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奋进的西北大学考古学科
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考古学专业之一。自成立62年来,西大考古学科始终以自身独有的区位优势“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坚持以探寻“周秦汉唐”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内在发展规律为使命,以“丝绸之路”文明互鉴为学术追求,以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学术情怀,构建起独特的学科体系。西大考古学科首创以文化遗产价值为核心的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和文化遗产管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其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早期文明起源”“周秦汉唐文明”“中亚考古”“游牧文化考古”“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土遗址保护”“大遗址保护规划”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科发展历程
1938年,西北大学的前身——西北联合大学在抗战烽火洗礼中从西安南迁至汉中城固,历史系成立考古委员会,对汉中地区的张骞墓等遗迹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1942—1954年,在黄文弼、武伯纶等学者的推动下,西北大学历史系相继成立了西北文物研究室、考古学会、考古班,开展西北地区古迹考察活动,开设考古课程并聘请中国科学院专家进行讲授,考古教学活动趋于系统化。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振铎、尹达、夏鼐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大学历史系正式设立考古专门化(1961年改称考古学专业),标志着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成立。中国北方民族史学家马长寿、秦汉史学家陈直分任考古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除本校教师刘士莪、李家瀚、贾德耀、蔡尔轨以外,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郭宝钧、石兴邦、金学山、杨泓、郭仪孚等一批知名学者来校授课,教师队伍初具规模。
西北大学与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甘肃临潭磨沟遗址
为了推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率先于1989年、2008年在考古系下先后创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文化遗产管理方向。2010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成立,考古学科独立建制,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目前,西北大学考古学科拥有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与博物馆学三个专业,专职教师47人,已经发展成为专业设置全面、目标方向明确、学术团队充实、科研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的国内一流考古学科,是我国文物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A+。
学科特色与优势
丰厚的文化遗产区位优势。西北大学地处古城西安,这里不仅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周、秦、汉、唐文明的中心。地上、地下保存有古代聚落、都城、陵墓、宗教遗存等数量巨大、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成熟的行业协同互助优势。长期以来,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响应国家文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本着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理念,在建设与发展中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与业务单位的广泛支持,从而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先后与陕西省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签定了共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协议;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博单位开展教学、科研合作,设立了教学科研基地21处。2012年,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牵头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共同成立“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为在更广泛领域深入协作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保障。2015年,西北大学获批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2016年,与故宫博物院共建“故宫学院(西安)”,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搭建起新型行业培训、协作平台及公众服务平台。62年来的良好声誉与行业的广泛支持,奠定了西北大学考古学科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
新疆交河故城土遗址保护实习现场
特色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体系。以考古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围绕这个方向,结合信息科学、地质学、环境学、生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最新成果,不断推进考古学的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文物局、陕西省政府、唐仲英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学科交叉、多单位协同,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已逐步建成领域齐全、体系完善的诸多实验平台。目前,考古学科拥有陶瓷、金属、皮毛、纺织品等各类有机质、无机质文物检测分析,砖石质、土遗址保护分析与实验,文物修复、考古资料整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各类实验室16个,涵盖考古学科绝大多数领域。先后获批“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教学平台;“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教育部创新团队”考古学与文物保护领域唯一的教育部文理交叉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等。目前,西北大学已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签署协议,基于文化遗产学院拥有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人骨标本库,建设古DNA实验室,力争在国际遗传学领域取得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
稳定开放的国际合作。在长期实践中,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一直践行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理念,致力于与国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关系,开展不同层次的研究与教学合作。目前,已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国巴黎大学联盟、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合作,引进一流师资团队,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专业课程、拓宽国际视野;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学习院大学、同志社大学、橿原考古研究所等国际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合作研究与人员交流互访。在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中,连续7年举办“杨官寨遗址中美暑期考古学校”,培训全球学生150余名。2018年,西北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联合成立“NWU-UCL丝绸之路考古遗产研究中心”,进一步为西北大学考古学科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效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知行合一,具有国际视野和卓越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一直是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立足之本。