国人脱困,后来,英国政府为了感谢当时的民国政府,愿意归还被掠夺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或赠与一艘潜水艇,以此二选一作为答谢。鉴于当时的抗战形势,民国政府选择了潜水艇而放弃了《女史箴图》。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潜水艇,那时候我们的科技还很落后。而落后意味着什么?面对这样一个教训,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国家的强盛是依附于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今天在数字化的时代,没有高科技来支撑国家的前沿,那么,我们很难在这个社会上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因此,《科学:无尽的前沿》(范内瓦·布什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陈履生:新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的衍变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十二部分“结语”(总二十一)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下)画中的女知青(上)画中的女知青(下)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上)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下)画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上)画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下)民国时期美人广告陈行《毛泽建同志在衡北游击师》,1977年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下)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十一部分“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下,总二十)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下)画中的女知青(上)画中的女知青(下)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上)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下)画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上)周昌谷《两个羊羔》,1954年在较早表现西藏题材以及西藏女性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周昌谷的《两个羊羔》,它于1955年获得了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对这一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产生了引领作用。1954年,周昌谷在结束敦煌之行后,深入藏区体验生活,由此创作了该画。画面中那位天真的藏族少女,趴在围栏上,嘴里含着小草,非常专注地看着眼前的两只初生的羊羔。这是一个普通而具有生活化的场景,而且在细节表现上的精心显现了造型和表现上的独到——女孩藏袍下搓在一起的双足,以及一白一黑两只羊羔之间的亲昵动态,虽然着墨不多,却以少胜多的表现出了新中国藏区的美好生活。1955年,周昌谷还创作了《在草地上》,表现了甘南藏区山坡草地上的藏族妈妈与她的孩子们。这也是藏区的平常所见,但在平常中显现出的不平常的那种田园诗意般的意境,还有那与自然关切的幸福与美感,都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主流政治主题创作之外的另类,是时代中的小夜曲。此后,周昌谷的绘画关联到许多其它少数民族的女性,并扩大到汉族地区,显现出了在表现女性方面的专长和社会影响。周昌谷《在草地上》,1955年詹建俊《高原的歌》1979年孙景波《阿佤妈妈》,1980年马常利《草原上》,1981年靳尚谊《塔吉克新娘》,1984年妥木斯《剁草的妇女》,1984年韦尔申《吉祥蒙古》,1988年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少数民族女性也在其它主流创作中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所以,也有很多表现各行各业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劳动的作品,如朱乃正的《金色的季节》,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直到80年代出现了孙景波的《阿佤妈妈》(油画,1980年),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油画,1984年),妥木斯的《垛草的妇女》(油画,1984年),韦尔申的《吉祥蒙古》(油画,1988年),都让人们看到了少数民族女性之美在不同时期绘画创作中的表现。196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到云南工作的孙景波,从而熟悉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1972年创作了油画《阿细新歌》,表现了在劳动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一边插秧一边对歌。画面中云南高原的强烈阳光与流淌的歌声,以及民族风情与劳动之美混合在一起。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改变了孙景波的命运,当《阿瓦妈妈》出现之后,利用母爱而表现出的艺术语言上的变革,让人民进一步看到了题材在推动80年代艺术转型的意义。郑小娟《赶歌图》,1981年郑小娟《芦苇地里》,1995年郑小娟《晒辣椒》,2005年女画家郑小娟立足于湖南苗族女性的表现,其以工笔画的形式于1982年创作的代表作《山雀》,而历年来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相继创作了《赶歌图》(1981年)、《新装》(1984年)、《土地》(1986年)、《拦路歌》(1988年)、《月下盘歌》(1998年)、《草地上的舞蹈》(1987年)、《晒辣椒》(2005年)等。她说:“我特别赞赏苗家的苦乐观,不管生活道路如何不平,他们总是离不开歌声。我喜欢看赶场,尤其是三月三对歌。这时的歌特别有一种淳厚朴实的风味,歌的意境充满了人间的爱恋之情。对歌往往是风雨无阻,通宵达旦。我便在绘画中找寻着用音乐的节奏感来表现我的感受。”当韦尔申的《吉祥蒙古》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又进一步扩展了少数民族题材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影响。而此前袁运生在1979年的机场壁画《欢乐的泼水节》的创作中,所表现的傣族妇女欢快的生活和独特的美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继之,陈丹青于1979至1980年间创作的《西藏组画》(共7幅),再一次把人们视线拉到了西藏题材之上,这是继董希文之后的又一个历史性的高峰,组画中的藏族妇女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审美记忆之中。其中的《母与子》是在表现女性方面的代表。陈丹青《母与子》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上)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十一部分“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上,总十九)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下)画中的女知青(上)画中的女知青(下)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上)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下)叶浅予《民族大团结》,1953年叶浅予《中华各民族大团结》,1952年1952年,在新年画创作运动中,一改过去画风而投入到新年画创作中的叶浅予,创作了新年画《中华各民族大团结》(129.2×196.5cm)。该画获得了文化部1951年至1952年度优秀年画评奖的三等奖。这是按照当时年画印制比例的幅面而创作的,所以,出版后广获好评,并称为建国10周年新年画优秀作品之一,收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年画选编》之中。1953年,叶浅予又以工笔重彩新式创作了中国画《民族大团结》,这是此前一稿的变体和发展。新的创作扩展了幅面的宽度,更像中国画;而画面中的人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主要人物中增加了当时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该画高1.41米,长2.46米,在当时算是比较大的画,共有41个人物形象。其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所代表的新中国领导人,又有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彝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代表。与前一个版本不同的是,除了人物的增加之外,在主体人物敬酒的同时,又增加了载歌载舞和斟酒等内容,使画面更加丰富而有变化。这是新中国以来首次表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绘画创作。画面气氛热烈、喜庆,还表现了领袖与少数民族代表之间的关系。后来,张仃评价说:“叶浅予这幅画,在当时,对于国画的推陈出新,有它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作者在创作上的一个里程碑;除了题材巨大,人物众多,在风格上,与传统绘画也一脉相承。从构图、设色、勾线、空白背景等等。技法上作品以单线勾勒和色彩平铺为主,线条工谨,色调鲜艳沉稳,带有传统年画的感觉。”叶浅予曾说:“我从漫画转向国画,宿愿已久。抗日战争推动了我,苗区之行是个机会。”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这一主题创作叶浅予的绘画创作进入到了新中国的轨道之中。叶浅予在表现少数民族方面的兴趣和成就始于1940年的“苗区之行”。