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 年度好书,即刻投出所爱

南大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11-06


年终岁末,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上一年度的总结和下一年度的计划。


总结上一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2019,南大社出版了一本又一本好书,我们根据图书的市场反馈和媒体观察,精选出了今天的这份书单,希望你能发现它们、捕捉它们、记录它们,不负好时光。


此外,小编还为你们带来了新年礼包,参与文末票选并留言选出你的年度好书,我们将选出三位,送出“2019年度好书”的三本。


2019年该读的书,就不要留给2020啦!投它!



守望者·传记




《加莱亚诺传》
(阿根廷)法比安∙科瓦西克 著  鹿秀川 陈豪 译


是我们了解20世纪下半叶乌拉圭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历史进程的生动读物,是拉丁美洲南锥体四国争取自由民主这一历史进程的写照。本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加莱亚诺这个有血有肉、充满活力的文化英雄,还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幅画面:在古巴革命点燃整个拉美的革命热情的那些年间,拉丁美洲知识分子共同体,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卡洛斯·富恩特斯、胡里奥·科塔萨尔和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等互相声援,频繁互动,为着解放拉丁美洲的共同信念而团结在一起,他们共同经历火热的革命年代、独裁军人暴政、悲戚的流亡岁月以及呼吁惩治有罪军人的斗争。



《等待那个男人:卢·里德的人生与音乐》(英)杰里米·里德  著  董楠 译


在《等待那个男人:卢·里德的人生与音乐》中,杰里米·里德把卢·里德视为摇滚乐重要的文学化身,格外关注他那些充满争议的歌词和充满原型色彩的车库之音。卢·里德影响了模仿他的一代人,他们学习他那无法无天的气质;与异装者雷切尔相恋所凸显的模糊性取向;极致的神秘和酷;还有身为亚文化叙事者的挑衅态度。《等待那个男人》涵盖了里德的全部音乐生涯,从“地下丝绒”到四十年顽强的单飞时期,再到他超越性的平静的晚年。杰里米以非凡的洞察力详细追溯了这个男人和他的音乐,对此,卢·里德本人有过如是评价:“一个局外人的故事需要另一个局外人来书写。”本书中文版由陈德政、郝舫、华东、健崔、刘敏、张有待、朱文博联袂推荐。



守望者·访谈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美)吉恩·贝尔-维亚达  著 许志强 译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拉美文学的泰斗,作品畅销全球,所受关注度堪比电影明星。而他本人真正想扮演的角色只有一个,古老又神秘——讲故事的人。《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精选了这位讲故事大师二十多年间接受的重要采访,清晰而系统地勾勒出他早期、中期乃至后期的创作脉络,更为了解和研究马尔克斯其人其事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这里汇集了马尔克斯的“即兴创作”,他尽情讲述着亦真亦幻的故事:他的童年、外祖父母、爱情;他的记者生涯、创作的艰辛与愉悦;他的卡夫卡、福克纳;他的加勒比根基、左翼立场、他与卡斯特罗的友谊;他对电影、音乐的看法……这部访谈录就像一个故事魔盒,记录了马尔克斯的真实声音、私密时刻、思想火花。魔幻现实在这里流淌,谈话的艺术在这里尽显。



守望者·物灵

《乌鸦》
(美)博里亚·萨克斯  著 金晓宇 译


什么是乌鸦?没有任何动物的形象比它更简单、更具标志性、更明确无误。它有着大地和黑夜的颜色。它是冬季白色天空下的一个轮廓。这种与死亡一样古老和神秘的鸟类唤起人类所有的好奇与想象。在这部黑色的诡谲之作里,你读到的不是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而是一个个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故事。在博里亚·萨克斯笔下,乌鸦从远古的神话里飞出,从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飞出,从爱伦·坡的诗歌里飞出,从梵高的麦田里飞出。它聪明、幽默、忠于爱情。它无法被人类驯服,却与人类有着奇妙的相似性。
 


《世间万物:与植物、星辰、动物的相遇》(美)艾米·里奇  著  徐楠 译


现实与神秘共存,科学家与诗人同眠。奇思、愚蠢、疯狂、精妙的睡前小书,26篇关于动植物、星系天体的科普童话。这是一本关于宇宙与日常生活的书,始于畅游的鲑鱼,终于璀璨的星空。书的主题,不局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现象,而是从最渺小的地球居民写到遥远的宇宙星辰,在文学女巫里奇的笔下,科学与诗意缠绕。本书曾获BBC广播四台《一本好书》节目推荐,也是《卫报》年度精选图书、《赫芬顿邮报》夏季优秀读物。




