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录丨记忆金字塔告诉我们芬兰课改为何一直强调“做中学”

2017-04-28 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


【编者按】当下,芬兰正处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期。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此次课改的根本目的之一。芬兰新课标提出七大核心素养,并将其融入到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中。我国则提出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成为未来课改的“关键”和“源头”。那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芬两国基础教育课改的方向和归宿在哪里?中芬两国可以在哪些方面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双方应该如何开展更有效的交流合作?为更好地促进中芬两国教育交流合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中芬教育创新研究中心,并于近日携手芬中教育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端国际研讨会。近期,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与会专家发言深度整理,以飨读者。

 


【专家简介】Jari Andersson——芬中教育协会主席,芬兰桑斯塔玛拉市市长、许尔凡中学校长、芬兰教育创新专家(下文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金句提炼】

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就要允许他们问问题。要提高孩子问题解决能力,就要鼓励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要把不同课程的知识和主题组织结合在一起。要培养未来社会的实践者和缔造者,就要鼓励孩子参与学校和生活的实际活动。要保护和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就要给孩子诚恳的和建设性的建议,而且永远不要侮辱任何一个孩子。

为什么芬兰课改中强调“做中学”(leaning by doing)?因为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汲取信息和知识,两周后能够记住的量有着天壤之别。记忆金字塔显示,如果我们只是去阅读,两周后只能记住百分之二十;如果是从别人那听说,我们只能记住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如果通过看获得内容,两周后记住百分之三十;如果同时通过看和听说,可以记住百分之五十;如果同时通过看并向别人转述,两周后可以记住百分之七十;如果通过个人学习和理解并和别人交流以及动手实践,两周后可以记住百分之九十。这就是“做中学”的重要性!

 

Jari Andersson 在会议上展示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


【整体发言】

今天,我主要围绕芬兰的新课程改革做主题报告。

大家普遍的困惑可能在于,芬兰作为拥有杰出教育体系的国家,作为世界基础教育的领头羊,为什么仍然要进行课程改革?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学校——芬兰许尔凡中学。许尔凡中学有六百人左右,这对于中国来说是规模较小的学校,可对于芬兰来说,已经算数一数二的大规模学校了。我们学校一共有五十二名教职员工。


许尔凡中学(Sylvään koulu Heidi Saarinen)

接下来是关于芬兰的基本介绍。芬兰是 1917年独立的,到2017年刚好独立一百周年。芬兰人为此都很激动,所以今年会有很多重大的节日庆典活动。芬兰拥有五百五十万人口。芬兰语是母语,但由于移民的原因,有部分芬兰人说瑞典语,瑞典语同样是芬兰的官方语言。芬兰不仅教育享有盛名,其他领域如林业、电信设备、以及基础技术与工程类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芬兰地图

我想展示两幅图,第一幅是芬兰地图,在芬兰的最南边是赫尔辛基市,是芬兰的首都。再往北走是坦佩雷市,这是芬中教育协会总部所在地,也是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李栋先生所生活的城市。接下来展示的是芬兰教育体系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中芬两国教育体系是相近的,这也是我一直所强调的,中芬教育合作之所以这么流畅的原因之一,即中芬两国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和相似的教育体系。

芬兰每10年进行一轮新课改,最新的一次是2016年8月份开始的。

芬兰之前也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不过这次新课改把学年一年教育也纳入了义务教育的范畴。芬兰学生从初中毕业后,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途径包括两个:一个学术学习的途径,孩子初中毕业后可以通过考试直接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普通高中毕业后再往上就是大学阶段;另一个是职业教育的途径,也有很多孩子在普通高中毕业后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方向,所以他们选择进入高等职业教育。




一个国家的改革源于学校,学校改革取源于老师,因此老师和校长的教育思考和理念十分重要。芬兰和中国背景很相似,两国教育改革历程都横跨几十年,都十分艰辛和漫长。

芬兰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国家整体改革,基本上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过程。教育方面的改革,首先从内阁政府开始,然后下放到国家教育委员会,最后再落实到各地区各学校。

