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达医疗董事长郭咏阳:做企业,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2017-09-05 karen 器械之家

让天下没有难找的医疗器械服务信息!

“医疗器械助手” 让一切触手可及!

点击图片

 

在医疗圈内,康达医疗是个“另类”的存在!


你可能听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康达医疗非常牛逼,作为一个不到10岁的年轻企业,年销售额能做到20亿,绝对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康达医疗的发展模式值得同行学习、复制!而另一个声音却充满质疑:“康达医疗奉行的是“拿来主义”,OEM起家,并不具备真正的研发实力。”


真相如何?笔者总结了康达医疗集团董事长郭咏阳在“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国际合作峰会”主题为“全球供应链采购和自主品牌的打造”的演讲,从中我们找到了部分真相。



“低质低价”是国产大型医疗设备给业内人士的印象,在过去长达6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企业一直在低端市场苦寻出路,而高端市场长期为“GPST”(GE、飞利浦、西门子、东芝)占据。

 

康达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快速成长为国内医学影像排名前4的公司,郭总将原因归功于康达医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并在峰会上介绍了康达医疗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四个成功模式:

 

广泛合作——与世界500强企业共赢,保持设备的领先性


他列举了康达洲际1.5T超导磁共振项目:在此项目的突破上,康达积极和大专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磁共振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进行深度合作,双方的科研团队精诚合作,在剩磁处理,自动匀场、新临床序列开放、图像深度处理等一系列研发目标上均取得突破,并实际应用到康达产品中去,实现了从“实验室”到“车间”的无缝衔接,真正将中国本土智慧展现在实业之中。

 

这个项目共有4个单位共同参与研发和产业化,分别是康达洲际、日本日立、华东师范大学、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则是以日立1.5T超导磁共振为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一台完全与世界最先进技术同步的磁共振设备。



四方力量聚在一起耗时15个月进行研发,在保证高性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康达洲际1.5T超导磁共振获得了两项重大进步:其一,生产成本从日立原型机的500万降低至250万元;其二,该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了80%(设备中使用国产部件超过80%),未来市场极具潜力。合作方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还因运用于此项目的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康达——华师大高端磁共振技术研究院的筹建,后续合作继续展开,自主创新的3.0T超高场超导磁共振项目正联合日立、健信等国内外合作伙伴紧锣密鼓的推进,康达以期通过更广泛的合作带给中国医院买得起、用的起的自主创新高端医疗设备。


“大飞机模式——细分领域再整合


医疗器械行业如同航空航天领域一样,牵涉到各种各样的基础零部件,这些部件的研发耗时不短,10年、20年都有可能,投入更加惊人。在工业革命早期,一次技术革命的周期大概是100年,但现在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大概10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颠覆。做制造业的都深有体会,可能产品研发出来时,技术已经淘汰。康达医疗没有在设备部件的研发上大量消耗时间和精力,他的做法是跟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厂商合作,从而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设备。



郭总介绍了康达医疗跟GMM合作的项目:GMM成立于1952年,其多功能X光机在世界上排名领先,但弱点也很明显——价格高昂,一台机器要卖数百万。康达医疗跟GMM达成合作,共同研发,保持GMM现有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把价格降下来,同时提高产品的性能。双方已经成功推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多功能数字化X线机、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等,目前双方合作的方向是一台机器人+三维影像的多功能X光机。由此,康达医疗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双方共同努力,将世界排名前列的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带入中国医院。若不是这种方式,康达医疗仅依靠单方面的力量研发先进的多功能X光机,可能需要耗时若干年,性能往往还不及国外领先企业升级换代前的产品!


自主创新——中国智造发挥优势

对于已经在基础零部件相对成熟,中国批量较大的产品,康达医疗也在通过自身的不断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拓展临床应用范围,进一步降低成本。



目前,国内在C形臂细分领域技术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尤其是骨科的小型C臂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研人员。而康达集团内部就有这样一个小团队,曾经计划单独创业的团队因为缺乏资金和渠道,举步维艰。


康达医疗通过资源整合,以这支创业团队为班底成立了公司的C臂事业部,通过内部孵化器机制让这个团队充分发挥其研发优势。同时配合公司的市场、学术、注册、生产、质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的资源。能够让创业团队“扬其长、避其短”,同时团队的回报甚至比独立创业更好。



通过团队和公司的共同努力,目前其团队独立研发的平板小C的价格仅是是同类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国内外订单量也非常可观,未来极有可能冲击世界C臂领域的前三。同时,康达C臂产品事业部独立研发生产了中型DSA等中心C臂,打破国外厂商在这一细分领域的垄断,自主研发的大型心血管DSA也即将面世。


智能制造——中国的后发优势

智能制造,更多地是体现康达医疗在宁波梅山投资建厂的举动,前期已投25亿用于智能工厂基建建设,后期计划再追加70亿投资,这是一笔相当不小的投资。对此,郭总的态度非常明确,他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工厂,成为先进的医疗器械制造平台,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以智能柔性生产,无人智能物流,互联网+物联网,部件追溯监控,个性定制生产等等取代以前医疗设备所没有的方式。

 


而比起国外领先供应商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成熟完善的制造工厂相比,在整个生产体系更新换代的成本和代价上,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后发优势非常明显,而这也是郭总选择在宁波梅山建设超级智能工厂的重要原因。



这座于2015年动工兴建的中国最大单体医疗器械工厂,占地33万平方,预计产能将达到100亿元。未来,它将利用宁波的地域优势,成为医疗制造行业的航空母舰。

 

合作、分享、共赢,这是笔者听完郭总分享后最大的感悟, 而这也恰恰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该有的态度!

 

此刻,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猫论”:不论白猫、黑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最后,我们用郭总的这句话作为结尾:做企业,一定要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相关阅读

【详解】中国未来医疗硅谷---“梅山模式”


从3千万到20亿,看康达医疗如何快速成长为医械领域的“黑马”?


完成品牌深度进化,这家器械厂商只用了4招!


梅山论剑:全球化浪潮下的医疗器械国产化之路


最新HIMSS EMRAM医院名单(截止2017年8月30日)


医疗设备管理的迷失与未来


第三方服务是与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