守望者·文学



《三折画》
(法)克洛德·西蒙 著 樊咏梅 张新木 译


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人物、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的《三折画》,于1973年由子夜出版社出版发行,是西蒙第三创作阶段的作品。“三折画”指画在三折画屏上,展示圣人的生活片段、圣经故事和传说的多重片段的画作,这种画整体包含三幅画作,中间一幅画作是主体,两旁的两幅可以折叠在中间的主体之上。小说《三折画》以绘画艺术手法“三折画”为标题,结构上分为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三部分。西蒙以三个真实的社会新闻为蓝本,在《三折画》中描绘了三幅场景。其中第一个场景以杜布菲的田园图为背景,讲述了法国中部的一个村庄,一个男孩在房间做数学作业,看宰杀兔子和拼接电影胶片的故事,当中穿插了一名少妇与情人幽会,最终导致自己的孩子溺水而亡的故事;第二个故事场景发生在德尔沃的居住地——法国北方的一座小城市的工业郊区,讲述了一个新郎和同伴一起庆祝结婚脱单,却意外地与昔日恋人旧情复燃,最终抛弃新娘的故事;第三个故事场景以培根所住的地中海为背景,讲了法国南部天蓝海岸一家豪华宾馆里,一个母亲为了拯救贩毒的儿子而委身于国会议员的故事。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李卓群 译


本书是关于博尔赫斯的回忆录,在回忆与博尔赫斯交往中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余,反思和评述了与博尔赫斯的阅读、写作及思想密切相关的人与事。1964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书店,一位六十多岁的盲人作家走到一位十六岁的店员面前,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兼职为他诵读。这位作家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世界上最出色的文学家之一;这个男孩是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藏书家。曼古埃尔回忆了和博尔赫斯在一起的日子,记录和思考了博尔赫斯的日常生活,他独特的写作方式,他的阅读喜好,他对其他作家的评论,他的渊博、怪癖,以及孤独……既感性又深刻,动态地勾勒出这位谜一般的天才作家的肖像画,直抵博尔赫斯的内心。




《旅行》(法)保罗·莫朗  著  唐淑文 译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保罗·莫朗的随笔集,共收录22篇文章。书写了旅行的起源、社交旅行、东方快车上的旅行、没有钱的旅行、行李箱、作家的旅行、冒险家的旅行……诸多话题让人耳目一新。外交官出身的保罗·莫朗是一位敏rui而机智的现代世界的观察家,热爱旅行,他对旅行的思考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既有时代的印记,又不乏哲学的高度。有别于一般的旅行随笔,莫朗的写作有其博学支撑,加上优美凝练的文笔,自然流畅的旁征博引,使这些短小精悍的篇章十分富有情趣,读来让人赏心悦目,深受启发。



守望者·镜与灯


《共同体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文学》(美)J.希利斯·米勒 著陈旭 译


“奥斯维辛之后,甚至写首诗,也是野蛮的。”《共同体的焚毁》挑战了阿多诺有关大屠杀后的审美生产的著名言论,主张文学见证极端的集体与个人经历的可能性。J.希利斯·米勒巧妙地思考了关于大屠杀的小说如何与大屠杀前后的小说产生关联,并借用让-吕克·南希与德里达有关共同体的理论探索了灾难后共同体联结的消融。米勒将关于大屠杀的书——肯尼利的《辛德勒名单》、麦克尤恩的《黑犬》、斯皮格曼的《鼠族》以及凯尔泰斯的《无命运的人生》——与卡夫卡的小说以及莫里森的《宠儿》并置,探寻将文本看作作证之举的意义何在。全书中,米勒就以下两种观念的相互关系提出质疑:一方面存在着想象、理解或记忆奥斯维辛的困难——这一主题常见于大屠杀记载中,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对清晰、明确地阐释这些小说的激愤抵抗。《共同体的焚毁》清晰有力地论证了文学的价值便在于探查深不可测之物。 


