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教授对话老美中国通: 中美教育的差异

2015-09-10 小茶 知社学术圈

知社学术圈恭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前言

小茶(T),来自密西根州,2006年到2009年有两年半在复旦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此后回到美国,在西雅图艺术学院 获得艺术本科学位。他曾经获得孔子学院首届华盛顿州“汉语桥”比赛冠军,代表华州参加中国的“汉语桥”。他主要 的兴趣是跨国文化交流。日常生活中的他能够做一手好中国菜,有不少中国朋友可以聊天吹牛。



李小武(L),清华法学院来到华大法学院一年的访问学者。他严谨治学、严格自律、热爱生活、精力丰富,同时心态也非常开放,愿意聆听和接受不同的东西。他创办了微信平台无名居,本采访原发于彼。



左微,本科就读于复旦新闻及对外汉语学院,曾在《纽约时报》、湖南卫视实习。之后在新东方教托福。2010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五年获得了英语系博士,教育、英语和经济硕士。现在华大担任教学咨询师。课余担任西雅图中文电台主持。她创办了微信平台微博士美国留学分享(Weishare2015),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关注。本文经左博士授权转发。

作者:小茶

翻译:李小武

校正:左微(Weishare2015)


在左微的牵线搭桥之下,他们小茶和李小武教授坐在一起,酣畅淋漓地进行了一场关于中美教育文化的访谈与讨论(英文进行)。小茶不认为自己是专家,但他在中国上海和美国的 高等院校都学习过。李教授不光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教学,也多次海外访学。他感慨“小茶虽然不是教育专家,但是他基于在两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学习经历而谈 的体会,深刻而独到。我相信对于中国的旅美学生和学者以及美国的旅中学生和学者都有极大的帮助”。



中美老师教学理念

L:你认为中美教育体系之间的差别何在(这个问题可能过于宽泛)?

T:在我看来,我在中国的体验非常好。中国的老师非常热心教导我,他们从来就不会有上课迟到的情况。不过很不同的一点是,在美国,课本只是课程的一个指引,上课时可能指出课本的要点,但不总是用课本来教学生。而中国就像是,书本就是课程;很重要的是,他们以课本来贯穿始终。而美国的许多课堂有很多特别的活动,可能老师会带一个客座 嘉宾(guest speaker)过来讲明课程的相关背景知识,或者把你带到博物馆,然后你在那里上课。而在中国,我所有的学习都是在课堂上,几乎没有老师带客座嘉宾进课 堂。当然我知道我上的是语言课,所以可能和其他课程很不一样。不过在我看来,中国的课程似乎结构非常严谨明确,而美国则采用一种更为自由的方法进行教学。那是我认为的最主要的不同,而这主要是基于我在中国的语言学习的经历和在美国获得艺术学位的经历。我来归纳中美教育体质的不同其实有些挑战性。

L:那么老师背后的教育理论有什么不同么?

T:我觉得很多在复旦大学教我的老师们就是那些写教材的老师。所以我认为对他们来说,很多人把教材看成一个实践,看他们的教材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所以在绝大多数场合他们非常有兴趣 想知道这一结果。但是对我来说,我们似乎被约束了,从第一章到第二章到第三章,到最后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会结束整本书。很多时候,很多课程,你会发现中国 的书本比美国更具结构规划。

我觉得可能的理论是,美国许多课堂里,我们也许在课堂上讨论阅读材料,但我们不一定在课堂上大家一起阅读。所以当你来到课堂,你可以讨论你阅读后的感受,以及批判性地思考你所阅读的内容。而中国的许多课程阅读是在课堂里进行的,而仅仅在课程的最后,批判性思维是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在家里完成的,然后带回来等待老师评分。


L:你认为中美课堂上有关阅读以及批判性思维部分有转换吗?我的意思是中国在课堂上注重阅读部分(课后批判性思维),而美国在课堂上注重批判性思维(课前阅读)?


