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钤印六法:让你书画更专业!
书画作品钤印有很多讲究,同时也有许多争议,并没有成文的规矩可循。从林林总总的文字阐释中,汇集书画家们的共识,以供参考。
一、书画之印
书画作品上的印章,是书画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画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画、印鉴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画印鉴相映成趣,不仅能使书画作品增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画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画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画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画印鉴有机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19zeprm0&width=500&height=375&auto=0▲郭世平书法每日一学之草书小中堂-随遇而安
摄影兴起较书法和绘画晚,其落款和钤印可以比照绘画进行。
一般书画作品上的用印,大致有三种分类:即按钤印位置分类,可以分为起首印(引首印)、压角印和名号印;按照印章作用,可以分为名号印、闲印和收藏印;按照印章制刻的方式,可分为红文印(阳刻)和白文印(阴刻)。
上述这些书画之印,因作者的身份、名望、年龄、习惯、偏好不同而往往不是一枚,而是一个序列。比如名号印,随着书画尺幅的大小不同,要刻制不同大小的名号印;再如闲章,有的作者根据年龄变化制作了序列闲章。所以,一位书画作者可能有很多的书画之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14qph4o1&width=500&height=375&auto=0▲郭世平书法每日一学之草书横幅-星河无限
二、钤印六法
上面认识了书画的各种印章,这里介绍这些印章的用法。这些方法,是古今书画界人士约定俗成的,或者是由某位书画大家首开先河,后被广泛认可的,这个约定俗成随着时间的漫长沉淀而形成了规范。
1、起首印:起首印也叫引首章,印面形状多为长方形及自然形的长形,椭圆形、葫芦形、圆形印亦可。因用于书法和绘画题款开头一二字的旁边,故称起首(或引首)。印文内容包括斋馆名、籍贯地名、年代、生年、格言警句、吉祥短语及其他闲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21p5t94o&width=500&height=375&auto=0▲郭世平书法每日一学之行书横幅-福山寿海
起首印一般不宜为方形,而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印章,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起首印多见于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或有或无,较少出现。书画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就可以使用起首印。使用此印时一般都钤盖在画款正文起首处偏下一点,与款识末端所钤名号印相呼应。如黄宾虹1943年所作《元人诗意图》,画的左上方题识:“老翁住在浣花村,日日哦诗醉瓦盆。岸底横江见船尾,不知春水到柴门。元郯韶诗,宾虹画。”款识第二、第三字右侧钤白文“癸未年八十”印,即为起首印,与款识末行之下的“黄宾虹”、“黄山予向”二印相呼应。
2、名号印:其形制大都是正方形,其内容自然是作者的姓名字号,一方二方均可。一方的刻作者姓名,二方的则上方刻作者姓氏,下方刻作者名字;也有上方刻作者名字,下方刻作者字号。二方印最常见的是正方形,其次是正圆形。一般上方刻朱文,下方刻白文。
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白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3、压角印:压角印亦作“押角印”、“押脚印”、“画角章”,用于画幅两下角(或左或右)。印文多为诗文警句,或作者信奉的格言,即所谓“闲文”,用以表示书画家的审美观点和个人追求。例如“师造化”、“大化之境、“江山如此多娇”等。也有刻别号和斋、馆、楼、堂等名称的,即所谓“别号”和“斋馆”。如文徵明的“真赏斋”、石涛的“大涤草堂”、张大千的“大风堂”等,都曾作为压角印使用。地名印、年龄印、肖形印也可作压角来用。
压角印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协调画面。如许麟庐1982年作《蔬香》立轴,题识:“菜叶绿作羹汤,味平汤趣悠长。板桥句,壬戌春画奉北全老弟正之,许麟庐于羊城。”引首印“过眼云烟”,款下钤“许”和“麟庐”姓名印,画幅的左下角加盖“麟庐六十岁以后之作”作压角印,使画面上红的色彩加重,与水墨白菜和蘑菇构成鲜明对比,此为起首印与压角印并用的格局。
压角印大于名号印和起首印,多为方形,也有长方形和其他形状的,盖在画幅的下角,借以调节作品重心。如董寿平1986年曾作一幅横幅竹子,画幅的右面为题识:“岁寒有贞节,孤竹劲而直。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可比君子人,穷年交不易。晔晔桃李花,旦暮改颜色。丙寅夏日董寿平写于北京。”款左钤“董寿平”、“寿平书画”、“年逾八十矣”三印,画幅左上钤“师造化”朱文印,左下角钤“丹青不知老将至”白文印作为压角印。李可染创作的《松下观瀑图》,画幅左上钤“李”、“可染”二印;左下角钤“学不辍”长方形朱文印,作为压角印。
4、拦边印:边印也叫“腰章”、“边章”。属于在书画作品的左边或右边中间部位钤盖的词句、闲文、肖形印。在绘画作品中,边印不可左右两边同用,否则成对称,有重复之累。有的画幅钤用边印,可省去压角印。边印面积要小于压角印。字号印、地名印、花押印也可作边印用。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
