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届京津冀世界史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武垚 王艺君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10-25

会议现场

通讯员/供图

2018年101314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社科处协办、ProQuest公司赞助的“首届京津冀世界史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举行。首都师范大学的徐蓝教授、南开大学的陈志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杨共乐教授等来自京津冀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缪劲翔致辞

通讯员/供图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教授发言

通讯员/供图

开幕式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缪劲翔、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教授,以及京津冀兄弟院校代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黄春高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付成双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孙立田教授、河北大学世界史系主任孙艳萍副教授等分别致辞。开幕式由长江学者、首都师大世界史专业负责人晏绍祥教授主持。

一、加强京津冀世界史学科交流合作

北京大学黄春高教授发言

通讯员/供图

北京大学黄春高教授首先结合自己的科研、教学人生经历提出青春不可恃、聪明不可恃、(学术)前沿不可追等三条箴言,其次还殷切希望北京大学世界史学科和京津冀地区高校的历史学科进行交流合作。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付成双教授发言

通讯员/供图

南开大学的付成双教授对论坛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筹划一个京津冀地区的世界史研究生论坛,进一步扩大本地区的学术交流。

河北大学孙艳萍副教授发言

通讯员/供图

河北大学孙艳萍副教授着眼于世界史本科生的交流,提出河北大学和京津高校的世界史本科生交流会更好促进京津冀地区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并希望北京和天津两地高校的专家学者能够多到河北大学进行交流,为河北大学带来更多关于世界史学术前沿的动态信息。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孙立田教授发言

通讯员/供图

天津师范大学孙立田教授高度评价了京津冀世界史青年论坛对该地区世界史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论坛在形式和内容上应更加多样化,可以进一步关注世界史基础学科的发展。

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发言

通讯员/供图

本次论坛学术部分主要由主题学术报告和小组学术报告组成。在主题报告中,陈志强教授主要围绕继续为提高世界史学科专业化水平而努力展开,高岱教授对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历史关系进行了考察,杨共乐教授对西方古代史学源流展开辨析,张绪山教授解读了《国王神迹》。陈志强教授结合世界史一级学科发展需要和中国国情,指出当前世界史已经成为一级学科,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为了促进世界史的发展和繁荣,世界史学者应当提高自身的科研学术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世界史学科也应当努力争取话语权,为世界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

二、12场专题讨论亮点纷呈

小组报告分别在13日下午和14日上午举行,共有12个专题。分别是:古代东方文明专题、英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史中国与世界专题、世界近现代史专题、中古史专题、美国史专题、日本史专题、生态与社会专题、古代地中海专题、国际关系专题、亚洲国际关系专题和社会思想与思潮专题。

第一组第1场古代东方文明专题

在古代东方文明专题报告中,来自山西师范大学的王俊娜老师、北京大学的陈飞老师和天津师范大学的袁指挥老师对古代两河流域的经济文化进行了研究。

王俊娜老师认为公元前三千纪初至公元前两千纪前半期的马瑞古城,作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水路贸易重镇,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特色的手工业生产,开展了发达的中介贸易,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和强大。尤其在沙卡那库统治时期,马瑞借助稳定的政治环境,不仅增强了自己的政治实力,而且形成了以马瑞为中心的区域性贸易网络。对马瑞古城长途贸易活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且对于古代近东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陈飞老师推定了《亚述王表》诸版本,即《纳索伊王表》、《豪尔萨巴德王表》、《SDAS王表》、VAT11554以及BM128059的编纂年代。他认为《纳索伊王表》应作于公元前934年—前912年,《豪尔萨巴德王表》应作于公元前744年—前727年,《SDAS王表》应作于公元前721年—前705年,VAT11554与VAT128059的年代不明,但应早于《豪尔萨巴德王表》,而晚于《纳索伊王表》,且《纳索伊王表》应是目前所知《亚述王表》的最早版本。

袁指挥老师通过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的研究,还原了古代这一地区构建他者形象的方式,界定了自我并实现了自我的身份认同。作者指出古代两河流域对他者形象的建构,以是否从事农耕生产作为基本的区分点。

来自南开大学的徐诗薇老师对古埃及黑暗时期,即第一中间期、第二中间期和第三中间期的历史史实、“黑暗时期”的定义是否适当以及是否应该被称作过渡期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一组第2场中古史专题

