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条如何落实?答案来了

横贯线 横贯线 2024-04-11

 | ◎横贯线   | ◎作者 李不是

天,高规格会议召开,研讨新防疫二十条。昨天,重磅二十条出炉。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官方对二十条的详细解答紧随而来。

一环扣一环,足见其重要程度。

这次发布会实录中,记者提问和官方解答共有16000多字。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筛选了如下精要内容。

解读部分为个人粗浅见解。

1、密接隔离为何从“7+3”改为“5+3”?

评估发现,密接3天内检出阳性比例是81.4%,4天达到90.1%,5天达到94.5%,7天达到99.7%。根据这些结果,将隔离期限进一步优化到“5+3”。少了2天集中隔离,这2天可以给我们省出约30%的集中隔离资源。同时,因为奥密克戎的最长潜伏期是8天,所以我们采用的是“5+3”。

解读:从数据上看,很明显绝大多数人病毒潜伏期是在5天以内。当然,也有超出5天的。根据一位流行病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所说,尤其是一些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奥密克戎在他们体内的潜伏期可能会超过5天,因此再进行3天居家隔离作为保障,“从尽可能减少传播的角度,3天居家还是非常必要的”。

2、次密接为何不判定了?中风险区为啥取消了?

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也就是10万个人里面有3个人。通过及时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触者,能够降低次密接的阳性率。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刚才说的次密接是3.1/10万。我们觉得有风险,但是不大。同时,中风险区划了以后,管控的人员比较多,也消耗防疫人员。两害相权取其轻,决定取消中风险区。

解读: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解决当下一些问题。毕竟疫情三年来,我们早已积累下庞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完全可以拿来作为进一步调整方式的依据的。果不其然,这一次解答中,上述多个问题都从数据出发,而且是极具权威的官方数据。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不严控这些次密接,10万人中不还是有3个人漏掉吗?对此,我只能说,这个概率已经极小极小了,另外,我们即便封城式严控,难道全然控住了吗?难道没有漏掉的?现实中不还有几个月还没控住的地方吗?

为什么不要判定密接的密接,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此前扩大范围有点太大了。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内容显示,一位长期研究新冠疫情数据的专家称,最早武汉疫情时期,通过算法追踪可以发现,当时发现一个感染者后隔离与之接触的相关人员大约是10人,也就是“控制住”的密接比例在1:10。后来,一些地方在防疫时不断扩大密接范围,从1:20到1:30,有的一线城市甚至达到1:100,比最初隔离范围扩大了10倍因此,专家们一直给国家卫健委建议,追密接可以,但不要扩大范围。

3、二十条如何督导地方落实?

一是要加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策解读和培训工作。二是要加强对各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尽可能做到人人知晓、理解。群众掌握了政策、理解了措施,也能够很好地去监督这二十条优化措施的落地,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局面。四是要加强对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的整治力度。

解读:我认为这四条解答应该都还是蛮重要的。昨天二十条发布后,我们能看出来既要要求严控,又要精准防控。那么,可能某些地方就有些手足无措了。毕竟不少地方已经习惯性严控了,一时调头可能还真转不过弯来。所以,对他们的培训是必要的。

另外,很重要的两点也提到了,那就是让群众都能熟知和掌握政策,并以此去监督二十条的落地执行。毕竟,各地管控是直接与群众相关的。群众作为最直接相关者,如果遇到一刀切或层层加码,是可以拿起新政策保障自己权益的。

与此同时,整治力度需要跟上,如果只是点名或批评那些隔靴搔痒的方式,怕是很难督促落实执行。

4、隔离封控人员正常就医如何保障?

要建立在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医疗服务运行相应的安排机制。比如有哪些高龄老人,有哪些人是合并基础性疾病,小区、村庄当中有没有孕产妇,有没有一些需要进行持续照料的透析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说在已经发生疫情的地方,可以通过安排黄码医院,也就是对于风险人员就诊有相应的保障和渠道,各地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关键就是要真正落到实处。在院前医疗急救方面,一旦发生疫情,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车辆、充分的人员,一旦有急诊方面的需要,要迅速派车。

解读:其实,官方的解答中还说了一句话,那就是不能因为疫情防控,为了达到零风险,就推诿、拒收患者,要知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针对所有情况的。说实话,这句话是说得很好,这才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正解。过往那些防疫大于一切,新冠之外的病就不是病的做法,必须休矣。
而且,官方解答的那句话很重要——关键就是要真正落到实处!

5、不久的将来会不会全面放开?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按照“走小步、不停步”,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以及我们国家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来因时因势优化完善和调整防控举措。

解读:根据我们的国情来看,一步放开的可能性显然是没有的。但是,正如此次二十条优化一样,未来的过程一定是不断优化演进,不断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决策。

综上所述,事实上不论是昨天的重磅二十条,还是今天的官方解答,老实说都有巨大的进步。昨天政策刚发布后,一些地方就做了相应调整,比如广州立即解除对次密接的隔离。北京今天也推送解除了长期滞留京外人员弹窗限制、购票限制。

不过,我们也得看到,仍然还有一些地方或者细节方面,其实还是一刀切的老样子,又或者说其举措不符合新防疫二十条。

所以,未来将如何,还得看靴子具体何时落地,以及落实和执行如何。

其实,我觉得如果真的能做到上述官方解答中所说的那几点,那新防疫二十条确实可以较好落实——做好对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群众采用新二十条做好监督,加强对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的整治力度。

方方面面都做到位了,很多事情便能迎刃而解。


长按二维码,关注“横贯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