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嘉德秋拍】群虎雄风 高原精魂——吴冠中《老虎》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拍卖 2019-12-27


“80年代到河曲观黄土高原,黄土茫茫,沟壑纵横,山势迂回起伏,若群虎相亲相扑,在苍穹中放歌长啸。我画黄土高原,总嫌沉默寡言,便寓虎于土,并自名为老虎高原。反过来又想画虎群,那是黄土高原的化身,是黄土高原的精魂,她们孕育了多少亿华夏子孙,谁知?”

—— 吴冠中


吴冠中(1919-2010)

老虎                

镜心 设色纸本

68×137 cm

来源:中国嘉德1997春季拍卖会,第58号拍品。

展览:“东方情思—吴冠中画展”,香港展览中心,1993年11月18-22日。

出版:

1.《吴冠中自选画集》,第134-135页,东方出版社(香港),1992年版。

2.《东方情思》,第35页,艺达作坊(新加坡),1993年版。

3.《嘉德十年精品录·中国近现代书画、油画、雕塑》,第224-225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4.《吴冠中全集·6》,第329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5.《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五》,第1960-1961页,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中对于画虎曾有这样的回忆:“50年代我在北京动物园画过虎,画其虎视眈眈,一次不像再重画,二次三次,目不离虎。此后没有画过虎……孤立的物象从来不是我永远执意追求的绘画对象。” 1989年,正当大街小巷传唱着“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时候,在晋北河曲,吴冠中面对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忽感似面对卧虎之群,于是追捕虎群。”此次写生,画家成功地捕猎到了隐身于山川大地中的虎,这一被搁置许久的题材,重新出现在画家的绘画世界中。


参考图:吴冠中《老虎高原》(1989年作)


“1989年深秋,我去晋北河曲,那里是山西、陕西、内蒙相接壤处,是最具典型性的黄土高原地带。最早是石鲁的作品给我传递了黄土高原之美的信息。面对那无际的黄土山脉,那是哺育了炎黄子孙的粮仓,那是未开采的金矿,予人取之不尽又难以估量其价值的印象,不是印象,是刻骨铭心的感受。色调单纯,一统,而脉络的走向迂回曲折,或伏或腾,敦厚、郁勃,此时无声胜有声。遍体沟壑纵横,是刀劈斧凿的创伤,经阳光投影而成浓黑的粗犷笔触,绘就藏龙卧虎的壮丽画图。”


请横屏观看



 “面对这么开阔的视野,这么浩渺的空间,这么寓多变于重叠的结构,要组织画面确是十分艰难,从素描到墨彩,从严谨到奔放,我从各个方面进攻。我终于发现黄土高原是展拓了的老虎之群,其间伏卧着无数猛虎,有的正将跃起,有的还在酣睡。作完数幅黄土高原,意犹未尽,于是我画起老虎来。画虎之群,毋须拘束于单只虎的生理解剖,只一味想把握虎的形象之语言,用这语言来歌唱,与歌唱黄土高原异曲同工,或异工同曲。”


吴冠中《老虎》局部

“撷取虎的各方面的形象特色,以夸张了的这些特色因素来构成画面,为的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人们对虎的强烈感受。于此想起了毕加索的“阿维侬妇人”,他解剖个别人体,组织了更具完整丰富感的群体。我正在丛林中追逐,感到前面尚有野味,时机不可放松,于是又画荷群,一味追求叶、秆、花、莲的交错与协奏,打破它们时空的局限。紧接着又画最熟悉的江南村镇,将墙之白、瓦之黑,拱桥之弧及柳丝之飘等等因素织成记忆中最典型的江南,画面上则已难于核对房屋、桥梁与溪流间的坐标关系。是半抽象?是意象?是大写意?这是我的狩猎路线。”


吴冠中《老虎》局部

此件《老虎》完成之后,收录于1992年出版之《吴冠中自选画集》,并于1993年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期间参加“东方情思—吴冠中画展”,同《夜香港》、《彩谷》等并列,吴冠中亦在此组作品前拍照留念。1997年《老虎》现身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即以77万元高价拍出。此季再度现身嘉德,邀广大藏家再度领略群虎之雄风,体味蕴含其中河山之壮丽。


“东方情思—吴冠中画展”期间,画家在展览现场留影


出版书影






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

 预 展 


11月14日-11月16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 嘉德艺术中心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预展时间 11月13日-16日)

(邮品钱币  预展时间 11月17日-19日)


 拍 卖 


11月16日-11月20日

嘉德艺术中心




 相关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