在中古史专题报告中,北京大学的黄春高老师对农业租佃制度兴起之时,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领主与农民进行了研究。黄春高老师认为农民获得了相当的自由以及土地上的权力,尤其是新形成的公簿租地农和契约租地农,都能够表现出因租地而形成的契约关系。在这一租佃制度下,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不是权力关系,也不是资本家与农业工人的资本关系,而是更为明显而突出的租佃关系。而这种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的租佃制度,表明英国的封建时代也是漫长的。

清华大学的张弢老师对中世纪枢机的职责转变与教宗选举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訾议和选举教宗是枢机团与生俱来的权力,但它们不是枢机的自然属性。从不同级别的枢机角度看,枢机主教的职责从利奥九世开始就发生了转变,尼古拉斯二世时期职权扩大,对立教宗克莱门特三世以及正选教宗乌尔班二世时期,枢机司铎和枢机执事的地位上升并与枢机主教有了同等的教宗选举权。从时间上看,利奥九世的时代是职责转变的发端期,从尼古拉斯二世至对立教宗克莱门特三世是职责权限的扩展期。而枢机团的组建成形则是在枢机职责转变之后再发展的又一新阶段。

中央民族大学的王遥老师通过对罗马君王朱里亚努斯时期,死于亚历山大里亚居民之手的乔治主教的死亡时间的记载比对,分析了原始记载与后世学者藐视之间的微妙差异,探讨了历史细节的直书与曲笔。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忞煜老师对中世纪印度诸国林立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北外亚非学院的自身研究培养状况,分析对中世纪印度历史研究及多语种人才培养路径的可能性和操作性进行了探索。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王玉亮老师对英国近代早期教区对穷人婚姻的干预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教区对穷人婚姻的干预和阻挠主要集中在16、17世纪的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尽管个人主义兴起,在婚姻中表现为双方二人意愿色彩的增强,婚姻家庭生活中更注重情感,大家庭式的居住方式向新居制演变,然而,社区共同体的意识观念和以共同体利益为主的习惯还未完全消失,人们的行为仍然受到社区整体利益的限制。

第一组第3场古代地中海专题

古代地中海专题报告中,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的吕厚量老师基于古代地中海世界连通性,对波利比乌斯的《历史》本身的普世史叙述体系进行了分析。吕厚量老师指出,波利比乌斯同样运用了技术革命、史料裁剪、演说词虚构和命运主题等修辞性手法建构了一套戏剧化的、记载罗马共和国在不到53年内完成地中海世界统一历程的普世史。波利比乌斯的普世史观扭曲了古代地中海史上从未中断过的、连通性与碎片化并存的基本史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历史》历史叙事的客观性。古希腊史学思维特征历史局限性与整体史撰述的普遍困难共同导致了波利比乌斯普世史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

中国人民大学的徐晓旭老师对安菲克提翁同盟的成员同盟的扩展进行了研究。作者倾向于将成员同盟的扩展确定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公元前7-6世纪”的“高年代”即公元前700年;而安菲克提翁同盟作为一个宗教同盟体制,它的发展促进了希腊文明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真正形成。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李永斌老师对希腊城邦兴起的集中理论和装箱进行了分析。通过梳理希腊城邦兴起问题的相关理论,他发现早期希腊历史研究的路数和理论经历了“以文献为基础——以考古为基础——文献与考古相结合”这样几次转向,显示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河北大学的孙艳萍老师对公元前4世纪雅典著名演说家埃斯基涅斯的演说辞《诉提马库斯》、《论使团》、《诉克泰西丰》,从写作风格、文本和译本、史料价值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蒋家瑜老师对赫梯国王名字及族群认同进行分析,蒋老师认为赫梯国王名字的演变是族群认同构建的必然结果,在多民族文化并存条件下,文化选择逐渐形成了赫梯王权的族群认同体系,这一体系在赫梯帝国灭亡之后,甚至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二组第1场英国近现代史专题

在英国近现代史专题报告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李阳老师从伦敦教育委员会的管理夜校着手进行分析,对19世纪中后期英国夜校的发展概况作了细致的研究,勾勒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以夜校为代表的成人技术教育图景。

来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杨东老师对二战时期英国对滇缅战场的战略和行动战略进行了分析。第一次魁北克会议后,丘吉尔倾心于“长炮”计划,设想绕过缅甸,利用两栖作战夺取苏门答腊北端,为攻打新加坡建立前进基地。而英国军方则提出了在美国支持下的夺取安达曼群岛的“海盗”计划。双方争论不休。到第一次开罗会议,中美两国认可了“海盗”计划,但由于德黑兰会议关于欧洲战场的安排,让英国得以在第二次开罗会议时说服美国放弃“海盗”计划。英国得以致力于欧洲战场,而1944年由英国主导的东南亚战区则没有确定的作战计划,对战后英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以及中英关系都有消极影响。

