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剧作 | 适用的编剧操作方法《序列编剧法》

导演帮 2021-03-21


“序列编剧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和教授的实用编剧方法,作者是美国编剧、教授保罗·约瑟夫·古林诺,其被作为一门课程教授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最早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之后是南加州大学,后来查普曼大学也开设了这门课程。



什么是序列?


一部两小时的经典电影,通常由若干个8-15分钟长的序列构成,每个序列都有着自己的内在结构。


说的极端一点,每个序列都有着自己的主角、张力、上升情节(rising action)和结局,它们是一部大电影中隐藏着的若干个小电影。


它与一部独立的15分钟短片的区别在于,一个序列中出现的冲突和事件只是部分地解决了,结局通常会引发一个新的事件或下一个序列主题。


序列的源起


电影最初就是序列,或者说,电影最初就是短片。1897年电影放映出现,当时的一盘胶卷长度约为一千英尺,大概能播放10-15分钟。当技术的限制得到突破,这种结构却保留了下来。多年来,故事长片的编剧们也一直不自觉地在用八序列式的方法构建故事。


一部戏剧通常是一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而将两小时的电影划分成10-15分钟的序列也是根据人的注意力极限。如果没有序列划分产生的戏剧张力的变化,观众会觉得疲惫、乏味,无法被银幕上的内容吸引。


序列如何工作?


通常来讲,在典型的两小时时长的电影中,八序列式结构会按照以下方式运作。当然,这种模型是一个理想的布局设计,实际应用时可以有不同的变化。



第一幕


序列1(开场+现状)


一般来说,影片开头的15分钟用以解答谁、何时、在何地、做了什么,以及电影故事发生的初始环境。第一序列的目的除了展示,非常重要的是要抓住观众并吸引他们看下去,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勾起好奇心。


大多数成功影片的做法是:一开始便向观众提一个谜题,让他们产生疑问,并许诺会在后面给出答案。例如电影《唐人街》以一系列让人疑惑的男女亲热照片开头,伴有惊讶的画外音;《落日大道》的开头是警车蜂拥而至,警察迅速包围了案发现场——一个男人面朝下死在游泳池里。 


观众通常会在第一序列看到主人公出场,并了解他的“现状”——这部分被塑造得越详实,之后平衡被打破的戏剧冲突就越强烈。观众也将在这一部分了解主人公的心理需求(Need),并期望主人公能发生改变。


通常在第一序列的结尾,会出现一个“激励事件”,也称为“攻击点”(point of attack)——现状被破坏,逼迫主人公对此做出反应。



序列2(辩论+锁定)


通常设置主要张力,提出戏剧疑问,以此来引导影片发展的方向。通常主人公会在这一序列与打破其现状的事件进行抗争,但主人公做出的任何努力都只会把他/她引向更大的麻烦或者困境,标志着第一幕的结束。


名词解释:戏剧张力与戏剧疑问


戏剧张力就是利用观众对问题答案的期待心理,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未来的情节,而每个序列也具有这样的内在戏剧张力。主人公能否得到他/她想要的东西?这即是戏剧疑问。


和悬念一样,戏剧张力也是作用于观众的好奇心,不同的是,戏剧张力效果的实现更需要观众和主角之间的某种情感连接,这就是第一幕设置set up的作用——介绍主人公和现状,并在主人公和观众之间创建情感纽带。


一旦这个纽带创建好,观众的感情就有了一个支柱,远不止好奇,还帮助他们在长片放映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第二幕


序列3


主人公初次看到有希望解决第一幕结尾出现的问题。在这一序列中,主人公通常会进行某些探索性质的活动,或是为了将要做的事接受训练,他/她可能解决了一个眼前的问题(在其他序列中也是如此),但这一问题的解决会引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问题。



序列4


主人公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该序列的结尾通常会引向影片的第一个高潮——中点(Midpoint),可能是对的未来危急解除的前瞻,或与影片的结尾正好相反。


在有些影片中,它是为彻底逆转主人公的目标而存在的。许多成功的影片在中点之前会出现虚假的胜利,一切似乎都非常好,问题即将解决,而随后出现重大反转,主人公的境遇可能比开始更糟。这就是终点反转(Midpoint reversal)。


序列5


主人公开始着手解决中点出现的新问题,成功的剧本在此还是会给出一个失败或是虚假胜利的结论,然而不会像之前中点的那么意义深远。好剧本在中点之后的序列,通常会探索主人公的心理层面。


有时这里会引出新的角色并给出人物介绍,或是展开次要情节,但需要与主要张力相关。例如《沉默的羔羊》中,整个序列几乎都是关于汉尼拔如何逃跑的,而这直接关系到主要张力——失去汉尼拔的帮助,女主还能否找出连环杀手比尔,因而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与之前其它序列一样,此序列解决的并不是主要张力,只是创造了新的“并发症”,带来更大的困难。



序列6


主人公已经放弃了所有简单的解决方式,选择了困难的那一种,并开始破解主要张力,最终戏剧问题得以解决。同样该序列的结尾也可以是对影片结尾的一种预览,但更多情况下它是结局的反面镜像。例如《落日大道》中,男女主人公相吻,标志着他们感情的高潮,然而这与结局恰恰相反,影片结尾主人公失去了一切,他的尸体面朝下浮在泳池中。


许多成功影片的规律显示,在此刻将主要张力以某种深刻的方式结合起来会更有裨益——要么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更深刻地对其重新定义。至此第二幕结束。


第三幕


序列7


好的剧本会在第三幕的开始重新设置张力。该序列的特点是更高的风险及更紧凑的节奏,它的结束通常伴随着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例如《回到未来》主人公要赶在穿越回现代之前,让他年轻的父母走到一起,而此时懦弱的父亲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帮助,还将直面一直霸凌他的比夫,情况千钧一发。


序列8


影片最后一个序列,通常包含影片的最终结局。无论好坏,始于激励事件所导致的不平衡将得以解决。观众之前在中点和第二幕结尾预览了结局,随着每个序列节奏的加快,累积的张力最终得到了全面彻底的释放。


该序列通常还包含一个尾声部分,一个或一系列简短的场景,连接起所有松散线索的结局,解答所有悬念或次情节,给观众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他们逐渐从整部电影的紧张情绪中慢慢放松。



结束语


序列的实质就是,在总体戏剧张力中提出一系列戏剧疑问,在故事大结局之前,给观众提供许多故事发展的可能性,以此来抓取观众的注意力。


-END-


上期回顾

10亿预算,7亿票房预测,《巨齿鲨》难道要亏?

小成本网络电影如何在竞争中盈利,《算死师》用故事吸引观众 | 导演岳鹏专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