《文学之用》(美)芮塔·菲尔斯基 著  刘洋 译


《文学之用》是《新文学史》主编芮塔·菲尔斯基(Rita Felski)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人们容易被一部小说、一出戏剧、一首诗歌所打动,这正是文学存在及重要的原因。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作者以既有学理性又有可读性且极具说服力的方式,谈论了文学的作用,在文学理论意义上的“文学的作用”与普通读者日常阅读经验中的“文学的作用”之间架起桥梁。



守望者·经典

《幻化》(日)梅崎春生 著 赵仲明 朱江 译


本书收入日本“战后派”重要作家代表梅崎春生的三部中篇代表作——《樱岛》《太阳尽头》《幻化》。《樱岛》是作者基于自身战争体验的处女作,作品出色地描写了年轻的通信兵在战争与死亡面前紧张、焦虑、厌恶、绝望的心境以及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太阳尽头》是战后文学代表作,讲述了菲律宾战场上,一名中尉奉命追杀临阵脱逃的军医,在孤独、恐惧、疲惫的极限中矛盾的心理。《幻化》是作者的绝笔之作,获每日出版文化奖,被誉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巅峰之作,讲述了患有精神疾病的五郎逃离精神病院,在旅途中回忆年轻时候经历的战争岁月的故事。题名“幻化”源自陶渊明诗句“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这部以幽默语言向青春祭出的挽歌似的作品,是表达作者对即将降临的死亡的预感,抑或是抛弃死的执念、对向死而生的欲望的重燃?……作品没有答案。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巴塔耶作品



《被诅咒的部分》(法)乔治·巴塔耶 著刘云虹 胡陈尧 译


1949年,在《被诅咒的部分》出版之际,巴塔耶表示自己十八年来一直致力于撰写这部表现世界的作品,而十六年前发表在《社会批评》杂志上的《耗费的概念》则是其初步研究成果。对于乔治·巴塔耶,《被诅咒的部分》“在某些特定学科之外,触及了每一个研究地球上能量运动的学科的关键问题……从地球物理学到政治经济学,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和生物学。……甚至那些可以被认为属于艺术、文学和诗歌的领域都首先与过剩能量的运动……相关联,这一运动体现在生活的沸腾之中”。这项工作的深刻意义在于:世界的沸腾——“舍弃”“排出”和“爆发”——被构想为不断赋予作者生命活力的沸腾。因此,《被诅咒的部分》在乔治·巴塔耶的作品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色情》(法)乔治·巴塔耶 著  张璐 译


1956年,乔治·巴塔耶出版《色情》一书,相比其数年前出版的《色情史》一书,《色情》展开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色情研究,系统地建立起了他关于色情的理论,是一部相当精彩的理论作品。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禁忌与僭越的辩证关系为主轴,从内在体验、死亡禁忌、生殖禁忌、僭越、杀戮与战争、献祭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色情作为人类内心生活的一种,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一致性;第二部分结合萨德等几位作家及巴塔耶本人的作品对色情主题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巴塔耶的精彩论述中,读者将看到人类如何僭越其先天存在的局限与后天人为禁忌,不断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追求极致经验。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叙事的虚构性:有关历史、文学和理论的论文(1957-2007)》
(美)海登·怀特 著马丽莉 马云 孙晶姝 译


海登·怀特被誉为人类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从1973年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元史学》以来,怀特的作品对于历史学、文学研究、人类学、哲学、艺术史、电影传媒研究等将叙事学作为关注焦点的学科而言意义非凡。本书由罗伯特•多兰作序,他巧妙地将怀特重要但难得一见的文章汇集成册,研究探讨他关于历史书写和叙事的革命性理论。怀特的这些文章大多采用论文体,内容涉及多位思想家,探讨诸多主题,文笔犀利,语言优美。《叙事的虚构性》追溯怀特重要思想的演变轨迹,是历史编纂学者和学习者、历史理论和文学研究学者们的权威读物。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敞开:人与动物》(意)吉奥乔·阿甘本 著蓝江 译


人类历史的终结是由弥赛亚和辩证法者预见或宣布的事件。但是,这个即将到来的历史的主角是谁呢?什么是人?他是怎么来的?他是如何保持他作为动物主人或第一动物的特权地位的?在本书中,当代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思考了“人”作为一种独特而优越的动物类型,或者一种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的存在的方式。在从古希腊、基督教、犹太文本到海德格尔、本雅明、科耶夫等20世纪思想家的争论中,阿甘本用西方思想的逻辑预设考察了人与动物之间区别的方式。他研究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对于哲学、法律、人类学、医学和政治等看似不同的学科的深刻影响。