T:对。在美国,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你理解阅读材料,而且通常取决于你,没有所谓正确答案,只有黑白不明的“灰色”的答案。所谓的“正确”是形成一个非常强烈的“意见”——可能不该用“意见”这个词,并不贴切——而是说形成一种非常强烈的理解,以及你与他人交流这种理解的能力,通常会成为你被评分的基础。你需要沟通对于阅读和知识的理解和感觉。


你可能学习了毕加索的画,你回家以后能解释你为什么喜欢那幅画吗?不是说“我喜欢它,因为那看起来很好”。而是因为画家要描述的方面非常深刻;而你讨论颜色 的运用,不是单纯说“我喜欢这种颜色”。为什么我喜欢?你知道这和颜色理论有关,你开始从那些方面谈。你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分解成很多方面,那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来源。基本上就是不断地提问,就好像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最关键的是你能不停地提出问题以及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


中美学生学习特点及方法

L:你知道的在中国,学生们一般不大喜欢在课堂上提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情况?


T:我认为我不是非常了解,但我碰到过很多中国学生,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经历。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教育体系内,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教育,大多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


L:美国学生不用记忆吗?

T:我们也需要记忆,但更多是一个“度”和平衡的问题。似乎在中国,像学习数学以及历史,记住很多事实非常重要。其实将这些文化元素带进课堂也确实非常酷,因为人们通过知识的交换会知道许多的表述;他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以及俗语的表述对我来说很头疼。而在美国,许多人甚至一离开课堂就会忘记,因为他们没有被教导要反复记忆。你得在地理考试前记忆,知道各种东西所在的位置,但终归来说,那些信息通过你的手机就可以查询到,你可以查到与此相关的任何答案。


所以我们开始思考,学习中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做到呢?似乎你应该跳出盒子来思考(Think out of the box)。你得从没有这种能力开始慢慢培养,也没有任何人已经写下来,告诉你怎么做。你得自己琢磨怎么办。那就是教育系统要帮助我们做的。甚至在我很小,非常低的求学阶段,我们就要做一小时的拼图游戏,移动各种形状到一张纸上,你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可能有一幅画,全是黑色的,或者是某个特定形状,而你必须将所有的东西摆放拼成那个形状。那整体来说就是让你的头脑在很小的时候就稍微不一样地进行思考。这样你在没有人告诉你答案,也没有地方查找答案的时候你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L:你说的例子对我来说就像是玩游戏。我觉得在中国这些内容不大可能进入课堂内容,除非是在幼儿园,有些老师让你有机会玩这些游戏。


T: 是的。实际上那个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对于成年人来说还可能更难。我知道我的爷爷奶奶会做那样的拼图游戏,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头脑敏锐。但我们是在更年轻的时候做这种拼图。而且我们几乎每个美国学生都有那么一堂那样的课,大概一周一次的样子。到那里去,主要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学会解决疑难问题(puzzle,也有拼图的意思),你会发现拼图不仅仅是个游戏,像全球暖化一类的问题,现在就成了一个疑难问题。我们很想去解决它,因为,我们从小就因 为解决了疑难问题(拼图)而获得奖励。


L:那很有意思。对中美学生进行比较,你觉得到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的优点在哪?相反的,到中国学习的美国学生呢?


T:我相信到美国的中国学生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我发现大多数中国的学生高度自觉,他们总能完成他们的家庭作业。很多时候,获得学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及时完成你的作业和递交你的论文。当然你需要达到一定的质量,但大多数时候,你的参与就能帮助你得到足够的分数使得课程及格。而我不认为中国学生在这上面有什么困难,因为他们从小就有好多作业。他们可能发现在美国大学的家庭作业比较起来负担还轻一些。


L:我同意你说的学生们是高度自制的。但是我觉得家庭作业可不轻,尤其是法学院的学生。


T:法学院很不同。取决于你获得的学位对吧?比如说工程学的学位是一个相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位,那需要很多数学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法律也有点像。法律学位在我眼中看来,就是无止境的阅读。你就看法律图书馆吧,有数不清的书,即使你用在世的所有时间也不能把它们读完。


L:据你刚才所说,你认为美国学生不自觉吗?

T:当然,美国学生也可以是自觉的。但是你知道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大学系统并不只是为他们获得一个学位而设立。而是为他们建立联系,接触他人以及开始独立而设立。所以犯错误、自己在外面租房间,是大多数人独立的开始。当然还有发现他们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有许多社会联系以及求学在此展开。


但你不能说每个人都适合同一个盒子,每个美国人都会是一个模子。我们当然会有这样的学生,目标明确,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比如说在这里学法律。不是很多人能计 划那么长远去获得这样一个学位。你有可能碰到一些人选择艺术学位,或者说计算机科学的一年的学位,他们极有可能选择和上法学院不同的路径求学。但是我是想说在校园里有许多聚会和活动,有时候我去上班,早上8点我看见他们还在聚会。我们允许美国学生享有这些自由。似乎是对他们的宅居生活给予一些指引,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到社会。


美国的创新以及老师的作用

L:你知道,美国的创新力在世界有名。学生和学者在中间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你认为教育体系培育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吗?我是说是否美国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和学者更有创意和创新力?