郑州大学的贾浩老师国内外在英国对西欧联盟政策(1944-1971)问题上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评述。贾浩老师认为国内外学界对1944-1971年间英国对西欧联盟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国与西欧联盟建立、英国抑制西欧联盟初期发展、英国对西欧联盟转变态度以及英国利用西欧联盟加入欧共体等专题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国内研究缺乏一手资料、国内外研究重心过度集中于西欧联盟重启之后以及部分研究不够深入、结论不够准确全面等问题。

杜平老师对19世纪英国对海上贸易保护政策——放弃护航进行了分析。杜平老师指出英国放弃传统的护航政策,转而采取封锁攻击政策,体现出对掌握制海权的重视和崇信,很明显是受到海权思想的影响。

第二组第2场美国史专题

在美国史专题报告中,邵声老师分析研究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公民”身份的双重法律含义:一种是指各州的全体居民或国民,与政治权利毫无关联;另一种则是指拥有政治权利的居民,即选民。这就使美利坚人在独立战争时期新建构的“公民”身份充满张力。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钊老师分析了1812年战争与纽约州政党政治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共和党虽然由于英美之间关系的恶化,在纽约州逐渐取得对联邦党的优势,但由于内部权力斗争,纽约州的共和党也出现了内部分化。

南开大学的董瑜老师通过梳理工匠在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反应与诉求,分析其蕴含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进而考察美国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发展与工匠思想意识复杂性之间的关联。

河北师范大学的刘雅军老师对20世纪美国的黑人史书写、范式转型及其争议问题进行了研究。非裔美国人试图从自身的视角理解美国历史与现状,进而通过新黑人史加强自我意识、自尊和族群凝聚力,寻求作为一个集团在政治上融合到美国社会中去的机会。此种黑人史书写和黑人研究范式逐渐突破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核心价值的美国史主流叙事框架,由此引发文化身份认同、多元文化教育乃至国家分裂的激烈争论。

河北大学的韩玲老师对肯尼迪时期的美国移民政策进行了研究。虽然从立法的角度来讲,肯尼迪并未将美国移民政策改革推进到实质性阶段,但是,在他的极力运作下,民族来源限额体制已经被推向覆亡的边缘。肯尼迪执政时期在移民政策改革问题上的作为为林登·约翰逊最终完成自由主义改革派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也集中展现了白宫在战后移民政策改革中的巨大影响力。

首都师范大学的于展老师对美国冷战外交史研究中的种族主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美国冷战外交史研究中的“种族取向”包括以种族为核心的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研究、以种族为纽带的对第三世界的外交和反殖民主义国际斗争研究以及隔离主义者的保守主义外交研究等。这些研究常与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国际化潮流和文化转向紧密相联,反映了美国学界多元文化主义的兴盛。

第二组第3场国际关系专题

在国际关系专题报告中,北京大学的陈长伟老师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惠特拉姆政府决定从东南亚撤军的决策过程。他指出澳大利亚撤军之所以遭受到极小的抵抗和对区域有限的冲击,主要是他在FPDA谈判期间的战略计算。惠特拉姆政府撤军,也提供了一个平衡国内需求和外部承诺的成功范例。

东北师范大学的詹欣老师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与中国国防现代化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外交学院的樊超老师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战略关系的源起进行历史考察。在缓和的过程中,中国逐步认识和发掘出中美关系对中国对外政策的新价值,并顺势将其编织进中国的外交构想当中。

首都师范大学的翟韬老师对1942—1972年间美国对中美友谊的宣传政策与话语进行了研究,将其宣传分为三个阶段展开分析探讨。

第三组第1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专题

在近代现中国与世界专题报告中,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张阳和董邵伟老师对民国时期开滦矿务总局的首任华人总经理顾振资助《独立评论》,以及他与蒋介石、胡适等人的交往,担任开滦首任中方总经理以及代表民国政府出访德国等事迹进行了研究论述。

首都师范大学的曹小文老师对于沛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进行了分析评价。他认为于沛老师主编的这部著作是当代中国史学全球化的中国新探索,系统梳理了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和经典作家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对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作出了历史哲学层面的凝练和思考,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地位。