这一年他游历了贵州、四川、新疆等民族地区,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其中像《苗家姑娘》等表现少数民族妇女的作品,直接引导了新中国表现民族妇女题材创作的勃兴。他说:“1942年我在抗日大后方贵州访问苗乡时,领悟到中国人物画表现现实人物的必要性,开始运用中国画工具和方法画苗乡的生活。”显然,叶浅予由此开始的在艺术创作方法上的变化,造就了他在新中国民族女性题材表现方面的成就。叶浅予1961年表现了民族妇女绣天安门的《绣》,以及《夏河之舞》,1964年的《维吾尔族少女》,1977年的《快乐的罗索》,1985年的《大凉山之舞》,如此等等,在舞蹈的范围内表现出了各少数民族的女性之美。黄胄,《洪荒风雪》,1955年与叶浅予以表现少数民族舞蹈为主体的女性形象不同的是,黄胄以表现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的生活而获得广泛的赞誉。黄胄自1957年以《洪荒风雪》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章而一鸣惊人之后,画中的那位维吾尔女地质勘探员的形象逐渐被放大,由此,黄胄表现的对象广及新疆少数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早在1951年他就创作了《苹果花开的时候》,表现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其中红衣女主角的舞蹈动态显示了民族和地域的特点。这是他在兰州解放之后担任《西北战士读物》社的记者和编辑时,经常随军到基层去采访,因此,获得了军民共同建设新家园的很多第一手资料,包括形象素材。所以,几年后就创作了《洪荒风雪》。而1976年的《风雪迎春》中的女医生冒风雪巡诊,正是在1954年的《出诊图》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以表现女医生而且是多次表现的一个特别的题材。同时,他还将女医生扩大到其他少数民族之中,如1961年写于金沙江边的那幅表现军爱民、民拥军的主题创作。画面中的女军医帮藏族老大娘背柴,而藏族老大娘则帮女军医背药箱,其中的亲情和热情是那个时代中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另一种表现方式。1979年,黄胄创作了《塔吉克女教师》,表现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而女教师的甜美形象为黄胄的新疆系列作品增添了独特的美感。黄胄在数十年的不断努力中,以表现新疆少数民族妇女题材的多方面创作成为他艺术成就的重要代表。而在一些大型作品中,妇女往往都有突出的表现,如1959年的《丰乐图》中那位夺人眼球的舞者,呈现了丰收的喜乐,同时塑造了生动的维族女性形象,表现出了黄胄超常的造型和表现能力。黄胄《丰乐图》,1959年黄胄《丰乐图》,1962年黄胄《女民兵》,1974年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下)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十部分“新中国新女性形象”(上,总十八)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下)画中的女知青(上)画中的女知青(下)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上)阿鸽《彝族喜迎新社员》,1975年徐匡《草地诗篇》,1975年阿鸽的《彝族喜迎新社员》(版画,1975年)表现的是一批从部队专业到凉山安家落户的复员军人,她们刚到村头,就遇到了赶来迎接她们的老阿妈和乡亲,老阿妈用双手抚摸着眼前的女兵激动,既有欢迎,又有夸赞。老阿妈的身后有女彝族青年帮忙拿行李;而另一侧是彝族女孩为另一战士指引远方的风景。画面气氛热烈而动人。徐匡的《草地诗篇》(版画,1975年)所表现的同样是那个时代中的内容。那是表现草原上的时代风情,蓝天白云下的草地生机盎然,英姿飒爽的女民兵伏在马背上写诗,而白马正俯首吃草。远处的左侧是骑马赶马来的女民兵,右侧矗立高压电杆,寓意今日的草原建设已有现代化的景象。而年轻人在此则是大有作为。王霞《海岛姑娘》,1961年汪国风《三月》,1963年杨之光《矿山新兵》,1972年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上)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十部分“新中国新女性形象”(上,总十七)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下)画中的女知青(上)画中的女知青(下)邓澍《保卫和平》,1950年延安美术中的解放区妇女形象,已经为新中国的表现确立了基本的规范,而审美的视角也大致确立在不同于过去的精神面貌之上。利用女性形象反映变化、表现不同,是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基于传统的新创造,因此,当社会中出现新事物、新风尚,通过女性形象的表现,以实现新中国改造旧艺术、创造新绘画的目的。邓澍在1950年创作的新年画《保卫和平》中,将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安排在主要位置上,她在长长的“保卫世界和平签名”纸上签名,担当了当时社会重大主题表现的重任。无疑,她能写出自己名字说明已经经过扫盲。新的妇女形象通过不同的题材而涌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术创作之中。古一舟《劳动换来光荣》,1950年古一舟的《劳动换来光荣》(1950年)表现了夫妻劳动模范,却将妻子因为参加劳动而获得“劳动模范”的荣誉安排在主要位置之上。她的周围围绕着的都是抱孩子、纳鞋底等家庭妇女;而模范的意义在于鼓励那些家庭妇女能够走出家庭,参与到建设新中国的劳动之中,从而以劳动换来在新时代的光荣。早在延安的版画中就有“豆选”的题材,表现了解放区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变化。到了新中国,在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新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基础。195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施行。这是6亿多新中国公民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的选举权开始;下半年,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普选展开。当许多平生第一次拿到“选民证”的农民,切身感受到了自己在新政权中的存在,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所以,刚辗转从海外回来的杨之光看到了新中国的时代巨变,并为“站起来”而感动,他在回忆中说:“我永远也忘不掉那天全校集体到省府大礼堂投票时的动人情景。当我走近票箱时,心情万分激动,那是多么神圣的一票。尤其使我感动的是,有些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婆婆也怀着庄严而又喜悦的心情,把选票投入了票箱。他们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在他们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多少朝代,遭遇过多少不幸和苦难。”因此,他抓住了这一影响到人民政治生活的重大题材,于1954年创作了《一辈子第一回》。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1954年1953年,杨之光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南美专彩墨画(中国画)系。学习时期的杨之光受到恩师徐悲鸿的影响,致力于中西融合的学习和研究,并获得了坚实的造型基础。《一辈子第一回》用中国传统写意的笔法,以中西融合的表现,刻画了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村老大娘的形象。经过扫盲的她满怀喜悦地打开了精心包裹的“选民证”,不仅是第一次看到了“选民证”,而且第一次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而这里的“一辈子第一回”蕴含了多种意义。整个画面没有复杂的画面结构和叙事关系,也没有与之关联的背景或其他物件,仅仅通过人物的神态而表现出了“一辈子第一回”的喜悦。这之中笔墨精简,其明暗法的表现将“徐蒋体系”向前做了新的延伸,更加明确地表现出了明暗关系,并与传统人物画的格局拉开了距离。杨之光的画使传统中国画的改造出现了与时代相应变化的端倪,是诠释“新国画”之“新”的一个标本。尽管当时有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传统国画家们对这件作品有不同的认知,然而,新的题材与新的画法的结合,正是时代所要求的发展方向。新中国绘画创作中的新的妇女形象是与时代中的新的题材内容相关联的。50年代初相继出现了表现时政的抗美援朝、爱国公约、镇压反革命、中苏友好、民族自治等;表现农村的劳动互助和生产合作、先进工作经验和先进耕植方法、新农具、女性开拖拉机或抽水机、治淮、保护森林、水利、畜牧等;表现工业的建设场景、大炼钢铁、工人生产竞赛等;表现生活的幸福美满、集体食堂、托儿所、敬老院、卫生运动、婚姻自主、学习文化、少先队夏令营等;表现新风类的城乡物资交流、佃户到县长、知识分子下乡、拥军优属、民兵等。在如此众多的新题材中,都有女性的存在。而这些新题材都是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运动相关的,社会中出现的新风尚往往成为画家关注的新内容。比如王信1956年创作的新年画《未婚妻来到婆家》,就是新时代的新风尚。往日未婚不能到婆家,而今天的婆家因为儿子参军而成为光荣之家,因此,未婚妻打破世俗偏见而大大方方的来到婆家。画家精心构思了一个特别的场景和瞬间:婆婆猝不及防的出门相迎,未婚妻立于画面中间,身后是赶来为围观的邻居。这是一反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新风尚,“它更深的意义,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为了支援前线或巩固国防,人民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的团结互助精神。它体现了青年一代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美德,因此这一题材的内在含义是丰富的、并不平庸的,而且境界也饶富趣味的。”石鲁《幸福婚姻》,1952年彦涵的《新娘子讲话》,1951年1950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5月1日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不仅维护了女性的权益,也极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对于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是当时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相关的创作也都表现出了响应的积极态度。