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档看腻了,这部治愈系电影正好洗洗眼

导演帮 导演帮 2023-04-08

去年的北影节上,被安排到展映单元的《鱼之子》无疑是最抢手的影片之一。虽然它不是最快售完的,但是它的人气非常旺盛,是当时各大电影节换票群的明星之一,并且放映之后的口碑也没有令人失望,豆瓣评分一度涨到了8.5。

《鱼之子》台版海报

本片由冲田修一执导,集结了能年玲奈、柳乐优弥、夏帆等一批日本年轻一代实力演员加盟。曾操刀过《横道世之介》《南极料理人》等高分日影的导演冲田修一向来懂得如何令人信服地塑造一个与周遭社会格格不入的主人公。

他做得如此之好,以至于观众很少质疑他电影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做一些奇怪的事情,甚至还想知道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导演冲田修一

《鱼之子》就是如此,本片改编自日本艺人,人称“鱼君”的宫泽正之的自传《鱼君的一鱼一会~每天都忘我的人生!~》(鱼君本人在片中也有客串出演)。

“鱼君”宫泽正之本人

在这部影片中,冲田修一和笔锋同样古怪的联合编剧前田司郎(曾参与过导演前作《横道世之介》的编剧工作)一起为“鱼之子”宫仔创造了一个独属于她的世界。

《鱼之子》在日本一经上映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即使片长稍长,只要耐心看完,它也一定会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为之着迷。在人们特别需要被激励的后疫情时代,看到一部关于“按着自我的步调前进并因此过上美好生活”的电影相当令人振奋的。


后疫情时代的治愈电影



在电影中,宫仔从很小的时候就迷恋上了各种形态的鱼,并且她会为鱼类绘制详细的示意图。

当她愈发沉迷,她的父亲担心她无法适应现实世界时,她的母亲和她自己却认为,无法适应现实社会就放弃适应,专心做自己。

这是很大胆的价值观,在影片中,从宫仔学生时期结交当地帮派的混混,到成年后依然在当地鱼店和水族馆做一系列的零工,都是相当离经叛道的选择。然而在这些选择的背后,影片选择用一个个轻松的事件来消解人生的残酷。全片没有反派,最“邪恶”的角色也不过是嘲笑几声宫仔的“中二”梦想。

影片中如此洁净、一尘不染的世界,难免会给人一种脱离实际的观感,但是放在怪诞的日本电影中,这种抽离反而刚刚好。

本片的主角宫仔具有说服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演员能年玲奈的表现。(几年前,她也曾在主题相似的《海女》中扮演过一个对海洋生物有极大热情的角色)。另外,虽然从来没有公开表现出来,但《鱼之子》中也有一个低调的LGBT叙事。

宫仔在学校会穿男生校服,以及导演在各个情节中也会刻意模糊性别差异,使得电影中一直没有出现爱情元素。

穿着男生制服的能年玲奈

如果这一点能够明确讲出来,而不是停留在隐藏情节里,那就更好了。但对于那些对宫仔的故事有感触的观众来说,它就在那里。(如果仔细看的话,影片的开头文字只是写着"男孩或女孩,这并不重要")。

本片没有明确讲出来可能也与它的定位有关,本片的基调是非常童话,甚至于‘儿戏’的,绝对没有导演代表作《横道世之介》那么哀伤。但是全片仍旧有两个瞬间特别动人。

宫仔的儿时好友桃子突然带着孩子来到她家住时,她很快就接纳,并没有觉得一个单身女性带着孩子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甚至是桃子主动询问“你没有问题要问我吗”。

或许宫仔不知世俗的“正常”是什么样的,但是像她这样与世界格格不入又自得其乐的人,她会认为什么样的人都有才有趣,如果人都是一个模样,和机器有什么分别?这真是朴素且真诚的鸡汤“活出真正的自我”。


“工匠”导演冲田修一


如果要问如今日本最知名的“少壮派”导演是谁,那么在国际上拿奖无数的滨口龙介一定会被多次提及,而比他年长一岁的日本“匠人”导演冲田修一则鲜少人会关注,甚至他拍出的电影比他本人还有名气,当属“戏红人不红”。
说他是匠人,那是因为冲田修一什么类型的电影都拍,是日本典型的“万金油导演”。尽管各种类型有自己的限制,但冲田的电影拍出来仍然不落俗套,有自己的节奏,都是用古怪、悲伤但有趣的笔触勾勒出的真实生活的轮廓。
翻看冲田修一的作品履历,大多都是基于原著改编,比如《有雄谷守一在的地方》《莫西干回故乡》《横道世之介》《啄木鸟和雨》《南极料理人》等,甚至他还在2016参与联合执导了在日本颇具人气的高分日剧《火花》。
上述影视作品的题材多元、类型广泛,且拍摄方法也不拘泥于一种。无论是《横道世之介》的多线叙事,还是近乎于纪录片拍法的《南极料理人》,冲田修一都用娴熟的导演技巧将其完成,完全找不到刻意的痕迹。
特别是2016年的日剧《火花》,他和广木隆一、白石和弥等几位风格相近的电影导演通力合作,用电影的手法(重情绪的慢叙事、运动长镜头等等)拍出了别样的作品,且令这部剧如今在豆瓣上仍有9.2分的高分。
冲田修一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不管是他拍摄的何种类型的电影,都不乏喜剧色彩。他曾在某次采访中对记者说,“即便是黑暗的故事也要坚持用喜剧去呈现”。这就让他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怪异的笑点。
大多数日本导演的作品风格向来都是连贯的,有时甚至是重复的--不论是著名的导演还是知名度一般的导演概莫能外。
比如北野武早年拍摄的一系列黑帮电影《大佬》《奏鸣曲》《花火》等片就是如此,这些电影中总是包含着突如其来的暴力和冷幽默,并且最终以主人公的悲壮死亡做结。有些观众看多了之后,甚至会将他几部电影的情节记混。

北野武《大佬》

冲田修一也是如此,虽然他拍摄的电影类型多元,风格同质化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鱼之子》与冲田修一之前的电影有很多相似之处,有时甚至太多了--慢节奏的故事情节,其背景(人物处境)的精致纯真,人物的普通生活与主角宫仔的古怪个性形成对比--本片所依赖的创作公式与导演前作完全相同,片中每个角色的生活最终都会受到主角的某种影响--不幸的是,虽然本片的剧作上偶有小灵光,但终究没有使其成为“小杰作”的那种戏剧张力和角色顿悟的时刻。
冲田修一介于是枝裕和克制的现实主义和矢口史靖(《五个扑水的少年》)夸张化的高概念叙事之间(他在他的每部电影中都涉及到日本社会中个性和群体之间的对比)。
《鱼之子》本身是一个精致的小故事,就像生的章鱼肉一样,对于除日本以外的观众来说很难消化——这是一部在每个层面上都非常日本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只有日本导演才会拍出来的电影。
这种过分明显的地域创作特征,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会借助这股“本土的力量”扬名国际电影节;如果使用不当,则极有可能磨掉作品的锋芒,创作者也会泯然众人。
作者、编辑 | 小明

-END-


往期推荐


专访《石史诗》导演王申:国际化合作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必修课


《流浪地球2》:回避争议,安全表达,类型为王


权威盘点 | 第95届奥斯卡提名名单的四大看点


春节合家欢电影,首选《满江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