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洛必达】一篇文章,给高中生讲清楚洛必达

董晟渤 奇趣数学苑 2022-07-16

这篇文章面向的对象是高中生,将会讲解什么是洛必达法则。

以及在最后,会讲在高考题中怎么绕开洛必达法则。

现在在群里,高中生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洛必达怎么用?”、“能不能用洛必达?”。

这篇文章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一、洛必达(L'Hopital)法则

这里就不涉及到严格的极限的定义,因为高中数学的课本中没有讲到极限的定义

先来讲一个简单的概念:不定式

设我们有两个函数  和  ,若当  时,有  ,则称分式 为  型不定式;

同样地,若当 时, 有 并且  (这里的无穷大可正可负)则称分式  为  型不定式。

上面便是洛必达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满足条件时才能“洛”。


洛必达法则的内容如下,分为  型不定式和  型不定式。

定理1 (  型不定式)若当 时,  为  型不定式,  和  存在,且  不是不定式,则 

定理2 (  型不定式) 若当 时,  为  型不定式,  和  存在,且  不是不定式,则 


解释这个定理,只需要用到导数的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我用的字眼是“解释”而不是“证明”,希望大家不要有着“证明就可以用”的念头。


先考虑定理1,根据导数的定义,  。

则  ,其中  ,又根据  ,代入后即可得到  ,即为所求结果。

再考虑定理2,当  时,若  ,则  ,记  ,  ,则  是  型不定式,对其应用定理1得:

 ,另一方面有  ,由此解得  ,也即 


至此,便可以(不严谨地)说明上面的结论成立。

二、洛必达法则的小应用

举几个简单的小例子,来说明一下在高中的题目里,洛必达法则怎么用。


例1 画出函数  的图像。

解答 求导得  ,因此  在  递减,在  递增。

计算得  ,  ,接下来只需分析当  时  的取值。

 ,此时发现  和  都趋于无穷大,使用洛必达法则得:

 ,因此  。


例2 当  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答 分离参数得  ,令  ,其中  。

 ,令  ,  ,因此  在 单调递增,  ,因此  ,  在  单调递增。

要求  恒成立,因此  ,但当  时,  ,此即为  型不定式。根据洛必达法则,有:

 ,因此  ,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例3 当  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答  ,又  ,因此  。

当  时,  ,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甚至洛必达可以“洛”很多次,只要是不定式就可以“洛”,直到得到结果。

例4 求极限  。

解答 当  时,  ,使用洛必达法则得:

 ,此时依旧得到的是不定式。

当  时,  ,再次使用洛必达法则得:

 ,因此  。


三、洛必达能不能用?如何绕开洛必达法则?

其实我反复强调的是,高中数学没有极限的定义,上面的过程是不严谨的。

不同的省份改卷标准不一样,有的地方可能会给分,有的地方可能会酌情扣分,而有的地方甚至会一分都不给

洛必达法则本来是个高等数学中非常有用的结论,但“洛必达”最后变成了一些高中生装逼用的词,遇到题目就“洛”,以为可以秒杀,但完全没有顾及到严谨性

除此之外,许多高中生在不是不定式的情况下胡乱“洛”,最后得到一个完全错误的答案。结果这些人就开始到处问“为什么这题不能洛必达?”、“洛必达是不是错的?”


事实上,在做题的过程中,完全可以绕开洛必达法则,达到相同的效果。

一般地说,在遇到恒成立问题时,将不等式进行分离后可以得到形如  的形式,其中 的临界值是  ,且  。那么很多人就会用洛必达法则,来求出  在  处的极限  。但这样做有必要吗?

若  ,则  ,令  ,则原不等式等价于  。我们尝试分析构造出来的这个函数。

当  时,  ,一般地,要令我们只要让  在  以前单调递减,在  之后单调递增就行了。

也即  是  的极小值点,令  ,可解得  ,这个就和我们用洛必达法则得到的结果一样。

但如果  怎么办呢?可以再求一次导,再令 ,由此解得  ,就和多次应用洛必达法则一样。

由此看来,“洛必达法则”完全没有必要出现在题目里,要使用洛必达,其实等价于直接对构造出来的函数求多次导

在做解答题时,可以先用洛必达法则猜出答案,但是在写过程的时候,还是要用分类讨论的办法,把讨论的过程写清楚

顺便也提醒高中生,不要盲目寻求一些“秒杀”的办法,最后反而弄巧成拙。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42391245?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995745436036141056

奇趣数学苑公众号是个人公众号,日均阅读量在4.2万左右,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公众号品质,也为了数学的普及与提高,欢迎各地老师和学生,数学爱好者供稿,内容可以是奥数,中高考,竞赛自招,数学文化等,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更好地服务全国师生,本号原则上只接受word版文档格式的电子稿件.文责自负。

投稿QQ(微信):154358747

投稿信箱:154358747@qq.com

看更多精彩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奇趣数学苑


高三复习大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