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社在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表彰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获奖代表队、获奖人员的决定》,对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中获得职工组、学生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代表队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编辑学会承办。职工组有全国近200家出版单位组成的141支代表队423人参加决赛。
在此次竞赛中,南京大学出版社交上了一份亮丽的答卷。由南大社编辑臧利娟、束悦、官欣欣组成的江苏代表队二队,凭借着出色的发挥,在此次竞赛中夺得团体三等奖。在个人赛环节,南大社编辑同样收获颇丰。臧利娟获编辑个人三等奖,官欣欣获校对个人优秀奖。
南大社编辑:左起官欣欣、束悦、臧利娟
“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是编辑们交流学习、实践锻炼的宝贵机会。此次南大社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取决于一直以来对高质量出版内容的追求以及高素质编辑队伍的培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南大社会不断强化编辑队伍,增强编辑的能力和技能,努力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优秀出版人才。
官欣欣:
编辑工作需要问题意识与怀疑精神
参加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大赛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获得个人及团队奖项更是意外之喜。作为一名从业五年多的编辑,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很稚嫩,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好的经验,这里仅和大家分享一下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初入编辑行业的同事有所启发。
编辑工作是一门杂学。仅就考试意义而言,备考及考试的过程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编校考试虽以文学知识为主,科技常识、版权知识以及时事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往往工作中稍加留心的一些细微之处,便能够帮助我们应考。实际工作中也是一样,即便面对再专业化的学术著作,编校时也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佐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便更容易发现一些易被忽略的问题。这当然不是说专业的学术背景不重要。就我自身而言,如果说研究生阶段的国际关系史专业学习是我编校书稿及策划选题的智识基础,本科阶段的大文科通识教育、平时闲暇的阅读积累则使我的编校技能有所提升。所以在工作之外便不能厌倦看书(虽然看书的过程中职业习惯总使我主动去找错误),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是不行的。
编辑工作需要问题意识与怀疑精神。如果说策划选题是思维火花的迸现,那编辑案头工作则是精益求精的细节把控,而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名学术图书编辑,我主要编校历史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专著,而作为一名学术后辈,即使面对授业老师和专业大家的著作,必要时也会以存疑的态度来看待图书中的内容,对书中不确定之处一一标记、查找资料进行验证。虽然有人会说这样用时太多,工作效率较低,但在编校质量要求愈加严格的今天,殊不知稳扎稳打才是真正的高效。
编辑工作是有章法的。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出版社工作,在从读者到编辑的角色转换上,我有过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始终掌握不好编校的尺度。通过参加中级考试和工作中不断摸索,慢慢地我感受到做一名编辑的章法。如同学术研究具有严格的规范要求,编辑工作同样有章可循、不可逾矩:一系列国家标准为我们框定了编辑工作中的边界;通过向前辈学习请教、多与同事交流则可以使我们了解编辑工作的内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多学多记,改稿时便能下笔有度,修改得当。
以上是我进入编辑行业以来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束悦:
习惯“三多”助力编辑之路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我工作的第八个年头。八年似乎是人生长河中不短的光景,但我觉得在编辑这个需要每时每刻学习的行业里,我依然是个不算太新的“新人”。一些小小的个人习惯与大家分享,如果能够为大家的工作提供一点帮助,那就是我的荣幸了。
首先,多读书。选择做编辑的大抵都是爱书之人,“多读书”于编辑而言并非难事。我这里所说的“多读书”,除了要读大家所喜爱的书,例如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书籍外,还要多读编辑相关的专业书籍,例如各种国标(《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中收录得较全)、商务印书馆《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有案例有讲解,非常值得认真研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科技出版社的《作者编辑手册》等。有关工具书,“木铎书声”曾做过一个专题“木铎君亲测,这些编校工具书还不错”,里面介绍了很多工具书,建议大家的办公案头、枕边床头多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常翻常读、多记多思,久而久之,工作起来就会有底气。
其次,多积累。“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编辑工作非一日之功,重在平时的积累。我个人的习惯是准备一本活页本,分类记录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看到的资料,例如“字词”“语句”“标点符号”“数字”等,既相当于我们上学时的“错题集”,也是我们自己的“资料库”,更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薄弱点,以便于针对性地加强某方面的学习。同时,可以多关注一些编辑行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如“木铎书声”,里面会有很多专题知识点的讲解。此外,还要善于将编辑的身份带到平时的生活中。其实,只要做编辑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平时看的书、报纸、杂志甚至电视节目都会成为我们的“稿子”,我们对用字用词不规范的地方会非常敏感,无形中也加深了自己对一些规范用法的记忆。
最后,多提问。编辑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行业,每个人都在不停学习。不管是刚工作的新编辑还是已有一些工作经验的“非新编辑”,遇到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一定不要吝啬提问。有些问题,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可以给出非常准确的回答;有些问题,可以在大家的讨论中逐步找出答案,而这也是我们积累知识的过程。
其实对这次比赛,我个人还是抱有些许遗憾的,我会将此次的遗憾转化为继续奋斗的动力,争取来年能够画出一个圆满的句号。
臧利娟:
编校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对于编校工作,我谈不上有什么心得,只是一点感想,与大家分享。我觉得编校是戴着镣铐跳舞。
这个镣铐就是我们俗称的“国标”,包括出版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它们共同为我们的编校提供了尺度。学中文的人,大多对文字有一种不自觉的宽容,认为它是多变自由的,不应有太多约束。所以我刚入行时比较迷茫,编校书稿拿捏不了分寸,不确定哪些是需要改的,哪些是可以放过的。到了2015年,在参加韬奋杯比赛前的培训中,我才真正认识到“国标”对编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比较系统地学习各类标准和参加出版中级考试之后,我才觉得对于编校工作算是入了门。深入学习国标后,会发现关于图书或者语言文字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的标准可供学习参考。从图书封面、书名页到编排格式,从标点、数字到量和单位,从规范汉字到汉字部首……都有相关的规定。平时遇到一些编校问题,我会去查相关资料。一次因为要确定一个字是不是独体字,发现了《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这些标准是常学常新的,也是需要活学活用的。
在“国标”之后,我觉得另一个“镣铐”是各种词典工具书。就拿我们最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来说,它是根据各种“国标”来编写的。在平时的使用中,应尽量发掘它的作用,重要的一点就是熟知它的“凡例”,多翻看正文之外的辅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收获的。
在对标准和词典等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我们就可以基本做到“改必有据”(最起码不会改错),不会经常迷茫了。
在“镣铐”之外,我们可以发挥的部分当然还是很多的。提高语言文字基本功是基础又重要的一点。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常见错别字、易错词语、病句等,我平时会注意积累,也曾经买过一些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和编校方面的书籍来学习,有时会默写一些常见错别字词来加深记忆。每个编辑都应该有擅长的学科领域,平时尽量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编校相关图书时,就可能在规范之外,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此外,我也会经常向前辈学习,和同事多交流。
我在做质检工作中感觉到大部分的错误都是容易发现的,并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只要我们够细心。因此,我想我们在努力加强编校学习之外,认真而踏实的对每一本稿件的敬畏态度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