石鲁1952年的新年画《幸福婚姻》是这一时期这类题材中的代表。其它还有彦涵的《新娘子讲话》(1951年),闻立鹏、米瑛的《新式结婚》(1951年)等。1953年3月23日,北京市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市人民美术工作室、中央美院联合举办了“婚姻法美术展览会”,展出年画、宣传画28种。由此可以看出,新中国推动新题材美术创作的动力,处理顶层设计之外,还有具体的各级执行部门,尤其是用组织展览的方式,使得反映新时代的作品层出不穷。而新中国绘画上的妇女形象虽然是时代之“新”,可是,来自于基层对美人画欣赏的传统,人们还是希望像年画这样的传统画种能在审美上符合大众的需求。比如拖拉机手有男有女,可是,绘画中的拖拉机手基本上以女性为主,这之中除了题材本身的意义之外,就是审美上的传统因素。换句话说,在传统审美观的影响下,像女拖拉机手这样的新内容则是利用了传统的审美心理。而在众多的画面中,即使女性不是主体中的唯一,那么,在群体中也是不可或缺。如古一舟在1950年文化部举办的新年画创作奖评比中获甲等奖的《劳动换来光荣》(1950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古一舟《劳动换来光荣》(局部),1950年蔡若虹在《年画创作应发扬民间年画的优良传统》中指出,群众对年画的要求:不吉利的不要;看不懂的不要;色彩不鲜明的不要。群众喜爱年画中的人民领袖和英雄模范的故事;喜爱祖国壮丽山河和国家建设的风景;喜爱胖娃娃;喜爱美人和有关爱情的故事;喜爱有关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之类的图解。显然,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题材表现出了改造旧艺术中美人画、娃娃戏的成果。其中的劳动形象中的美的表现,一改过去的感觉。1957年,王文彬与中央美院的同学一起去了沂蒙山区,看到一群劳动中的妇女边唱民歌边打夯,受到热情洋溢的打动,他当即画了《夯歌》的草图。回校之后,又受到董希文教授的鼓励,并嘱他画成一幅大画。王文彬在1960年进入罗工柳画室后,结合毕业创作终于完成了《夯歌》。该画的主体是几5位青年女子在水库工地上用一块夯石打夯平整地面,她们齐心协力,飒爽英姿,劳动的喜悦都表现在她们的脸上。画家采用了仰视的角度,更加强化主题人物的动感,而她们双手拉住连接在夯石上的绳子,身体后仰,表现出了娴熟的协调关系,正是打夯这一工作的特别之处。在那个时代,工地上的打夯极其平常,然而,将这平常表现为不平常,透过浓烈的日光,尤其是那逆光的感觉,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画面中那位举夯的铁姑娘,身体健硕,所表现出来的新中国的劳动妇女的美,再也不是过去仕女画中的纤弱与委婉。王文彬《夯歌》,1962年朱乃正《金色的季节》,1963年与劳动关联的另一代表作是朱乃正1963年创作的《金色的季节》,是劳动和丰收的颂歌。朱乃正(1935-2013),浙江海盐人。1953年考人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吴作人、王式廓、艾中信;1958年毕业后分配至青海省文联工作。在青海工作期间,他深深为藏民的生活和藏区的发展所感动,并沿着老师辈所提出的“油画民族化”的道路继续探索。朱乃正在高原上获得了那种不同于内地的粗犷、质朴、豪放的感觉,因此,以日常的扬青稞这一劳动来表现这一时期流行的丰收题材。在画面构图上,他把地平线压得不能再低,使主体人物顶天立地。两位藏族妇女一正一背,其扬青稞的动作生动自然,微妙的身体曲线与厚实的藏袍之间的对比,人物的塑造则是在大的关系表现出了“以形写神”的美学趣味。如此诗一般的表现将平常的劳动妇女与西藏和平解放所带来的翻身农奴的变化,深刻揭示出了图像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因此,当该画参加了1964年2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公社风光’美术展览”,让人们眼前一亮。然而,因其“远谪高原之时”,处“困厄之境”,主流的认识中并没有看到该画的艺术价值和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长远影响。后来,朱乃正在回忆中说:“我画《金色的季节》(1962-1963年,木板油彩)时26岁,当时也懵懵懂懂,以后才慢慢明确起来,我要画的是一种永恒的东西。”显然,那个时代的画家不同寻常之处是在一定的限制中,通过女性、劳动而获得了那种永恒的美。潘世勋《我们走在大路上》,1964年与之关联的是,潘世勋《我们走在大路上》(油画,1964年),表现了建设工地上的藏族妇女的集体形象,那种意气奋发的激昂,如同名歌曲那样,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赵友萍的《代表会上的女委员》(油画,1962年)同样是表现翻身农奴的后代,他们不仅是翻身,而且能够做主,这是新社会给藏族新一代带来的新生活。赵友萍《代表会上的女委员》,1962年赵鸿恩《供销社的新货》,1964年周昭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64年(未完待读,敬请关注)The
2022年3月13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女知青(下)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九部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下,总十六)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下)画中的女知青(上)沈阳市宣传画学习班《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77年施绍辰《花开三春回山来》,1976年徐德元《志在农村》,1976年从不同方面去表现女知青的劳动和生活,从1972年全国美展以来就相继出现了很多作品。如施绍辰《花开三春回山来》(年画,1976年),关鉴《革命代代如潮涌》(年画,1976年),徐德元《志在农村》(年画,1976年)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一个时期内针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非常流行的口号,很多绘画作品都是以它为标题。1976年,黄胄创作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以特有的语言方式表现了女知青到新疆,受到维吾尔族群众热烈欢迎的场景;他们骑在骆驼上弹琴、歌舞,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这是黄胄继1955年表现女地质队员之后的历史发展,也是他在擅长表现所熟悉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题材上的发挥。黄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1976年1978年12月10日召开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会议提出:还要坚持上山下乡,是为了条件成熟时不再上山下乡;要逐步缩小范围、有条件安置的城市不再动员下乡;尚需动员下乡的不再插队,要因地制宜举办知青场、队,国家给以优惠政策;已在农村插队的知青,要逐步给予解决,其中老知青要限期解决;城镇要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行业,扩大就业门路。到1981年底,国务院知识青年办公室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仿照办理。至此,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据统计,1968年到1973年6月,全国就有800多万城镇知识青年到了农村,但是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知青工作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很多知青在生活上长期不能自给,在口粮、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困难。知青在农村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成了一代人的人生悲剧。因此,从1978年之后的知青题材绘画创作就转向了对于这一历史的反思,其中获第五届全国美展的二等奖的《春》(王亥,1979年)所显现的女知青面对春天的迷茫,已经不是过去的那种昂首挺胸,也不是过去的那种意气奋发。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所带来的正是这种历史的反思。画面中的女知青站在自己的“家”门口,手中拿着一把梳子;有2只春燕翻飞,屋檐下挂了一顶草帽,上面隐约可见写着“广阔天地”。与简陋相应的是地上那搪瓷缸中的仙人掌,而眼前的春雨滴滴答答,这好像就是古时候的那种“凄凄惨惨戚戚”。画面中的灰色调也不是过去的阳光明媚的“红光亮”;而女知青的着装也不是过去那种具有时代标识的军绿,而是有着城里人感觉的淡紫。尽管她挽着裤腿,甚至连塑料凉鞋的鞋袢也没扣上,显现出那种毫无修饰的青春生活。王亥《春》,1979年王川《再见吧,小路》,1980年这是一个历史的翻转。1980年,大二学生王川又创作了《再见吧!小路》(1980年),并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获三等奖。画面中的女知青在返程的小路上,以金色的阳光为背景,手捧军用水壶,好像是最后的回眸。不管所表现的日出还是日落,都已经没有了当年八九点钟的太阳所激发的踌躇满志。显然,这里没有不舍,而是不忍回首过去。放眼望去,这个时代中的还有杨谦《山乡》(1979年)中的女知青已经背着孩子,赤着脚在提水。那她能不能与过去再见?又是如何与过去再见?再见以后又是怎样?都是历史留给人们的思考。这一时期的绘画创作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以深刻的主题,鲜明的形象,戳痛了社会的神经,担当了反思历史的重任。杨谦《山乡》,1979年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1981年作为“伤痕美术”的重要组成,知青题材的美术创作在经历了新中国以来的那种时代的歌颂而转向揭示,不仅关系到知青一代,更关系到一代知青画家,他们在生活的磨练中成长,他们艺术创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可以说从1972年全国美展开始,这一群体就已经显山露水,成为一个时期内中国美术创作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很多画家在回城之后很快进入到各地的美术院校重新学习。