T:是的。教授们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得说每一学期,你有很多课。有些课程,我把它称之为“土豆课”,(或者叫“沙拉”课程,这些老师就是教课,你回去做家庭作业。你学数学或者英语的科目知识,你就是从课堂上得到知识信息)所以有一些是“土豆课”,有一些是“甜点”课程——这种课的教授激励你。每一天,当他在那里的时候,他教学的方式,以及他让学生参与课程的方式,让你觉得你需要参与到解决世界上的一些问题的过程中来。他让你觉得你是有能力做一些事情的,而且经常激励他的学生自愿参与或者帮助确定他们将来想要做的事情。在每一学期总是有一两门课,任课教授非常反对书本,他可能会告诉你有家庭作业,你需要读这些,但是他不会常常在课堂上讲这些问题,他讲的更多的是现在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与他这门课的关联。他关注当下哪儿在发生什么样的新闻,并且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他总是激励学生——你总是需要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够得到激励。


我是说你需要“土豆课”的老师(给你信息知识),但是那些(甜点课堂的)老师总能更多地激励你,能真正帮助到那些哪怕认为自己将来一无所成的学生。坦率地说,我们美国学生这一生经常被告知我们能够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想做宇航员,你就可以成为宇航员。很小就没有人告诉你将来你会成为怎样的人,你就是被告知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有一些教授,能帮助引导你认识到这一点。

L:这种课通常是在本科生阶段,还是更早呢?

T:哦,鼓舞人心的教师吗?其实很少。我曾经上过一门关于电影制作的课,主要就是一个电影制作整个流程:剪辑合成,之后发行,以及影业公司如何运作。这位老师非常有经验。他一走进课堂,就说,“如果你只是想在这个课堂上获得一个A,你可以现在就起身走开,你会得到一个A,不用再回到我的班上来,我可以给你一个A,我不在意。如果你确实想学一些东西那么你就坐下来,我来教你。”


我发现那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我在这课堂上比其他任何课堂都努力,尽管我知道我会得一个A。因为我想给那个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他给我一种这样的动力,要让他为我而自豪。就像你写一篇文章,他说“很棒!”“分析得好!”你确实不仅仅想只得个好成绩。评分对我来说一文不值,因为他承诺大家都可以得到A。


我在为自己而学,为知识而学;不是为了最后成绩单上的一个数字,因为当人走进真正的社会时,没有人会关心你的成绩,但是你在学校的时候获得的知识是无价的。你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懂这个道理,因为很多人在大学就是为了四年获得一个学位,然后就结束了。但总有一些老师告诉你上学不单单是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


美国学生在中国

L:你认为美国学生到了中国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呢?


T:首先,是语言技巧,那肯定是个挑战。我觉得他们必须面对的事情是没有很多课堂讨论,在课堂里他们也被老师满堂灌。这些对许多学生而言需要时间调整。我觉得一些学生在那种环境下能适应得很好,因为无非就是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怎么提取出来。但我觉得通常来说美国学生不习惯于那样的培养方式,所以许多美国学生需要花时间来适应。但坦率地说,我相信他们能够对付。


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他们不同意老师,我就很怀疑会怎样。因为在美国,有些时候,学生是被鼓励和老师讨论、不同意老师的观点、或者他们关于书的理解和分析的。老师希望被挑战,他们希望学生青出于蓝。所以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挑战他们。我觉得,如果你在中国挑战一位教授,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首先不知道这是不是受欢迎的,还是老师比较喜欢学生“课后再提问”。


L:你说得对。通常提问会受到欢迎,但你最好课后提出问题。

T:不在课堂上提问。但问题是,当你看见一个学生与教师讨论的时候,你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未事先计划的学习时刻”。你知道,教师通常是灵活的,他们看到事情发生,认为这是一个不同类型学习方式的绝佳时机,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我希望这样的事情也能发生在中国。


L:嗯。我从你的意见中其实学到了一些东西,为什么老师应该把问题向所有学生开放。


T:因为有些人根本就不会想到那个问题,或者以后才能想到,但有些人第一个提出了这个问题,然后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到答案。


L:除了他们在教室里不能提很多问题之外,美国学生在中国还有其他困难吗?