张静老师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通过文化史、政治经济史和跨国史的视角,描述和分析了若干具体事例。

首都师范大学的秦方老师“七出三不去”为例,通过分析自19世纪后半叶到194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有关“七出三不去”的话语转变,来探讨有关妇女的知识生产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秦方老师认为“七出三不去”话语这种简约化、符号化的知识生成,与19世纪后半期以来话语的转变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组第2场日本史专题

在日本史专题报告中,北京联合大学的章林老师,探究了日本斋王制度的演变与古代天皇制的关系。斋王制度的形成、发展、嬗变与消亡的过程反映了古代天皇制的变化态势。

天津社会科学院的周晓霞老师对战后《教育敕语》拥护论进行了基本考察,在厘清其基本脉络的同时,侧重于分析背后的思想形态和逻辑,力图在战后思想史背景和当代日本社会现实的纵横框架下对教育敕语问题做出新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的张艳茹老师通过对《日本近代史学事始》的分析,对二战前日本史研究流派:辻(善之助)派和黑板(胜美)派进行了论述。

南开大学的丁诺舟老师对日本江户时代的贿赂和反贿赂政策机制进行了探讨。丁诺舟老师指出尽管在柳泽吉保等巨贪下台之后,往往会出现政治家力推反贿赂政策,试探扭转政治风气。然而,江户幕府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官吏与民众的贿赂观都决定了任何不改革政治体制的反贿赂努力都是徒劳的,即使到了幕末,政治贿赂行为也不曾出现根本性好转。

首都师范大学的崔金柱老师对日本内亚史研究的路径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包括从战前的东洋史学到战后1960年代的鼎盛,1980年代的多学科交叉研究,1990年代的反农耕文明中心史观。

第三组第3场亚洲国际关系史专题

在亚洲国际关系史专题报告中,首都师范大学的孔源老师对蒙古高原局势影响下早期中俄关系以及尼布楚条约进行了研究。

董洁老师对中朝的技术合作进行了探究,展开了学术分析,发表他的学术观点。

陕西师范大学的田武雄老师论述朝鲜战争停战后外国军队撤军问题,分享了他的新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的康民军老师围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印关系,进行历史考察。

第四组第1场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世界近现代专题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管世琳老师认为激发、明晰、固定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不仅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与认同,更为促进东西方“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空间。

河北师范大学的刘京老师对美国杜鲁门总统档案馆中馆藏的中国史资料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国内相关研究和学习者提供了直接经验和一定帮助。

天津师范大学的耿志老师对撒切尔执政之后英国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以及由此给英美核同盟关系及整个双边关系带来的变化进行考察,探究英国核力量现代化的动因、具体规划与实施,美国政府对此做出了怎样的政策反应,两国政府如何解决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而最终达成一致,这对英美核同盟关系以及整个双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广坤老师,以19世纪以英国公共卫生管理的主导者——卫生医务官为阐述重点,梳理其职业诞生、职业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在完善的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下,卫生医务官职位越来越重要,它凸显了政府责任,成为以后福利国家建设的倚重者,在城市供水排污、清理贫民窟、城市规划、防治疾病、医疗服务等方面作用重大,成为英国福利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四组第2场生态与社会专题

在生态与社会专题报告中,山西社会科学院的王青峰老师对白酒和唐诗的国际化进行分析,认为白酒国际化对唐诗国际化有重要影响。

宇老师对苏联“解冻”时期(1953-1964)列宁格勒地区的戏剧管理制度进行了研究,这为解读苏联时期政权与社会的互动提供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视角。

天津师范大学的刘合波老师将社会史和冷战史研究的结合,从日常生活的视角揭示了冷战史。

北京师范大学的贾珺老对军事环境史在美国的发展过程进行论述。

首都师范大学的乔瑜老师分析了1830-1860年间以灌溉农业发展为代表的澳大利亚的生态帝国主义,认为殖民经济助力下的殖民地转型和殖民地种族主义的生态文化共同推动了灌溉农业的扩张。

第四组第3场社会思想与思潮专题

在社会思想与思潮专题报告中,南开大学的付成双老师研究欧洲人关于美洲处女地假说与北美印第安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处女地假说对于美洲白人来说,意味着机会和希望,而对印第安人来说,则是灾难。而随着现代环境主义的兴起,处女地假说和印第安人的传统生态智慧受到热捧,印第安人也试图利用这一工具为其争取权利运动服务,但效果有限。