他们在9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中坚,其原因的一方面就是有着在农村的生活和意志的磨炼。何多苓1981年创作的《春风已经苏醒》所画是其大凉山的知青生活,画面中的农村女孩虽然不是知青,可是她已经融入到像何多苓这样的知青生命之中,并影响到他们的绘画创作。知青题材的绘画创作在80年代的持续发展中。何多苓《青春》,1984年陈宜明《我们这一代》,1984年陈宜明《青春记忆》,2009年1984年,陈宜明参加中央美院第一届油画研修班时的毕业创作《我们这一代》,就是画自己,画知青一代所呈现的是东北知青农场寒冷的冬季,大家聚在一起的众生相,感觉到空气的凝集。突出位置上的一群女知青在高光下的木讷的表情,依然是在寒冷之中等待春天。这种暗褐色调的青春有着时代苦涩的情怀,像褪了色的历史照片。2007年至2009年,陈宜明又创作的《青春记忆》,依然是那种挥之不去。而曾经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张垦2008年创作的《回家》(油画),所表现的和陈丹青的《女知青上山》,构成了整个知青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两端。张垦《回家》,2008年陈丹青《女知青上山》2008年5月15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青春叙事·中国知青画家油画邀请展”,展出了当年知青画家中的40多位画家近200件作品,陈丹青、许江、何多苓、李向阳、沈嘉蔚、李
2022年3月12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女知青(上)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九部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上,总十五)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葛维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55年阎云峰、房周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58年1955年,毛泽东主席对河南郏县大李庄乡《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作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由此,那个时代中的知识青年开始上山下乡,成为社会中的一道风景。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上山下乡运动一个纲领性文件。1965年中央办公厅为此发布了通知。从此,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从1962年秋到1966年夏,4年共有去农村的知青129万,“它适应了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要求,减少了城镇人口,支援了农业生产和边疆建设”。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此后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展开。据统计,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较早表现知识青年的作品是葛维墨1955年创作的油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他在中央美院研究生期间创作的。这一年他毕业留校任教,同年入马克西莫夫绘画研究班。该画表现了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大垦荒运动的号召,离开城市走向荒漠。他们迎着朝阳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而这一对人群在画面的感觉能够让人联想到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该画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展现,曾经有着广泛的影响,并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显然,知青作为一个群体,知青运动作为一段历史,他们的事迹和身影留存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成为见证历史的形象画面。而知青画家同样作为一段历史的存在,他们的经历和创作,也为新中国美术史增添了特殊的篇章。温葆《四个姑娘》,1962年宋贤珍《她们在成长》,1964年李震坚《凤凰山下十姑娘》,1964年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表现知青的绘画创作一直持续不断。1962年,女画家温葆创作的油画《四个姑娘》,表现了4位青春、阳光、时尚的农村姑娘,其时尚是作为新一代农民的知识,表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意义。她们之中不管是拿着扁担、草帽,还是带着像普通农民那样的头巾,都显现出了阳光下的劳动热情。其背景正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国家政策导引,鼓励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学生志愿去山区、农村、边疆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因此,该画表现出的时代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女画家宋贤珍以6个姑娘构成的《她们在成长》(油画,1964年),与《四个姑娘》一样,也是表现在农村中成长的女知识青年,她们在劳动之余的学习中所流露出来的各种神态,正是作者所要传达的那种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时代精神。而李震坚入选全国美展的《凤凰山下十姑娘》(中国画,1964),表现的是浙江海盐县澉浦公社凤凰山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劳动,进行科学实验,种出丰产棉而成为一先进集体。画中的10位姑娘多数扛着锄头、铁锨,其中一位背着杀虫的喷雾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青春和富有朝气。《广阔天地新苗壮》(广州市委宣传部美术组,张绍成执笔,1973年)《广阔天地新苗壮》(广州市委宣传部美术组,张绍成执笔,1973年)是一幅在当时影响甚广的宣传画,画面所表现的青年朝气蓬勃,尤其是最前面挑担的女知青昂首挺胸,都代表了那个时代鼓动学生上山下乡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70年代关于这一题材的绘画创作一方面是表现现实中的知青,另一方面是鼓励更多的城市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那些知识青年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从事着不同的劳动,因此,反映到当时的绘画创作中就能够看到天南地北。何绍教的《学耕》(油画,1972年)表现女知青在当地女社员的辅导下赶牛耕地的画面。这是江南的水牛和水田,有青山为背景,有“半边天”的时代意义,是“大有作为”的写照。可是,却与主流中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不同,这里看不到“出路”,却入选了1972年的全国美展,这可能与作者是浙江省建德县一个贫瘠乡村的插队知青的身份有关。而此画曾被当作知青美术的典范,也直接影响了画家后来的发展。恢复高考之后,他经过专业的学习,在长期的美术创作中一直以表现江南女性为主。何绍教《学耕》,1972年何绍教《学耕》,1972年周思聪《长白青松》,1973年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女画家周思聪(1939-1996),1973年创作了中国画《长白青松》,表现了2位来自边疆建设兵团的女战士,她们怀抱着青松苗回到母校看望当年的老师。这是这一时期表现知青题材中的非常特殊的一件作品,因为画面离开了荒漠、农田、土地,回到了当年的学校,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表现出来的尊师情感,实属不易。其核心是在教育之下培养出了能够建设边疆的知识青年。周思聪以善于面对常规题材而剑出偏锋,一鸣惊人。古月《田间抽水站》,1974年周树桥《春风杨柳》,1974年1974年,周树桥的油画《春风杨柳》,唐小禾的油画《收获》,都是以70年代初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为背景。在众多表现知识青年的作品中,表现女知青的作品以《春风杨柳》最为著名,也最具时代特色。《春风杨柳》表现了知识青年刚到农村,受到贫下中农热情欢迎的场面。她们胸前戴着从城里出发时戴上的大红花,她们排排坐,以满脸的笑容接受乡亲们端来的茶水,正等待欢迎大会的开始。她们的身旁是将要落户到这里所带的行李,而主席台上有将要赠送给她们的图书,而旁边的椅子上有送给她们的草帽。这些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性格的知青,所表现出来的对眼前广阔天地的惊奇。对她们来说,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却憧憬着接受再教育的未来。作者将画面处理成逆光的效果,画面透亮也有着对于美好前程的寓意。该画入选了1974年庆祝建国25周年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7年,又参加了“纪念《讲话》发表3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2006年,入选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广廷渤的《我为祖国放骏马》(油画,1974年),表现了与当地牧民一起在草原上放马的女知青,她们身穿军装,肩背钢枪,表现出了边疆特色。而李秀的《毕业归来》(套色木刻,1976年)则表现了那个时代中的大学生学成回到家乡的喜悦,当列车到站打开车门后,她看到久违的家乡新貌所露出的笑容,正表现出了时代主题中的特别的内涵。