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收入人群要被调节了?你想多了,这才是中国社会财富分配的真相

你的毯叔 毯叔盘钱 2022-01-17
点击卡片,关注毯叔走起

最近这阵子,我身边很多人都在讨论“共同富裕”这个话题,因为在国家最重磅的中央财经委会议上,“共同富裕”这个议题,第一次被摆到了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地位。

“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国家这一条条举措刚一推出,不少朋友就控制不住兴奋了:

“太好了!有钱人要受穷了!我们穷人终于要翻身了!”

呃,要我说,你先别着急兴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三次分配到底是啥意思?高收入群体会受到什么影响?你我又能在其中收获什么?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解答下这些问题,好好盘盘关于社会财富分配的真相,这个真相和正在看文章的每个人都紧密相关。



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咱们国家在现在这个时候重提“分配”?

答案非常简单,因为之前的分配出了问题,导致现在我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已经大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

简单给大家看几个数据:

第一个,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如果一个国家基尼系数低于0.2,代表居民收入绝对平均;基尼系数在0.3-0.4,居民收入相对合理;基尼系数如果大于0.5,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那么,中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呢?

根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近几年都徘徊在0.47附近,属于“收入差距较大”的范畴。

图源:网络

第二个,2/80定律

28定律大家肯定都听说过,社会上20%的人,占据着80%的财富。

但现在现实早就不是这样了,2%的人已经成功占据社会80%的财富。

招商银行的年报显示,在中国,0.06%的富人占有31%的财富,1.9%的中产占有51.12%的财富,而人数最多的98%普通人,仅仅掌握17.85%的财富。
       

中国人民银行也有一份调查,中国最富有的10%家庭,他们所拥有的资产加起来,占到全社会总资产的47.5%,而底层那20%的家庭,资产加起来仅仅为社会总资产的2.6%


除了以上硬生生的数据,我们也到处都能看到活生生的现实。

富人家的狗都能坐私人飞机,动辄几千万的豪宅,开盘就被疯抢,富豪们为了抢房甚至大打出手,中国奢侈品消费也连创新高……等等等等
       图源:网络

穷人呢?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苦逼白领天天996,却依然买不起车、买不起房、更存不下钱……

互联网时代,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被网络放大的更加明目张胆,有人炫富摆阔,有人戾气加重、仇富心理,内卷严重……一系列社会问题纷纷开始出来了。



为什么我国的贫富差距会越拉越大?

想从根源上看清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下社会财富是怎么分配的。

这里涉及的知识比较多,我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给大家讲清楚。

从头开始说起。

还记得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什么分配制么?

对,按需非配,也就是吃大锅饭,大家一起干活,平均分配。

但这样的分配有个弊端,就是没法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谁都不想干活,反正都有东西分,生产也就没了效率。

图源:网络

后来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注重提升“效率”,实行按劳分配,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此基础上,又扩充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包括劳动,你所付出的其他资源,比如资本、技术、管理、知识、数据等,也都可以分配得到财富。

在这两种分配制度下,大家干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效率也大大提高了,社会财富突飞猛进。

图源:网络

但这种分配方式也有弊端,照顾到了效率,势必会影响公平

人与人之间劳动力不一样,拥有的资源不一样,大家的收入自然就有了差别。

但这种差别,顶多就是有钱人和普通人的差别,还不至于拉大到如今悬殊的社会贫富差距。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呢?

答案是:资产负债效应。

什么是资产负债效应?

