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欧对华政策存在分歧,欧盟谋求三大目标

中美聚焦 2021-11-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FIS国际网 Author 吴正龙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们


作者:吴正龙(Wu Zhenglong),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由于西方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表面上看,美欧合作、竞争和对抗三位一体,对华政策似乎殊途同归。因此,中国今后在外交和舆论上或面临更大压力。然而,从拜登参加的系列峰会可看出美欧三位一体的对华政策各有侧重,互不相同。美国以竞争和对抗作为对华政策的主基调,而欧盟则强调对华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美国总统拜登刚结束对欧洲的首次访问。拜登在启程登上“空军一号”时说,他此行将“向普京和中国清楚地表明欧洲与美国关系紧密”。拜登做到了吗?盘点拜登八天行程,特别是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美欧峰会等系列峰会,各与会国会上会下的表演,不难发现美国和欧洲盟国在对华政策上,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七国集团峰会公报,公开点名中国,提及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并提到反对东海和南海“单方面改变现状”。此外,还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新的病毒溯源调查等。七国集团峰会发表攻击中国的公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拜登上台后一改前任单打独斗的做法,强调要利用同盟体系,构建遏华统一战线。拜登的价值观外交与欧盟一拍即合,在新疆、香港、南海等问题上形成共同应对中国的局面。不久前,欧盟就新疆人权问题对中国实行制裁,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首次对中国实施制裁。紧随其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也跟进。显然,欧盟在对中国采取这一行动前,与美国和其他国家进行过协调。欧盟在香港问题上也是动作频频,由于个别成员国的反对,对中国制裁没有获得通过。说到底,欧盟与美国在新疆、香港、南海等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共同行动,是西方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使然。就此而言,美国和欧盟同盟关系“紧密”程度无疑得到加强。可以预计,中国在外交和舆论上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系列峰会也充分暴露了美欧之间在对华政策上存在的分歧。即使在人权问题上,美国与欧洲盟国在分寸掌握上也有“温差”。拜登力主点名批评中国所谓“强迫劳动”,但从会后的公报看,美国未能如愿就这方面谴责中国。公报一方面对强迫劳动表示关切,另一方面承诺保护个人免受强迫劳动。对美国提出遏制中国的主张,欧洲盟国避免作出重大承诺,保持选择的开放性,会上进行协商,或会下发声,对冲或弱化美国抗中调门。对拜登提出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所谓高质量替代方案,德国犹豫不决,不愿为此类计划承诺具体金额。在最终的公报中,七国集团只是泛泛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基建援助,并未涉及各国承诺的确切金额。峰会后意大利外长迪马约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通电话时表示,意方希同中方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针对所谓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记者时说,北约是个关注北大西洋的组织,中国与北大西洋没有什么关系。不要分散我们的力量,不要以偏见看待与中国的关系。此外,马克龙在谈到印太地区时还建议,欧盟既不要当中国的“附庸”,也不要站在美国一边。对于英国首相约翰逊提议成立中国问题工作组,拜登呼吁采取强硬立场,但是由于一些国家首脑担心此举可能使七国集团被视为反华组织,最后发表的公报并没有提及此事。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谈到七国集团与中国关系时更多强调合作,而非对抗。拜登政府以竞争、合作、对抗定义中美关系,而欧盟早在2019年春发表的《欧中战略展望》文件,便将中国确定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体制竞争对手。从字面上来看,合作、竞争和对抗三位一体,美欧对华政策似乎殊途同归。然而,从系列峰会便可看出美欧三位一体的对华政策各有侧重,凸显互不相同的一面。美国以竞争和对抗作为对华政策的主基调,而欧盟则强调对华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美国将中国视为“最严峻的竞争者”。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日前发布的《2021年年度威胁评估报告》中明确表示:中国日益成为一个近乎不相高下的竞争对手,在多个领域向美国发起挑战——特别是在经济、军事和技术领域,并正在推动改变全球规范。美国突出中美关系中的竞争和对抗因素,对合作轻描淡写。而欧盟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欧盟谋求对华政策三大目标:深化与中国接触,促进全球层面的共同利益;大力寻求治理欧中经济关系更平衡和互惠的条件;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现状并加强国内政策和产业基础。欧盟将继续与中国接触,强调其对华政策是构建以合作为主的竞合关系。美欧对华政策上出现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利益考量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就美国而言,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展步伐紧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如同对待历史上所有第二大经济体一样,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运用各种力量,包括拉拢盟国等全方位打压中国,阻断中国发展势头,以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对欧盟来说,是利益而非价值观决定对华政策的根本取向,发展对华关系不但符合自身利益,也有利于推行“战略自主”构想。首先,中国对欧洲并不构成安全威胁。拜登要与中国进行“极端竞争”的宣示与欧盟主张格格不入,大多数欧洲人并不像美国人那样,把中国视为生存的威胁,也不想被卷入中美战略竞争。其次,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促使欧盟认清美国靠不住,必须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国内外展现坚持“战略自主”原则。欧盟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华政策,而不受华盛顿意志的左右。虽然欧盟坚持价值观原则,但以不牺牲其在华利益为前提。在欧洲议会“冻结”中欧投资协议审议后,欧盟领导人依然坚持力挺立场,强调中欧投资协议是一个正确的抉择。最后,从地缘政治考虑,欧盟既想搭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又想借重中国的分量,增加其与美国博弈的筹码,在中美之外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会后发表的相关公报是各方意见妥协的产物。最大的特点是虚多实少,言辞重于行动,政策宣示代替执行措施。尽管美欧在人权和意识形态问题上气味相投,双方对特朗普时期遭到破坏的美欧关系修复充满憧憬,但是法德意等欧洲国家对构建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发动新冷战并不感兴趣。欧盟去年底发表的《全球变局下的欧美新议程》指出,“欧盟和美国都认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自信所带来的战略挑战,但我们并不总是就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达成共识。”对美欧对华政策的异与同,这或许是恰当的概括。

原文标题《吴正龙:美欧对华政策的异与同》,文章来源于公众号“CFIS国际网”。


推荐阅读 ▽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