广廷渤《我为祖国放骏马》,1974年张迪平殷恩光《来到第二个故乡》,1974年李秀《毕业归来》,1976年(未完待读,敬请关注)The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下)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八部分“又是一个丰收年”(下,总十四)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盛此君《稻香千里飘,人人逞英豪》,1961年吴性清《选好种夺丰收》,1959年“稻香千里飘,人人逞英豪”,盛此君(女)在这一题目的宣传画(1961年)的表现中,劳动中的女性英豪形象代表了这个时代中的美学和价值观。而吴性清的宣传画《选好种夺丰收》(1959年),王伟戍的宣传画《奋发图强争取农业大丰收》(1964年),是这个时代中经常见到的宣传内容,因此,有关绘画功用的意义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当时的实际。黄妙发《丰收图》,1961年金梅生《菜绿瓜肥产量多》,1955年来楚生《收菜籽》,1958年除了农业丰收之外,关联的农林牧副渔的全面丰产丰收,同样是这一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黄妙发的年画《丰收图》(1961年),以5为女性来代表农林牧副渔的不同方面,从而反映全面丰收,而这是传统年画表现吉祥、喜庆的惯用方法。有关农林牧副渔具体的画面则涉及到更多的关于林业、牧业、副业以及所包含的渔业、棉业、果业等内容。金梅生的《菜绿瓜肥产量多》(年画,1955年),盛此君的《早出海,晚收网,争取渔产丰收》(宣传画,1955年),来楚生的《收菜籽》(中国画,1958年),田零的《剥玉米》(中国画,50年代),俞云阶的油画《剥玉米》,古元的《菜园丰收》(版画,50年代),都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古元《菜园丰收》,20世纪50年代田零《剥玉米》,20世纪50年代俞云阶《剥玉米》,1963年袁杰英《丰收时节》,1959年而袁杰英(女)的《丰收时节》(中国画,1959年),画面具有鲜明的傣家风情。傣族妇女收获了满满的一船香蕉,撑着船,唱着歌,行驶在水面上,表现出了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花果种植方面的情况。张碧梧的《满山花果喜丰收》(年画,1961年),则是表现花果副业的丰收。作者用年画的表现方式,并置了苹果、桃、桔、葡萄、石榴,还有多种花卉。画面中的女青年双手拿红色的双喜剪纸,一派丰收的喜气洋洋。王澍华的《又是一个丰收年》(中国画,1972年),画面中一群傣族妇女在丰收之年聚拢在一起,弹棉花、纺纱,所展现的傣族风情成为该画在表现棉花丰收之外的另一方面的内容。王澍华《又是一个丰收年》,1972年康平《为了丰收》,1955年显然,在表现丰收方面的不同构思,是打破同一题材相似性的必须。因此,这一时期除了直接表现丰收的场景之外,还有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丰收的立意,也有用特别的构思来间接表现丰收。江苏画家康平的《为了丰收》(中国画,1955年),表现了苏北农村中的一位妇女在收获之前,用芦苇编织屯粮的“芦菲”。她手脚并用的专注实际上暗示着“赶”在收获之前。广东画家罗映球的《迎丰收》(版画,1958年),也有着不同于直接表现的特别的效果。画面中的3位竹编女工正在编制用于承载丰收的箩筐和晒扁等,而周围堆放的众多的成品则蕴含了丰收之年的特别之需。罗映球《迎丰收》,1958年进入70年代,关于表现丰收的时代色彩更浓,而相当一部分作品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政治动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顾盼、潘鸿海的油画《又是一个丰收年》(1972)。该画虽然还是在打谷场上,可是,作品聚焦在生产队女社员的形象塑造上,并用多种方式着力表现丰收的喜悦,而色调更为浓重。女社员略微弯腰正在给磅秤上的满满一麻袋稻谷称重,她那加秤砣的动作所寓意的丰收就是重量的增加。她的身后还有很多装满稻谷的麻袋,以及远处的谷堆,还有运输的拖拉机以及劳动的人群。所谓的“丰收”表现在打谷场上的繁忙的劳动景象就是这样,而艺术的加工则在时代的装饰中表现出了它特别的意义。相同的题目还有王澍华的中国画《又是一个丰收年》(1972年)。进入70年代,相同题目的作品较多,表现出了潮流倾向,除了“又是一个丰收年”,还有“农业根本出路在机械化”“妇女能顶半边天”等。顾盼、潘鸿海《又是一个丰收年》,1972年庞涛、冯真、李洪仁《丰收季节学唱样板戏》,1973年对于“丰收”的表现,以及利用丰收对女性的赞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由中央美院教师庞涛(女)、冯真(女)、李洪仁合作的《丰收季节学唱样板戏》(油画,1973年),
2022年3月10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女性在丰收年(上)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八部分“又是一个丰收年”(上,总十三)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画中的女拖拉机手佚名《丰收》,20世纪40年代古元《八路军秋收》20世纪40年代显然,劳动是为了丰收的期盼,劳动的最终结果则是如愿的丰收。而新中国美术创作中表现丰收就是对新社会的歌颂,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因此,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丰收”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日新又新。对于这一来源于延安美术传统的题材,早在1939
2022年3月9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女拖拉机手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七部分“画中的女拖拉机手”(总十二)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画中的婆媳丁鱼《女拖拉机手》,1950年《人民画报》
2022年3月8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婆媳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五部分“教妈妈识字”之二。(总十一)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画中的“半边天”(3)画中的妈妈识字汤文选《婆媳上冬学》,1954年不管是《考考妈妈》,还是《教妈妈识字》,都可以连接到1944年张晓非(女)的木版套色年画《识一千字》,这是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开展的扫盲运动的见证。因此,画面中的两位教妈妈识字的孩子,就是在“提高文化”“不当文盲”的使命中显现了妈妈的努力,而妈妈的一只手上还拿着鞋样,表明了旧社会家庭妇女的基本特征。在以“扫盲”为题材的美术创作的时代发展中,又延伸出了与之相关的其它社会新风尚,其中汤文选创作于1954年的《婆媳上冬学》,表现的新中国农村家庭中的新型的婆媳关系,却是以上冬雪来展开。1951年冬,遵照毛泽东关于“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指示,汤文选所在的文工团派他去武汉郊县黄陂农村当冬学教员。虽然在当地教农民识字只有一年的时间,却给他以强烈的感触。他看到农民学文化的热情很高,还有一些小脚老太婆也来学习,于是,他画了一些人物速写,并在速写的基础上构思了《婆媳上冬学》。经过历时半年多的时间,数易其稿,最后在几幅中挑选了这幅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美展”,并成为这次全国美展的亮点之一。画面表现的是农村的冬闲时节,媳妇搀扶着婆婆行走在上学路上的雪地里。显然,这条通往学校的路已经有人走过,表明上冬雪是村里人集体行为,是村民对国家号召的集体响应。虽然深一脚浅一脚,而且通过飘扬起来的围巾,可以看到冒风雪与扫盲识字、学文化的热情。画面中的婆媳都具有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虽然有不同年龄的容貌以及装束,两代人之间的差别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中表现出来:媳妇的光鲜,明显是为了上冬雪而专门打扮过;而婆婆的腰间系着大围裙,则说明是在劳作的现场过来。她们的手上都拿着识字课本,以此点明了画面的主题。如此和谐的婆媳关系,于中国社会基层最难处理的家庭关系中显现了时代之“新”的变化,而这正是扫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与变化。同样表现婆媳关系的还有邓澍(女)的年画《夸媳妇》(1954
2022年3月7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妈妈识字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五部分“教妈妈识字”之一。(总十)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张晓非《识一千字》,
2022年3月6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半边天”(3)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四部分“新中国的半边天”之三。(总九)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画中的“半边天”(2)罗映球《待归》,1957年韩美林《勤嫂嫂》,1960年在家务方面,传统的女主内依然维持在家庭的基本结构之中,因此,《待归》(罗映球,版画,1957年)是主妇做好饭后的等待。其他还有《田间》中送饭的妇女(徐姺,中国画,1959年)。至于在集市上,像出现在“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上的杜重划的《上市去》(中国画),表现妇女挑担上集市的画面,则具有代表性。而韩美林的《勤嫂嫂》(年画,1960年)在歌颂劳动为美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一种和谐家庭关系的赞美。刘国枢《送饭》,1953年庞均《工地洗衣组》,1959年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在以工农为主体的社会发展中,男性是工人和工业的代表,而女性则是农民和农业的象征,因此,这一时期的绘画创作有着反映这种规律的特点。工农联盟,工农互助,工业支援农业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口号。刘国枢1953年创作的油画《送饭》,画面呈现的是在工厂的车间里、庞大的机器边,给丈夫来送饭的妻子坐在凳子上擦汗,显然,她送饭的路途较远。这应该是新中国工业起步阶段的历史瞬间,同样也反映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而该画对于女性的表现还反映了和谐的家庭关系。