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人利用资产和负债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应截然不同。

你拥有的资产回报率越高,负债规模越大,赚钱效应也就越大,积累的财富也就越多。

前面我们提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这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技术、管理、知识、数据等,但最重要的,也是在过去十年中,起了更大分配作用的,还是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

图源:网络

资本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房产,一种是股权

所以你会看到,过去几十年,有人通过买房、倒房让自己的资产升了值,然后通过房产的金融属性,抵押再次获得资本,进行资产的二次增值。

还有人通过获得早期互联网公司的股权,成百上千倍地扩大了自己的财富。

结果,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越来越穷,这就是按资分配的必然结果。

而且,别忽略一点,富人往往更具备经济意识,懂得让手中的钱增值,所以他们赚到的钱,都早早又转化成了房子、黄金、基金等。

这些资产的收益,大概率都能跑赢通胀,这样富人手中的钱就会不断增值。

而且这些资产也有一定的门槛,比如房子,它就需要三张票:本金的门票,房票和贷票,这些东西,有钱人才更方便得到。

图源:网络

而反观穷人,大部分人都不拥有资本,更缺乏投资理财的意识和能力,只知道把大部分钱消费,或者存在银行,可银行利率远远跑不赢通胀,钱只会不断贬值,说句不好听的,这就等于让自己的钱在通胀中裸奔。

资产负债效应的另外一个体现是:富人不仅会增值自己的钱,还会借钱来增值。

为了彻底明白这件事,我们先来看一下货币的传导过程:

首先钱由央行印出来,然后央行把钱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拿到钱后再把钱给企业和个人放贷,最后钱就流通到了日常的市场上。

而最关键的点就在这里:大家想想,谁最容易先拿到央行印出来的钱?

答案当然是富人,或者是那些本身就拥有一定资产的人。

银行为了确保自己的资产回报率,会优先把钱贷给他们。

图源:《半泽直树》

而富人用他从银行借出来的钱,干什么?

首当其冲就是投入生产,雇佣更多的人,买更多的原材料,生产更多的产品,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让资产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我们国家现在真实的通胀率,大概在「7%」左右,而在国家去杠杆之前,大多数企业在银行获得的贷款利率,是远低于通胀率的。

所以你想想,富人通过抵押资产在银行获得更多的负债,随着每年的通胀,货币贬值,这些债务就会被通胀不断稀释,时间越长,后面实际的还款压力只会越小,甚至可以说,低于通胀率的债务本身对通胀就起到了抵御作用。

不是有一个段子么?

王思聪问老爸:“咱家有多少钱?”王健林说:“你两辈子都花不完”王思聪又问:“那咱家欠多少钱?”王健林说:“你八辈子都还不完!”

所以说,负债就是财富啊!

图源:《美国丽人》

可反观穷人:

穷人大多数认为“负债”是非常可耻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作不稳定和工资的限制,银行基本很难放贷给他们,他们根本也没什么机会利用“负债”。连原始的雪都没有,财富的雪球怎么可能滚得起来。

所以,总结一下。

对于穷人来讲,思路往往是努力赚钱→努力存钱→然后就会有钱。这就像是一个水桶,只要努力不停往里面灌水,水桶就会装满。

但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的“水”都被消费耗光了,并且由于通胀的存在,“水”还被稀释了不少。

而那些有钱的人,则会把钱变成资产,产生复利为自己赚钱,并且还会利用“负债”为自己增值,所以富人水桶里的水会自己不断增长。

这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根本原因。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总会产生财富不均衡的问题;再加上“资产增值”这个因素的影响,社会的贫富差距就这样越拉越大了。



国家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下狠心改变格局。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次中央财经委会议就提到,要调整分配结构,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图源:网络

那什么是三次分配呢?

刚才前面所说的按劳分配或按生产要素分配,都属于第一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其实就是让市场发挥作用。

让市场中参与交易的各方都能获得报酬或利益,企业通过生产并售出产品赚钱,个人用劳动或者其他资源获得收入,用商业交易完成整个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

但是,因为商业优先照顾的是效率,而非公平,所以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国家动用了“二次分配”。

就是用政府的手,通过税收、社保、扶贫、补贴、救济等方式,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平性。

图源:《让子弹飞》

而国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提高二次分配的比重。

比如,支援西北、补贴东北、乡村振兴等战略,还有加强医保、社会福利等保障制度。

房地产税可能也会加快,还有征收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等,这些能从富人手中征税的举措肯定都会来。