T:有的。在中国我从来就没有机会进行小组项目。我知道我是在上语言课,但是在美国我学西班牙课时,我们总是分成若干组,进行西班牙语的情景剧表演,就是 大家写一个小对话什么的,比如说一个人到美国看望他的家庭,他要向他们介绍,组里的每一个人要扮演一个角色,大家都说西班牙语,而且每个人都要参与,合作,展示成果。在复旦,我的课堂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我觉得这个差异很有意思。我不知道分组合作在中国将会怎么进行,因为在美国课堂上有很多合作,以及很 多小组项目。你知道那有难度,因为不知道能否和各种人合得来;但这就是生活,你得和你不大合得来的人相处。我不知道这在中国会进行得怎样,但我想应该会好的。

L:谢谢。事实上当我在这法学院上一门课的时候,我发现和组员的合作非常有意思。我从来没有在中国的课堂上有类似的经历。同时,作为一名老师,我在中国也没有用这种方法去组织课堂。基本上我没有想过将课程分成不同的组,并且要求组员之间互相合作。


T: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单独地教导每个学生,这不大可能。所以如果你有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你可以有一个办法,让那些水平高的学生去和中等水平的学生结成小组,前者能将后者带动,有点像老师的大使一样。当然不是说你走过去问:“哎,你能帮助他们吗?”而是把他们分组在一起,而带动了整个班级水平。而如果老师仅仅关注某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丢失其他很多学生的注意力。


中国学生在美国

L:在你的经验看来,来到美国的中国学生缺点有哪些?

T:缺点?在我看来,我在中国的时候,我就是想体验中国文化,为了做到这点,我将自己与美国人分开。我是说我也会跟他们在课堂谈天,说笑。但如果他们邀请我参加活动,我不会去,我就是不想去。我知道有一种生活在中国的方式,就是不去体验中国,而是参加各种美国人、欧洲人的活动,不去体验中国人的生活。你可以去一个地方,上学,但不知道你真正在哪。而我发现,将自己与美国人隔开是重要的,因为我跑了大半个地球来中国,不是来体验美国化的中国,我是来和中国人体验真正的中国的,并且学习这里的所有事情。

我发现很多中国学生,有很多,就是和中国人抱团在一起,并且不会跳出他们所在的中国朋友圈,他们不怎么参与美国的生活。坦 白的说,很多时候,美国文化和生活就是聚会和电视,以及流行文化,所以我明白这中间有一些断层,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些。但我觉得即便你不喜欢,参与也是很 重要的。就去参加一次,去体验一下自己是否喜欢——这对你来说可能是有益的,也许你会有惊奇的发现。而如果你一直呆在你的舒适区(comfort zone),你就永远不会发现惊奇。而我发现许多中国学生在美国就不出自己的舒适区,我觉得挺可悲的。


L:非常好的评论。除此之外,你觉得中国学生学英语学得好吗?


T:学英语吗?我总是很奇怪他们中有多少人学得不好,但他们仍然能在大学体系下成功。我发现那总是让人震惊的。许多人是,就像我前面说的,总待在他的舒适区。如果你不犯错、不努力、不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的话,你将永远学不会一种语言。你必须告诉你自己犯错误是正常的,而且你得有幽默感,你得学会自嘲。如果你不愿意那么做,那么你总会有麻烦。有时候中国学生不会自嘲,他们觉得比较尴尬,但哪怕尴尬,其实你也得挺过去。你得知道说“好的,我犯了错误,那很笨,但是我现在知道了。”这就是学英语的办法,就是各种尝试和犯错。


L:许多朋友告诉我中国学生即便到了美国也不愿意参与周围的活动。你认为中国文化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吗?因为和美国文化相比较,东亚文化相对比较保守。


T:是的。我觉得文化肯定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你知道,作为一个到中国的美国人,你太显眼了,每个人都能看到你,你也无处可藏。坦率地说,很多人都很有兴趣和你聊天,他们很想更了解你,知道你从哪里来。在美国,我们早就很开放,全世界的人都在这,有些亚裔美国人在这里已经有四代了,他们英文说得完美,所以看见中国人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我们不会尽力去和你结交朋友。但你如果有兴趣,你会去和他交朋友。


