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访谈】李梅:积极探索地方戏曲后继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陆航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05-05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接受采访 本网记者陆航/摄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让全国政协委员、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戏曲工作者,我们的创作目标就是用优秀的作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回报人民群众对戏曲的热爱。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工作者深入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戏曲后继人才建设是戏曲事业的百年大计,人才兴则剧种兴,只有不断培养出地方戏曲高质量的后备人才,才能保证地方戏的繁荣发展,才会让戏曲艺术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李梅告诉记者,今年两会,她提交了一份名为《加大后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提案,在深入调研陕西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就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深化校团合作长效机制、优化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格局等涉及戏曲表演后继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建言献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发布以来,我国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对于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力扶持戏曲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深有感触:“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剧院于2007年推出了‘西安天天有秦腔’,以‘经典性剧目,高水平演出,公益性票价’的定位,让古城观众天天有戏看。2009年,在省财政‘文化惠民工程’的资助下,除了坚持低票价,还每场为农民工免费赠票30余张,每年赠票逾一万张。截至目前,‘西安天天有秦腔’已经连续实施11年,坚持演出4000余场,累计为农民工免费赠票数十万余张,在全国戏曲舞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景观,成为陕西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为弘扬发展陕西文化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新年伊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已经坚持11年的贺新春演出月,从正月初六开始继续在该院剧场持续上演一个月,演出的是该院第十期学员训练班的青春版《杨门女将》,青春靓丽的气息,整齐强劲的阵容,扎实全面的艺术功底,让每晚的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些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学员们作为秦腔新军全面亮相戏曲舞台,赢得了各界观众的高度赞誉,不仅展示了秦腔“接班人”全面的基本功素养及生旦净丑行当齐备的艺术形态,更显示了戏曲命脉源源不断地不息永续。

尽管演出市场日益繁荣,但是李梅也有深深的担忧,因为四个演出团的强大人才支撑,是“西安天天有秦腔”十年来演出剧目不断更新,演出市场持续活跃的保证。但是随着演员的不断退休,新的人才补给不足,秦腔剧种正面临着严重的断代危机。

今年两会前,作为政协委员的李梅曾走访调研全省戏曲院团的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在调研中,李梅深感与当前日趋热闹、繁荣的戏曲演出市场相比,戏曲后继人才的培养愈显冷清、落寞。戏曲后继人才培养的滞后,甚至断代,会严重影响甚至阻碍着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影响着戏曲社会作用与功能的有效发挥。戏曲后继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人才是戏曲发展的第一要素。“后锅没水了,前锅也就干了”,李梅曾借用该院第一任院长马健翎的话形象地道出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重要性。为了延续古老秦腔的活力之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十年为一期,面向西北五省自主招收学员,组建演员培训班进行“坐科”教育,这种既符合艺术规律又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带来了剧院艺术人才不断涌现的良性循环。以该院2002年招收的第9期演员训练班为例,整团建制为小梅花秦腔团后,经过十数年的磨砺成长,现在已经成为陕西戏曲舞台的主力军,十分耀眼地亮相在国内外舞台上,并多次荣获美国总统人文委员会颁发的“站得更高”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集体奖等大奖。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于2012年招收了第十期学员培训班。“学戏太苦,训练周期长,成材率又低,很多基层院团都招不到生源”,李梅一边感慨着,一边也不无自豪地说,“因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块金子招牌,我们第十期学员培训班还是能够优中选拔,从400多名报考的孩子中最终录取了110名学员。”作为陕西戏曲事业重要的后备人才力量,这期学员训练班起点高,要求严,严格按照戏曲生、旦、净、丑行当,在唱、念、做、打上经过了五年的坐科规范强化训练,绝大多数成绩优秀,且已初露峥嵘,特别是2018年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举办的“西部文化东部行”活动中以秦腔《杨门女将》的精彩亮相,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看着这一批秦腔新苗开始在舞台上茁壮成长,熠熠发光,李梅感觉这是陕西戏曲事业的又一次旭日东升。然而,2016年陕西省开始的事业单位减编缩编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剧院所有的人才招聘通道堵塞,这一百号人的安置迟迟确定不了成了压在李梅心头的一块巨石,让她一直忧心忡忡。“戏曲后继人才培养的断代,会严重阻碍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甚至会造成文化生态的破坏和民族文化基因的缺损。对于现在断代严重的秦腔艺术人才来说,这些年轻人被寄予希望,但是事业单位缩编又让这点希望瞬间幻灭。”为此,李梅强烈呼吁相关领导部门,对于戏曲这种特殊人才,必须开辟“绿色通道”,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

李梅表示,秦腔是老百姓的最爱,在西北五省这广阔的土地上,喜爱秦腔的群众依然众多,千百年来,秦腔就是广大老百姓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是他们寄托理想、情感的载体,一直发挥着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如果把秦腔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源源不断的人才便是这棵大树的根,只有根扎得深、铺得广,这棵大树才能茁壮成长,一旦根部缺损,戏曲之树的枯萎甚至凋零也就时日不远了。“在今天这个位置上,我现在想的更多的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发展和前途,而是希望集合各方力量,集中所有资源,把秦腔事业做好,为秦腔的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做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近年来,李梅在全国两会期间,每年都围绕秦腔的发展提交提案,积极地为秦腔建言献策。

戏曲后继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普遍性,影响着戏曲事业的更快发展与进一步繁荣。对此,李梅认为,要加强地方政府政策与资金的双扶持力度,比如可在国家艺术基金中设立专门针对地方戏曲后备人才的扶持基金,时间可突破1年的界限,根据戏曲艺术教育的规律,延长至4-5年,用以解决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各省、市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中长期戏曲教育发展纲要》《戏曲艺术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扶持计划》等具体政策和举措,并将戏曲艺术后继人才培养经费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和财政支出预算,强化经费保障。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戏曲教育的双主体——学校和院团。国家在顶层设计中首次把戏曲院团纳入戏曲教育的主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李梅表示,为了调动戏曲院团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推进校团合作建设,可以实行以下“四个机制”:

一是建立校团共招机制,通过订单式培养、定向委培等途径,促进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戏曲创作表演过程对接。

二是建立校团共教机制,院校负责常规管理,做好专业基础课与文化课教学;剧团则根据校方的需要,有计划地派出优秀演员参与教学,尤其是剧目教学,努力形成剧院团与戏曲学校教学人才流动、教学相长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建立校团共建机制,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教学课时分配,共同量化教学目标任务。

四是建立校团共演机制,坚持“以演带学、以学促演、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子,不断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益。

 

精彩推荐

【H5】社会科学界热议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书评】陆树程:重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19年下半年人才招聘公告

【图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兑现单”

【两会访谈】陈霞:建议设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级奖励与荣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宗悦  排版编辑:宗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