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赛迪白皮书:《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发展白皮书》(可免费下载)

赛迪研究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22-07-03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发展白皮书》,报告共从定义与内涵、产业环境、产业现状、行业趋势、投资价值五个方面阐释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并为地方政府、投资者、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定义与内涵



电动汽车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安装于公路、办公楼、商场、公共停车场和住宅小区停车场等场所,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分类以技术路线服务对象分类最为常见:



产业链全景图


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链上游充电桩部件与设备制造环节


中游充电运营环节,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建设和运营服务;


下游后服务市场环节,如在充电时获得大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对外提供增值数据服务。





产业环境



政策环境



国家扶持政策推动充电桩产业发展


从2015年至今,国家及各地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二十多项关于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政策,让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共同发力。


经济环境



车桩协同发展更为关键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中国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消费、加大投资、提振经济的战略举措。而充电桩短缺严重制约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以2018年为例,当年国内生产总值91万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元、汽车类商品零售额4.2万亿元。


仅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GDP4.6%、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呈稳步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1.3%上涨至2019年的4.7%,复合增长率高达37.9%。



社会环境



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


大城市PM2.5污染的52%排放源是机动车尾气,机动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00多种,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市民的身心健康。


新能源汽车具备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的优势,能显著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根据对新能源汽车车主的满意度调查,用户普遍认为充电难(56%)和远行难 (51%)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问题,要迅速有力推进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环境



多技术混合布局满足不同情景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的充电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换电技术。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主要方式为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在公共充电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8%和42%。




充电技术向大功率和无线充电延伸


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新增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大功率直流快充,另一个是无线充电


相较于普通快充功率的60-200kW,大功率充电功率高达350kW及以上,有利于提升充电效率,满足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短和续航里程长的要求。


无线充电因具有的使用便捷、节约空间、安全性高和环境实用性强,已成为电动汽车充电热点。



产业现状



规模结构



充电桩保有量持续增长


截至2019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17.4万辆,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1.9万个,车桩比从2016年的4.6:1下降至3.4:1。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规划,到2020年我国分散式充电桩目标是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车桩比近1:1。




私人桩发展受阻,公共桩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截至2020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要达到50万个、新增超过43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 


截至2019年底,中国公共桩和私人桩分别累计为51.6万个70.3万个,国家提前完成公共桩规划目标;而私人桩目标完成率仅为16.3%。到2020年底,规划公共桩和私人桩分别为20万个和40万个。




私人桩以交流为主,公共桩直流占比超四成


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总量中主要为交流充电桩。 


私人桩主要用途为消费者自己使用,以交流桩为主。公共桩则以直流桩为主,适用于商场、娱乐场所、写字楼停车场等消费者密集、充电时间短的场地。


近两年,直流桩占比保持在40%以上。截至2019年底,在公共充电桩中,交流桩和直流桩的保有量占比分别为58.3%41.6%




换电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电动汽车换电产业已实现小范围内商业化推广,但换电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行业规模较小,运营商数量少。


2019年底,我国电动汽车换电站已有306座,主要集中在北京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换电站数量排名前十的省 (直辖市)占比88.6%,其中北京市和广东省贡献力度最大,分别为41.2%和20.6%。



产业分布



公共桩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从区域分布来看,公共桩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是公共充电桩的主要集中地。


2019年,前十省(直辖市)的公共桩保有量占比达到74.0%,且多分布于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的公共桩保有量均超过5万个。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限牌城市,正逐渐向二三线的非限牌城市渗透,加快推进了二三线城市公共充电桩建设。



运营模式



充电运营商主导模式较为常见


目前,中国充电桩运营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充电运营商主导模式、充电运营商和车企合作模式、车企主导模式运营平台主导模式



上中游盈利模式较单一,新盈利模式在探索中


① 上游核心技术缺乏,阻碍盈利能力提升;


② 中游充电桩运营商盈利模式有待突破;


③ 下游增值服务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


竞争格局



充电桩运营市场高度集中,龙头规模效应显著


2019年,全国充电运营商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个的共有8家,占总量的90%以上,产业规模效应极强。


其中, 第一梯队的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网公司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分别达到了14.8万、12.0万和8.8万个,位居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前三位,市占率达到69.0%。





以上是部分内容,完整版报告,关注我们,后台留言“0603”,即可免费获取!




行业趋势



充电桩产业迎新机遇

政府优惠政策力度加大,吸引更多企业布局;

技术升级持续推进,企业迎来新盈利模式;

充电桩产业转型新契机,市场空间广阔;

多方主体积极布局,利好地方经济和社会效益。

充电桩行业依旧存在挑战

不断提升的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加大快充需求;

充电桩利用率不高,中游遇盈利瓶颈;

较多利益主体加大充电桩产业推进难度;

充电桩产业高质量发展再起航

充电桩迅猛发展,车桩比加速下降;

充电桩技术与数字经济技术紧密结合;

民企、国企和外企各有竞争优势。




投资价值



市场潜力



充电桩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


截至2019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417.4万辆,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21.9万个,车桩比仅为3.4:1,远低于规划的1:1。


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达到6420万辆,如果按照车桩比1:1的数据估算,从2021年到2030年的这10年间,需要新建充电桩约6300万个,预计将形成万亿元级别的市场规模。



投资机会



充电桩产业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① 关注互联网技术与充电桩运营深度融合;


② 产业价值链将向下游后市场领域转移;


③ 重点关注运营环节的民营龙头企业和参加国网充电设施招标的第一梯队。




赛迪建议



地方政府积极支持


地方政府应通过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电力规划,进行充电桩网络合理布局。


投资者踊跃参与


新基建为众多投资者带来空前的投资机遇,由于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 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和资源,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投资成本,风险相对可控,发展有稳定预期。投资者要抢占市场才能有优势。


企业整合资源


“新基建”中的充电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巨大、发展迅猛而持久。对于有能 力的非充电桩企业和充电桩企业,都是空前的机遇,应抢占先机,提前布 局,使充电基础设施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以上是部分内容,完整版报告,关注我们,后台留言“0603”,即可免费获取!


来源丨赛迪顾问  

编辑丨办公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