接下来介绍芬兰教育基本理念和特色。芬兰的学校基本上采取小班式教学,这便于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关注到他们的个性和差异,但同时也可以保障基本课程教学的顺利进展。芬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都是免费的,所有学生都享有各方面补贴和支持。芬兰的教育系统是开放的、终身的,永远不会终止于某个点上。在任何一个阶段,我们的老师或是学生都可以停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当你想继续学习的时候,想进一步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再次进入学校学习。

芬兰的教师素养很高。除学前教师外,所有基础教育课程的授课老师都必须有硕士学历,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此外,所有的教学活动在不同的水平或层次上,都有一个互动互通的环节。包括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和学校、学校和老师、老师和学生,或是学校和家长,在不同领域都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



在芬兰,地方政府和学校拥有很高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制定一些教育方面的政策,做出合理的教育选择。

对芬兰而言,教育改革也是一份任重道远的工作,对于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的变化越来越快,包括我们身边的环境也是一直在变。

为什么要推行改革,为什么要培养或是重新建立孩子的核心素养,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21世纪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校园外的整个世界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全球化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对于学校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其次,在未来学生走出校园并走入真正的社会和生活中,为了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他们需要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素养。因为校园外的环境在改变,社会对孩子的能力需求也在改变。第三,我们有必要重新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课程改革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这是之所以改革的第三个原因。

刚才已经强调,国家的课改从学校开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芬兰,孩子在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之前肯定都要接受学校教育,所以中国下一代的希望在于学校。课改要从学校开始着手、从学校开始落地,让我们的孩子从教改之中、从课改之中真正受益。再强调一遍,中芬教育之间的合作必须从学校入手,学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芬兰这次新课改提出七大方面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的提出是以对当下实际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所做的综合考虑为基础的。比如,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学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现在大家都有智能手机,当大家都需要使用手机来查找信息时,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更有效的搜集到有用信息就变得非常重要。再如伴随全球化发展,学好外语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学习英语必须学语法、学单词,这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平时生活中通过实践去获得这个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课堂学习。


在芬兰课改之前,我们一直在思考,改革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芬兰政府几十年来也一直在探索,每次改革之前他们都有一个清晰的愿景,那就是未来的教育什么样。这包括在未来的社会中,孩子所需要的竞争力、核心素养是什么样的?其次是怎样的改革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能够给孩子带来真正的获益?第二点非常重要,即如何去实施?在芬兰政府看来,课改的实施非常重要,包括如何落实到地方政府、如何落实到每所学校和课程教学中。在课改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课改成败至关重要。

芬兰新课改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从学什么、教什么到怎么学、怎么教。这一点我非常重视,在芬兰,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不像中国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学校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比较舒适、自由的环境。如果孩子在学校感到疲惫或是没有安全感的话,个人的创造力是无从谈起的。其次,芬兰非常重视学生福利,如果孩子遇到什么问题或家庭变动,他们是无心学习的,所以不管是政府还是学校,都要给孩子提供生活支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学习,这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支撑条件。

在我看来,不管是作为一个校长也好,还是作为一个市长也好,在课改当中、在学校生活当中,以下几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从教什么到怎么教:第一,如果想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要允许他们去问问题。第二,如果想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老师们就应该把课堂上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点很重要,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那么就要把不同课程的知识和主题组织结合在一起,即中国现在提倡的课程融合或课程整合。第四,如果学校想要培养未来社会的真正的实践者和缔造者,那么就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和生活的真实活动中,然后给他们一个正确、积极的评价,尽量不要给他们负面评价。我对最后一条感受非常深刻。如果想要保护和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去鼓励他们学习的话,就要给孩子一些诚恳的和建设性的建议和反馈,并且永远不要去侮辱任何一个学生。