总之,就是把高收入人群的钱拿过来,补贴低收入群体。

但也不会那么快,因为我们得明确,提高二次分配比重,目的并不是把有钱人一把薅死。

我们的主体还是市场经济,不能破坏市场规则,这里所说的“调节高收入人群”,不是强行用行政手段把富人的合法利益分给穷人,也不要认为所有的高收入都要加大力度来调节。

图源:《让子弹飞》

我们国家的调节力度主要还是放在“过高收入”上,如果给过高收入一个定义,大概可以分为以下4种:

第一种是违法收入,比如通过走私、犯罪等获得的高收入,这些属于打击对象。

第二种是违规收入,比如某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给职工缴纳社保,省下的钱就变成利润收入了,这种也要打击。

第三种是虽然合法合规但不合理的,比如某公司高管,所有个人消费都挂靠在公司名下,房、车、吃喝拉撒睡全放在公司里花,自己的收入却省下了,那这种收入就属于不合理的。

第四种,就是合法合规也合理的收入,国家会鼓励这类人,比如民营企业家,多去投资项目,在创造财富后,能够在分配上照顾到更多的职工和个人,这样的投资和项目,国家就会多多扶持。

当然,政府的二次分配机制再完美,也可能会有遗漏的地方。

所以这次中央财经委会议又重点强调了,要加强和注重第三次分配

第三次分配和前两次都不一样。

相比于市场根据要素贡献进行的初次分配、政府通过国家意志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

它所依赖的是一种“扶危济困”的精神,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慈善。

图源:网络

接下来,国家一定会大力发展慈善机构,去援助贫穷和落后人群,“鼓励高收入人群更多回报社会”。

关于第三次分配的探索,我们并不是开路者。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它们的贫富差距问题更为严峻,它们的二、三次分配制度也相对更完善。

比如美国,就是全球慈善捐款最多的国家。

尽管我国慈善捐赠规模已经不小,但和国际比较,三次分配的比重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日后,国家肯定会通过社会教育、立法、税收等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来激励三次分配的有序发展。

图源:《让子弹飞》

总之,无论第几次分配,归根结底都是“分蛋糕”——配置国民财富。

蛋糕分好了,才能让更多的财富将流向普通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公平、和谐。这就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宏观意义。

当然,我知道,宏观意义对你来说,可能感受不那么深。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更有指导性的的还是微观操作。

所以我建议你,在明白了社会财富分配的真相后,多注意下这三个问题

第一,初次分配注重的是市场交易和效率,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不管是劳动力价值,还是资源的价值,比如你的学历、管理水平、知识技能等等,都可以帮你从初次分配中,获得更多的原始资本。

与此同时,千万别忘记初次分配中通胀带来的影响,不要让自己辛苦劳动赚到的钱被通胀稀释掉,要学会把钱变成资产,学会管理负债,及时把握住社会财富风口,这一点对普通人来说尤其重要。

当然,在国家政策导向下,未来我们也会享受到更多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带来的成果,比如更好的公共设施、更公平的教育机会、更优质的资源补贴等,我们需要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能力,牢牢把握住这些机会。

图源:网络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我很认同的话:

“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问题其实都是钱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解决钱的问题。”

今天给大家认真盘了盘社会财富分配的真相,就是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和理解这个社会财富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管理自己手中的钱,不让它成为我们的羁绊,我想,这才是它对你我最大的意义。

全文完,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看到我的文章,请一定给本文“点赞”、“在看”、“分享” 三连,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微信里。认识这么久,我可不想丢掉你。


你也许还想看:

别看在北上广深你月薪5万,父母眼中你就是个不孝子孙……

锤房价、变教育、反垄断!国家这几波重锤落下,未来10年变局越来越清晰……

“年入300万,在北京只配维持生活” ?这位网友,你一定不知道,在中国年薪百万有多难

想和毯叔近距离接触,一起聊天谈钱
请添加微信:guanzhang3
添加时请备注“读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