我发现许多中国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这一文化不是融合、混杂的,难以接受美国的派对一类的概念。我的观点是,在美国获得学位的这几年里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决定你自己将收获什么东西。你来这里是为了获得学位然后工作,那挺好。但是生活的很多时候是学会认识你自己,如果你有机会在另外一个国家,而你不抓住这个机会多探索,那就有些相对保守了。


你知道我们有句俗话“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那就是我在中国采用的那种方法。不是每个美国学生都做我所做的,但是那对于我来说很重要,所以我学会了在早上六点去图书馆,排队等待一个位置。然 后你就能会震惊于文化差异。因为在美国,图书馆总是空的,在图书馆总是有位置,实际上发现学生在图书馆是一个更令人惊异的情况。但是当我在中国的时候,我 去图书馆占座位,我非常努力地学习。我每天课外花8小时以上学习,不光如此,我试图努力理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我知道这很难的。但如果我是一个在美国的中 国学生,我会尽力去感受美国的教育系统。


中国教育系统的互相学习

L:我也很想知道你对于如何提升中美教育系统有什么建议?

T:你知道无论你走到哪,你总能学到一些东西。中国的教育系统有很多可取之处,美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对于数学的学习,在美国不受重视。你可以考察很多科技公司,里面有许多来自亚洲的工程师,他们来自中国、印度。因为他们愿意花时间理解数学,而且数学学得特别好,许多东西就显得很基础。但是在美国,我们花了太多的精力在培养批判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上,这样我们运用数学用大脑运算的能力似乎就丢掉了。此外,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很重要,但是我们也没有做得特别好。许多美国人要么不知道正确的历史,要么在早期学习中没有去记住,有时候他们都不知道汤姆杰佛逊是谁,这是可悲的。


现在我们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可以从美国的经验中受益匪浅。比如公司与高校合作提供资金共建实验室。在复旦,我对于学校设备的原始初级感到吃惊。比如在图书馆,计算机非常陈旧,而且只有几台。(我说的是在2006年的复旦,当然那时候有美丽且崭新的光华楼;现在情况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了)。但我要说的是指能让学生使用的资源,我知道那也有健身房,但面积很小。我也没有看见有很普及的、到处都是的计算机实验室。但是在美国几乎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有足够的计算机供人使用。


而我同样感到吃惊的是复旦里的小建筑,尤其是那些旧的。我知道很多学生认为它们很浪漫,比如第二教学楼。但我记得,尤其对我而言,在用那里的洗手间的时候,我就想,这什么玩意啊,(那种蹲着的老式厕所),我非常震惊。像复旦这样的大学获得的资助,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教学楼、厕所、计算机还那样落后)。几乎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是艺术品,或者至少一些应该更加高科技化。


但是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团队合作,团队工程,课程讨论,那些东西非常重要。因为,当你从大学体系走出的时候,你便进入了工作。你要有能力和其他人合作;而且通常,你的能力以及知识并不能决定你在那个领域的成功。通常情况下,你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把一个合作项目按时完成,对于结果的合理预期,能够生成时间表并且执行,并且和许多人进行合作……这些才是工作真正的要求所在。所以如果你离开教育体系里只是满腹知识,等你要和他人合作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吃惊。当你有时间期限的时候,你能否将知识学以致用?我认为在美国这些是被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这能帮助公司准备好雇员。


我发现很多时候,中国的教育系统有点像一个独立的、与社会脱离的个体;是一个纯粹追求知识的地方,那 显得很酷,我也很喜欢。而美国系统更注重于“技术导向”——“这是你要得到工作前必经的步骤,你不得不从这里开始准备。”而中国大学的很多人,会利用知 识,并且尽可能地学习——我很欣赏这点。我不大了解孔夫子的儒家文化,我认为那也是有创新的。有一些不需要以工作为导向而进行的学习确实非常酷,那可能更 接近学习的本质,那是一种智力生活或者精神生活上的追求——但是有可能和中国的现实社会脱节。

L:谢谢。


T:别客气。最后祝老师们教授节快乐!


喝茶聊天心有灵犀,钻研切磋触类旁通

论文技巧,基金攻略,大家访谈,高黑科技


回复“150901”,阅读左微往期文章“在美国名校写博士论文的十点心得”;回复“目录”,浏览知社更多精华作品。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都使用哪些社交网络?做个投票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