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的橱窗面前,人们是不会反省自我的
本文转载自公号奇爱博士爱电影,是尹珊珊老师所做的《消费社会》的读书笔记,由作者授权发布。
唇膏、芍药、伯爵茶、蓝莓派……一切可以营造的媚俗形态,一切以热爱生活为名的虚荣消费,在时间面前,都将轻易地烟消云散。如何面对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自己,需要卸除表演,安放蠢动的心,读一本书,再读另一本书。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下)
尹珊珊
大众传媒文化
媚俗物:粉饰的,蹩脚的,伪造的物品,现在还有很多伪劣文化古迹和博物馆。媚俗四处可见,媚俗是一个文化范畴。媚俗的激增,是由工业备份、平民化导致的,在社会学中,它就是大众文化。所有“新来的人”,都希望赶紧拥有自己的全套武装。巴洛克就是媚俗的前身。
站在“媚俗”正对面的,是“真实物品”,这两类一起构筑这消费世界。媚俗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贫乏,而且被大量占有。所以破事高等阶级做出相应的应对,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其他数量有限的符号,来和媚俗者保持一定距离,例如豪华版书籍,特制小汽车,引而不宣的品牌。
媚俗永远不会改变,它的特性就在于其价值偏差和贫乏。而且,媚俗提出了一种反美学功能,就是模拟美学,而不是独创性美学,他们重现着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式样,然后进行一些滑稽的模仿,也就是持续模拟。这种模拟是与社会赋予媚俗的功能深刻相关的,这个功能就是,表达阶级的社会预期和愿望,以及对具有高等阶级形式、风尚和符号的某种文化的虚幻参与。我们也可以说是物品亚文化的文化适应美学。
我们已经看到,消费逻辑被定义为符号操纵,而且全然是外在的。
关于物品,其实还有另一种话语,就是艺术的话语。只是到了20世纪,物品停止了对道德和心理价值的参照,停止了在人的阴影下的间接生活,它发生了爆炸,这件事情上,达达主义和超现实运动帮了大忙。
消费逻辑取消了艺术表现的传统崇高地位。流行之前的一切艺术,都是建立在某种“深刻”的世界观基础上的。而流行,则希望自己与自己的内在秩序相符,这就是工业性,以及系列性生产的秩序。一旦流行,从前的艺术品的“内在光辉”都不复存在了。它几乎可以说,就是一种去了魅当的艺术,是制造,而不是创造。
有人会反驳,流行很简单,没那么复杂,实际上就是在自娱自乐,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流行意味着透视法的中介,再现的终结,见证的终结,人类的手的创造性的中介,这还是一种疯狂的野心,它要取消、超越整个文化的大事记录(及其基础)。
唯一有意思的是,“流行”是第一个对自己“署了名的”和“消费的”物品地位进行研究的,虽然他违背了我们的传统美学道德。“流行”有一个slogan:旗帜就是旗帜,数字就是数字。简而言之,很多分析人士还是充满了疑惑。因为流行不是以周遭世界的本来面貌来对待它的,而是首先将它看做一个可操纵符号的人工场所、一个彻底的文化伪迹,其中起作用的,既不是情感,也不是视角,只是对其中含义的策略游戏。
不可否认,流行“复辟”了整个艺术神圣化的过程,之所以说是复辟,是因为这个词的贬义,复辟的意义就在于本质上的失败。
“流行”希望成为平庸的艺术,正是因此人们才会叫他“人民的艺术”。平庸,是当代版本的“崇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物品的真相,并不是在于它的用途,而在于它的指涉。
安迪·沃霍尔是最激进的,他的作品反映了一种对于艺术吸收和再吸收的愿望,从中我们可以同时发现一种美国性,或者说,美国式的实用主义。这是一个梦的两个方面。现在,没有什么会比“装出一副不由自主的模样”更傲慢的了,没有什么比“致力于系列性的规律”更矫揉造作的了。他们的意识形态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无力,不过,社会还将这种尝试神圣化。
所以,决定这一切的是文化生产结构。
流行文化的创作者和消费者,对于严肃文化的阅读也不会是逐字句地严密研究,而是一种泛泛的浏览,一种连续的记录。例如tee上的slogan,把笛卡尔画上去,我思故我在。懂其中意思的有几个呢?流行是一种关于“酷”的艺术,它并不苛刻追求美学陶醉和情感的深层牵连,而是只要求某种“抽象牵连”,也可以说是,某种有益的好奇心。
总而言之,流行艺术不是平民艺术。因为平民文化的精神特质,恰恰就在于一种毫不暧昧的现实主义、在于一种线性叙述,而不是在于重复或层次的衍射、在于心理波折相关的情感参与。虽然流行文化声称,自己有无限的诚实,但我们更加应该看到它无限的暧昧,至于幽默嘛?见仁见智了。eg:MOSCHINO和麦当劳的联合。总之,流行文化和商业运作之间的关系,并非批判距离的微笑,而是勾结的微笑。
随着大众媒体的变化和技术越发强力,真实世界的缺席就会越来越厉害,
至于广告。真相是:广告并没有欺骗我们,它是超越真和伪的,正如时尚是超越真和伪的,物品的符号和功能也是超越真和伪的。广告艺术主要是要创作出非真非假的劝导性陈述。广告既不让人理解,也不是让人学习,所说的不代表物品的真相。
最高级的广告,就是让你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被说服,像水滴石穿一样,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广告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哪怕消费者已经看穿了它,也会相信它。
靠讲故事、讲传统的广告,本质上就是“品牌主人公的传奇,正在让位给消费者”。
最美的消费品,是身体。身体在各种区域完全出场,时尚、广告、大众文化、卫生保健、营养学、医疗学,让人时刻心头萦绕着对青春、美貌、阳刚或者阴柔之气的追求,附带着身体护理、饮食制度、健身实践,一切的快感神话,它取代了灵魂,看脸的时代啊!
关于身体,有两个主导主题,一个是美丽,一个是色情。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共同构成身体关系的新伦理。美丽对女性而言,变成了一种宗教的绝对命令。同时,在各处指导这身体的“重新发现”和消费的,还有性欲。色情全面渗入消费的整个领域,但是我们唯一被真正解放的,就是购物的冲动。
苗条其实和美丽并没有天然联系。但是在消费社会中,很多商品都可以重复回潮、转变,只有苗条是永恒的要求,成了绝对的限制,身材苗条在消费社会中,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自身区别的符号。
消费社会在提示人们:必须把你自己当做物品,当做最美的物品,当成最珍贵的交换材料。
疲劳:疲劳也是“无理由”的,而且和身体不相关,指的是神经的消耗、抑郁,精神上越来越大的赤字,消费的主人公们疲劳了。疲劳可以理解为,当代人对这种生存环境消极拒绝的应答,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暴力,甚至会变成公开的暴力。我们在我们的头疼里寻求避难。35岁就想退休。
异化是无法超越的,异化就是“与魔鬼交易的”结构本身,也就是商品社会的本身;在消费的橱窗面前,人们是不会反省自我的,如果说消费社会再生产神话了,那是因为他便是他自己的神话。
《消费社会》
丛书名: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著者:让·鲍德里亚
译者:刘成富、全志钢
丛书主编:张一兵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
编辑:Jss 七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