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效的医疗

2015-05-25 尤格.布莱克 医疗共同体

医院互联互通

专家自由执业

随时独立诊断

缔造生命奇迹

--医疗共同体

节选《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作者:尤格·布莱克(德国) 翻译:穆易




感冒时,找好医生是7天康复,不找医生是一个星期,遇到不好的医生则需要更久。还有,椎间盘突出其实也可以凭身体自行恢复。


安慰效应

安慰效应的发生,可说是因为它唤起人体的自愈力:人一旦开始感到需要帮助,可能就启动了自身的康复能力,以及类似药物引起的生化反应。另外,在负面的预期下,也可能出现负面的效应。例如蕃茄在19世纪被视为毒果,于是真的就有许多人因为蕃茄中毒而就医治疗。


从不公诸大众的负面数据

全世界有25000种医学刊物,每年发表200万篇论文。令人讶异的是,研究机构能生产出比这还要多的信息,但在这方面,我们所知却甚少。有5~7成的研究结果从不公诸大众,通常凡是负面或有害的数据都会被暗地压下。


癌症与大筛检的进退两难

做诊断就像看地图,尺度愈精细,可掌握的事物也就愈多。如甲状腺就是如此:年长者约有0.1%的机率罹患甲状腺癌,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芬兰医学专家利用精细的尺度来观察这种症状,也就是将检体放大。他们将死于其他病因的尸体的甲状腺,以每2.50亳米取出一片切片检体的方式,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恶性肿瘤的机会有36%。


不过这些研究人员也知道,还有更多肿瘤藏在其中。他们只以每2.50毫米取一检体,因为一般肿瘤颗粒的直径只有0.50亳米——所以说,有五分之四的肿瘤都被忽略了。换句话说,这种检查方法还有改善空间。只要组织切片的间距够紧密,恐怕每个腺体都能筛检出肿瘤,即使不是100%的机率。


芬兰的这些检验结果是在20年前公布的,如今他们的癌症观察在全世界仍居领先地位。只要他们以更精细的检验标准进行观察,就能证实一个人耐人寻味的现象:癌细胞存在于绝大部分人的身体某角落——即使你的身体处在最佳状态也是如此。哈佛医学院的朱达·福克曼(Judah Folkman)和拉格哈·卡卢里(Raghu Kalluri)指出:“大部分人都有些许肿瘤而不自知。”


防癌筛查充其量只能及早诊断出肿瘤,却不能加以预防:即使筛检结果刚告诉你未发现乳腺癌,但只要短短一天就足以让乳房形成肿瘤。


每10位妇女就有一位罹患乳腺癌的这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其实只是就80岁以上妇女而言。慕尔豪瑟指出:“总计下来,在每100位妇女中只有三到四位死于乳腺癌,其余96~97位则是死于其他因素。”


防癌筛检有效益自然可喜,但德国每年约有10万次乳房切除手术,却在术后被证实是多余的。



早期切除前列腺的手术(根治手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若腺体上的肿瘤还没有扩大前就予以切除,病患康复的机会就有九成左右。不过在这个敏感的部位上动刀却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医生在进行手术时都非常小心谨慎,因为遍布在前列腺外负责勃起的血管和神经束很容易因此受损。要是有所疏失,就连壮阳药也于事无补;不少男子因此变成性无能,有时连排尿也无法恢复正常。许多不得不穿戴成人纸尿裤的年长者就是因为进行了这种手术。


“我们的任务,就是停止对患有前列腺癌的男子进行切除。PSA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了。”


纽约的史龙-克特林癌症纪念中心曾重新检验因切片检验结果而切除的2000个前列腺:其中有三成的腺体不是只在显微镜下显示极微小而无害的肿瘤,就是根本发现不到肿瘤。



后期癌症治疗25年来没有进展?


慕尼黑大学癌症登记中心主任霍尔泽(Dieter Hölzel)指出:“如果就直肠、乳房、肺和前列腺的转移癌存活率而言,在最近25年来是没有进展的。”霍教授和肿瘤学学者合作,对数千位罹患癌症的患者进行统计。


不过慕尼黑大学癌症登记中心的这一说法并不适用于淋巴肿瘤、儿童何杰金氏淋巴瘤、白血病、肌肉瘤和睾丸肿瘤等的药物治疗。目前这些病症在许多病例中是可以利用化学疗法来治疗的。霍尔泽的结论也同样不适用于若干化学疗法,即在开刀前缩小肿瘤,或手术后清除残余癌细胞等等。为了不引起误会,所以笔者要重复一次:慕尼黑流行病学的统计数据“并不”适用于刚才所列的那几种肿瘤,以及佐剂与新式佐剂的化学疗法(佐剂指能增强特定医疗效果的物质——编者注)。


20世纪90年代初,亚培尔就开始揭开这方面的疮疤。这位学者费时一年,整理数千件关于化疗的出版物。他语出惊人地表示:“就大部分肿瘤而言,都不存在明显证据能说明化疗(尤其是日益普遍的高剂量治疗)可延长寿命或改变生活品质。”


知名肿瘤学者们同意以下断言:化疗的推广并不具有遏制作用。或许正因医生们不愿意明白地告诉患者,自己对他们的癌症已束手无策,所以化疗才变成医疗的信条乃至教条。



腰痛是全民之痛


事实上,有脊髓贯穿的脊椎是相当敏感的构造。在这个由侧边看呈s状的脊椎中,夹了23个有缓冲作用的椎间盘。椎间盘是由骨胶原组成的软骨组织,能缓和冲击并提供脊椎活动性;它们没有血管提供能量和养分,而是像海绵一样吸收养分。这些椎间盘在人行走坐卧时不断受到压缩,当它们恢复原状时就可同时吸收养分。这主要在夜间进行,所以清晨时身高会比夜间多出一指幅——这就是脊椎的奥妙。


没有哪个医学部门会比脊椎外科产生出更多的人为残疾。


大自然过程也为多数的椎间盘患者准备了一项馈赠:年纪愈大的人,尾骨的困扰愈少;椎间盘到了某一天会干燥到几乎不再滑脱。此外,脊椎在50~55岁间也会骨质化,青壮年时期饱受折磨的背痛此时也会消失不见。整形外科医生称之为“老年时期的脊椎良性硬化”。



告别子宫


美国加州有将近一半的妇女过世时没有子宫,德国妇女则有三分之一在有生之年做了子宫切除术。


最常见的切除理由是出现肿瘤。这种绝大多数良性的子宫肌瘤,会在两到三成的妇女身上出现。它通常不会引起痛感,不会被察觉。雌激素(女性荷尔蒙)会助长这种肌瘤。更年期女性身体的雌激素分泌会减少,于是肌瘤就会停止生长,甚至会萎缩。穆勒指出,这种正常、良好的自然过程却被药厂推广的荷尔蒙补充疗法中断。“雌激素若持续供应,肌瘤就继续生长,增大到一定大小后,由于疼痛和对临近组织的影响,手术切除子宫也在所难免。”无效的医疗就靠这种方法开发需求:将更年期过程转化为需要治疗的状态,雌激素治疗提高了子宫切除术的需求。



从医生到生意人

欲知详情 请购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