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城拐河老太画作惊世人,两次上鲁豫有约,自诩向日葵比梵高画得好

2017-07-14 方城生活圈

在河南南阳的方城县,住着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梵高奶奶”。

这位老人七十多岁才开始作画,然而就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发挥。一次香港个人画展,两次被请上“鲁豫有约”。 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台湾马英九先生都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

梵高奶奶本名常秀峰,是河南方城县拐河镇江家村的一个普通老太太。她没有上过学,也不懂绘画。2003年丈夫去世后,她第一次离开老家来到了陌生的大都市广州和儿子生活在一起。

住惯了乡下的常秀峰,不习惯都市生活的节奏氛围。刚到儿子家,老太太腿脚不方便,下一趟楼要花好几分钟。城市雷同的建筑和道路,让老太太常常产生迷路的惧怕,于是便很少下楼,渐渐接受了闷在“小鸽笼”的生活。

在儿子家,老人津津乐道地为三岁的小孙女讲家乡故事。说到自家种植的山楂树时,老人描述,果子是红的,树叶是绿的,但任凭如何描述,长在城里的孙女依然弄不清它的模样。有一天,小孙女用蜡笔在纸上涂抹,老太太顺手拿起了蜡笔,兴致勃勃地加入到涂鸦的阵营,把果子涂成红色,叶子涂成绿色,在白纸上画出了山楂树。一瞬间,小孙女全明白了。

以后的日子,老太太故事越来越多,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一个偶然的机会,做美术编辑的儿媳妇看见了这些不讲究透视、没有比例的蜡笔画,立刻震惊了。儿子、儿媳妇怎么也不敢相信,从没学过绘画的老人会有这样的天赋,一出手,竟然就是“后印象派”式的“大手笔”。

此后,拿孙女的蜡笔和水彩笔画画,成了老太太枯燥城市生活中的最大愉悦。儿媳妇发现,老人那些简单而来源于生活的蜡笔画,很容易勾起人们对小时候生活的种种回忆,很容易被画里流露出来的那种真诚、自然、纯朴的情感所感染。老人的画没有专业画匠的点、线、色块、色调、比例,但很逼真。那些花鸟都是与老人相伴多年的山区朋友,那些田埂上的花花草草,别人把它们踩在脚下,她把它们记在心里。

而且,老人的画不讲究技法、布局,真实朴拙,随性而为。在老人的笔下,自己曾经居住并抚养5个孩子长大的江家老屋,红彤彤的山楂树,金灿灿的向日葵以及山里顽皮的野猫、小鸟等家乡的一切都显得分外美丽。

蜡笔和水彩笔成了老人的伙伴。从2003年至今,老太太一共画了一百多幅作品。

之后,常秀峰老人和她的画开始走红网络,她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梵高奶奶”。

别人称自己为“梵高奶奶”,老太太很是纳闷。她说:“我不姓高,也不姓梵,村名也不叫这个,方圆几个村也没有叫这个名的,我咋就成了梵高奶奶?”

而对于梵高的评价,梵高奶奶在2006年6月23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中说:“要我说,梵高的那幅画(《星空》)我看不懂,可梵高画的向日葵没有我画的好。向日葵不能搁在花瓶里,没有水和土,它会死。”

节目中有人把她的画和梵高做对比,让奶奶来评价一番。

于是,她便用满口浓重的河南方言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

猜你喜欢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戳原文下载方城生活圈APP,生活在方城,一个APP就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