边印可补空、拦边,与绘画相映衬,具有协调画面的作用。黄宾虹1934年作《听帆楼第二图》,画为横幅,画面左上题识:“安石墩先争谢傅,云林堂又著倪迂。听帆一样江楼上,潘岳唐滂乐事符。甲戌长夏,天如先生博粲。宾虹并画。”款左钤“黄宾公”白文印和“虹若”朱文印,画幅右边山坡上落“片石居白文印一方,这就是边章。
边印也可与压角印配合使用。白石老人画过一幅《采菊图》,画的右上题款曰:“高上纸数尺有远山,写'篱下南山’四字最好。白石六十以后造稿,八十六岁始自存之。”钤“老白”白文印一枚。画的左边钤一朱文印“骋望黄金吉室”,为边章。右下角又钤一白文印“兴到壶歇”,此为压角印。
5、补白印:补白印是为了平衡画面、完善布局、填补空白而加盖的印章。严格说不能算为一类,但确有这个名称。补白印其实就是闲章的综合运用,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而这些钤印方法上面已经分开解读,这里就不再赘叙。
6、鉴藏印:鉴藏印也叫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的用章。据载,鉴藏章始于唐代,宋朝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古时皇帝加鉴藏印,一般盖在画幅的显要位置,著名收藏家一般盖在次要位置,普通收藏家一般盖在画幅外侧,有的甚至盖在裱衬上,以示实力或谦逊。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三、钤印八要
书画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要遵守一些准则。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而且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归纳前人所述有以下八点:
1、大小适中: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不是每幅作品都要盖上起首印、压角印和名号印,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名号印是取信于人的,既对观赏者负责,又对自己负责,是不可少的。至于起首印和压角印,一般可以不盖;但是若作品右边空白较多,不妨盖上引首印和压角印。如果空白不多,就不要硬盖了,否则弄巧成拙,效果反而不好了。所以古人有云钤印要“惜红如金”。
3、位置恰当: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6、注意礼仪: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自然。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款赠人,否则,有失敬之嫌。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易流低俗。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据说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知(老实说,散人对此中奥妙至今尚未弄懂)。
7、优选印材:印章的材料有多种,常用的价格又能接受的有寿山、青田等普通石料。高档也有鸡血、田黄等等。
8、慎用印泥:一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没有质地细腻厚重光洁的印泥,就不能将其神韵充分地显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为逊色。一般说,大字多用殷红印泥。小字多用朱红印泥。尤其在字帖黑底上钤印,则必须用朱红印泥。清朝以来红色加重,甚至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讲究者,钤盖一遍,惟恐其色过浅,遂重盖一遍,以增其厚重。当然需相重如一,这只能借助印规才能办到。钤印时下面的垫物,可用胶皮或其他较软物,但不能过软,过软易失印迹。印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绒三者混合一起组成的。朱砂质重、油脂质轻,若长期不调和,两者会分离,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结变质,不好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骨制的桨(不可用金属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匀和。翻拌时,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倒。印泥要经常保持清洁。印章蘸泥前,应先揩擦干净;特别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笔道内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蘸泥时,用力不宜过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揿,可顺印泥的丝缕,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几次,使印泥均匀地沾在印面上。钤盖时,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匀,勿动摇,勿偏重一侧或一角,这样,钤印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购买推荐
定制款书法创作专用笔
扫描二维码购买咨询
往
期
精
彩
2017年11月书法、国画、篆刻专家定向面授通知 (本年度最后一次面授)
他将文人画的“精气神”发挥到极致,他的惊世才华, 在时代变革的巨大洪流中, 被淹没得无声无息。
论起一幅字的优劣来,有四个要素必须注意:章法50分,结字35分,墨色5分,印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