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是我们,不是世界
这是一段少女的亲身经历,一个属于夏天的,投射进真实的斑驳梦境。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幻想过这样一种人生:逃离按部就班的生活、庸碌世俗的家庭、灰暗压抑的校园,去干一件不是什么人随便都能尝试的事情。我们想成为故事的女主角,而不是生活的路人甲;过一段标新立异的日子,找到一个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人,去发现被日常琐碎掩盖的那个真实美好、独一无二的自己。
很幸运,本书的作者安娜•维亚泽姆斯基的梦想成真了。1965年,经朋友介绍,时年18岁的安娜在法国著名电影导演罗贝尔•布列松的影片《巴尔塔扎尔的遭遇》中饰演女主人公玛丽一角,从此开始其演艺生涯。
《少女》正是她拍摄这部影片的回忆录,完整记叙了她从接受面试,到经历拍摄,再到影片杀青的全部心路历程。写作这本书时,安娜已经不再是位“少女”了,可是字里行间的细碎心语和自我追寻,都数次把我带回了那个渴望改变,热爱做梦的年纪。
《巴尔扎塔尔的遭遇》电影海报,你没有看错,主角是一只驴
安娜的祖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作为名门之后,安娜没有安于做个乖巧的淑女,而是在那个暑假实施了一次叛逃:对家庭,对自我,对生活。拍电影,对18岁的少女来说,无疑是一种最新鲜奇妙又令人羡慕的体验。
由著名导演指导演技、开发潜力的过程,更是一段艺术的交往,好像重新认识了自己。很难说拍摄《巴尔扎塔尔的遭遇》这件事本身对安娜的生活产生了多大的改变,但就像她最后说的,电影杀青后,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但“我的人生,将会是另外的一些什么。”
《巴尔扎塔尔的遭遇》是部很难看下去的电影,因为很严肃,但立意深刻,有兴趣的可以土豆在线折磨下自己
与安娜一样的18岁,你记忆中的那个少女又做过怎样的梦呢?来一发一个人的旅行,出国读一个学位,流浪打工三个月,去偏远地区支教……我们也曾有过改变的机会,但多半因为被看成“没有用”“爱做梦”,便放弃了。
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些“做梦”的举动都是逃避,回归以后一切如旧,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旧陈列在前,什么都没有改变,生活继续着柴米油盐、鸡零狗碎,周而复始。但是,亲爱的少女们啊,你们忘记了,改变的其实是你们自己,而不是周围的世界。
每个女孩都会从懵懂少女成长为独立女性,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会成为闪亮的主角,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认真地去体验生活,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收获智慧,去细心感受身心的变化成长,而不是指望命运或者旁人能替我们做点什么。拍一部电影也好,来一发旅行也罢,甚至只是搞定一个PPT,烤好一份柠檬派,生活的试炼与美丽的梦境无处不在。
非常喜欢全书的结尾,安娜拍摄完毕后回到巴黎时的心境描写:
雾气突然消散而去,埃菲尔铁塔清晰呈现,而它的身后,是战神广场的花园,以及整个巴黎。面对这洗刷一新的景色,我觉得我仿佛预见了自己的整个人生,转瞬而过,却是一望无际。
我们不该放弃做梦,即便醒来后一切如旧、记忆模糊,但精神饱满、内心甜蜜,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少女。
《少女》
作者:[法]安娜•维亚泽姆斯基
译者:王琳叶
原书名:Jeune fille
作者法文原名:Anne Wiazemsky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
撰文/编辑:Jss 七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