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享呼吸机"到底是“救命符”还是“催命符”

器械之家 2021-12-12

器械之家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关注


随着疫情在美国的蔓延,纽约州成为爆发的“震中”,医疗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医院出现了呼吸机严重短缺的局面。为帮助医院应对这一情况,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26日的报道中提出“共享呼吸机”方案,并表示“这不是理想的办法,但我们相信是可行的。”

但报道一出,美国内部便出现反对的声音。美国重症协会、美国呼吸治疗协会、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患者安全基金会、美国重症护师协会、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等多个学会便紧急发布联合声明,“建议临床医生不要尝试共用呼吸机,使用目前的设备进行这种操作不安全。”

联合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共享呼吸机”
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无法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无法独立监测/设置患者参数指标

及时准确评估通气情况


由于呼吸机流量、压力传感器通常设计在吸气/呼气端阀或设备内部,所以,当两名患者同时共用一台呼吸机时(三通管路连接方式,如下图),传感器所监测到的参数指标,比如吸入、呼出潮气量,皆为两患者的总吸入、呼出潮气量。这将导致医生无法判断患者各自的吸入与呼出量,无法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具有肺损伤风险。


三通管路连接方式


同理,当两名ARDS患者共用同一呼吸机, PEEP值将无法根据患者各自状况独立监测/调节,所获得的呼吸力学评估,接收的报警监控信息,将失去意义,患者病情改善/恶化也将无法及时发现,患者安全无法保证。

管路连接的不当

可能造成进一步的通气障碍


在进行有创或无创通气时,Y型口远离患者的连接方式,会造成很大的死腔样通气(如下图,橙色线条管路即为无效腔)。患者的重复吸入无效腔(死腔)气体,将导致肺泡有效通气减少,影响CO2排除,引起高碳酸血症。即使Y型口靠近患者,死腔增加不明显,但由于连接回路过长,仍可能造成呼气阻力增加。

除此外,回路容积的增加,可能阻碍触发,引起呼吸机自检无法通过,增加呼吸机使用安全隐患。

死腔样通气(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体肺顺应性的差异

将导致潮气量的分布不均


临床上想要找到两个病情完全一致的患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临床表现接近,两患者肺组织的呼吸力学指标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机械通气时,气体会优先流向肺顺应性好的患者,这可能导致患者肺泡过度膨胀。而肺顺应性较差的一方,则面临通气不足,氧合指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也就是说,在没有单向阀的情况下,气体可能在共用管路的患者间发生摆动呼吸,从而导致交叉感染和肺过度扩张。而且,当患者有自主呼吸时,问题将愈加明显。

医生可能面临伦理问题


一台呼吸机可以挽救单个患者的生命,但“共享呼吸机”将带来导致所有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

纽约长老会 “方案”
能否“迎刃而解”?


 “共享呼吸机”提出后,纽约长老会医院便公布了包括安全风险、所需回路附件、呼吸机设置及自检、初始患者相容性评估、呼吸机参数及报警设置、通气期间患者监测、患者及呼吸机管理、患者脱机策略、相关伦理问题等十五个方面在内的详细“实施方案”。


“共享呼吸机方案”(图片来源于网络)

似乎声明中提到的可能面临的问题,从“方案”中都能找到答案。比如:


不能评估每个患者通气情况:可通过各自监护仪上呼吸力学监测功能(监测潮气量、压力、流速、PEEP等指标)的使用来掌控。


迈瑞监护仪呼吸力学监测界面


不能独立设置每个患者参数:从呼吸机功能角度无法解决。但实施“共享呼吸机”的重要前提便是患者相容性的严格评估(重要指标包括驱动压、呼吸频率以及PEEP的差异),只有病情几乎一致的患者,方能匹配共用一台呼吸机。  

不同患者肺顺应性不同导致的气体分布不均:容控模式下,气体会优先流向肺顺应性更好的一方患者。但使用压控模式(给予两患者相同的压力),便可解决两患者潮气量分布不均的问题。

患者自主呼吸导致摆动呼吸问题:只要患者有自主呼吸,则很难保证“步调一致”、“强弱相同”,摆动呼吸不可避免。建议可使用常规镇静、肌松以阻断自主呼吸。

患者交叉感染问题:回路中加装过滤器便可最大限度解决。


但“理想与现实总存在着差距”。首先,两患者共用一台呼吸机的严格条件(高度的匹配性),本身便很难实践,且这样的“门槛”将会让很多患者受到限制,偏离了让更多患者接受呼吸治疗的目的。其次,即使两患者具有非常高的相容性,使用了这一共享方案,但两名患者共用一套通气参数,是否会影响预后,目前并无相应临床数据加以参考。再者,为避免自主呼吸,需长时间使用肌松剂。但对于ARDS患者,肌松剂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时间限制,必须考虑长时间使用肌松剂对预后的影响。

且针对能否“共享呼吸机”这一问题,有着丰富一线抗疫经验的杜斌教授、安友仲教授、彭志勇教授在迈瑞“新冠肺炎中外专家对话”中也都明确表示,“除非患者病情完全一致,否则很难实施,会带来很多问题。” 


每一位患者的生命都值得敬畏,每一种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经过深剖细究、反复验证,只有这样,方能最大限度的守护患者生命安全,也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走过与病毒抗争的艰难时光。


来源:迈瑞生命信息与支持交流平台


相关阅读
戳一下,更有料!
获得施乐投资的一次性呼吸机——GO2Vent有何过人之处?

救命神器ECMO,为什么还没有国产化?

ECMO三巨头:迈柯唯、美敦力和索林大比拼!

全球抗疫新动态,微软研发疫苗,苹果日产百万防护面罩!

一图读懂 CT 机

华为又建医疗公司!5G、可穿戴设备、数字医疗!不断扩大的医疗版图!

马斯克宣布:免费向全世界医院提供呼吸机

先睹为快!世界首台“自屏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Zap-X!

呼吸机告急,国内外多家供应商紧急增产

中国抗疫花了多少钱?

5分钟出结果!雅培推出ID NOW COVID-19检测试剂盒!

GE医疗首推全流程AI磁共振技术平台“智简AI” ,开启MR+AI 3.0时代

关于方舱CT的一切!

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重离子治疗系统完成首例患者治疗!

正式登陆中国,顶级手术机器人ROSA One通过NMPA审核

Radixact+RefleXion X1两款放疗设备全新上线!

各国方舱医院都长啥样?

全球紧缺的ICU究竟需要哪些设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