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病毒斗士陈化兰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16年3月24日,第十八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盛典在法国巴黎举行,共五位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女科学家登台领奖。中国女科学家陈化兰教授荣膺殊荣,这使中国连续两届摘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也是第五位获得这项荣誉的中国女性。
也曾有过许许多多温馨浪漫的梦想,也曾有过做一个贤妻良母的人生设计,但是陈化兰最后选择了在外人看来枯燥、单调的兽医科研工作。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她用于不断自勉的箴言,也是她团队的集体座右铭。
“我的科研工作出于内心的责任感。在中国,我主要负责禽流感防控工作。禽流感病毒能够造成巨大的灾难,它们可以害死数百万的鸟类;同时还能转到人类身上,带来疾病甚至死亡。我的实验室从事禽流感病毒的各方面研究,我们很想了解 (病毒) 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变化的,各种鸟类携带着哪些病毒。然后我们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常细致的生物学分析,以弄清这些病毒所带来的风险。最后我们会尝试研制疫苗。这就是我科研工作的过程。”
“你需要知道自然环境中有什么,因为病毒总是在改变。如果你制造出了一款疫苗来对付你见过的病毒,尽管你能使用它,但病毒总在变化,这个疫苗可能就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所以我们需要监视病毒,去了解它们的变异。我们已经拥有了研制疫苗的平台,这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如果你能很及时对其更新,那么你就一直可以拿到具有100%保护作用的疫苗。到目前为止,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对禽类使用了大约1140亿株疫苗。我们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帮助,我把同事派出去,让他们在外面工作六个月,帮助当地建立起与流感病毒战斗的能力。我觉得这是我研究工作为世界带来的一项重要贡献。”
与许多“文革”后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并开始职业生涯的科学家一样,陈化兰选择兽医学专业仅仅是出于偶然,自己报考医学院的志愿被“微调”到兽医专业。这个当年从甘肃省白银县农村走出来的女娃,来到省城兰州读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4年再到再到哈尔滨攻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并在3年后获博士学位。
1999年,陈化兰前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进行博士后研究并显露出卓越才华,学习结束后,便回到了祖国。“当时考虑的原因,一是国内流感防治研究方面迫切需要人才,回国发展更能学有所用;二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也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陈化兰坦率地说,“而且,在国外尽管条件优厚,但基本上是给别人打工;回到国内,会有很大机会自己干一番事业。”
2002年底,陈化兰告别在美国做博士后的丈夫,带着两岁的儿子回到哈尔滨,把孩子托付给师妹提前代她雇好的保姆,便一头扎进了禽流感实验室。在她主持下,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加强了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和研究的力度,建立了系统、完整的中国大陆禽流感病毒种毒株资源库及其流行病学信息数据库,阐明了我国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演化和抗原变异规律,为禽流感疫情的预警预报、诊断试剂及疫苗研制与使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针对我国禽流感疫情防控的需要,陈化兰开展了全方位的禽流感疫苗研究,获得多项重大突破。她主持研制的新型H5N1禽流感灭活疫苗是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并推向大规模应用的流感病毒反向基因操作疫苗,代表流感疫苗研制的国际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较H5N2灭活疫苗大幅提高,并在国内外首次证明可对水禽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
首例H5N1人类感染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而2003年的SARS疫情,更成为中国公共卫生及疾病控制工作的转折点。禽流感疾控乃是这一领域的重中之重,陈化兰一心希望找到治理这人间疾患的良药。
她的研究队伍通过混合H5N1和H1N1的基因片段,曾创造了127多种杂交病毒样本。其中有五种杂交病毒显示出了空气传播性——相邻笼子中的豚鼠可以相互传染。
对于陈化兰的工作,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教授荣·费奇说,陈所制造的127种杂交病毒数量是惊人的,“这需要极大的工作量,而且这些基因的发现还需要建立在对巨大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完成这项研究需要十几位研究人员对超过250只豚鼠、1000只小鼠及27000个受到感染的鸡蛋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费奇称,他自己也曾多次想做完全一样的试验,却因为各种限制而没有进行。
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学家西蒙·维因·霍布森认为,陈化兰的这项研究十分危险,他质疑《科学》杂志“为什么要登载它!”前英国皇家协会主席罗伯特·梅勋爵则称陈化兰及其同事的研究“令人震惊地不负责任”,并说“这些研究人员是在没有任何常识的情况下受到了盲目野心的驱动”。
作为一名直率而坚定的科学家,陈化兰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了各种质疑。对于罗伯特·梅的责备,她说,“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我不认为他对这类科学问题能够很好地理解。当然,如果一位禽流感领域的科学家说了这番话,我可能会有所担心。”
尽管存在着不同的声音,陈化兰所带领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凭借其国际学术地位和近年来为全球禽流感防控作出的突出贡献,2008年被遴选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动物传染病OIE参考实验室。
2013年4月,陈化兰和她的科研团队发现在我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国际上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来源,为我国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年5月,他们又发现H5N1病毒确有可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获得在哺乳动物之间高效空气传播的能力,从而具备引起人间大流行的潜力,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现实威胁。两个月后,陈化兰和科研人员研究发现,H7N9病毒对禽类无致病力,但该病毒侵入人体发生突变后,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揭示了H7N9病毒存在较大人间大流行的风险。这些成果先后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及《科学》杂志上。
2013年年底,陈化兰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选出的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获选理由为帮助中国平息H7N9禽流感疫情。《自然》称她为“战斗在前线的‘流感侦探’”。
陈化兰的办公室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座僻静的旧楼里,墙外就是繁华的马路。在这里,除了大门紧闭的P3实验室外,你并不能感受到与紧张的疫情有关的气氛,也看不到太多冰冷的生物实验设备。尽管喜欢强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很平淡、很平实”,但是陈化兰又说,“单凭自己的兴趣做研究、发论文,并不是我工作的全部。掌握疫情,准确诊断,帮助国家做出正确的决策,研究出更好的防治方法和疫苗,才是我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在某个学术杂志上发了一两篇文章,因而名闻天下,可是中国的禽流感却没有得到控制,这将是我的一种耻辱。”
对于这次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陈化兰还表示:“这意味着我在科学上的贡献获得了更高层次的认可,这对我来说是很欣慰的。当然,我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尽力保护人类与动物免受那些致命病毒的威胁。如果未来能够消灭那些病毒,那将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参考资料
http://advertisementfeature.cnn.com/2016/loreal/?hualan-chen
http://www.newschinamag.com/magazine/the-virus-maker
http://finance.inewsweek.cn/20131227,77676.html
http://www.cctv-america.com/2016/03/26/female-chinese-scientist-wins-unesco-award-for-groundbreaking-work-on-avian-flu
本文由知社整合编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