女画家庞均的油画《工地洗衣组》(1959年),依然是在表现女性题材范围内,表现前方与后方关系,这里虽然没有表现建设的如火如荼,却通过为工地工人洗衣的服务,再现了隐藏其后的建设的场景。王盛烈《阅读》,1950年梁永泰《新舵手》,1956年郑慕康《工业战线的新力量》,1960年程十发、应野平、郁文华等《线圈车间新貌》,1960年周思聪《周总理和纺织女工》然而,在时代的发展中,女工人逐渐增多,从女拖拉机手到纺织工,再到各行各业,那些脱离了田地而在工厂上班的女性是无数农村女青年的梦想,也反映了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的必然,所以,“半边天”也出现在工业、交通、运输、科研、服务等很多方面。王盛烈1950年创作的水粉画《阅读》,表现了4位女工在劳动休息时阅读的场面,反映了青年女工好学上进的精神状态。纺织厂是女工聚集的地方,钱松岩的《纺织女工》(50年代)所画就是普通的纺织女工,专注的神态,纺织机所在的氛围,虽然简朴、简单,却在朴实和平凡中表现出了新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以及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梁永泰的《新舵手》(版画,1956年),郑慕康的《工业战线的新力量》(1960年),程十发、应野平、郁文华等的《线圈车间新貌》(1960年),任意的《织地毯》(版画,1961年),杨之光的《缫丝厂工人》(1963年)。对于工业战线中的女工的表现在一直延续和发展中,越来越普遍,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大规模建设之中。唐小禾,程犁《葛洲坝人》(油画,1984年)、何克敏的《特区正午》等作品,都表现了建设工地上的“半边天”,显现了新时代的特色以及新中国美术创作传统的传承。何克敏《特区正午》李少言《老街新貌》,1960年方人定《旱年不旱》,1963
2022年3月5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半边天”(2)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四部分“新中国的半边天”之二。(总八)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画中的“半边天”(1)古一舟《劳动换来光荣》,1950年魏紫熙《爱国增产》,1950年在农业生产劳动这一主流题材的表现中,“半边天”的妇女不仅在具体的场面中有她们的身影,而且在画面上也占有半边天。古一舟1950年的年画《劳动换来光荣》,较早通过劳动而表现了新中国社会和审美价值观的变化,画面中的种种时代之新都让人感觉到这是天翻地覆的时代之变。而个中的“新”是因为新中国建国之初所开展的新年画创作运动,这种女性题材的年画在传统仕女画的基础上有了立足的基础,同时还有了发展的合法性。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历史上男性大都是干重体力活,所谓的“男耕女织”就传达出了因性别而有的这一基本的社会分工。亚明的《海滨生涯》(中国画,1956年)表现出了男人出海打鱼之后,女人在家织鱼网的海滨生活,就是这样一种传统的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可是,在新中国的绘画表现中,这种历史的形成与新中国现实的结合,同样是一种因为女性的特殊性而表现出了参与劳动的特别意义。亚明《海滨生涯》,1956年吴玉梅《女社员》,20世纪60年代所以,像养殖以及在打谷场上的劳动则基本上都是女性,而表现林业、牧业、副业题材的绘画创作中的主体形象也多为女性。在表现丰收的打谷场上则以女性的欢歌笑语为主,其中能够反映农村特色的不仅多了送饭、送水的老大娘,孩子也游戏于其中,更加增添了生活的气氛。到了20世纪60年代前后,直接表现生产劳动中的女社员,则在整体上改变了50年代的视角,也显现了新中国的新发展。刘济荣的《接挑》(中国画,1959年),吴玉梅(女)的《女社员》(中国画,20世纪60年代)等,都直接表现了农业生产中的女社员,而且在体力劳动方面也展现了与过去的不同。李桦《晌午》,1960年李桦《晚风》,1962年版画家李桦在60年代有一系列的表现女社员的版画之作,《晌午》(1960年)、《南国之春》(1963年)、《晚风》(1962年),反映了这一时期美术创作主流倾向于农村的潮流。郑小娟(女)的《芦苇地里》(中国画,1995年)表现苗族妇女在地里耕种的画面,她们背着自己的孩子,休息的时候则给孩子喂奶。她们翻地、播种;她们拿着锄头,带着水罐。劳动之美为她们带来了时代中的新的认同,也见证了她们生活的本真。魏紫熙《菜田里》,1960年单应桂《当代英雄》,1960年在具有普遍性的建设工地上,《当代英雄》(单应桂,中国画,1960年)中抡大锤、执钢钎进行开山作业的妇女,所付出的完全像男人那样的体力。《开凿映山湖》(魏紫熙,中国画1958年)所表现的是当时众多的水利工程,其中的劳动妇女同样表现了走出家庭的时代风貌。在劳动生产之外,连接传统农耕文明的副业,则是更多的女性所长。50年代古元创作的版画《菜园丰收》,还有后来白芒的版画《菜地丰收》(1961年),在不为主流的副业生产题材的表现中,同样以“丰收”而传达出了副业生产和丰收的意义。张碧梧《满山花果喜丰收》,1961年郑慕康《读报声中选种忙》,1964年陈达、魏紫熙、宋文治的《人勤猪肥》(1958年),潘絜兹的《养猪大嫂绘新图》(1965年),是副业生产之中表现比较多的内容,这是人民公社大集体之外的每家每户的副业,和自留地一样。沈柔坚的《满地锦》(版画,1959年)中喂鸡的两位妇女,与地面上的鸡群所构成的满地锦色,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创作在多方面表现的努力。其它还有张碧梧的《满山花果喜丰收》等。显然,如果仅仅是表现生产那还不够,农民还要关心国家大事,所以,郑慕康的《读报声中选种忙》(中国画,1964年),就是表现农民在劳动之间“读报”这一关心国家大事的方式,显现了新社会的农民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张乐平《妈妈安心去生产》,20世纪50年代黄胄《办好托儿所解放妇女劳动力》,1958年出现在第二届全国美展上的张乐平的年画《妈妈安心去生产》,表现的是年轻的妈妈将孩子送到托儿所,而托儿所中是以年纪稍长的妇女所管理。这是一个以现实中新出现的社会内容的女性题材的创作,不仅表现了“托儿所”这样的新事物在农村的出现,还表现了新中国妇女在各方面的作为,而且是不分老少,都在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所以,黄胄于1958年创作了宣传画《办好托儿所解放妇女劳动力》,是一种具有指导性的时代方向,因此,这一时期在各地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托儿所,其意义就在于解放妇女劳动力,让妇女更多的参与到生产和建设之中。由此画面呈现出的欢乐的新气象,为新时代发展“娃娃戏”创造了基础,这就是把原本没有故事情节的多子多福的寓意,变成了可以叙述的但不只是多子多福寓意的复合性的内容组合。曾景初《合作社里托儿所》(版画,1954年),赵宗藻的《田间托儿站》(版画,1958年),林风眠的《育花》(20世纪50年代)都是反映这一时期农村中以不同方式存在的托儿所这一新生活和新气象。托儿所不仅出现在农村,在城市、在工厂都有不同的形式。而从出现到延续是一个历史过程,1984年,张广慧创作的版画《车间托儿所》,表现了在火炉旁的妈妈们喂奶、喂饭、换尿布、亲昵、游戏等各种姿态,这是一种母爱的表现,这也是艺术表现回归生活的时代新象。赵宗藻《田间托儿站》,1958年与扫盲识字以及普及教育相关的《乡村小学》(林风眠,20世纪50年代),也成为农村新发展的内容之一。林风眠用他特有的方式,表现了乡村小学中最普通的场景,以及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胡有章的套色木刻《桃李满山》(1964年),以特别的构思来表现乡村小学。画面中一背影的女教师倚在窑洞的门框上,看着门外正在游戏的带红领巾的学生,其背景是满目盛开的桃花。林风眠《育花》,20世纪50年代林风眠《乡村小学》,20世纪50年代(未完待读,敬请关注)The
2022年3月3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半边天”(1)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四部分“新中国的半边天”之一。(总七)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画中的女劳模邓澍《保卫和平》,1950年在年画《群英会上的赵桂兰》之后,相继出现的《毛主席接见劳动模范》(张大昕),《女英雄们向毛主席献礼》(王叔晖),《毛主席接见劳动模范》(李慕白、金雪尘),不仅接续了这一题材的绘画创作,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劳模的社会影响。重要的是时代的发展变化中,用更符合大众审美的方式表现了劳模与领袖的关系,消解了50年代初期新年画创作运动中那种过于讲究“创作”,而忽视大众审美的倾向。向秀丽(1933年-1959年)也是新中国著名的女劳模,作为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的领班,她在1958年12月13日的酒精投料工作时,面对装满酒精的大瓶瓶底突然断裂所引起的火灾,她侧身卧地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烈火的蔓延,牺牲时年仅25岁。杨讷维1959年创作的木刻《火凤凰——向秀丽》所表现的就是向秀丽面对突发火灾的惊愕与沉着。画面以装饰性的语言来处理画面中的火焰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凤凰,其构思立意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此后,不同的时代都有新的劳模产生,而女劳模也是不断涌现,绘画作品的表现也是紧随不断。新中国的半边天走出农耕而进入到现代社会的中国20世纪的历史发展,其开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显著。民国时期,女性中以宋庆龄、何香凝等民主人士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孔紫《重庆·一九三九》(2005年)所表现的“宋氏三姐妹”,就是呈现三姐妹在抗战的背景下于不同方面为抗战所做出的贡献。这一时期的妇女领袖在国共合作中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作用,以及在抗战胜利后的民主革命先驱、民主党派领袖中的妇女精英的影响,也都有绘画作品的表现,其中以表现宋庆龄的居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毛锡雄的版画《宋庆龄》(1981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第六条首次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954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六条中又明确规定:“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九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显然,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不同于此前。