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碰就痒?这些水果过敏要小心


食物过敏,并不是很罕见的事情。《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英文)》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人食物过敏的研究论文,对我国不同人群的食物过敏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2018年的食物过敏患病率为8%,较此前10年(5%)上升60%,表明中国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那么,我们要对哪些水果怀有“戒心”呢?

这3种水果,再爱吃也别贪嘴

芒果过敏,摸一摸都要小心

提到水果过敏,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芒果,它的“过敏人设”确实比较深入人心。芒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但是芒果中也含有多种致敏成分,比如醛酸、致敏性蛋白等。


一般水果过敏,都是速发型超敏反应,症状出现很快。对于有些人可能就是起点疹子,但对于少数过敏严重的人来说,会喉头水肿甚至致命。


而芒果过敏除了几分钟到半小时内出现症状的速发型超敏反应,还有48小时或72小时才出现的迟发型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只要摸到芒果,如接触芒果皮、芒果肉、树汁液、损伤的树叶、外壳甚至树干,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主要是接触性皮炎和口腔过敏综合征,口唇周围、脸部及身体皮肤发炎、瘙痒、皮疹或者水疱等,也有人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桃子过敏,吸入也有风险

事实上,根据欧盟呼吸道健康委员会在2010年发布的欧洲调查结果显示,桃子才是最容易诱发过敏的水果。


北京协和医院一项关于中国人群严重过敏反应的回顾性研究也显示,在由食物诱发的1501次严重过敏反应中,20%由水果/蔬菜诱发,而最常见的致敏水果就是桃。


作为蔷薇科植物的一员,桃子过敏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真正对桃子过敏,另一种是对桦树花粉过敏。


①桦树花粉过敏患者会发生“桃子过敏”,是因为桃子中的这种蛋白与桦树花粉的过敏原相似,患者身体可能会将桃子识别为桦树花粉,进而引发过敏反应。多数桃子过敏经食入诱发,部分也可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引起过敏反应。


②如果是对桃子本身过敏,食用后则会出现嘴角发红、脱皮、瘙痒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停止食用,症状较重的需及时就诊。


菠萝,“扎嘴”是过敏表现吗?

有些人在吃菠萝后,会出现皮肤瘙痒、潮红等过敏症状。这是因为菠萝中含有一种生物甙和菠萝蛋白酶。


生物甙会刺激口腔和食道黏膜使口腔发痒,而菠萝蛋白酶则是一种异性蛋白。对这种蛋白过敏的人吃后,多数在1~2小时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头晕、瘙痒等过敏症状,特别是免疫力发育不健全、皮肤娇嫩的孩子,更容易引起过敏。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和昏迷等情况,必须到医院就诊。


提醒:吃菠萝时,感觉“扎嘴”。这不是过敏,也不是菠萝蛋白酶刺激口腔黏膜,而是菠萝中的草酸钙针晶真的在扎你的嘴。泡盐水和热水不能对菠萝蛋白酶怎么样,但能让草酸钙针晶溶解在水里。


4步应对食物过敏


目前对食物过敏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患者只能尽可能辨识出哪些食物自己不能碰,并主动避免进食。做到以下几点,有助预防和应对。


避开过敏食物

发现某种食物可能导致自己出现过敏反应,要避免再次食用。如有桃子过敏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免食用新鲜桃子、桃子罐头等含桃子的食物。


水果削皮吃

很多水果都可参考这种吃法,比如引发桃子过敏的其中一类蛋白大量存在于桃皮中,因此去皮后或可有效减轻症状。


循序渐进原则

过敏原不明确时,对未尝试过的食物可先亲身测试是否过敏。


以牛奶为例,先抹一点牛奶在皮肤上或嘴唇上,看是否会引起皮肤红斑、风团、嘴巴红肿等过敏反应特征。如果没有反应,可口含少量,再看有无过敏反应特征,没有过敏反应可少量进食。待一段时间完全确定后,再安心食用。


过敏体质者备好急救药品

一旦明确食用某种食物过敏,日后应尽量避免。如不慎进食后出现了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进食,尽快到正规专业科室就诊治疗。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往期推荐

暴雨过后,谨防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及乙脑

被雨水浸泡后,应该怎么做?

强降雨后,饮食安全做到“四要七不要”

暴雨过后,防疫消毒很重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