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深教授论文高产的秘诀:每天1小时工作法

2017-03-03 Jeffrey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事务缠身,干扰不断,想静下心写点东西都不得安宁。倘若你正经受这样的沮丧和无奈,不妨看看这位资深学者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进而提高写作质量和科研产出。无论对于科研学者,还是其他有写作需求的人,本篇介绍的“1小时工作法”都值得借鉴。


另请关注:2017全球大学研究影响力排名揭晓, 中国16所高校入围世界300强


当我还是助理教授的时候,总觉得压力山大。我要去给学生上课,要和新同事搞好关系,要组建一个实验室,家里还有个婴儿等着抚养……更别说要做的科研和要发的论文了。为了不断前进,我没有放过任何的机会,包括各种编委会和专家委员会的委员邀请。尽管如此疯狂地工作,如果用论文产出来衡量的话,我的研究效率仍然显得贫乏。我发现自己每天基本没有时间能去专心地写东西。而且每当我中断写作后,再次找到时间可以继续的时候,总是需要很长的适应才能重新回到论文写作状态,这进一步拖慢了我的进度。


“我早上醒来,冲一杯浓缩咖啡,一直写到疲惫。”


起初我以为这种沮丧是科研人员的家常便饭。但年复一年,我注意到有些前辈能够非常有规律地发表论文,在平时工作中也总是保持笔下有文。我去请教秘诀,发现他们每天都会优先保证进行一些小量的精神集中的写作时间。此后我自己也借鉴了这样的方法。鉴于这个时间较短,我称之为“1小时工作法”。在我看来,这段时间要从事神圣不可侵犯的“真正”的学术工作:写论文。



清晨可以说是我精神最好的时候,也是我最能掌控自己时间的时候,所以我用这一天的第一个小时来写东西。对我来说,这最好是在家完成。我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早上醒来,冲一杯浓缩咖啡,一直写到疲惫,或是被其他事务分散了注意力,比如电子邮件或者会议和任务期限蹦了出来。一般来说这个时间是一小时左右,当然也会看情况进行调整。


我还发现,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如果你把球提前放置好,击球就会很容易,规律的写作也是如此。我会在头天晚上做好第二天早晨的写作计划。这是要放进我的日历和待办事项里的,具体到将要完成哪篇论文的哪个段落。



这种例行安排已经改变了我的工作状态。在我职业初期频频出现的那种沮丧感也已经远去。如今,在清晨写作完成后,无论工作如何进展,我在最后回家时都感到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已经切实地完成了一些事情。


我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写论文时间,但这种“1小时工作法”确实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我的科研产出。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下不断练习,既提高了我的写作质量,又让这一过程更为愉悦,同时这还给了我深度思考的机会。自从我当上教授开始,印象里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这样的思考。而现在我发现,每天例行的键盘敲击能够让我迸发出新的想法。当我连续几天顺利写下来的时候,思绪和新的关联会不断浮现出来,哪怕我离开了键盘,特别是在骑车上班的路上,或者闲来阅读之时。


作为教授,很多时候“写作”意味着编辑或者修订学生、博士后、以及合作者的工作。这种工作有时候相当费劲,没有多少乐趣可言,但我会保持活跃的精神,视之为乒乓球一样的比赛活动。我的目标就是击回对方发球——而且尽快完成。这有很大帮助。



对任何项目来说,参加者都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果我疏于练习,将会很快失去那份矫健,我的写作和编辑也会变得吃力。所以,即使存在着种种纷扰,我都要在每天的最初一小时里,保持在键盘前的日常训练。


我发现其实写作并不需要很长的没有干扰的时间。精力集中和规律性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我会建议自己那些即将寻求教职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在职业早期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这样他们就不必经历我早年的那些写作沮丧。在职业的任何阶段,每日写作的习惯都会帮助你提高表现,并给你带来——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工作满足感。


另请关注:2017全球大学研究影响力排名揭晓, 中国16所高校入围世界300强


原文链接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3/6300/718

扩展阅读
 

49岁的美国三院院士四小时工作法 | Rogers专访 | 全版

哈佛神级教授Whitesides的论文写作之“道”

手把手教你写论文:引言、方法和结论

Science: 你的高影响力论文, 究竟何时才能出现?

科技论文写作方略: 求真务实 言简意赅

如需转载或者合作请看下方↓↓↓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