而关于女性的社会地位,则可追溯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第二年所设立的“妇女部”,这是为了加强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并指导妇女运动的开展。在此后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不仅建立了妇女解放协会等组织,而且在革命根据地还建立了女工农妇代表会议等。抗日战争时期又有了抗日根据地所建立的妇女救国会等,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还有妇女联合会等组织,显现了妇女组织起来的力量,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4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于1949年3月24日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了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妇女大众,和全国人民一起,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摧毁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为建设统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并努力争取废除对妇女的一切封建传统习俗,保护妇女权益及儿童福利,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各种建设事业,以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在此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统一的妇女组织——“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1953年4月,第二次全国妇代会召开,确定妇女运动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教育、发动和组织广大妇女群众,参加并搞好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各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1957年9月,第三次全国妇代会召开,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简称为“妇联”),其根本方针是: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进入新中国的妇女,虽然在政治上有了地位,可是,延续着过去的传统,基本上还是围着灶台和家务,依然没有进入到社会的主体之中,其中除了部分在共产党领导的军中的女性显现出了解放区妇女解放的成果,而绝大多数女性还没有显现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受到“男尊女卑”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而农村中的女性基本上是文盲。所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2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的第六条中就明确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要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姜燕《办食堂去》,1958年姜燕《前方来信》,20世纪50年代随着女性在新中国政治地位的提升,各方面表现新中国女性的美术创作不断涌现。而女性出现在画面的主体位置之上,表现了新中国主题创作利用女性的魅力而获得了不同于过去特点,也超越了男女平等的概念。由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创作中的《刘胡兰就义》《八女投江》等经典之作所导引,并扩展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抗美援朝到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志愿军官兵的妻儿在后方,由她们所建立起来的与前方的联系,以及她们管好家对前方的支持,实际上是这一时期中的一个特别的题材,因为她们在家中是不是战场的战场,而在千里之外的边疆都是前线。女画家姜燕(1919年-1958年)1954年创作的《前方来信》,表现的是晚间油灯下的妻子正在看前方丈夫的来信,而墙上挂的军人丈夫的照片,以及腿上睡熟的孩子,都交代了主题中的相互关系。虽然这是家庭中的女性,却是新中国社会中重要的“半边天”。张漾兮《送饭到田间》,1956年女性在生活中的后方角色,张漾兮的《送饭到田间》(版画,1956年)就是典型。两位年轻的妈妈或挑或提饭菜,其前面的一位女孩手臂上挎着篮子,中间的一带着草帽的男孩提着水壶,后面的女孩一手挎着装有酒瓶的篮子,一手臂上挂着草帽,她转身向后方的小男孩招呼;而这个正由奶奶相送的小男孩是专门来送胡琴和报纸。这是一个可以叙述的有丰富内容的画面。而在杨讷维的《待渔归》(版画,1962年)中,同样是表现位于劳动生产后方的妇女,她们在岸边等待捕鱼归来的男人们,其身边众多的箩筐则预示着是满满的收获。新中国“半边天”的重要性是在国家重大事件中得到重要的表现,而在这表现中,女性往往因为社会和艺术的需要而成为一个亮点,成为画面中可叙述的重要内容。彦涵《我们衷心热爱和平》,1952年马骥《坚决消灭传染病菌的毒虫》,1952年丁允《中朝人民力量大》,1954年伍必端《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1954
2022年3月2日
其他

陈履生:画中的女劳模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三部分“党的好女儿”之一。(总六)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林岗
2022年3月1日
其他

陈履生: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3)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二部分“革命历史中的巾帼”之三。(总五)相关阅读请点击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项而躬《红色娘子军》佚名《红色娘子军》(根据舞台戏剧创作)项而躬《女红军》,1988年邱军《红军宣传员》,1977年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事迹,通过“红色娘子军”而家喻户晓。王大鹏的《转战五指山》(国画,2001年),吴官友的《琼崖姐妹》(油画,2007年),为其中的代表。而这一时期表现女红军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邱军《红色宣传员》(1977年);邹达清《送别》(版画,1980年);沈北雁《祁连英雄》(版画,1984年);项而躬《女红军》(油画,1988年);李青稞《西风烈》(1996年)。邹达清《送别》,1980年唐一禾《女游击队员》,1941年而唐一禾《女游击队员》(油画,1941年),是比较早的表现抗日游击队女战士的作品。作为肖像画,尽管没有可以叙述的内容,可是,在塑造女游击队员的形象上,双手握枪,坚毅中的淡定,以及满身披挂的弹夹以及背包等,都说明了在战争时代中的女性所具有的重要的时代意义。该画与唐一禾《七七的号角》中所表现的女学生,构成了这一时期热血青年的时代作为,她们或在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或者在抗日的战场,成为全民的“抗日战争史画”。李宏仁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陈履生: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2)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二部分“革命历史中的巾帼”之二。(总四)请点击阅读相关内容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安明阳
2022年2月27日
其他

陈履生: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巾帼(1)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二部分“革命历史中的巾帼”之一。(总三)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王盛烈《八女投江》,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女领袖、女英烈、女劳模等为了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有刘胡兰、向警予、戎冠秀、江竹筠、李林、杨开慧、陈铁军、明德英、贺英、赵一曼,还有八女投江集体,她们和其他英雄烈士的可歌可泣的事迹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是后世不断缅怀和学习的榜样。因此,新中国美术创作中的对于革命历史中的巾帼英雄的表现,就成为整个表现革命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品。出现在绘画作品中的英烈有向警予、杨开慧、赵一曼、刘胡兰、江竹筠(江姐)以及革命悲歌中的“八女投江”等,都是画笔所向的重要题材,其中以王盛烈的中国画《八女投江》和冯法祀的油画《刘胡兰就义》最具代表,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经典。当然,绘画作品中更多表现的是无名巾帼,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对于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虽然,中国历史上不乏女英雄、女豪杰,如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和杨门女将等,也有许多贞洁、烈女,可是,在绘画上的表现,因为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不能入祖庙,不能进厅堂,所以,绘画上的表现就成为历史的空缺。