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只关注三胎了,独生子女们,必须直面4个父母的养老问题了……

你的毯叔 毯叔盘钱 2022-01-17

点击卡片,关注毯叔走起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遇到了烦恼。


他和太太两个人都40出头,独生子女,在北京工作。


男方在银行好不容易熬到副行长,女方5年前响应国家号召生了二胎后就全职在家带娃,一家四口,住在一套五环内的三居,岁月静好。


但两个月前,男方妈妈突发疾病去世了,处理完妈妈的丧事,在农村老家的父亲成了独居,朋友担心爸爸的情绪和身体,打算把他接到北京同住。


可好巧不巧,女方常年生活在南方县城的爸爸,查出了肿瘤,妈妈没了主意,只好打电话向女儿求助,希望女儿回家商量对策照顾爸爸。


两个一直在异地的独生子女,一下子需要面对三位70岁+老人的身体问题和安置问题,一时之间,左右为难。


图源:《漫长的告别》


没办法,确实有现实的困难:


1,住房问题:房子不够大,小三居再怎么挪腾,也顶多能承受一方老人过来住。想带女方爸妈来北京看病,就需要再租房。


2,时间问题:虽说女方是全职妈妈,但全职妈妈们都懂,辅导一个小学生作业再加照顾一个没上学的娃的起居,已经耗尽了妈妈们的全部时间精力,根本没法脱开身回老家照顾生病的爸爸。


3,开销问题:找个住家保姆来照顾俩娃女方回家,放不放心先不说,花费就要好几千,把女方爸妈接过来住,租房也要快一万,一个银行支行副行长说起来职位不低,但赚的也是死工资,每月还要还一万多的房贷车贷,多一点花销都扛不住。两方父母又基本没退休工资,让他们掏钱是万万不可能的。


4,融入问题:朋友的父亲不会带孩子,生活习惯也很粗糙,从没在大城市呆过,也不愿意呆,而女方父母,来大城市看病,也是胆战心惊,心理负担很重。虽然现在国家支持异地医保报销,还是不敢花钱更不想给女儿添麻烦。两家人的心理按摩,都必须按摩好。




主观上说,我十分同情朋友的遭遇,也愿意给他提供各种帮助。


但客观上,这件事也让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从今往后,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我周围的80后、90后,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只会越来越高。


因为什么?


父母老了。


1980年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到2016年,据统计,已经有超过1.76亿独生子女。


现在,年纪最大的独生子女已经超过40岁,父母的年纪也过了70,到了该养老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病患压力和照顾压力接踵而来。


最多也就5到10年后,大多数80、90后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逃不过的难题。


图源:《漫长的告别》


可另一方面,这届80、90后的最大症结,在于城市化进程下子女和父母的分离。


根据七普的最新数据,我国现在流动人口已经超过3.7亿


这就意味着,有很高的概率,会有很多独生子女遭遇和我朋友一样的困境——


独夫妻,和父母不在一个城市甚至国家,养1到3个孩子,却必须承担分隔两地的双方父母4个老人的养老责任。


这种典型的4-2-1(2)家庭阵型,现在再看,十分高危,在于它不稳定的倒三角构造,导致全部重心都落在独生子女身上。而家庭结构的单一和距离的遥远,也意味着功能的脆弱和安全性的缺失。


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推行“三胎”政策,甚至不惜用各种配套措施和物质奖励鼓励大家多生娃,想必也是看到了这种家庭结构的短板和其所带给一代人的阵痛。


但显然,亡羊补牢,并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或者减缓这种阵痛的发生。


所以要我说,我们这代人,与其纠结于生不生二胎、三胎,还是早点做好给父母养老的心理准备和实际打算,更加现实。




去年我爸生病做手术,作为独生子,我义不容辞请假回老家陪护了一周。


那段时间,除了照顾我爸,也接触到很多和他一样年纪的病友。


有人自己生病了,儿女在外地,离家几千公里远,不愿告诉儿女怕他们担心,就自己在医院孤零零地检查住院。


有人得了癌症,一想到治疗花钱花时间,就觉得自己成了儿女的累赘,只和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儿女说自己得的是小病,让他们放心工作,自己却承受巨大的心里负担。


图源:《漫长的告别》


这还是在我老家,东北的省会城市,来医院看病的大多是有医保,有退休金的城市退休职工。


想想现今中国基数更大的没有医保也没有退休金的老人,一旦生个重病,几乎就是人生的坍塌,这种崩塌不仅仅是父母的,也是独生子女的。


我老家这种东北城市,当年是计划生育政策贯彻最彻底的,我周围一起毕业的同学,都是独生子女,也基本都外流到了北上广深大城市,到了30岁往上的年纪,正是事业的上升期,每天拼命996从早到晚,好不容易休息还要陪娃照顾家,这种拧螺丝一样环环相扣的生活,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全盘皆散。


这个时候,远在老家的父母身体有恙,就算父母如实相告,作子女的又能怎样?只会陷入两难处境……


要么在外打拼回不来,心理上忍受抛弃父母而不顾的巨大煎熬,要么请假回家照顾父母……


可倘若这种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放弃事业一心一意陪护父母?如果真的放弃了事业,看病的钱又从哪儿来?