基于考古学科与国家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大需要,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西北大学考古学科逐渐凝练出了围绕文化遗产价值而展开的学科理念,即以考古学研究为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体系、以文物保护技术为保存体系、以文化遗产管理为实现体系,三者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全国首个考古学研究、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西北大学考古学科曾主持《考古学概论》《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科技考古学概论》等“马工程”重点教材、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教学研究项目,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目前,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已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培养了3151位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我国文化遗产领域规模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文物机构的中青年文物保护技术人员中,西北大学的毕业生占50%,西北地区文物考古机构中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一比例更高达70%。“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高校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被英国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评选为中国“科学之星”的付巧妹研究员就是诸多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
研究领域与学术成果
多年来,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秉承志存高远、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执着奉献的精神,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为繁荣学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在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古代游牧文化、早期周文化、早期秦文化、佛教考古、军事考古和历代长城研究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连续多年的西北地区史前考古,特别是甘肃临潭磨沟遗址的考古发掘,在创新考古学方法和重要发现等不同层面都收获颇丰。一方面,它突破了早期墓葬的传统发掘方法,开启了考古人类学研究的新路径;另一方面,发现了国内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把中国人工冶铁制品开始使用的时间提前了约500年,改写了中国早期冶金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古豳地”为中心的先周时期人群迁徙和演进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出周人与“戎狄”人群的“拉锯”式互动模式。对陇东与关中地区早期秦文化的系统性研究,认识到了文化互动与交融是促使区域文明演进的重要途径。对秦始皇帝陵园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得出陵园是统一后秦始皇对帝国治理体系成果再现的重要认识,并由此初步构建了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完成文明构成要素以及“社会治理体系、宇宙观、核心价值观”三观理念下考古学研究文明的理论框架体系。通过对中国历代长城的研究,提出“城+长城=中国文明见证”的重要理论,为中国文明演进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连续开展15年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重建了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与年代谱系,创新了古代游牧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构建了多单位协同、多学科融合的综合考古研究模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资助。
2.在丝绸之路考古的基础上,率先开展中亚考古工作,开拓了丝绸之路国际考古的新境界。2003年,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与奥地利合作在维也纳大学召开第一次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至2014年先后三次深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考察遗存,是中国考古学者首次组队进入中亚开展考古工作。至今,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开展了多次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并主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1次,发表多篇阶段性调查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在丝路沿线各国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文化先行、文化先导的作用。2016年7月,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际合作研究的西北大学考古队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进一步激发了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学术探索热情。
3.在古代人骨化学、古代玻璃器成分和产地、古代彩绘组分与结构、文物残留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文物保存环境、文物安全检测、文物数字化虚拟复原等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编制行业规范2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完成了各类文物保护方案设计与保护修复工程20余项。在文物残留物分析研究中改进古代彩绘胶料的分析鉴别方法,为该类文物的传统工艺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成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古代人骨标本库,完善了骨化学分析技术,首次将该技术运用于秦文化和秦人的系统研究,为确认秦人的食谱结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变迁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的干燥类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制定了国内首部土遗址保护行业标准,并通过在长城、交河故城等遗址保护中的实践运用,为解决土遗址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做出了示范;研发新型石质文物保护材料,解决了传统材料易老化、堵塞文物微孔隙等关键技术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石质文物的科学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4.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丝绸之路“申遗”规划编制、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于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编制完成大遗址保护规划13项,多项规划获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资助。《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颁布实施)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居民和谐共处的新理念和具体措施,在协调西安市城市发展建设与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突破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现行管理体制瓶颈,提出设立国家级西安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采纳实施。“唐十八陵保护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国家领导人、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认可。
(文字和图片均由西北大学考古学科提供)
精彩推荐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地方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概览——部分代表性专著及论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概览——部分获奖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星 排版编辑: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