哲学与流行文化丛书

《<复仇者联盟>与哲学:地表最强思想家》(美)马克·D. 怀特 主编徐楠 译


复仇者集结!本书涵盖了有关地表最强英雄的基本哲学问题,你最爱的超级英雄团队在打击犯罪的冒险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许多困境,经历各种冲突,本书会一一解开你的疑惑。借助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约翰·洛克、伊曼努尔·康德等的力量,我们将直面哲学伟人也无法独自解决的难题,重新理解美国队长、钢铁侠、索尔,以及漫威全明星超英团队的其他成员,与他们一同踏上寻求正义的旅途,无论下一站去往何方。



世界著名思想家通信集译丛


《海德格尔与阿伦特通信集》(德)乌尔苏拉•鲁兹 著朱松峰 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众就已知晓:在马丁•海德格尔和汉娜•阿伦特之间——超出了老师-学生的关系和后来的专业上的联系——有一种爱和友谊的关系。本书中的文献证明了这个关系,它们出自被保存于马尔巴赫德国文献档案馆的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遗作。在本书中,它们是第一次被公开发表。除此之外,出自美国华盛顿特区国会图书馆的“汉娜•阿伦特的文件”也被照顾到了。


本书正文共收录了168封书信。其中,除了海德格尔的妻子埃尔弗丽德与阿伦特之间的八封书信往来、海德格尔的弟弟弗里茨写给阿伦特的一封信、海德格尔写给约纳斯的两封信,以及埃尔弗丽德和海德格尔共同写给阿伦特的一封信之外,其余的都是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之间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往来开始于1925年2月10日,终止于1975年7月30日。另外,该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海德格尔写给阿伦特的三封信、阿伦特1923-1926年写的诗歌,以及阿伦特1953年7月手写的“思想日记”中的内容。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选


《洪银兴自选集》洪银兴 著


本书是洪银兴教授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的汇编,涉及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改革研究、经济发展研究三大部分,共33篇论文。这些论文均发表在国内重要理论刊物上。这些成果反映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探索。文中许多观点是创新性的,对现实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张二震自选集: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理论与政策》张二震 著


本书收录了张二震教授30多年来在国际经济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论文。主要有两大主题:一是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二是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研究。入选文集的一些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本书可供学术界、实际部门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参考资料。


 

《安同良自选集:创新与产业发展》安同良 著


安同良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就持续致力于创新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本书将其有关创新与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中文论文,按主题编辑出版。本书全面追踪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突破与产业发展新趋势,系统梳理了创新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并展望了创新理论在西方的现代进展;以“企业技术能力”研究范式为基础,运用与国际CIS接轨的大规模微观创新问卷方法,剖析中国现实企业选择技术学习战略的动因,深入揭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模式、动力与障碍等真实行为机理,为破解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与技术学习的黑箱做出了拓展,同时也为反思“中国制造”提供了微观视野与基础。本书是一部系统性阐释创新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著作,以中国近年来的创新与产业发展实践为基础,推进了创新经济理论的进展;深度解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思路,为构筑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经济学做出了贡献。



南大智库文丛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美)丹尼尔·W.德雷兹内 著李刚 邹婧雅 谢馥兰等 译    


公共知识分子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总是在一些拥有极高话语权的政治评论杂志上,围绕各种类型的话题发表意见。但近年来,公共知识分子却被另一类思想家所取代,这一新晋群体被称为思想领袖。与公共知识分子不同的是,思想领袖通常在那些与公众联系较为紧密的机构工作,而较少在高端杂志上进行辩论,他们的想法总是雄心勃勃且备受称赞。当代思想的生产与传播已经按照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模式来组织与运营。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丹尼尔·W.德雷兹内在本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向我们展现了当代美国乃至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活。德雷兹内认为,尽管当今的思想产业存在一些负面的内容,但它非常擅长广泛地传播思想,并吸引着大量渴望新想法的人。



