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时间】医用CT的创新之路(往事篇)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医用X-射线成像从投影成像扩展到断层成像;从几何断层成像发展到计算机断层成像;从传统的CT扫描发展到螺旋扫描;从吸收成像扩展到相位成像;从扇束CT发展到锥束CT;从单源成像扩展到双源乃至多源成像。从‘单能’扩展到‘双能’乃至能谱或彩色CT成像;从机械扫描经历了电子扫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现在的X-线成像系统单位时间内取得的数据愈来愈多,病人所受剂量愈来愈少。广义上讲无论哪种X-线成像模式均可看作一个系统,系统内的组件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X-射线源、检测器以及运动控制模块。不同的成像方式是由各式射线源、各种检测器以及它们与成像对象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扫描方式)演绎而成。系统的输入是待成像对象(人体),系统的输出是图像(数据)。我们希望成像系统是理想的,也就是其点扩展函数是δ函数。对医学诊断还要求数据采集高速度、低剂量和低成本。像任何事物一样,医学X-射线成像术的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时发展快些,有时发展慢些。本文拟从一个视角扫描其发展历程,俾能以史为鉴,有所启迪......
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在科研实验中发现了X射线,三天后伦琴的夫人偶然看到了手的X射线造影,这使得随后陆续发展形成的X射线摄影技术成为了人类科技史诗的新篇章......
强烈建议你看完下面这个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74w5r5ej&width=500&height=375&auto=0
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967年,英国电子工种师高弗雷·豪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
用牛脑标本进行实验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CT图片
后来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
1971年9月,高弗雷·豪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叫Atkinson Morley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
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当时这台机器的速度是这样的,5分钟扫描一个层面,2小时运算。
当时的原形机
第一张人体脑部的CT
1972年4月,高弗雷·豪斯费尔德在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
看那个标示——C.T.SCANER首次出现在RSNA 上
CT的出现在RSNA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
1972年EMI公司取得世界上第一幅CT图像;Hounsfeld 教授因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CT论文;
1974年SIEMENS公司研制成第二代头颅CT——Siretom 2000;
1975年西门子研发的CT也首次出现在RSNA上......
1977年第一台全身CT Somtom 在SIEMENS公司问世;
第一张人体横截面的CT图
高弗雷·豪斯费尔德和科马克共同获取1979年
1974年的脑部图像到了1983年图像清晰度已经有了本质的提升
而今,各种CT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医疗诊断上,多数系统已支持强大的三维重建功能(如下图)
今天的CT系统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头颅CT、口腔CT、乳腺CT、全身常规CT。
头颅
口腔
(关于常规CT)
第一代:采取旋转/平移方式(rotate/translate mode)进行扫描和收集信息。首先X线管和相对应的探测器作第一次同步平行移动。然后,环绕患者旋转1度并准备第二次扫描。周而复始,直到在180度范围内完成全部数据采集。由于采用笔形X线束和只有1-2个探测器,所采数据少,因而每扫一层所需时间长,图像质量差。
第二代:X线束改为扇形,探测器增多至30个,扩大了扫描范围,增多了采集的数据。因此,旋转角度由1度增至23度,缩短了扫描时间,图像质量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患者生理运动所引起的伪影(Artifact)
第三代:控测器激增至300-800个,并与相对的X线管只作旋转运动(rotate/rotate mode)。因此,能收集较多的数据,扫描时间在5s以内,使伪影大为减少,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第四代:控测器进一步增加,高达1000-2400个并环状排列而固定不动,只有X线管围绕患者旋转,即旋转/固定式(rotate/stationary mode)。它和第三代机的扫描切层都薄,扫描速度都快,图像质量都高。
第五代:轴扫描缩短到50ms以内,因而解决了心脏扫描。其中主要结构是一个电子枪,所产生的电子束(Electron beam)射向一个环形钨靶,环形排列的探测器收集信息。
全球CT发展大事记
1.国际领域
1913年,Coolidge引入”热阴极”静止阳极X-线管[1];
1921年,Bocage在一篇法国专利中描述了一种断层成像(几何断层成像Geomeric Tomography)方法;
1921年~1922年,在Netherlands 工作的Ziedes Plantes 独立地开发出该方法[1];
1930年,旋转阳极X-线管问世(这个概念早在1897年就由Thomson E教授提出);
1931年,Ziedes Plantes发表了他研究几何断层成像的结果与实际应用,并讨论了多切面放射摄影(muttisection radiography);
1932年,几何断层成像术(分层片,X-射线体层摄影术)付诸应用;
1947年,同步辐射光源发现;
1948年, X-线影象增强器问世[2];
1955年, R.W. Stanford研制出静电放射摄影(干板摄影,Xeroradiography);
1956年, X射线电视问世;
1971年,Grant 发明模拟断层组合成像术(Analog Tomosynthesis);同年,G.N.Hounsfeld在EMI公司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头颅CT (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并于同年9月安装于伦敦Atkinson-Morley医院;