芬兰会给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学习支持,包括一般性支持、强化性支持和特殊支持三个不同层次的支持。而且这些支持主要发生在学生的早期学习阶段。“做中学”(Leaning by doing)是芬兰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做中学”把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复活节前夕,芬兰会有学生的奶奶进入课堂带着孩子一起制作复活节所需要的装饰品,这样就把现实生活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具体操作模式是多样化的,不仅有个人单独活动,还有小组合作作业。除了知识以外,做中学还有实践技能方面的教育。大家看这些复活节装饰品,看起来十分复杂,但在亲手尝试做了以后,我相信学生对于这个模型将不再陌生。


在芬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和把课堂时间真正留给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如在幼儿园阶段,老师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动手,通过玩、通过两个人的交流去学习。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一个高年级的男孩十分调皮,在学校经常惹事。于是老师组织一些较低年纪的同样调皮的孩子给这个高年级的男孩汇报自己为什么调皮,并让高年级的男孩提供陪一些解决方案。高年级的男孩听他们叙述自己调皮事的过程也是反思自己的过程,这样老师完全把课堂的时间留给了他们。这个高年级的男孩后来变得非常有礼貌,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改观。在芬兰的其他学校也是这样,将课堂的时间留给孩子。许尔凡中学在芬兰学校的考试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芬兰每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环境都是均衡的。

中国和芬兰教育的最大的差距可能在于对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上。比如在一节课中,我们不会在一开始就给孩子讲清楚各种理论知识,而是让孩子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尝试,不断地失败和试误,自己发现建筑卡最重要的是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再如我们许尔凡中学的学生和老师与中国友好学校的师生一起去景泰蓝中心,任务是在茶壶上作画, 本来学生想自己画自己的,但是中国老师给了一个模型, 结果一堂课结束之后大家的作品看起来都是相似的。所以我想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想象会更好一些。芬兰老师更注重给孩子一个方向,而不是给一个固化的印象在他们脑子里。这是我认为的中芬教育最大的区别。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师和校长来到芬兰,来到我们学校和课堂里观察和交流。


智能设备在课堂中的普遍运用

在几十年新课改当中,地方政府和学校应该考虑个问题,即数字化教学,以及越来越多的孩子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因为这些智能设备让世界越来越小,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把时间和注意力都胶着在这些设备上,他们缺乏和其他人与社会的交流。我觉得让孩子面对面的去互动和学习更为重要。所以在芬兰新课改所提的七大核心素养中有一点,即如何照顾自己,如何照顾他人,如何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芬兰的教育强调返朴归真,强调回到教育原点,回到教育初心,让孩子们感受到教育真正的乐趣。

在芬兰课程中,制作凳子等手工课对孩子来说是必修课。因为这种课程将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促进他们成长。所以核心素养经常提到要关注孩子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STEM教育其中一方面即技术教育(technology education),这方面教育在芬兰落实地非常好。

芬兰非常有名的校外教育,即自然教育和博物馆教育。春秋季节,老师会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学校和社区周围的环境中去,让他们去触摸、感受和聆听,以此来学习知识,这样的学习会更有效率。


记忆金字塔

为什么芬兰课改中强调“做中学”?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人的记忆规律。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汲取信息和知识,两周后能够记住的量有着天壤之别。通过记忆金字塔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只是去阅读,两周后只能记住百分之二十;如果是从别人那听说,那我们只能记住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如果通过看获得内容,两周后记住百分之三十;如果同时通过看和听说,可以记住百分之五十;如果同时通过看并向别人转述,两周后可以记住百分之七十;如果通过个人学习和理解并和别人交流以及动手实践,两周后可以记住百分之九十。这就是“做中学”(leaning by doing)的重要性。比如说我今天的讲座内容,如果在座的老师们只是听,两周后只能记住百分之三十,如果老师们真正理解了我的讲座内容并将其中有用的东西运用到你们的课堂中去,那么两周后你们可以记住百分之七十。

最后强调一点,团队合作很重要,有时孤军奋战解决不了问题,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国家和国家之间,团队合作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到最好!

谢谢!



编辑:俞颖

校对:康建朝



‍【本此视频由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编辑参与完成】

引进信息/分享成果/传递动态,关注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

文章不代表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中心立场

版权问题请联系yuyin@cfsl.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