翻译理论与文学译介研究文丛



《葛浩文翻译研究》刘云虹 主编


近年来,中国文学外译成为翻译界、文化界探讨与思考的焦点问题之一。美国翻译家、汉学家葛浩文译介中国文学的丰富经历具有特别的研究价值。从呼兰河畔“热泪纵横”的萧红迷,到没有翻译“就不能生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再到作者与译者“不安而脆弱”的关系中“我行我素”的探索者,葛浩文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史上极为重要的个案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个案层面而具有某种普遍性。如何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葛浩文对中国文学的译介,进而在此基础上探寻与构建其对于中国文学外译可能存在的参照意义?可靠的路径就是更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据此,本书遴选了国内葛浩文翻译研究中的代表性成果,力求从翻译文本、翻译原则与策略、翻译理念与目标等多方面,呈现出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与整体样貌,并借以对进一步理解翻译本质、认识翻译功能、把握翻译价值、深化翻译理论构建发挥积极的启示与推动作用,促使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译介、传播与接受。



其他精品图书
《山围故国:旧闻新语读南京》
程章灿 著


著名文史专家程章灿教授关于南京的文史随笔最新结集。南京是一部厚厚的史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曾细细阅读,而能常读常新,则需要深厚的文史学养支撑。作者掌握了大量有关南京的历史文化、地方志和诗词文献,以“旧闻新语读南京”,或读胜地遗迹,或谈名贤奇士,或讲历史传奇,出入古今,娓娓道来,每每发现新史实、新故事,令人耳目一新,击节赞叹。


全书四辑五十五篇文章,话题丰富又鲜活,涉及南京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以及古往今来众多文化名人,且考镜源流,史实和诗情、感性和知性、人情风物和文史掌故浑然一体,妙笔点染,读来意趣盎然,增广见闻。因此,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南京的文史随笔,也可视作优秀的传统文化读本。


《遭遇阿甘本》张一兵 著


本书是关于当代意大利后马克思思潮中的代表人物阿甘本激进哲学思想构境的一种入门级概述。研究集中讨论了阿甘本的哲学前提和方法论以及他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上的诸多重要论见:以不做之潜能为核心构境点的看见不在场之物的在场性,哲学考古学、谱系学、范式和装置等方法论构件,由此透视出无中介的语言、内在的经验与姿态在当今占有性社会存在中的颠倒和异化,特别是他对当代景观社会和奥斯维辛现象的哲学深刻剖析,以及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生命政治部署和安治下,悬法例外常态化中“赤裸生命”和“当代神圣人”的悲惨境遇。



《臣服实验》(美)迈克•A.辛格 著易灵运 译


一个在佛罗里达密林深处占地600英亩的欣欣向荣的静修社区;一个全面改变了医疗管理行业的先进软件包;一个成就被记入史密森学会档案的价值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成为奥普拉最爱的书;一次导致政府毫无根据的指控的FBI大型突袭—— 这所有一切是如何源自一个决心在林中独居,放手自我,独自享受生活的人的?而此人却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不知不觉中,他到达了胜利的顶峰,也濒临灾难的边缘。迈克 A.辛格,畅销书《不羁的灵魂》的作者,这一次讲述了一个非凡的故事。它讲述了在一次深层次的灵魂觉醒后,作者不再关注自我的内心偏好,而是让生活来主宰一切之后所发生的事。当我们跟随辛格走入完美生命的实验和旅程时,一系列事件将会挑战你关于生活的最顽固的认知,亦会启发你以全然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



《动物之眼》(英)迈克尔·兰德 (瑞典) 丹·埃里克·尼尔森 著     曹汛 等译


本书是一本关于古生物、动物眼睛和生物进化的科普书,本书从眼睛的起源讲起,介绍了视觉的要素、水生动物的眼睛、陆生动物的眼睛、并置复眼、叠加型眼睛以及眼睛的运动,讲述了其中各种动物的眼睛的特征和作用;书中内容丰富、数据详实,同时有大量示意图和实物图,资料丰富,趣味性强。


《鼙鼓声中涉江人——沈祖棻词赏析集》张宏生 编


本书有幸获得叶嘉莹先生慨然允诺,将其在南京大学的演讲《从李清照到沈祖棻》一文作为序言,并邀请到了词学界的一批同仁,一起来探讨沈先生的词心,品评沈先生的词艺。这些学者,既有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的施议对、钟振振教授等,也有现在学界的中坚力量如朱惠国、王兆鹏、彭玉平、周明初、陈水云教授等,还有年轻一代的词学研究者,如陈昌强、张文昌等。他们的研究,涵盖从唐代到民国的词坛,正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沈先生在词史上的意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