相形之下,那些祖庙和厅堂中的男性英雄豪杰则代代相传。新中国不仅改变了过去的历史,也改变和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因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巾帼英雄家喻户晓,她们的事迹和形象也是妇孺皆知,所以,用绘画为女英烈造像就成为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一个重点。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王盛烈(1923年-2003年)1957年创作的中国画《八女投江》,表现了抗日联军中的8位女战士在战斗中为了不被敌人活捉而集体投江的真实故事。王盛烈在1989年的版本的题跋中表达了“以志怀思”——“八女投江这是发生在东北牡丹江边一个真实故事。八个平民女性,不甘于做奴隶,参加到救国队伍——东北抗口联军。一九三八年秋,在转战途中被敌人围困在乌斯河畔,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最后投入江中,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一首壮烈的歌。她们是冷云、杨贵珍、胡秀芝、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愿她们永垂不朽。”。1959年,王盛烈在《美术》第6期上发表了《创作“八女投江”的体会》,其中说:“大约在一九四九年初,我幸运地听到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之一冯仲云同志有关抗联斗争的报告。他谈到‘抗联’由成长到壮大,组织群众,扩大抗日力量打击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中,就有‘八女投江’这个悲壮的故事。”这对于生长在东北,七八岁时经历过“九·一八”的王盛烈来说,在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时的“肃然起敬”,可想而知。所以,他面对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精心构思构图,尤其是着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他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在同一种世界观支配下。面对着共同的命运,随着出身、经历、教养、年龄、身份的不同,人们的内心反映必然是错综复杂的。真实地合乎情理地塑造出具有个性的典型形象,是决定一个作品成败的关键。在八女投江里,作为中心人物的冷云的形象,有着关乎全局的重要分量。要集中地描绘对敌人的无比仇恨,要塑造出一个革命者的坚定、勇敢和信心,要表现出大难当前的自我牺牲精神,要表现生与死、现实与未来在心理上的复杂的反映,又要体现出一个领导者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所应该具有的沉着果断的风度。人物的心理、面貌和命运,很大程度上应该借助她的形象——动作和表情甚至是位置而起决定性作用。因之我把她处理在较高的位置上,抬着重伤的战友,昂然怒视敌人,天空中的阴云衬出她的久经风雨的白晰清瘦的面容。”“除冷云外,其余人物虽有名字,但已找不到有关她们身世的脊料。在没有具体资料的情况下,我设想她们有的是工人,更多的是东北农村少女,有的是斗争锻辣较多,有的是十五六岁的小游击队员。其中也有朝鲜人。中朝人民唇齿相关并肩战斗,结成血肉的关系,构成抗联的特点之一。”《八女投江》如同一座群像的纪念碑,矗立在人们的心中。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革命历史画创作的代表之一,它不仅直面了革命历史画创作的诸多问题,而且非常好的处理了题材与表现的关系,而在人物的组合、动态的呈现以及形象的塑造方面,庄严而生动。同时,还在改造国画的时代使命中提交了一份成功的答卷——这就是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同样可以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同样能够表现出那种悲壮的情怀。这是时代的突破,也是时代的造就。全山石《八女投江》1989年在王盛烈的《八女投江》面世几年之后,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教授全山石(1930年-)受黑龙江省博物馆之邀而创作油画《八女投江》,为此,他同样去黑龙江收集素材。为了了解其中的一位朝鲜族战士,全山石一直走到延边的一农村去体验朝鲜族的生活;他甚至在去牡丹江做实地考察时亲身体验被洪水吞没的惊心动魄。这幅渗透了作者心血的作品历时两年多终于完成,却毁于60年代中期之后。1989年作者重新创作,将个人的历史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艺术语言的驾驭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真实、壮烈而令人震撼的画面。与王盛烈的国画版不同的是,全山石的油画版在人物造型和形象刻画之外,加重了对环境氛围的表现。浓烟翻滚的血红的天空,浊浪拍石的滔滔江水,与大义凛然地迈向江心的8位女英雄形成三条水平线,使构图稳定结实而有整体感。作者含蓄地使用了象征语言,大面积的红色背景和咄咄逼人的乌云,象征着敌人的三光政策,同时也渲染了这场战斗的惨烈气氛。画面在色彩的冷暖对比和处理手法的虚实明暗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人物和场景的安排上富有节奏和韵律感。作品所表现的虽是悲剧的主题,在画家的笔下却显得无比的壮美,沉重悲壮而又扣人心扉,深沉地表现了巾帼英雄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是一曲表现女性题材的英雄主义悲歌。不管是表现革命历史,还是表现巾帼英雄,用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和来自西方的油画分别来面对同样的题材,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并不多见。而由女性构成的“八女投江”题材具有它在表现女性方面的特殊性,相形之下,与之相关的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其后就没有中国画作品的出现。作者与全山石先生于2021年6月在宁波美术馆附注:1、王盛烈的国画《八女投江》有多个版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其一是1957年为“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而作,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其二作于195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曾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其三现藏于中国美术馆,1990年作。2、全山石的油画《八女投江》现存2幅,一为上海龙美术馆收藏,一为浙江宁波美术馆收藏。(未完待读,敬请关注)The
2022年2月26日
其他

陈履生: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2)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陈履生: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表现与发展(1)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引言和第一部分之一。一部从古至今的中国绘画史,离不开女性形象的表现,正如女性在社会中的繁衍责任而成为不可或缺一样。这一形象的表现除了有着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功用之外,其审美上的意义基本上是由女性的社会共识所决定的,因此,美容、美貌、美心所关联的审美意义,以及具体的形象塑造,就成为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特点之一,而中国绘画中特有的“仕女画”基本上可以说明。虽然西方绘画中有表现女性的而著名的《蒙娜丽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可是,中国的“仕女画”作为一个整体,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一样,通过绘画所表现出的文化上的特色,将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融合到一起,显示出了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舞蹈纹盆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陈履生:透过李大成看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2月17日
其他

陈履生:贵州、陕西民间绘画欣赏

clsgm518@163.com【视频】陈履生博物馆群相关阅读请点击以下陈履生:我的2021陈履生:2022年寄语陈履生博物馆群的2021【评论】陈履生:美育初论另类的杨刚,另类的艺术新中国
2022年1月25日
其他

陈履生:美育初论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合肥斌锋艺术中心;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1月22日
其他

陈履生:另类的杨刚,另类的艺术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合肥斌锋艺术中心;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1月20日
其他

陈履生:2022年寄语

分享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合肥斌锋艺术中心;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2022年1月5日
其他

陈履生博物馆群的2021

2021年悄然从我们身边走过!这一年我们与近6万观众邂逅在陈履生博物馆群,伴随园中花开花落而度过春夏秋冬,共同见证了博物馆点点滴滴的变化,领导的鼓励、观众的褒奖给我们动能,这株幼苗在社会各界的呵护和培育下得以成长。回眸2021年,我们有太多的收获和感动,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2022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