翌
1972年,EMI公司取得世界上第一幅CT图像后,Hounsfeld等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CT论文;
1974年,SIEMENS公司研制成第二代头颅CT——Siretom 2000;
1977年,第一台全身CT Somtom 1在SIEMENS公司问世;
1979年,G.N.Hounsfield、A.M. Cormack 获1979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1980年,动态空间重建器(Dynamic Spatial Reconstructor,DSR)在Mayo Clinic建成;该机1973年就开始研制[12];
1983年,电子束CT(Electronic Beam CT, 或EBCT),C100问世(加州大学
旧金山分校);
1988年,平板检测器在Xerox,PARC研制成功[4];
1989年,第一台螺旋CT(Spiral CT)由SIEMENS研制成功[5];螺旋CT的新构想由日本学者Issei Mori于1983年提出。他就这一新构想在1983年12月申请了美国专利,并在1986年12月正式获得专利授权[6];
1993年, 双层螺旋CT (CT-MxTwin)在Elsint 公司下线,开创了多层螺旋CT的时代;
1996年, 第一台CBCT(cone beam CT,锥形束CT)——口腔CT,New Tom 9000,由意大利QR s.r.l公司制成。对Spiral CBCT扫描的理论研究最先由王革教授于1991年开创[8];
1997年,数字组合断层成像 (Digital Tomosynthesis, DT) 出现,在2004年的RSNA上有产品展出;
1998年,4层螺旋CT,由GE、Marconi、SIEMENS制成;
2001年,16排CT—— GE lightspeed 16问世;
2004年,64排螺旋CT由GE、PHILIPS、SIEMENS、TOSHIBA等公司独立制成;同年,256层螺旋CT由TOSHIBA公司研制成功;
2005年,第一台双源螺旋CT (Dual Source CT) ——SOMATOM Definition在SIEMENS公司问世;
2007年,东芝 320排螺旋CT acquilion one研制成功;
2007年,第一台宝石能谱成像CT——Discovery CT750由GE公司研制成功,并在RSNA上展出;
2008年,Discovery CT750获FDA批准;
2014年,能谱成像技术的最新革新产品——revolution CT在GE面世,实现了16cm探测器、29ms时间分辨率、0.23mm空间分辨率;
2. 国内领域
1955年,国产X-光管诞生(复旦大学、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9];
1958年,国产手提X-线机诞生(杭州医疗器械厂);
1983年,自主研发出碘化铯影像增强器(上海医疗器械九厂);
1983年,我国第一台颅脑CT,XDN-1,在上海诞生并通过鉴定;
1988年,我国第二代颅脑CT,JD-21,在上海研制成功;
1990年,中华I号全身CT于12月25 日在上海通过鉴定;
1994年,东大阿尔派全身CT扫描仪CT C6000问世;
1998年,东大阿尔派全身CT C-2000投放市场;
2000年,东大阿尔派制成中国第一台螺旋CT——C-3000,并投放市场;
2009年,东软NewViz 16排螺旋CT问世;
2012年,东软NewViz 64层螺旋CT问世;
2012年,清华朗视公司研制成口腔锥束CT (CBCT),并获准生产;
2014年,东软NewViz 128层螺旋CT问世;同年,由联影制造的世界首台96环PET-CT开始投放市场;
2015年,由科宁(天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中国境内生产的首台乳腺CT通过了CFDA认证;同年7月,杭州高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首台乳腺PET开始投放市场
*参考文献
[1] Euclide S. X-ray Imaging Equipments[M].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1985.
[2] Krestel E. Imaging systems for medical diagnostics[M]. Berlin and Munich: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1990.
[3] Grant DG. Tomosynthesis: a three-dimensional radiographic imaging technique [J]. IEEE Trans Biomed Eng, 1972, 19(1):20-28.
[4] Antonuk LE, Boudry J, Yorkston J, et al. Development of thin flm flat panel arrays for diagnostic and radiotherapy imaging[J]. SPIE, 1992, 1651: 94-105.[5] Kalender WA.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J].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006, 51 R29-43.
[6] Issei Mori. 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apparatus utilizing a radiation source[P]. US: 4630202, 1986.
[7] 李铁. 医学影像设备的十年回顾[J]. 中国医院设备采购指南, 2005上.
[8] Wang G, Ye Y, Yu H. Approximate and exact cone-beam reconstruction with standard and non-standard spiral scanning[J]. Phys Med Biol, 2007, 52(6): R1-R13.
[9] 唐东生. 中国现代医用设备产业发展回顾[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 16(1): 12-25.
[10] Allsopp CB. Physics methods in medical diagnosis[J]. Brit J Appl Phys, Suppl, 1957, 8(S6): S40-S47.
[11] 庄天戈.医学放射成像与医学影像信息学[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8, 27(2): 169-173,181.
[12] 庄天戈. CT原理与算法[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
相关阅读
【放射时间】CT血管造影(CTA)20年的发展之路(连载一)
【放射时间】你所不了解的PET和PET-CT(产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