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与传承 | 你知道“新文化运动”,却不一定知道“学衡”




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中西文化会通、新旧潮流交互的时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流澎湃中,《学衡》杂志自1922年创刊之始,就打出“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旗帜。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和文化潮流中不激不随,激浊扬清。

梅光迪、刘伯明、吴宓、柳诒徵、胡先骕等学衡派主将汇聚东南学府,融汇中西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彰显人文情怀。言传身教,桃李芬芳,薪火传承,泽被后学。

百余年来南京大学诚朴雄伟的学风和校风,由兹孕育。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学术、教育和文化发展,学衡派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和学术精神,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辉,愈发历久而弥新。


茅家琦先生手稿


缘起东南



“朴茂”的南高学风




吾国学术向多倡自东南。近代以来输入欧美文化,亦以东南为捷。1902年,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三江)两江师范学堂,被日本东亚同文会认为“是南中国的模范,可与京师大学堂媲美”。学堂监督李瑞清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立足中华,放眼世界,立志于培养“中国之培根、笛卡儿”。

李瑞清写给陈中凡的题词,以示正气凛然,志向高洁。


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两江师范学堂基础上成立。校长江谦注重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以“诚”为校训,以诚植身修业。王伯沆、柳诒徵等硕学宿儒言传身教,孕育出南高“朴茂”的学风。

江谦(1876-1942),著名教育家,精于文字音韵之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




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




1918年,由留美学生组建的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将总部设在南京高师校园,将科学的精神灌注于南高校风。众多留美学子汇聚南高,科学与人文交相辉映,南京高师因之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

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第一届董事会摄影。

上排:秉 志  任鸿隽  胡明复

排:赵元任  周 仁

《科学》于1915年1月在国内创刊,以灌输科学智识为宗旨,为当时国内专设科学之唯一杂志。



中西文化交汇




在中西、新旧交互的时代潮流下,郭秉文、陶行知、刘伯明、陈鹤琴等一批留美学人在南京高师倡导新教育。杜威、孟禄等学者在南高演说教育和文化,一时蔚为风潮。在东南社会的合力推动下,东南大学于1921年成立,这是当时中国南方第一所国立大学。

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为当时南方唯一 一所国立大学。




白璧德及其中国弟子




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6-1933),20世纪初新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其新人文主义理论从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中追寻一种现代意义,成为学衡派重要的思想源泉。

白璧德在哈佛大学讲授法国文学、比较文学,在中国留美学生中聚集了一批信徒,主要有梅光迪、吴宓、汤用彤、张歆海、楼光来、林语堂、梁实秋、郭斌龢。他们以世界眼光来探寻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归国后成为学衡派的骨干力量。


《学衡》杂志上的白璧德像





聚首东大




自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北大为中心,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掀起了巨大思潮。然南高—东大对此秉持“重传统而不守旧,重批评而不盲从”的态度。1921年前后,梅光迪、吴宓与刘伯明、柳诒徵、胡先骕等人聚首东南大学,“决以此校为聚集同志好友,发展理想事业之地”,《学衡》杂志应运而生。

1922年1月《学衡》第一期封面


“独丹徒柳诒徵,不徇众好,以为古人古书,不可轻疑;又得美国留学生胡先骕、梅光迪、吴宓辈以自辅,刊《学衡》杂志,盛言人文教育,以排难胡适过重知识论之弊一时反北大派者归望焉,号曰‘学衡派’。世以其人皆东南大学教授,或亦称之曰‘东大派’。”   

——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纂•总叙》

1920年代的钱基博(1887-1957)近代著名的古文学家和教育家。




   学人群像






《学衡》之创刊 




《学衡》(The Critical Review)由梅光迪发起。1921年11月学衡同仁召开第一次会议,刘伯明、柳诒徵、梅光迪、吴宓、马承堃、胡先骕、萧纯锦、邵祖平、徐则陵等九人参加。议定以吴宓寓所(南京鼓楼北二条巷二十四号)为办公集会之所,举吴宓为“集合稿员”,确定杂志编辑原则。1922年1月《学衡》杂志正式创刊,由中华书局出版。

199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学衡》杂志,共16册。




《学衡》之宗旨




柳诒徵在创刊号撰写的“弁言”中,将《学衡》宗旨归结为四义:

一、诵述中西先哲之精言,以翼学;

二、解析世宙名著之共性,以邮思;

三、籀绎之作,必趋雅音,以崇文;

四、平心而言,不事嫚骂,以培俗。

1920年代的柳诒徵及所作《学衡》弁言


此后,吴宓更将《学衡》宗旨凝练为:

论究学术,阐求真理,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

无偏无党,不激不随。

吴宓及刊载于《学衡》上的杂志宗旨




梅光迪


1920年,梅光迪应刘伯明之邀从南开来到南京高师。此年,他与吴宓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西洋文学系,任系主任。该系以传授纯正西洋古典文学为职志,并倡导新人文主义理想,深受学生好评。他在《学衡》上接连发表《评提倡新文化者》、《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等文章,倡导融贯中西,对新文化派之西化主张予以尖锐的批判。

梅光迪(左)在美留学期间与杨杏佛(右)、朱经农(中)合影。


吴宓


1921年,吴宓因梅光迪之召转赴东南大学,负责《学衡》事务,视之为毕生之精神寄托和志业。吴宓曾言“1921—1924年三年中,为宓一生最精勤之时期”。《学衡》自1922年创刊至1933年停刊,尤其是后期,全赖吴宓一人之顽强毅力,聚拢作者、补贴经费。社员中人戏言“《学衡》杂志竟成为宓个人之事业”。

《吴宓日记》、《吴宓自编年谱》对其在东南大学的生活和创办《学衡》事有详细记载


学衡派的“魁宿”——刘伯明


刘伯明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15年以《老子哲学研究》获得美国西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为中国学生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第一人。他精通中西文化,倡导以西洋眼光及方法,观察及研究吾国固有学问,不泥于古,不迷于新。

刘伯明在《学衡》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为师生所传诵,对东南大学校风的养成有极大的贡献。


1918年受聘南京高师,任哲学教授,文理科主任和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于知识传授之外,独重人格之感化。高标硕望,领袖群贤,隐然为全校重心之所寄1923年,刘伯明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37岁。胡适致挽联“鞠躬尽瘁而死,肝胆照人如生”。

刘伯明先生像


柳诒徵


柳诒徵(1880-1956),江苏镇江人。师从缪荃孙并随其赴日考察教育。后任南高、东大国文和历史教授。

柳诒徵先生像


1919年起,柳诒徵在南高讲授“中国文化史”,“不蹈昔人之蹊径,史学史识一时无两,所著《中国文化史》,实为开宗之著作”。吴宓称颂“东南大学之教授人才,亦以柳先生博雅鸿通,为第一人”。1948年,柳诒徵入选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文化史》为柳诒徵在南京高师的讲稿,后由吴宓在《学衡》上连载。30年代由南京钟山书局刊印。该书被胡适誉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


《史地学报》群体  


1920年南京高师史地研究会成立,分别以柳诒徵、竺可桢担任史学和地学指导员,并于1921年刊行《史地学报》。这是一份由学生组织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从1921年到1926年共出版了4卷21期。围绕着《史地学报》,学生朴实、稳重的良好学风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得以养成,张其昀、缪凤林、陈训慈、向达、郑鹤声、景昌极等一大批南高学子迅速成长,成为学衡派的中坚力量。

1922年1月,南高师史地研究会全体会员合影,前排居中者为柳诒徵。


竺可桢在《史地学报》上长期连载南京气象报告,开启了我国现代气象学观测研究的先河。


胡先骕


胡先骕(1894-1968),江西新建人,1925年获得哈佛大学植物分类学博士,东南大学生物系主任,中国现代植物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5年,胡先骕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留影。


同时,他是《学衡》的创刊人和主要撰稿人,他最先将“白璧德及新人文主义思想”译介到中国。他作为“硕学通儒”沈曾植的门生,一生坚持写旧体诗词,是胡适派文化激进主义最有力的批判者。

1926年,胡先骕出版第一部诗集《蜻洲游草》。


“学分南北”

20世纪20年代上半期,国内学术思想文化呈现出南北之分、新旧之别,并集中体现在南高—东大和北京大学的对立和相互制衡上。南派正以“学衡派”为代表。

一、南高的稳健与北大的激进;

二、尊孔重儒与反孔非儒;

三、人文主义与试验主义之别;

四、文言与白话之争,旧文学与新文学之辩;

五、南派之信古与北派之疑古。

1925年,胡先骕与胡适在上海合影,胡适题为“两个反对的朋友”。


胡先骕的《评<尝试集>》发表后,周作人化名“式芬”,1922年2月4日在《晨报副刊》作《<评尝试集>匡谬》,予以批评。后有鲁迅化名“风声”,作《估<学衡>》。


影响远播






《学衡》在北方


1924年,吴宓远赴东北大学,先后来此任教的有缪凤林、景昌极、吴宓、柳诒徵、刘永济、吴芳吉、郭斌龢等,在东北大学形成“学衡派”社员的集聚地。

1926年创刊的《东北大学周刊》以“明学术以扬国华”为宗旨,缪凤林、景昌极等人均为该刊重要撰稿人。


1925年,吴宓担任筹建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先后聘得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导师。四大导师除赵元任外,皆为《学衡》作者。清华学生如张荫麟、浦江清、顾谦吉等因吴宓之关系,亦成为“学衡派”成员。“学衡派”主张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北方进一步传播。