图源:《无法成为野兽的的我们》


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特别难过。


更难过的点还在于,我找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这基本是一个无解的社会性难题。


更难做出选择的还有那批在国外的独生子女。


今年,我一个在美国留学定居十多年的中学同学,回到了老家工作。


前几年,父母身体还不错时,她也尝试过把父母接到美国,但在异国,语言不通、环境不同的障碍总让老两口的生活卡壳。也因为沟通不畅,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天气好时,外出散步一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就在屋里看电视。呆了一年,老两口再也受不了了,提出要回国。


父母回到国内后,本就只能一年见一次,2020年春节,原本身体虚弱的母亲突然住院,一发现就是癌症。当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回国的航班全部停运,她只能干着急。


正是这件事彻底动摇了她在美国长居的心,开始筹划回国工作。可一切并不乐观,疫情下国内的经济颓势,让她可以选择的工作受限,职业发展也很难衔接。


最终她还是破釜沉舟,先回到国内,在老家找了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过渡,只为方便照顾父母。


图源:《漫长的告别》


想想看,她在美国还没成家,工作也相对自由,回国的沉没成本还算可控,而更多已经在异国结婚生子,事业定型的中年人该怎么办?


近些年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个问题,普通家庭的孩子,要什么自我,要什么选择?


生活真要考验你时,你能上也得上,不能上也得上。莫言说过一句话,概括的淋漓尽致:


没有一个社会会去适应一个人,只有人去适应社会。




所以,接下来,没有故事,没有个人感想,纯分享几个异地子女父母养老的解决方案:


1,首先,别单纯指望国家给养老。虽然这是一个社会性难题,但最终也只能变成家庭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现状已经非常严峻,每年新增1000多万老人,到2030年,我们中间每4个人,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社会完全不能负担。


根据民政部2018年的数据,全国拥有养老机构2.9万余家,养老床位730万张,仅占全国老年人口数量的3.1%。超过九成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


更别提养老金问题,现在东三省养老金已经亏空,需要别的省份转移支付。很多其他内地省的情况也不乐观,更何况目前老年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业人口,没有养老金或很少养老金,根本应付不了一病一灾。


图源:《时空恋旅人》


2,考虑任何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最优解,但也要意识到,最优解也有机会成本。


所以说来说去,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你需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和情感能否和家庭需求相对应。


也就是:父母需要的是什么?你所能给的是什么?你想要的又是什么?


先看自己:


第一种情况,你在外面混的不错,赚的不少,也有能力接父母出来,或者有能力一年多次回家看望父母。


第二种情况,你在外面混的不好,立不住脚,更没能力接父母出来,几年才能回去看望父母1次。


图源:《漫长的告别》


然后来看第一种情况下的父母:


1,如果父母身体健康也比较开明,愿意离开老家看世界,那就接父母到你的城市,给父母多安排安排旅游,看看世界。同时你集中精力干好事业多攒点钱。


2,如果父母身体微恙,也不愿离开老家,那就让父母留在老家,平时多关心,增加回去看父母的次数,在亲戚里面找一个人品好的平辈,搞好关系,你不方便回家的时候,让她去帮忙看看,照顾一下。


3,但如果父母已经高龄身体不好或者一方去世了,就一定要接过来大城市,可以雇个保姆,房子不够大在附近给老人租套小房,然后就是生活上的磨合,这点不多说了。


图源:网络


再来看看第二种情况下的父母:


1,父母身体尚好,暂时不需要你照顾,你就继续漂泊继续奋斗,争取让自己早日变成第一种情况。


2,父母高龄身体不好,没人backup,就赶紧先忘了自己的学历和专业,回老家重新找份能保障基本生活的工作,住的近一点,这时候“陪伴+照顾”才是父母的首要需求,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别让自己后悔。


3,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最关键的关键还是得努力挣钱,狠狠赚钱!


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起码能解决很多问题。


你有足够的钱,就可以给父母选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医生,最专业的护工上门护理;或者送父母去高端养老院,环境优雅,设施完备,医生护士24小时值班,自己时常去看望放120个心。


你有足够的钱,才有可能把自己从单纯的护士职能上换下来,转而兼顾事业和家庭,否则就没资格矫情,只能出大力费苦劲,但出力很多时候还真不一定讨好。


图源:《寄生虫》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年轻时,我们一定要延迟享受,多吃点儿苦,多拼一拼,尽量给迟早要面对的父母养老这件事增加点【安全边际】。


比如,足够的现金流和资金储备以防万一。


比如,一定的信贷额度,包括信用卡、消费信贷和抵押经营贷,可以不用,但是得有。


再比如,给父母买好保险,越早买越好,重疾险不能少。父母自己买过保险的,也一定要问清情况,心里有数。如果父母没有退休金养老金,更要早点配置商业保险。


还有,尽量努力去杠杆,把房贷早点消灭掉,减少节外生枝的支出负担。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孝顺早就不再是一种品格,而变成了一种奢侈品不是每一个子女都能承担得起,更何况是身在外地的独生子女。


图源:《欢乐颂》


就说这些吧,生而为人,既有远虑,也有近忧。


如何才能接住这个社会抛给独生子女的宏大命题?


如何妥帖又平衡地规划好父母的养老问题?


这道题,真的好难。

全文完,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看到我的文章,请一定给本文“点赞”、“在看”、“分享” 三连,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微信里。认识这么久,我可不想丢掉你。


你也许还想看:

别看在北上广深你月薪5万,父母眼中你就是个不孝子孙……


恕我直言,现在还敢买房的人,都是真的勇士……


花呗接入央行征信,还不上就没法贷款买房?我必须要说,很多人都误会这件事了


想和毯叔近距离接触,一起聊天谈钱
请添加微信:guanzhang3
添加时请备注“读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