胡小进老师对查尔斯·比尔德的美国宪法观及其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进行了探究,认为比尔德从经济背景甚至是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美国宪法的历史,在今天这样一个大数据来临的时代,尤其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潘丹老师对孟德斯鸠的政治宽和观念进行论述。孟德斯鸠主张宽和政府能够使不同维度的权力均得到考量,并形成结构复杂多元、具有内在稳定性的政制与社会秩序;孟德斯鸠阐发了封建贵族适度而有原则的独立精神,后者孕育了真正的自由;最终逐渐呈现出宽和新的意涵,即立法者如何保存、维持、协调政制与民情的技艺。

首都师范大学的倪玉珍老师对圣西门的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圣西门接续孔多塞和观念学派的努力,把社会视为不断生长变化的有机体,并探索“社会生理学”。他摒弃启蒙时代盛行的抽象个体观,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并揭示欧洲社会历史演进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圣西门提出了“组织”社会的初步设想。圣西门的社会学说融合了社会科学和社会主义的萌芽,促成了法国从革命向社会重建的重要转变。它给后世留下了双重的精神遗产:既唤起人们同情社会苦难的博爱情感,又提醒人们要观察和研究社会事实,在行动时保持清明的理性。

三、“后生可畏、自我提高、加强交流、构建学术共同体”

在各个小组的学术报告之后,由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历史学院梁占军教授围绕世界史学科如何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和对外交往中心建设,主持了京津冀地区各主要高校世界史学科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圆桌讨论。

南开大学的付成双教授探讨了当前条件下京津冀地区世界史学科的合作问题,他指出京津冀地区高校可以就目前的现存资源共享,各高校的历史学科就世界史学科的数据库购买和建设,可以进行合作;对于世界史学科的论文成果转化和评价机制问题,付老师提出可以组织硕士生论文摘编,出版成书;对于世界史学科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的问题,付老师指出可以通过组织论坛、讲座来扩大世界史的影响力;相信通过京津冀世界史青年学者论坛机制的合作,世界史的影响力会逐渐扩大。河北大学的孙艳萍副教授首先分析了本校世界史发展的不足,她还就如何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北京、天津地区的高校可以筹划更多网络课程资源并和河北高校分享,这样更便利河北地区高校的历史学科的发展。对于京津冀世界史青年论坛未来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系主任王大庆教授认为:要设计一些世界史学科的时代特色和地区特色的专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建议设计一些和中国史有关的题目,引入中国史方面的专家参会,促进世界史和中国史的交流合作。北京大学历史系黄春高教授表示:北京大学历史系愿意将自己的图书资源、数据库资源和京津冀地区高校进行分享;此外,黄春高教授希望京津冀高校的青年学者可以通过北大博雅博士后项目,促进北大的世界史建设。最后,他提出应当建立一个常设领导机构,带动京津冀的世界史学科的合作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晏绍祥教授发言

通讯员/供图

首都师大世界史学科负责人晏绍祥教授认为,京津冀世界史建设离不开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支持和合作。梁占军教授总结道:各京津冀高校世界史学科代表的意见建议都有很好的操作性,尤其是组建一个促进本地区世界史学科发展的领导班子的建议;尽管各个高校的世界史学科都有各自的困难和阻碍,但相信通过京津冀地区高校世界史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特别青年学者之间交流合作,本地区的世界史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他引用已故首都师大教授、中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之一齐世荣先生的话结束发言——“将相无种,事在人为”!北京大学陈长伟、东北师大詹欣、首都师大刘城等老师也进行了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致辞

通讯员/供图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徐蓝在论坛闭幕式做了总结致辞。她将自己对这次学术会议的感受总结为以下四点:后生可畏、自我提高、加强交流、构建学术共同体。她说道,参会的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水平很高,有些人的学术能力已经达到了学术前沿的水平,与此同时也希望青年学者应当承担起促进世界史学科发展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促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青年学者应当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包括历史观念的更新、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论的学习;世界史学科跨专业交流对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促进京津冀世界史学术发展而建立的学术共同体,应当首先做好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这是培养高端学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此外,世界史学者应当上联世界史研究,下联世界史的义务教育,夯实世界史发展的基础。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通讯员/供图


作者:武垚 王艺君 温主保 曾江 赵徐州

原标题:首届京津冀世界史青年学者论坛在京召开 学者深入探讨12专题 共同促进世界史学科建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张卓晶  排版编辑:张卓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