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自左向右)

前排:李  济  王国维  梁启超  赵元任

后排:章昭煌  陆维钊  梁廷灿


《国风》与中央大学


1928年中央大学建立,学衡派同人在南京再次聚合。在缪凤林、张其昀和倪尚达的倡议下,1932年《国风》杂志创刊,由柳诒徵任社长,强化民族意识,倡导民族精神,开启了学衡派的“中兴时期”。

1932年创刊的《国风》杂志,由柳诒徵撰写发刊词,在人脉和精神上与《学衡》一脉相承。

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以“建设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为使命,以养成“诚朴雄伟”的学风相砥砺,使中央大学呈现出“民国最高学府”的煌煌气象。1948年中国产生的第一届81位院士中,有33位出自南高—东大—中大一脉。

19世纪30年代的国立中央大学校门


1937年春摄,罗家伦和家人于南京大树根寓所。


同人刊物


《学衡》的同人刊物还有《大公报•文学副刊》、《国学丛刊》、《文哲学报》、《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地理学报》等刊物。这些刊物不仅是“学衡派”群体阐释学术主张的重要阵地,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大众传媒载体。

1927年,吴宓自荐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1月2日第一期出版,成员有赵万里、王庸、浦江清、张荫麟等。


柳门成荫


柳诒徵在两江师范学堂、南高、东大任教长达二十桃李芬芳,其门弟子多能卓然自立,时号称“柳门”。其代表有:缪凤林、张其昀、景昌极、陈训慈、王庸、何惟科、陆鸿图、黄国章、张廷休、胡焕庸、向达、王焕镳、陆维钊、郑鹤声、赵万里、卞孝萱等。

1923年4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史地部毕业合影,其中有:

前排  缪凤林(左二)、张其昀(左三)、范希曾(左八)、

陆鸿图(左十)、景昌极(右一)

中排  陈训慈(左五)、王  庸(左六)、夏崇璞(左七)、

刘文翮(左八)、徐震堮(左九)、方培志(右二)、

后排  王玉章(左三)、胡焕庸(左四)、周光倬(右二)


张其昀与中国文化大学


张其昀(1900-1985),著名历史地理学家。191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南高师,1923年毕业,先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后得柳诒徵推荐回中央大学任教,创办钟山书局,是《国风》、《思想与时代》的主持人。1954年在台湾任“教育部长”。他影印了全套《学衡》和《史地学报》,因柳诒徵所著《中国文化史》创办了“中国文化大学”,并在校内特设“劬堂”以纪念。

1935年,张其昀在西北旅行时摄于秦岭留壩县张良庙。他继承了柳诒徵的史学和竺可桢的地学,对于历史地理学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其昀创办的“中国文化大学”,意在“承东西之道统,集中外之精华。”


胡焕庸和缪凤林


胡焕庸(1901—1998),1919年进入南京高师读书,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1935年他在《地理学报》第2期上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提出“瑷珲—腾冲”这一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自古以来以农耕为经济生活,线西北自古为游牧民族的天下。

中国之人口分布密度表


缪凤林(1899-1959),1919年进入南京高师读书,承继柳诒徵先生的治史学脉,是“学衡派”的重要成员,也是抗衡北方“疑古派”的主将。先后执教于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

缪凤林编著的《中国通史纲要》,抗战时期被国民政府定为部颁教材。



竺可桢与浙江大学的崛起


1920年,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竺可桢来到南京高师,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作为史地研究会的导师,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培育众多人才,并奠定了南京大学地学百年辉煌的基础。

20年代初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


1936年,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众多东大师友弟子云集浙大,如梅光迪、张其昀、王焕镳、郭斌和、景昌极、陈训慈等,直接带动了浙大在抗战时期的崛起。

1938年,竺可桢题词“求是精神”,以“求是”作为浙江大学校训。

1938年浙大部分教师在遐观楼(浙大图书馆)前合影。其中:鲁珍即沈思屿,洽周即郭斌龢,迪生即梅光迪,晓峰即张其昀,驾吾即王焕镳,叔谅即陈训慈。

 

薪火传承


郭斌龢、范存忠

新中国成立后,学衡派以及其所倡导的学术精神在南京大学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缪凤林任教于南大历史系,去世后将毕生搜集的珍本藏书捐献给南京大学。郭斌龢范存忠长期在南大外国语学院担任教职。郭斌龢在80多岁高龄,指导学生张竹明根据希腊文原版再译了柏拉图的《理想国》。

