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百年尺度的湖泊环境变化
你知道洞庭湖在民国以前是怎样的烟波浩渺?你知道鄱阳湖在明清时期如何不断扩展?你知道太湖从何时开始不断萎缩?
近期,南大社出版的《中国湖泊历史图谱》将图文并茂地为读者呈现这些湖泊的演变历程。该书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薛滨和姚书春两位老师撰写,系《湖泊学研究系列丛书》中的一册。
《中国湖泊历史图谱》汇编了我国历史时期重要湖泽的图件、水利、测绘、文献资料,结合中国湖泊演变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时间为主线,将我国历史上重要湖泊的演变横向以图的形式在有时间刻度的横坐标上铺展开来,由湖泊演变指示的我国环境变化如时间隧道展现在眼前;纵向以重要环境、历史事件为单位对湖泊的变化加以描述,以翔实的图文史料为我国环境演变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中科院王苏民研究员为本书写序:《中国湖泊历史图谱》一书,运用我国丰富的历史地图,再现了约三百年来我国湖泊的变化,架起了古代和现代之间的桥梁,丰富并形象地展现了百年尺度湖泊环境变化的内容。我相信《中国湖泊历史图谱》一书的出版,将会进一步推动湖泊环境演变的研究,促进湖泊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实现人、湖和谐共存,为地方乃至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家 高俊教授看到本书出版后,非常欣喜,分别给编辑和作者发来信息。他表示地图作为科学探索的工具愈来愈受到学者和出版业的重视,是对地图工作者的鼓励和促进,他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仅次于鄱阳湖。据《中国湖泊志》,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湖南东北部长江中荆江段南岸,南邻湘阴、益阳,北抵华容、安乡、南县,东滨岳阳、汨罗、沅江、澧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用至今。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
明代中叶以后,洞庭湖再度扩展,造成此次洞庭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荆江南岸大堤的不断溃决,荆江大量水、沙进入洞庭湖地区,湖泊在淤浅的同时,水面在扩张。长江荆江段,因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淤高而成为“悬河”,一遇洪水,溃口决堤就在所难免。据文献记载,明嘉靖《湖广图经志》是历史上最早详尽描绘洞庭湖的地图。到了明嘉靖以后,明、清政府采取“舍南教北”的治水方针,江北岸穴口尽堵,南岸留有太平和调弦二口与洞庭湖相通,故荆江南岸大堤溃堤情况日趋严重。荆江洪水频发,致使洞庭湖泛滥。清道光年间陶澎、万年淳修撰的《洞庭湖志》载,“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环湘阴,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出没其中”。在明代中叶之后,清代中叶之前,洞庭湖一直是处于不断扩展的过程中。
《大明舆地图》(湖广舆图)之洞庭湖
16世纪初开始,洞庭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剧变时期,分割成东洞庭湖(包括漉湖与湘江洪道)、南洞庭湖(包括东南湖、万子湖和横岭湖)、西洞庭湖(包括目平湖、半边湖)和七里湖四个湖体。
清顺治七年(1650年),庞公渡堵口后,荆江北岸大堤逐渐连成整体,荆江河床整体形成,此时荆江的水位也逐步升高,这也使得长江中大量的水沙冲击南岸,进入洞庭地区,泥沙沉积通量远大于湖盆下沉量,导致洞庭湖底不断於高,洞庭湖面不断扩张,进入洞庭湖扩展的全盛时期。明后期王士性就说,“洞庭水浅,止是面阔” 。明末清初时,洞庭水变得清澈,含沙量降低使得洞庭湖水浅面阔的局面大约保持到17世纪末。
《中国新地图集》(湖广)之洞庭湖
约从17世纪晚期起,洞庭湖水的含沙量愈来愈高,导致其淤积的速度逐步加快。道光十二年举人巴陵吴敏树描述,“往闻故老言湖身淤浅,如艑山取鱼处,渔人言,较往时深减丈许,他处可知” 。到清朝中期,人口急剧增加,洞庭湖围垦加剧,洞庭湖的面积大大缩小。道光年间,魏源记载,“自江至澧数百里,公安、石首、华容诸县,尽占为湖田”。18世纪初康熙年间,《康熙皇舆全览图》上洞庭湖水面积只有约4645平方千米,因淤浅和围垦导致的面积明显缩小。由于洞庭湖面积的萎缩,使其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小,堤垸修建增高。咸丰、同治年间,洞庭湖区的堤垸大规模垮塌,造成洞庭湖面积扩大到约5104平方千米。
本文节选自《中国湖泊历史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