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真的这么暴利??
让天下没有难找的医疗器械服务信息!
“医疗器械助手” 让一切触手可及!
点击图片
趁着周末小编去修电脑,老板拆开后看了看,用锡焊点了一下,说100块钱!我当时就急了,你点下锡焊成本也不过1毛钱啊,这么贵?
老板抬起头,淡淡的说:锡焊一下是一毛钱,但是知道在哪焊值99.9,费什么话,掏钱吧。
联想到前几天微信上面朋友圈的帖子《假牙成本数十元,为何动辄上千,心脏支架成本数百,为何动辄上万》
内心只能说一句:呵呵
那医疗器械行业到底暴不暴利呢?
作为一位严谨的小编,先不下结论,带大家一起坐下分析分析。
暴利是指“生产者、经营者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超过合理利润幅度的行为”。
医疗行业中涉及生产者、经销商、医院。
生产者:加上研发和验证、注册、市场推广费用后,成本比生产要高很多。高多少?跟量(即产品类型、市场份额)密切相关。个人估计其他成本是生产的1-10倍(药品则尽管放大好了)。
拿一个三类的植入医疗器械来说,先不说前期研发出成熟的技术标准需要多久,我知道的都是些三类植入产品,最短的是三年,最长的是11年!国内的注册还好说,放到美国,单单的一个前期的临床实验就可能会花费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民币,再加上公司在产品上市的前净运营投入,如此高的准入门槛自然会提升产品的市场价格。
经销商:营销费用的重头戏,账目必须神鬼莫测。费用在哪呢?
技术服务:经销商以营销而非技术取胜,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太多了。这一块需要由生产者补足,可以理解为你家附近开了间卖冰箱的,又需要开间教你用冰箱和帮你修冰箱的,考虑到医疗器械市场容量和冰箱比例,以及医疗器械故障概率可高多了复杂多了,算算成本吧。
医院关系:肯定有长期物质往来,但绝对数额未必多大了:当前市场中,医院关系或曰经销商获利对医疗器械价格与其说是因,不如说是果。
医院:这是讨论暴利与否最有趣而关键的部分。医院是医疗器械的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关注医生没有太大意义。
我的观点是,在医疗器械公司,高利润是合理的。
医疗,救死扶伤的职业,很高大上,跟奢侈品一样吗?那你犯个错误试试。
一个新产品做出来,马上用在病人身上,做手术,就会成功?如果你是病人,你敢吗?万一失败,病人要付出的代价是健康或者生命。而对于医生,或者医疗器械公司,万一失败,病人家属不把医院扒层皮?FDA不跑过来把医疗器械公司扒2层皮?可见,安全是医疗器械的第一准则。产品宁可功能少或者弱,务必保证安全。
说到安全,就是产品通过大量实验和应用的检验,证明了产品足够安全,这个是非常耗钱的,具体就不展开讲了。
最后说最前沿的,高技术。
为什么你的产品可以通过那么多验证?那是因为大公司招了几乎是顶尖的工程师在那里研究了材料,工艺,生物特性,通过计算机模拟,保证了理论上是可行的。并配有顶尖的检测和制造设备,让他们能做出符合理论的样品,开始验证(除了做动物实验外,还要买尸体做人体实验)。相关的测试有生物兼容性,毒性测试;体外测试。实验失败了,就得找原因,做改正措施,再做样品,再做实验。不停地重复这些实验,直至通过。研发成功,才有了后续的一系列成功。公司内部成功了,才敢去接受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CFDA(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的一系列审核。
如果以上验证通过了,临床验证也通过了,公司才敢把报告递交审核,可能继续送上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FDA食品药品监督局看你遵守这么多流程,真实的报告也是好的,还要了解公司具备做好产品,管控风险的能力,才敢批准产品,允许产品销售。FDA审批,也要时间。一个月吧。拿到销售许可证,你可以卖经他们批准过的产品了。
从生产的开发到通过FDA 审批通过,耗了差不多5年。公司内部,一堆研发、生产、质量工程师,总经理、财务、人事、临床联络员;公司外部,独立于公司的第三方临床监察员CRA,临床协调员CRC为这个项目辛苦付出,工资要给吧? 此外,医生,医院伦理委员会也参与了,要鼓励一下吧?
设备成本,5年的人力成本,产品成本,试验成本,运营成本。组成了研发带来的间接成本。平摊到产品上,价格自然上去了。对于创业公司的员工,薪水不高。甚至低于普通制造业。
直接成本就是原材料,产线工资,销售成本,这个就是你看得到的。通过培训专业的生产人员,质检人员,大规模集中生产,直接成本稍微降低。
懂财务的知道,5年的间接成本必须由客户买单。间接成本摊在未来的2年内。2年后,这些成本就成了高利润。跟垄断无关,只关乎生命和严谨。
只有高利润,才能刺激医疗行业不停往前走,更新产品,追求卓越。技术大概每10~20年会有个进步。那时又是一个研发循环和价格更新的过程。老的技术会因专利过期而被公开使用,不断降价。
利润高的主要是核心技术被垄断的产品,各个行业均是如此,尤其是大外企。一旦专利到期,或技术被国内企业模仿利润立马暴跌。10年前心脏支架价格超过3万,如今国产已达10家,价格已跌到9千左右,进口支架各别省市已降到1.3万。
编后语:
暴利是产品的价值应该和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所谓暴利就是那种用极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博取极大价值的事情,比如倒买倒卖、非法勾搭等。
所以,我一直认为医疗设备行业绝不是暴利行业,是一种用高付出高投入来换取对应价值的过程。你能以钢铁的价格来算飞机的价钱嘛,丫的!
暴利,对医疗行业来说,早已是昨日黄花。别误信那些带有严重偏见的媒体宣传。
如今的医疗市场,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这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政府各项管理政策的出台,百花齐放般的业内竞争、终端客户越来越严苛的准入门槛,无一不是在推动和跟随着这个趋势的发展。
最烦电视上新闻里动辄报道某某药品某某器械出厂价多少,终端售价多少,表面上来看,是存在巨大的差价。但这个差价的计算,并不是简单的灰色收入那么简单,品牌的推广、医生的教育、专业化人员的工资和奖金,这些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削减的成本。
当初强生为了推广介入操作技术,在上海有规模庞大的教育基地,中国的医生源源不断得送去这个基地,在猪身上操作,学习技术,练习手法。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引进,医疗器械公司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
当然不能否认他们的商业目的,以及有意识得引导行业内对自己有利的学术理念。行业的发展单纯靠学术界自己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的,临床灰色收入是发展至今日一个无法彻底清除的毒瘤,但不能因为有这个灰色地带的存在就否定整个行业。
什么时候我们的民众不再被媒体不负责任的偏见说引导,保持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我们才能看到社会进步的希望。而这种进步,绝不是所谓的GDP全球第二所能代表的。
来源:医江湖
相关阅读
【行动指南】开放共享、互利共赢—中国医疗器械服务联盟CT服务分会上海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