历史系1948级毕业同学合影

第一排  白寿彝(右四)、缪凤林(右五)、蒋孟引(右六)、韩儒林(右七)


范存忠在南京大学

1931年,郭斌龢(左一)与吴宓(右一)在英国牛津大学

由郭斌龢、张竹明翻译的《理想国》再版书影,该书根据古希腊原文两种、新旧英译本七种翻译而成。


程千帆


程千帆(1913-2000),湖南宁乡人,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国文学系,曾师从黄侃、吴梅、汪辟疆、胡小石等学习, 1946年跟随吴宓编辑《武汉日报•文学副刊》。

1936年大学毕业前,程千帆先生校园留影


1978年夏,已经65岁的程千帆得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力邀为南大中文系教授,重返南雍讲坛,为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新生代学术人才。

程千帆与中文系教师研讨,左起卞孝萱、程千帆、周勋初、郭维森、莫砺锋。


1929年1月1日,中央大学黄侃、陈伯弢、胡小石、王晓湘、汪辟疆、胡翔冬聚会于南京鸡鸣寺,作有《豁蒙楼联句》,并署名其下,尤为珍贵。

1964年,黄耀先将所保存的《豁蒙楼联句》手稿赠送程千帆妻子沈祖棻女士。



百年地学辉煌


1921年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该系以传播科学为己任,成为中国地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发源地。李学清、张其昀、胡焕庸、任美锷、徐克勤、王德滋,数代南大人,孜孜不倦,桃李芬芳,塑造了南京大学地学的辉煌成就。

竺可桢题写的“地理学系”


1948届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班师生合影,前排左起:

萧楠森  张祖还  姚文光  陈  旭  李学清  张  更  徐克勤  丁传谱  蒋志超


1958届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班师生合影。下图为第二排中段局部放大照,为地质系老一代的八位教授和两位苏联专家。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从1986年开始,由匡亚明校长发起并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套总计200部的大型学术丛书。历时20年完成,涉及“从孔夫子到孙中山”270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间跨度2500年,共计6000万字。被誉为世纪之交“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这与学衡派“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理念一脉相承。匡亚明校长所撰写的《孔子评传》也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部孔子评传。

匡亚明(1906-1996),中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1963年任南大党委书记兼校长,1978年复出任南大党委书记兼校长,1982年起,任南大名誉校长。


1999年,《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百部首发式在香港举行,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左二)、茅家琦(右二)、周勋初(左一)、林德宏(右一)合影。


2006年9月2日,《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出版座谈会在南京召开,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强调,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茅家琦:重新评价学衡派


1989年,茅家琦教授撰文《梅光迪与<学衡>杂志》,在国内率先重新评价学衡派。2001年,茅家琦先生在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又撰文《<学衡>杂志与人文主义精神》,将《学衡》视为现代新儒家的源头。“反对全盘否定传统、反对全盘西化、倡导融合中西人文主义思想、重建传统。”这是新时期南大学者对学衡派传统的继承和坚守。

茅家琦先生的《梅光迪与<学衡>杂志》发表于《民国档案》1989年第1期,提出重新审视“学衡派”。


1994年,茅家琦(右)与匡亚明合影



新学衡 新征程


南京大学是“学衡派”研究的重要基地,“学衡派”所体现的人文主义和学术理性,是南大难以抹去的“记忆之场”。2014年,南京大学创设“学衡跨学科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学衡研究院”,并出版《新学衡》。《新学衡》以“全球本土化”为主旨,“梳理知识之谱系,前瞻学术之大势,预流国际前沿,树立本土风范”。这即是对百年来学衡传统的继承,也昭示着新的学术图景。

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

书名:新学衡(第一辑

主编:朱庆葆 孙江

版次:2016年10月版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



学衡研究院出版著作举要

沈卫威教授长期致力于学衡派的研究,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关注


2014年12月24日,南京大学“学衡跨学科研究中心”在仙林校区举行揭牌仪式。张异宾书记和孙江教授共同为南京大学学衡跨学科研究中心揭牌。




后记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科学与人文辉映、朴茂而有光华。学衡派的文化态度和学术精神,是南京大学这所百年学府校风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南京大学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迈步前进,力争早日实现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宏伟蓝图。

对学衡派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不断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来源: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

编辑&责编:杨卓宁











你可能还会喜欢:


五月温柔起航∣人文社科联合书单·2017年5月(第23期)

在消费的橱窗面前,人们是不会反省自我的

叶兆言∣古典文学才是真学问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